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数学题目.doc_第1页
公务员数学题目.doc_第2页
公务员数学题目.doc_第3页
公务员数学题目.doc_第4页
公务员数学题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某大学某班学生总数是32人,在第一次考试中有26人及格,在第二次考试中有24人及格,若两次考试中,都没及格的有4人,那么两次考试都及格的人数是( ) A.22 B.18 C.28 D.26 2. 李大爷在马路边散步,路边均匀的栽着一行树,李大爷从第一棵数走到底15棵树共用了7分钟,李大爷又向前走了几棵树后就往回走,当他回到第5棵树是共用了30分钟。李大爷步行到第几棵数时就开始往回走? A.第30棵 B.第32棵 C.第33棵 D.第34棵 3. 为了把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全国各地都在加强环保,植树造林。某单位计划在通往两个比赛场馆的两条路的(不相交)两旁栽上树,现运回一批树苗,已知一条路的长度是另一条路长度的两倍还多6000米,若每隔4米栽一棵,则少2754棵;若每隔5米栽一棵,则多396棵,则共有树苗:( ) A.8500棵 B.12500棵 C.12596棵 D.13000棵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A【解析】设A=第一次考试中及格的人数(26人),B=第二次考试中及格的人数(24人),显然,A+B=26+24=50; AB=32-4=28,则根据AB=A+B-AB=50-28=22。答案为A。 2. B【解析】李大爷从第一棵数走到第15棵树共用了7分钟,也即走14个棵距用了7分钟,所以走没个棵距用0.5分钟。当他回到第5棵树时,共用了30分钟,计共走了300.5=60个棵距,所以答案为B。第一棵到第33棵共32个棵距,第33可回到第5棵共28个棵距,32+28=60个棵距。 3. D【解析】设两条路共有树苗棵,根据栽树原理,路的总长度是不变的,所以可根据路程相等列出方程:(+2754-4)4=(-396-4)5(因为2条路共栽4排,所以要减4)解得=13000,即选择D。1. 9,7,2,5,() A、-7 B、-2 C、-3 D、3 2. 5.8,4.7,3.5,() A、2.1 B、2.2 C、2.3 D、3.1 3. 79,21,58,-37,() A、75 B、95 C、-48 D、-67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解析】前数减后数等于第三数。故选C。 2. B【解析】相邻两数之差构成等差数列。故选B。 3. B【解析】相邻两数之差构成等差数列。故选B。1. 在一条长12米的电线上,红、蓝甲虫在8:20从左端分别以每分钟13厘米和11厘米的速度向右端爬去,黄甲虫则以每分钟15厘米的速度从右端向左爬去,红甲虫在什么时刻恰好在蓝甲虫和黄甲虫的中间? A.8:55 B.9:00 C.9:05 D.9:10 2. 小张,小王,小李同时从湖边同一地点出发,绕湖行走。小张速度是每小时5.4千米,小王速度是每小时4.2千米,他们两人同方向行走,小李与他们反方向行走。半小时后小张与小李相遇,再过5分钟,小李与小王相遇。那么绕湖一周的行程是多少千米? A.5.4 B.4.2 C.3 D.7.2 3. 在甲、乙、丙三缸酒精溶液中,纯酒精含量分别为48%,6.25%和2/3知三缸酒精溶液总量是100千克,其中甲缸酒精溶液的量等于乙、丙两缸酒精溶液的总量。三缸溶液混合后,所含纯酒精的百分数将达56%。那么丙缸中纯酒精的量为( )千克 A.25 B.20 C.18 D.12 1. C【解析】8:30时黄甲虫距左端12001510=1050厘米,设再经过t分钟,红甲虫位与蓝甲虫和黄甲虫之间,此时,红甲虫距蓝甲虫(1311)t厘米,距黄甲虫1050(15+13)t厘米,可列方程(1311)t=1050(15+13)t,解得t=35分钟,即9:05。 2. B【解析】小张与小李相遇时,小张比小王多走了(5.44.2)0.5=0.6千米,则小李的速度为0.61/12-4.2=3千米/时,故全程为(3+5.4)0.5=4.2千米。 3. D【解析】设丙溶液为x千克,则乙为50x千克,可列方程5048%+(50x)62.5%+ 2/3x=10056%,解得x=18千克,故丙缸中纯酒精为182/3=12千克。1. 2,4,10,28,(),56 A.32B.42 C.52D.54 2. 77,49,28,16,l2,2,() A.10B.20 C.36D.45 3. 32,48,32,-32,-128,() A.96B.64 C.-96D.-192 1. A【解析】间隔组合数列。奇数项2,10,28,56是二级等差数列;偶数项4,18,(32)是等差数列。 2. A【解析】和数列变式。77-49=28,28-16=12,12-2=(10)。 3. D【解析】和数列变式。前两项差的2倍等于第三项,往后依次类推,(-128)-(-32)=-96,-962=(-192)。 1. 0,1,3,10,( ) A、101 B、102 C、103 D、104 2. 5,14,65/2,( ),217/2 A.62 B.63 C. 64 D. 65 1. B【解析】 00+1=1,11+2=3,33+1=10,1010+2=102 2. B【解析】5=10/2 ,14=28/2 , 65/2, ( 126/2), 217/2,分子= 10=23+2;28=33+1;65=43+1;(126)=53+1;217=63+1;其中2、1、1、1、1头尾相加=1、2、3等差1. 电影票10元一张,降价后观众增加一倍,收入增加15,则一张票降价多少元?() A. 8 B. 6 C. 4 D. 2 2. 某单位共有A、B、C三个部门,三部门人员平均年龄分别为38岁、24岁、42岁。A和B两部门人员平均年龄为30岁,B和C两部门人员平均年龄为34岁。该单位全体人员的平均年龄为多少岁?() A. 34 B. 36 C. 35 D. 37 1. C【解析】 假设原有观众100人,那么原来的收入为101001000(元),降价后观众增加一倍变为200人,收入增长15变为1000+100051200(元),那么票价为12002006(元),即降价4元。 2. C【解析】对A、B部门运用“十字交叉法”得其人数比例为34,对B、C部门运用“十字交叉法”得其人数比例为45。不妨假设A、B、C部门分别有3、4、5人,则全体人员平均年龄=(338+424+542)(3+4+5)=35(岁)。 1. 1,2,5,29,( ) A、34 B、841 C、866 D、37 2. 2,12,30,( ) A、50 B、65 C、75 D、56 1. C【解析】5=12+22;29=52+22;( )=292+52=866 2. D【解析】12=2; 34=12; 56=30; 78=( )=561. 受原材料价格涨价影响,某产品的总成本比之前上涨了115,而原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提高了2.5个百分点。问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多少?() A. 19 B. 110 C. 111 D. 112 2. 有一本畅销书,今年每册书的成本比去年增加了10%,因此每册书的利润下降了20%,但是今年的销量比去年增加了70%,则今年销售该畅销书的总利润比去年增加了()。 A. 36% B. 25% C. 20% D. 15% 1. A【解析】假设原来总成本为15,现在上涨了1,涨到了16。这里上涨的“1”是由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可假设原材料价格从x上涨到x+1,则x+116-x15=2.5%x=9,所以原材料价格上涨了19。 2. A【解析】假设去年每册书的利润为100,销量也为100,那么去年的总利润为10000;今年每册书的利润应该为80,销量为170,那么今年的总利润为13600,比去年增长36%。 1.1/2,1,4/3,19/12,( ) A.118/60 B.119/19 C.109/36 D.107/60 2.9,17,13,15,14,( ) A.13 B.14 C.13.5 D.14.5 1. D【解析】做差后得到.1/2,1/3,1/4,因此所填数字为19/12+1/5 =107/60。 2. D【解析】做差后得8,-4,2,-1,(0.5),该数列的公比为- 的等比数列。 1. 某学校组织一批学生乘坐汽车出去参观,要求每辆车上乘坐的学生人数相同,如果每辆车乘20人,结果多3人;如果少派一辆车,则所有学生正好能平均分乘到其他各车上,已知每辆汽车最多能乘坐25人,则该批学生人数是()。 A. 583 B. 483 C. 324 D. 256 2. 有8只盒子装着圆珠笔、钢笔、铅笔和水彩笔,并且每只盒内都放有同一种笔。8只盒子所装笔的支数分别为17支、23支、33支、36支、38支、42支、49支、51支。在这些笔中,圆珠笔的支数是钢笔支数的2倍,钢笔支数是铅笔支数的13,只有1只盒里放的是水彩笔。这盒水彩笔共有多少支?() A. 23 B. 38 C. 42 D. 49 1. D【解析】水果店每天卖出130+36166(个)瓜,然后剩下了70个瓜,说明该店运来的西瓜和哈密瓜总数除以166应该余70,只有D满足。 2. D【解析】假设钢笔共有n支,那么圆珠笔为2n支,而铅笔为3n支,这三种笔的总数6n肯定是6的倍数。8盒笔的总数为17+23+33+36+38+42+49+51289(支),289除以6余1,那么去除钢笔、圆珠笔、铅笔这三种笔的总和(6的倍数),得到的水彩笔的总和也应该满足“除以6余1”的条件,结合选项,选择D。 1. 1,3,18,216,( ) A1023 B1892 C243 D5184 21,2,5,14,( ) A31 B41 C51 D61 1D【解析】规律是3=13,18=36,216=1812,所以下一项为21624=5184。 2B【解析】后一个数字与前一个数字之间的差是一个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由此推断所填的数字是14+27=41。 1. 去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5倍。明年,甲的年龄是乙的年龄的4倍。问甲、乙二人今年的年龄分别是多少岁?() A. 31岁,7岁 B. 32岁,8岁 C. 30岁,6岁 D. 29岁,5岁 2. 现有甲、乙两种不同浓度的食盐溶液。若从甲中取12克、乙中取48克混合,溶液浓度变为11;若从甲中取21克、乙中取14克混合,溶液浓度变为9%。则甲、乙两种食盐溶液的浓度分别为()。 A. 7,12 B. 7,11 C. 9,12 D. 8,11 1. A【解析】今年甲、乙两人年龄之比应该在4和5之间,选A。 2. A【解析】混合后溶液的浓度,应介于混合前的两种溶液浓度之间。根据第一次“混合而成11”、第二次“混合而成9%”可知,原来两种溶液应该有一种比9%要小,另一种比11%要大,所以选择A。 1. 12,14,20,38() A.46 B.38 C.64 D.92 2. 6,7,8,13,15,21,(),36 A.27 B.28 C.31 D.351. D【解析】二级等差数列变式。差数列2、6、18、(54)为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选D。 2. B【解析】和数列变式。第1项+第2项=第4项,依次类推,故(28)=13+15,选B。1. 2005年父亲的岁数是儿子的岁数的6倍,2009年,父亲的岁数是儿子的岁数的4倍,则2009年父亲和儿子的岁数和是()。 A. 28 B. 36 C. 46 D. 50 2. 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3,如果由甲仓库中取出8吨放到乙仓库中,则甲、乙两仓库存货吨数比为45。两仓库原存货总吨数是多少?() A. 94 B. 87 C. 76 D. 63 1. D【解析】2009年,父亲与儿子年龄比为41,两人年龄和肯定是5的倍数,选择D。 2. D【解析】甲、乙两仓库原存货之比为43,总存货应该是7的倍数,选择D。 1. 3,15,35,63,( ) A. 85 B. 99 C. 121 D. 79 2. 12,16,14,15,( ) A. 13 B. 14.5 C. 17 D. 20 1. B【解析】本题属于幂数列。规律为:通项公式:an=2n2-1,即:3=22 -1,15=42-1,35=62-1,63=82-1。(99)=102-1。故选B。 2. B【解析】本题属于和数列。规律为:第一项与第二项的和除以2等于第三项。即:(12+16)2=14, (16+14)2=15,(14+15)2=14.5。故选B。 1. A、B、C三个桶中各装了一些水,现将A桶的13的水倒入B桶,再将B桶的15倒入C桶,最后将C桶现有的17倒入A桶,这时,三个桶中的水都是12升。这三个桶中原有水各多少升?() A. 10,15,11 B. 15,10,11 C. 10,12,14 D. 12,10,14 2. 甲、乙两人共有260本书,其中甲的书有13%是专业书,乙的书有12.5%是专业书,问甲有多少非专业书?() A. 75 B. 87 C. 174 D. 67 1. B【解析】 A桶一开始应该是3的倍数,排除A、C;A桶中的13倒入B桶后,B桶应该是5的倍数,排除D,选择B。 2. B【解析】甲的书中,专业书占13%=13100;乙的书中,专业书占12.5%=18。因此,甲、乙的书的总数分别是100、8的倍数,甲可以是100或者200。若甲有200本书,那么乙有60本书,不是8的倍数;所以甲有100本书,其中非专业书有10010013%87(本)。1. 22,35,56,90,( ),234 A.162 B.156 C.148 D.145 2. 5,8,-4,9,( ),30,18,21 A.14 B.17 C.20 D.261. D【解析】22,35,56,90,145,234;作差得13,21,34,55,89,作差得8,13,21,34 =8+13=21,13+21=34。 2. B【解析】5,8 ;-4,9 ;17,30 ;18,21 =分四组,每组第二项减第一项=3、13、13、3。 1. 一个袋子里放着各种颜色的小球,其中红色球占14,后来又往袋子里放了10个红球,这时红球占总数的23,问原来袋子里有多少个球?() A. 8 B. 12 C. 16 D. 20 2. 某个三位数的数值是其各位数字之和的23倍。这个三位数为()。 A. 702 B. 306 C. 207 D. 203 1. A【解析】直接代入,发现A满足条件。 2. C【解析】直接代入,很明显:702239,306239,207239,203235。选择C。 1. 5,6,6,9,(),90 A.12 B.15 C.18 D.21 2. 3,11,13,29,31,( ) A.33 B.35 C.47. D.531. C【解析】(5-3)(6-3)=6;.(6-3)(9-3)=18。 2. D【解析】2的平方-1;3的平方+2;4的平方-3;5的平方+4;6的平方-5;后面的是7的平方+6了;所以答案为53。 1. (101+103+199)-(90+92+188)=( ) A.100 B.199 C.550 D.990 2. 某剧院有25排座位,后一排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最后一排有70个座位。这个剧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 A.1104 B.1150 C.1170 D.1280 1.C【解析】提取公因式法。101-90=11,103-92=11,199-188=11,总计有50个这样的算式,所以5011=550,选择C。 2. B【解析】最后一排有70个坐位,则前面24排每一排少两个,第一排有70-242=22,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公差为2,首项为22,S25=2522+(25242)2=1150个,选择B。1.32,23,54,45,( ) A.76 B.67 C.89 D.78 2.343,453,563,( ) A.673 B.683 C.773 D.783 1. A【解析】分母为自然数列,分子的奇数、偶数项均相差2,进而得出答案为A。 2. A 【解析】等差数列,后项减前项公差为110,不难得出答案是A。1. 有甲、乙两个项目组。乙组任务临时加重时,从甲组抽调了四分之一的组员。此后甲组任务也有所加重,于是又从乙组调回了重组后乙组人数的十分之一。此时甲组与乙组人数相等。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是( )。 A. 甲组原有16人,乙组原有11人 B. 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之比为1611 C. 甲组原有11人,乙组原有16人 D. 甲、乙两组原组员人数之比为1116 2. 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时顺风,速度为1500千米/时,回来时逆风,速度为1200千米/时,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多少千米,就需往回飞? A. 2000 B. 3000 C. 4000 D. 4500 1. B【解析】由最后时刻,甲组和乙组人数相等知两组人数之和为偶数,故排除选项A、C。根据从甲组抽调了四分之一的组员,又从乙组调回了重组后乙组人数的十分之一后甲乙两组人数相等,可知最初甲组人数较多,选择B。 2. C【解析】逆风飞行的时间比顺风飞行的时间长,逆风飞行超过3小时,顺风不足3小时。所以飞机最远飞行距离少于千米,飞机最远飞行距离大于 千米,结合选项,选择C。 1. 53,2,(),6,7。 A. 5 B. 35 C. 55 D. 35 2. 2,3,27,65,()。 A. 56 B. 83 C. 126 D. 224 1. B【解析】原数列可化为53,44,(),26,17,故()35。 2. C【解析】 原数列可化为2,9,28,65,(126),底数为立方数列加1。1. 正方形操场四周栽了一圈树,每两棵数相隔5米。甲乙从一个角上同时出发,向不同的方向走去,甲的速度是乙的2倍,乙在拐了一个弯之后的第5棵树与甲相遇。操场四周栽了多少棵树? A. 50 B. 58 C. 60 D. 64 2. 仪仗队计划摆成每边正好为24人的实心方阵,如果改为12层的空心方阵,它的最外层每边应站多少人?( ) A.24 B.25 C.26 D.27 1. C【解析】乙拐了一个角到了第5棵树走了55=25米,由甲速度是乙的2倍,相应的甲走的路程是乙的2倍,乙走了1边25米,那么甲应走2边50米,即一边长为75米,则每边棵数75/5+1=16棵,总棵数164-4=60。 2. A【解析】空心方阵最外层每边人数=总人数4层数+层数,故最外层每边应站2424412+12=24人。 1. 3,65,35,513,99,()。 A. 1427 B. 1538 C. 1642 D. 1729 2. 6/28,21/98,18/84,9/42,()。 A. 12/56 B. 12/44 C. 25/60 D. 25/78 1. D【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D。 原数列:3,65,35,513, 99,() 参照幂次数列:4,64,36,512,100, 1728 相关幂次底数:2, 4, 6,8, 10, 12 是等差数列 相关幂次指数:2, 3, 2,3, 2,3 是周期数列 修正项:-1,1,-1,1,-1,1 ()-1728=1?()=1729。 2. A【解析】分数数列。将这个数列的各个分数都化简,即可发现答案。6/283/14,21/983/14,18/843/14,9/423/14,A项化简也为3/14,故应选A。 1. 自然数P满足下列条件:P除以10的余数为9,P除以9的余数为8,P除以8的余数为7。如果:100P1000,则这样的P有几个? () A. 不存在 B. 1个 C. 2个 D. 3个 2. an是一个等差数列,a3+a7-a108,a11-a44,则数列前13项之和是()。 A. 32 B. 36 C. 156 D. 182 1. C【解析】P除以10余9,除以9余8,除以8余7,10-99-88-71,根据“差同减差,公倍数作周期”,又8、9、10的最小公倍数8,9,10360,所以满足条件的数可表示为360n-1,所有满足条件的数有359、719,选择C。 2. C【解析】根据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将两式相加得a3+a11-(a4+a10)+a7=12,即a7=12,S13=a1+a13213a7+a7213=13a7=156。故选C项。1. 2,2,6,12,27,()。 A. 42 B. 50 C. 58.5 D. 63.5 2. 112,2,76,103,449,()。 A. 19918 B. 28321 C. 36524 D. 46727 1. C【解析】 研究“6,12,27”三数字的递推关系,易知“(612)1.527”,验算可知全部成立。 【名师点评】 (AnAn+1)1.5=An+2,此题中的倍数为小数1.5,这是命题向“隐蔽化”发展的典型例子。 2. D【解析】研究“112,2,76”三数字的递推关系,易知“1122176”,验算可知全部成立。 【名师点评】 AnAn+1+1=An+2,此题的规律由传统的两两做和、两两做差发展到两两做积。 1. 32名学生需要到河对岸去野营,只有一条船,每次最多载4人(其中需1人划船),往返一次需5分钟,如果9时整开始渡河,9时17分时,至少有()人还在等待渡河。 A. 15 B. 17 C. 19 D. 22 2. 有一只青蛙掉入一口深10米的井中。每天白天这只青蛙跳上4米晚上又滑下3米,则这只青蛙经过多少天可以从井中跳出?() A. 7 B. 8 C. 9 D. 10 1. C【解析】由于9时开始渡河,往返一次需5分钟,9点、9点5分、9点10分、9点15分,船各运一批人过河,所以一共运了4次。因此,根据核心公式:可渡河人数4(4-1)+113(人),因此至少有19人等待渡河。 2. A【解析】除最后一天外,青蛙每天白天跳上4米,而晚上又滑下3米,一昼夜共上升1米,所以第六天到了“第6米”的地方,第七天的时候,再向上跳4米,就可以跳出井外,所以答案应该选择A。 【名师点评】 本题相当于一个“过河问题”,一共10个人,船上能承载4个人,但需要3个人划船,所以共需要10-34-3=7(天)。 1. 1,9,35,91,189,()。 A. 361 B. 341 C. 321 D. 301 2. 2,6,30,210,2310,()。 A. 30160 B. 30030 C. 40300 D. 32160 1. B【解析】 本题是一个三级等差数列,两次两两做差后为一个等差数列,括号处为42+12+98+189341。 2. B【解析】看到数字之间倍数关系明显,可尝试两两做商。 1. 接受采访的100个大学生中,88人有手机,76人有电脑,其中有手机没电脑的共15人,则这100个学生中有电脑但没手机的共有多少人?()。 A. 25 B. 15 C. 5 D. 3 2. 某专业有学生50人,现开设有甲、乙、丙三门必修课。有40人选修甲课程,36人选修乙课程,30人选修丙课程,兼选甲、乙两门课程的有28人,兼选甲、丙两门课程的有26人,兼选乙、丙两门课程的有24人,甲、乙、丙三门课程均选的有20人,问三门课程均未选的有多少人?( ) A. 1人 B. 2人 C. 3人 D. 4人 1. D【解析】88人有手机,其中有手机没电脑的共15人,说明既有手机又有电脑的学生有88-15=73人,76人有电脑,说明有电脑但没手机的学生有76-73=3人。 2. B【解析】 50-(40+36+30)-(28+26+24)+20=2(人)。 1. 2、5、14、29、86、( ) A159 B162 C169 D173 2. 82、98、102、118、62、138、( ) A68 B76 C78 D82 1. D【解析】奇数项为前一项乘3减1,偶数项为前一项乘2加1。 2. D【解析】原数列两两相加后得到数列180、200、220。1. 某工程由小张、小王两人合作刚好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如果小张的工作效率提高20,那么两人只需用规定时间的9/10就可以完成工程;如果小王的工作效率降低25,那么两人就需延迟2.5小时完成工程。问规定时间是多少小时?() A. 20小时 B. 24小时 C. 26小时 D. 30小时 2. 完成某项工程,单独工作,甲需要18小时,乙需要24小时,丙需要30小时。现按甲、乙、丙的顺序轮班工作,每人工作一小时换班。当工程完工时,乙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