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人民版.doc_第1页
福建省泉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人民版.doc_第2页
福建省泉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人民版.doc_第3页
福建省泉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人民版.doc_第4页
福建省泉州市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人民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甲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这一商业现象不可能出现于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2被史学界称之为“我国古代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是3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的古代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白渠 d井渠4关于古代“市”的发展叙述正确的是: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汉代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隋朝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唐代逐渐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空间、时间上的限制a b c d5刘邦即位之初曾下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其夫人吕后当政时强调:“市井之子孙不得为官仕吏”。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的是a休养生息政策 b限制商人的政c禁止经商的 d反腐倡廉的政策6中国古代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瓷器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珐琅彩 五彩瓷 青花瓷 白瓷 青瓷a b c d7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是a“共计一坯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b“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c“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d“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 8.“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是黄梅戏天仙配中的一段唱词,它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的特点是a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b商品经济发达c自耕农经济脆弱d农家生活自然祥和9下列对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说明封建社会进入盛世阶段 b萌芽的标志是手工工场的出现 c地区性和不平衡突出 d受到明清王朝压抑而缓慢发展10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a英国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海关c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出现 d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11清政府正式承认民族工业的合法性是在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战争后 d一战期间1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末期产生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b周朝实行“工商食官”政策,将商人集中起来统一管理c隋唐时期商业贸易高度繁荣,已出现纸币d明清时期商业市镇兴起,劳动力成为商品13民以食为天。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高产粮食作物能够传遍世界,主要得益于a郑和下西洋 b工业革命 c新航路开辟 d宗教改革14在确立世界殖民霸权的过程中,英国先后战胜了a西班牙、荷兰、葡萄牙 b荷兰、法国、葡萄牙c西班牙、荷兰、法国 d葡萄牙、法国、西班牙15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贸易中心转移到a地中海沿岸 b大西洋沿岸 c太平洋沿岸 d印度洋沿岸16下列关于英国黑奴贸易说法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为美洲殖民地的开发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c是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d促进了世界人口流动和经济交流,有利于非洲发展17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休”的含义是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18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求生存”,形成“夹缝”的是:外国资本主义 本国封建主义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 南京临时政府a b c d19设想你生活在19世纪70年代前后的中国,欲投资新式企业,从投资小、见效快的角度考虑,下列行业中,你最有可能投资于a采矿业 b棉纺织业 c、机器制造业 d冶金业20中国最早投资于民族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企业的人主要是:a地主和手工工场主 b商人、地主和官僚 c官僚和手工工场主 d商人和高利贷者21假如你生活在1910年的福州,要到厦门观光,为了方便和实惠,你选择的交通工具是a火车 b飞机 c轮船 d自行车22人们通过中央电视台及时快捷地知道了胡主席访日、汶川地震、2008北京残奥会等资讯,这 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一功能a娱乐性 b艺术鉴赏性 c普及科学知识 d新闻性23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 展现了一代晋商乔致庸的传奇一生。晋商等商帮活跃的时期是a秦汉 b隋唐 c宋元 d明清24下列不属于战国以来土地私有制主要形式的是a君主土地私有制 b地主土地所有制c自耕农土地所有制 d国家土地所有制2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a春秋时期开始冶铁和使用铁器 b西周时中国获得“丝国”美誉c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d私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第卷非选择题(40分)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0分,26题16分,27题18分,28题16分;要求:分析材料,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16分) ks*5u.c#o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材料一 (1)这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4分)(2)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4分)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与大家共享。材料二ks*5u.c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3)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3分)(4)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4分)27(18分)阅读下列材料:天仙配是黄梅戏的一个优秀剧目。其中的男女主人公董永和七仙女唱到: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男:绿水清山带笑颜。女: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 男:夫妻双双把家还。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男:我挑水来你浇园。女:寒窖虽破能避风和雨, 男:夫妻恩爱苦也甜。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段歌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什么特点?(2分)(2)小农经济在古代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4分)(3)小农经济在19世纪中期,开始解体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3分)?最终解体的时间于何时(2分)?最终解体的原因是什么?(3分) ks*5u.c#o(4)新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说是“现代的小农经济”。它与传统的小农经济在生产资料方面有何本质区别? (4分)2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海关统计,1914年至1918年间,我国进口货物价值1915年比1913年减少了20.3%,出口每年比1913年增加了14.8%20.5%,入超由每年2亿多海关两减至约3000万海关两,1919年更减至1600多万海关两。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材料二:19111913年我国注册设厂72个,平均每年设厂24个:19141918年五年间注册设厂183个,平均每年近37个,其中钢铁冶炼厂9家。全国华商机器采煤量从1912年的80万吨,增加到1919年的330万吨。 ks*5u.c#o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请回答:(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7分)(3)综合上述材料,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对此你有何认识(5分)选择题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acbbcaa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ccbddabb题号2122232425答案cdddb26答案要点: ks*5u.c#o(1)服饰(或服装)(1分);婚姻礼俗(1分)(2)通过图书馆收集资料;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分类比较的方式。(2分,回答其中2点即可);还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分析比较等方式。(1分,答其中一种方式即可) (3)交通运输更为便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国计民生或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等。(3分,作答其中两点即可)(4)影响: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中国近现代进程。(4分,任答其中三点即可)27答案要点(1)男耕女织式(或者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2分) ks*5u.c#o(2)有利:政府实行重农政策、有一定的扶持或奖励政策(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2分)不利:赋税沉重、沉重的徭役、不能抵御大的天灾、土地兼并。(2分)(3)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对华商品倾销,小农经济受到冲击,结果走向破产或更加商品化。(2分)1956年(2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2分)(4)区别:土地归国家或集体,农民只有使用权。(2分)28答案要点(1)材料一:中国的进口下降,出口上升,历年来严重的入超现象大大改善 材料二:厂矿数量增多,产量增加(3分)(2)原因:一战期间,帝国主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