陕西省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0).doc_第1页
陕西省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0).doc_第2页
陕西省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0).doc_第3页
陕西省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0).doc_第4页
陕西省高一历史寒假作业(10).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陕西省2013-2014学年高一寒假作业 历史 word版含答案(10)(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60分)1.除革命党、咨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电报档)。这表明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 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 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2.1853年5月21日伦敦一家大茶叶公司的一段通信中写道:“上海的恐慌据报道达到了极点。黄金因人们抢购贮藏而价格上涨25%以上,白银现已不见,以致英国轮船向中国交纳关税所需用的白银都根本弄不到每年在这个时候都已开始签订新茶收购合同。可是现在人们不讲别的问题,只讲如何保护生命财产,一切交易都陷于停顿。”材料中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经济危机制约了中英贸易 b李秀成率领太平军大举进攻上海c太平天国运动引起了社会动荡 d英法美在上海展开租界争夺大战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4.“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从“全球史观”的角度来看辛亥革命,下列哪点最贴切a民主革命第一枪b谁再想做皇帝,都做不成了c自由尽是新风尚d世界风暴新源泉5.泰晤士报记者莫里循在辛亥革命爆发后给报社的电文中使用了“革命”一词。而泰晤士报新闻部主任达狄布拉姆则指出,革命只适合成功的叛乱,只能在叛乱已经成功之后使用。除非并知道清政府已经被推翻,不论起义的形势如何严重,不能将起义说成是革命。泰晤士报在13日刊登武昌首义时最终使用的标题是“起义”。这表明此时的泰晤士报a支持中国革命b反对中国革命c舆论导向谨慎d认清了起义前景6.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 - 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民国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b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d民国时期的社会重建没有任何成效7.2008年上映的电视剧中国兄弟连讲述了: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a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b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d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8.全面抗战爆发前短时期内,国民政府组织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了云、贵、川等地。有史学家称其为“东方的敦克尔克大撤退”,这种“大撤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b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c为迁都重庆奠定了物质基础d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9.侯外庐在回忆录中说:“抗战年代的西南大城市,聚集着中国那个年代大多数的学者和文化人。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乃至一些县城和乡村,集中各种科学家和各类学者密度之高,是前所未有,今日也难再现。”这反映了抗战时期a文化教育重心的转移b文化统治政策的确立c文化教育的无序状态d文化教育的均衡发展 10.春秋笔法,又称微言大义,是指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例如:词汇的选取)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的主观看法,是中国史学家常用的书写历史方法之一,不少重要的历史概念实际上已隐含着作者的某种倾向性判断。据此判断,下列历史概念中具有这种特点的是a.中法战争b.抗日战争c.南京条约d.甲午战争11.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12.“从战争(甲午战争)开始到失败投降,他们(慈禧太后、奕訢、李鸿章)一直致力于争取英俄德法美等国家的调停,以达到求和目的。但他们显然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太高了。”他们对列强干预成功的可能性期望高是基于a中国综合国力比日本差 b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活动破坏了世界和平c清政府对西方列强长期实行友好政策 d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活动损害了西方列强的利益13.“经济足匡时,筹楚饷、克杭城、平粤寇、底定关陇回疆,尽瘁江闽,先幕后官,遍历艰苦成铁汉;诗书能报国,精天文、熟地理、详水利、谙练吏才兵略,兼通洋务,出将入相,不求温饱是真儒。”该题词称赞的是a曾国藩b李鸿章c张之洞d左宗棠14.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15.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16.“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17.全球通史中写道:“大规模的、似乎不可抗拒的入侵使中国的生存似乎都受到威胁,结果愈来愈多的中国领导人被迫得出这样的结论:重大的变革是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这种变革不能仅局限于军事和经济方面。”文中描述的“入侵”是指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8.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b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c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d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19.在谈到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假如皇帝与大臣发生矛盾,“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依据这一论述得出的结论是a.废丞相降低了行政效率b.皇帝加强了对百官的掌控c.内阁没有任何政治权力d.废丞相直接导致皇权削弱20.我国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和地上的各个区域联系起来,说某地是某某星宿的分野,这就是所谓分野的观念。星宿的分野,一般按列国来分配,如表一,后来又按各州来分配,如表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宿国角亢郑氐房心宋尾箕燕室壁卫虚危齐 表一 宿州角亢氐兖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室壁并州虚危青州表二a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反映了从先秦到西汉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b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准确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成就c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d从表一到表二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21德国1871年宪法赋予皇帝的权力与法国1875年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区别很大。下列对其原因分析比较合理的是 a君主专制符合德国各阶级的利益,普选权是法国当时各阶级共同争取的权利b德国迫切要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法国要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c德国是为了维护军国主义传统,法国君主派是为了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d德国主要是为了维护统一成果,法国主要是防止君主势力的复辟22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a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c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23美国1787年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都具有一定的民主性,两者内容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是a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b国家元首由选民直接选出c工业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权力 d众议院议员由选民选举产生24.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在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中写道:社会的全盘重建是必要的,而这一伟大任务只有具有不受拘束的坚定且无情的政府才能完成。美国的政治发展并没有摒弃英格兰的政治遗产;相反,美国政治重建的设计师试图保持并完善这种遗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ks5ua美国和英国一样都实行资产阶级代议制 b美国联邦政府的职能相当于英国的责任制内阁 c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都必须对国会(议会)负责 d美、英两国都通过颁布宪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25.钱乘旦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指出:“光荣革命既是传统的沿袭,又是变革的手段。”这里“变革的手段”不包括a保留了君主制 b改变了国家性质 c.逐渐实现民主政治 d废除了君主专制26.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西方人讲政治,一定先讲主权。他们的政治思想很多建立在主权观念上。”这里的“主权观念”是指 a国家的政治权力b国土管辖的权力 c民众的自主权力 d管理国家的权力27.白之浩将英国政治制度分成两个部分,一是“尊严的部分”,一是“效率的部分”。 “尊严的部分”具有激发和保留人们崇敬之心的功能,它使政治制度获得了权威和动力,而 “效率的部分”是对这种权威的现代运用。“尊严的部分”“ 效率的部分”分别指的是a君主制和共和制b君主制和议会制 c立宪制和共和制d立宪制和议会制28.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29.1831年9月的英国贫民卫报评论说:“不过据说这些中等人,即由这项措施授予立法权之人,较乐于听取我们对正义的呼吁别这样想,可不是吗他们会容忍我们哪怕只是提到普选权吗?而财产,那是你们所没有的,不正是他们全部的思想和愿望所寄托的枢纽吗?”据此判断,报纸的评论认为ks5ua工业资产阶级是改革的受益者 b贫民获得财产就能获得普选权c“正义的呼吁”最终毫无作用 d经济地位与阶级立场毫无关联30.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当选后应宣誓如下:“我郑重宣誓我必忠诚地执行合众国总统的职务,并尽我最大的能力,维持、保护和捍卫合众国宪法。”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在法律上英国议会权力逐渐凌驾于王权之上 b英国君主立宪制对美国联邦共和制影响巨大c美国联邦共和制比英国君主立宪制更为优越 d美国总统无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二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共2大题,总计40分)3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的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问题(1)说出三次战争的名称并说明三次战争的灾难性体现在哪里?(8分)(2)你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在这一进程的遭遇?(4分)(3)从“入侵与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4分)32、列宁曾指出: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阅读下列对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的论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二 唐代政府和汉代不同。若以现在的话说,汉代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是采用委员制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三 既然时代已不允许再出个皇帝,则建立民国就必然成为另一时代主题。问题是建立哪一种模式的民国呢?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