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指标的改善方法.doc_第1页
几种指标的改善方法.doc_第2页
几种指标的改善方法.doc_第3页
几种指标的改善方法.doc_第4页
几种指标的改善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几种指标的改善方法1、应急通信保障方案要点:、首先确定应急保障区域的大概人数(市场部提供)。、按照人数预测产生话务量为每观众话务量(爱尔兰)0.03erl*人数。、统计目前应急保障区域覆盖小区(现场测试)。、根据现场测试统计覆盖小区的信道配置及最大能承载的话务(参照之前话务最忙时的话务情况)。、若现网配置不能满足应急保障区域产生的话务量则尽可能的扩容载频。、扩容后还是不能满足活动区域产生的话务量则建议增派应急通信车。、根据话务情况增派应急通信车信道配置,目前应急通信车最大配置为121212,一般分两层UL/OL,OL配置4个GSM900载频、UL配置8个GSM1800载频。、时时监控话务,若有拥塞小区作话务分担。2、道路质量、勘查道路涉及的基站,路测数据采集、分析。形成道路覆盖情况图。、对信号强度较高而有质差的路段,查看测试LOGFILE,C/I值较低的建议重新规划频点,对于占用某小区信号很强而持续的6、7级干扰,则有可能载频故障或天馈线问题。、弱信号质差,则查看周围是否有基站覆盖或是掉站引起,若有基站覆盖则可以调整天线下倾角、增加基站发射功率等增强信号,若现网无法调整解决的则可以建议增加基站覆盖(主要是农村)。、弱信号覆盖较多的质差区域则可以通过小区参数、天线调整,确定主覆盖小区,优化道路信号覆盖,理顺切换关系,提高道路通话质量。3、差小区处理差小区比例指忙时话音信道掉话率高于3的小区总数占所有小区总数的比例。其中小区总数指每信道话务量0.1爱尔兰的小区处理方法如下:1、首先检查硬件,TCH信道完好率是否100,若不是100,则建议基站代维检查硬件。2、若无硬件故障,则根据STS统计,查看掉话类型,质差掉话多可能是频点干扰或外部干扰,可以通过FAS修改频点或通过RLCRP查看上行干扰情况;弱信号掉话则查看小区附近基站分布情况,检查是否有漏定义切换关系的现象;突然掉话则检查是否有传输误码、天馈线告警、TRA设备故障;3、另外可以通过TS统计查看掉话是否集中某一块载频,排除载频软件故障。4、天线覆盖表征天线性能的主要参数有方向图增益、输入阻抗、驻波比、极化方式 天线的输入阻抗 天线的输入阻抗是天线馈电端输入电压与输入电流的比值一般移动通信天线的输入阻抗为50. 驻波比它是行波系数的倒数其值在1到无穷大之间,驻波比为1表示完全匹配,驻波比为无穷大表示全反射完全失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要求驻波比小于1.5,但实际应用中VSWR应小于1.2。 天线的极化方式 所谓天线的极化就是指天线辐射时形成的电场强度方向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均采用垂直极化的传播方式另外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最近又出现了一种双极化天线就其设计思路而言一般分为垂直与水平极化和45极化两种方式。双极化分集增益约为5dB比单极化天线提高约2dB。天线的增益 天线增益是用来衡量天线朝一个特定方向收发信号的能力。GSM定向基站的天线增益为18dBi全向的为11dBi 天线的波瓣宽度 波瓣宽度是定向天线常用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是指天线的辐射图中低于峰值3dB处所成夹角的宽度。主要涉及两个方面水平波瓣宽度和垂直平面波瓣宽度,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HPlane Half Power beamwidth 45,65,90等)定义了天线水平平面的波束宽度角度越大,在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越好,但当提高天线倾角时也越容易发生波束畸变,形成越区覆盖;角度越小在扇区交界处覆盖越差,提高天线倾角可以在移动程度上改善扇区交界处的覆盖而且相对而言不容易产生对其他小区的越区覆盖,在市中心基站,由于站距小天线倾角大应当采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小的天线,郊区选用水平平面的半功率角大的天线,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VPlane Half Power beamwidth:48, 33,15,8定义了天线垂直平面的波束宽度,垂直平面的半功率角越小偏离主波束方向时信号衰减越快在越容易通过调整天线倾角准确控制覆盖范围。前后比表明了天线对后瓣抑制的好坏选用前后比低的天线,天线的后瓣有可能产生越区覆盖导致切换关系混乱产生掉话。天线的分类与选择 全向天线:全向天线即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360都均匀辐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无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图上表现为有一定宽度的波束一般情况下波瓣宽度越小增益越大全向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应用与郊县大区制的站型覆盖范围大。 定向天线:定向天线在在水平方向图上表现为一定角度范围辐射也就是平常所说的有方向性在垂直方向图上表现为有一定宽度的波束同全向天线一样波瓣宽度越小增益越大定向天线在移动通信系统中一般应用于城区小区制的站型覆盖范围小用户密度大频率利用率高。一般在市区选择水平波束宽度B为65的天线,在郊区可选择水平波束宽度B为65,90或120的天线,按照站型配置和当地地理环境而定,而在乡村选择能够实现大范围覆盖的全向天线则是最为经济的。 机械天线:所谓机械天线即指使用机械调整下倾角度的移动天线机械天线与地面垂直安装好以后如果因网络优化的要求需要调整天线背面支架的位置改变天线的倾角来实现。实践证明机械天线的最佳下倾角度为15当下倾角度在510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稍有变形但变化不大,当下倾角度在10-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变化较大,当机械天线下倾15后,天线方向图形状改变很大。 电调天线:所谓电调天线即指使用电子调整下倾角度的移动天线,电子下倾的原理是通过改变共线阵天线振子的相位改变垂直分量和水平分量的幅值大小改变合成分量场强强度从而使天线的垂直方向性图下倾。实践证明电调天线下倾角度在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与机械天线的大致相同当下倾角度在5-10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稍有改善当下倾角度在10-15变化时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变化较大当机械天线下倾15后其天线方向图较机械天线的明显不同这时天线方向图形状改变不大主瓣方向覆盖距离明显缩短整个天线方向图都在本基站扇区内增加下倾角度可以使扇区覆盖面积缩小但不产生干扰。双极化天线5、日常监控(接入性能差、高拥塞、高掉话、切换)一、差小区比例差小区比例指忙时话音信道掉话率高于3的小区总数占所有小区总数的比例。其中小区总数指每信道话务量0.1爱尔兰的小区二、掉话率话音信道掉话率=话音信道掉话总次数/试呼总次数,即(TFNDROP+THNDROP)/(TFMSESTB+THMSESTB)若掉话率较高,处理方法如下:1、首先检查硬件,TCH信道完好率是否100,若不是100,则建议基站代维检查硬件。2、若无硬件故障,则根据STS统计,查看掉话类型,质差掉话多可能是频点干扰或外部干扰,可以通过FAS修改频点或通过RLCRP查看上行干扰情况;弱信号掉话则查看小区附近基站分布情况,检查是否有漏定义切换关系的现象;突然掉话则检查是否有传输误码、天馈线告警、TRA设备故障;3、另外可以通过TS统计查看掉话是否集中某一块载频,排除载频软件故障。三、话务掉话比话务掉话比既是平均每两次掉话的时间间隔(分钟) (话音信道总话务量 *60/话音信道掉话总次数)。处理方法同掉话率方法。四、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率小区切换成功次数/切换请求总次数,即HOVERSUC/HOVERCNT切换成功率低的处理方法:1、BSC内CELLA-CELLB切换成功的次数较少,则请求次数较多,一般是由于邻小区有同邻频干扰,可以通过一致性检查或CDD检查。2、同MSC不同BSC间CELLA-CELLB切换成功的次数较少或者为0,则请求次数较多;检查两BSC的小区数据定义是否正常(如BCCH、BSIC定义错误)。3、不同MSC间的小区切换指标较差则检查两个MSC的数据定义是否正确(如LAC)。4、若以上都未发现问题,则查看切换的原因。若由于上下行质差切换原因较多,则可能是相邻小区有同邻频的情况,检查相邻小区频点;若由于TA超值切换多,则检查小区附近是否漏定义相邻关系。五、话音信道拥塞率话音信道拥塞率=话音信道溢出总次数(不含切换)/话音信道试呼总次数(不含切换)*100即TFESTPGSMSUB/TASSALL话音信道拥塞率的处理方法:1、首先检查TCH信道完好率是否100,若不为100则硬件故障,建议甲方检查硬件。2、若TCH信道完好率为100,则查看拥塞时长,若较大,话务量很高,SDCCH信道配置合理的话则建议甲方扩容载频。3、检查BSC是否开通半速率功能,若开通,则可以打开小区TCH半速率功率并根据拥塞情况调整半速率比例。4、若拥塞并不严重,则可以通过参数调整如修改CRO、KOFFSET、LAYER、LAYERTHR等,将话务偏移到其他闲小区。5、根据基站分布情况和用户分布情况,在不引起用户投诉的情况下,可以调整基站天线高度、下倾角、改变手机及基站的发射功率等。六、SDCCH拥塞率SDCCH拥塞率SDCCH信道溢出总次数/SDCCH信道试呼总次数100%即=CCONGS/CCALLS或=alloc_sdcch_fail / chan_req_cause_atmpt或=alloc_sdcch_fail / (alloc_sdcch_fail +alloc_sdcch)SDCCH信道拥塞率的处理方法:1、首先检查SDCCH信道完好率是否100,若不为100则硬件故障,建议甲方检查硬件。2、若SDCCH拥塞而TCH话务量并不高,则可以减少TCH信道数,增加SDCCH信道。3、若小区分布在火车站或位置区边界,则建议修改参数CRH。4、根据基站分布情况和用户分布情况,在不引起用户投诉的情况下,可以调整基站天线高度、下倾角、改变手机及基站的发射功率、ACCMIN等。七、无线接通率性能分析公式说明:无线接通率=(1-TCH拥塞率)*(1-SDCCH拥塞率)无线接通率低的处理方法:1、首先检查是TCH拥塞还是SDCCH拥塞,若TCH拥塞则按照上面TCH拥塞的方法处理。同样,SDCCH拥塞则按照TCH拥塞的方法处理。2、若TCH和SDCCH都拥塞,则一般建议甲方扩容载频。3、若周围基站密度较大,且不引起用户投诉的情况,可以调整基站天线高度、下倾角、改变手机及基站的发射功率、ACCMIN等方法来缩小覆盖。八、话音信道指派成功率话音信道指派成功率话音信道指派成功次数/话音信道试呼总次数即(TFCASSALL+THCASSALL)/TASSALL话音信道指派成功率低的处理方法:1、首先检查基站是否有载频故障,可以通过收集ERRLOG查看是否有历史告警。2、检查TCH是否拥塞。若拥塞首先处理拥塞。3、检查是否有干扰(查看掉话原因是否有质差掉话、质差内切,上行干扰统计等),若频点干扰建议修改BCCH和BSIC。4、检查是否有弱覆盖引起。查看统计是否有弱信号掉话、TA掉话比例较大,若是则检查周围邻区关系是否完善。九、SDCCH信道指派成功率SDCCH信道指派成功率SDCCH指派成功次数/(SDCCH试呼总次数拥塞次数)即CMSESTAB/(CCALLS-CCONGS)1、首先检查基站是否有载频故障,可以通过收集ERRLOG查看是否有历史告警。2、检查SDCCH是否拥塞。若拥塞首先处理拥塞。3、检查是否有干扰(查看掉话原因是否有质差掉话、质差内切,上行干扰统计等),若频点干扰建议修改BCCH和BSIC。4、检查是否有弱覆盖引起。查看统计是否有弱信号掉话、TA掉话比例较大,若是则检查周围邻区关系是否完善。十、随机接入成功率随机接入成功率随机接入成功次数/随机接入试呼次数*100%即CNROCNT/(CNROCNT+RAACCFA)随机接入差成功率的处理方法:1、若接入成功率为0,则同时查看SDCCH占用情况和TCH占用情况,若只有TCH切入话务,则可能是BTS软件故障,BCCH载频吊死,可以重启BCCH载频,即可故障消除。2、若随机接入成功率低,则先查看是否在位置区LAC边界,若在边界,LU次数较多,则可以调大CRH参数,减少LU次数,同时提高接入成功次数。3、查看基站资料,是否基站位置较高(高山站),覆盖过远,引起的同邻频干扰,可以通过调整天线下倾角、降低基站发射功率及降低最小接入电平ACCMIN。4、若不是高山站则可以尝试修改BCCH、BSIC。十一、寻呼成功率寻呼成功率寻呼应答次数/忙时寻呼总次数*100%即(NPAG1LOTOT + NPAG1GLTOT)/(NPAG1RESUCC + NPAG2RESUCC)寻呼成功率低无线侧的处理方法:1、检查SDCCH是否拥塞,若拥塞则增加SDCCH信道。2、检查周期位置更新参数T3212是否设置合理。3、位置区LAC规划是否合理,LU成功率是否100,若不为100,则重选规划LAC或修改CRH参数。4、加强信号覆盖,加大基站发射功率(无覆盖则建议增加基站覆盖)。十二、PCU拥塞率PCU拥塞率PDCH分配失败次数/PDCH分配请求次数,即PDCHPCUFAIL/PCHALLATTPCU拥塞率高的处理方法:扩容RPP板、缩短PILTIMER参数、FPDCH固定占用一条GSL,当前两种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时,查看BSC分配的数量适当减少。如果有不能上GPRS1、首先检查RPP,若发现PCU已拥塞,而RPHDEV仍有IDLE,则一个RPP上的所有DEV都无法占用,可能是PCU软件故障,一般重LOAD RPP软件或建议更换RPP。2、检查TCH是否拥塞而引起抢占PDCH信道。建议GPRS流量较多的小区增加1个固定的GPRS信道FPDCH。3、扩容RPP。、切换的定义及划分所谓切换,就是指当移动台在通话过程中从一个基站覆盖区移动到另一个基站覆盖区,或者由于外界干扰而造成通话质量下降时,必须改变原有的语音信道而转接到一条新的空闲语音信道上去,以继续保持通话的过程。切换根据手机和基站测出的上下行电平质量和TA值作为最基本的测量数据,根据切换判断算法和资源分配算法来决定是否应该切换和切向哪个小区。切换是移动通信系统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切换失败会导致通话失败,影响网络的运行质量。因此,切换成功率(包括切入和切出)是网络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如何提高切换成功率、降低切换失败率是网络优化的重点工作之一。根据不同的切换判决触发条件,切换可以分为紧急切换、负荷切换等5类。(1)紧急切换。包括TA过大紧急切换、质量差(BQ)紧急切换、快速电平下降紧急切换、干扰切换。TA过大切换条件:服务小区的TA大于等于紧急切换TA限制。BQ切换条件:服务小区的上行链路质量在滤波器长度时间内平均值大于等于紧急切换上行链路质量限制;服务小区的下行链路质量在滤波器长度时间内平均值大于等于紧急切换下行链路质量限制。快速电平下降切换在呼叫中电平突然下降时触发,触发条件:服务小区如果ValueB(Value:一个与滤波器参数A1A8相关的值,该值表示在一段时间内接收电平的变化趋势;B:滤波器参数),切换最后的MR6已经低于边缘切换门限,则发生切换,如图2所示。干扰切换:也属于紧急切换,当接收电平大于一定值但传输质量又低于干扰切换质量门限时触发。(2)负荷切换。负荷切换触发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系统信令流量小于允许负荷切换系统流量级别门限;需要切换的小区负荷高于负荷切换启动门限;接收切换的小区的负荷低于负荷切换接收门限。(3)正常切换。包括边缘切换、分层分级切换和PBGT切换。边缘切换条件:服务小区已低于边缘切换门限;在边缘切换统计时间(如5s)内,服务小区电平持续低于边缘切换门限(如4s)。分层分级切换:在不同层或同层不同优先级之间才有层间切换,同层同级之间没有层间切换。触发条件是邻小区电平值高于层间切换门限和磁滞之和,对服务小区电平值没有要求;邻区排在服务小区之前,且优先级比服务小区更高,邻区电平值大于等于层间切换门限和层间切换磁滞之和;满足P/N判决,如5s内有4s始终处于最好;边缘切换和层间切换只能选一个,它先判断是否触发边缘切换,再判断是否触发层间切换。PBGT切换算法是基于路径损耗的切换。PBGT切换算法实时地寻找是否存在一个路径损耗更小并且满足一定系统要求的小区,并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切换。不同层没有PBGT切换。PBGT切换至少带来了如下好处:解决了越区覆盖问题;减少了双频切换的次数;使话务引导和控制有更灵活的手段;始终能为用户提供当前最好的服务质量。PBGT和其他切换算法的最大区别在于它能以路径损耗而不是接收功率作为切换的触发条件。为了避免乒乓切换,PBGT只在同层同级的小区之间进行切换,邻近小区的路径损耗小于服务小区路径损耗一定的门限值。PBGT切换的触发准则:邻区排在服务小区之前,在一定的统计时间内满足P/N准则。(4)速度敏感性切换(快速移动切换)。在一定时间门限里达到快速移动小区实际个数时,认为是快速移动,就会切换到宏小区上去(第4层),并且对原有小区在惩罚时间里给予电平惩罚。(5)同心圆切换。可以实现外圆的广覆盖和内圆的频率紧密复用,能够提高系统容量和通话质量。可以根据手机下行接收电平、质量和TA值来区分内圆和外圆。同心圆切换的相关参数如下:内外圆信号强度差异(dB):内圆进行功率补偿的值。接收电平门限(dBm):与接收电平磁滞、TA门限、TA磁滞共同决定内外圆区域,必须大于边缘切换门限值。接收电平磁滞(dB):与接收电平门限、TA门限、TA磁滞共同决定内外圆区域。TA门限:与接收电平门限、接收电平磁滞、TA磁滞共同决定内外圆区域,必须大于TA紧急切换门限值。TA磁滞:与接收电平门限、接收电平磁滞、TA门限共同决定内外圆区域。同心圆切换统计时间(s):同心圆切换也需要满足P/N判决,建议取5s。同心圆切换持续时间(s):P/N判决持续时间,建议取4s。、切换问题的定位(经典)1、切换问题通用定位步骤 步骤 1 确定故障出现在个别小区还是所有小区,问题小区的特点。例如,都是某一小区的邻区,或是共BSC,共MSC。 如果是两小区间出现切换故障,则重点查看两个小区间的数据是否配置正确,硬件是否有故障。 如果故障出现在某一个小区的所有邻近小区,则重点查看该小区的数据配置是否正确,以及该小区的硬件是否有故障。 如果故障出现在同一BSC下的所有小区,则重点查看BSC和MSC间的数据配置。 如果故障出现在同一MSC下的所有小区,则问题可能出现在对端局与本局的配合上:如信令不兼容,定时器设置不合理。 步骤 2 确认切换问题出现之前,是否进行了数据修改。 如果出现问题的是个别小区,应关注涉及该小区的数据配置是否有修改。l 如果故障出现在同一BSC下的所有小区,则应该关注本BSC以及对端MSC的数据配置是否修改。 如果出现问题的小区是共MSC的,则还应关注对端MSC是否进行了修改。 步骤 3 查看是否为硬件故障引起切换问题。由于硬件故障引起的切换问题定位方法请参见“6.2.3 硬件故障定位”。 步骤 4 登记有用的话务统计,例如切换性能测量,TCH性能测量。关注点如下,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 观察问题小区的TCH占用是否正常,如掉话率是否升高。 观察出入切换成功率是否正常。 观察切换失败的原因分布情况。 观察无线切换成功率是否正常。 步骤 5 对问题小区进行路测,分析路测信令。关注点简单介绍如下: 观察问题小区的上下行电平是否平衡,上下行不平衡可能造成切换问题。而且经常的上下行不平衡是基站的硬件故障造成。 观察问题小区的测量报告是否包含正确的邻小区列表。 观察能否正确地从问题小区切换到邻近小区,以及是否能从邻近小区切换到问题小区。 分析切换的信令流程是否正常。2、不发起切换定位步骤某一小区内的手机,在信号很弱或质量很差的情况下,不能发起切换,切出到其它小区。这种问题通常从两方面来考虑: 是否满足切出条件 是否有符合切出条件的候选小区具体原因可能存在于以下几方面:切换门限设置过低对于边缘切换,其切换触发条件是接收电平小于切换门限。若边缘切换门限设置太低,会出现邻小区比服务小区电平高很多也不发生切换。影响通话质量,严重时引起掉话。切换门限的设置要根据小区的覆盖范围来决定,通过改变切换门限的值可以间接改变小区服务区域的大小。未设置邻区关系虽然服务小区的相邻小区电平很高,但因为没有设置邻区关系,引起手机不上报该相邻小区,无法切换到该小区。采用重选或通话测试,观察手机上报的服务小区的邻区列表。如果手机已移动到某小区的主瓣方向,但在邻区列表中没有该小区,此时应该检查是否设置了正确的邻区关系。也可在测试时让另一个手机扫描BCCH频点,观察信号较强的BCCH频点是否出现在服务区或邻区列表中。磁滞设置不合理切换候选小区的信号电平与服务小区信号电平的差值大于磁滞,才可以作为目标小区。磁滞设置过大,可能引起难切换现象。最佳小区统计时间N、P设置不合理在正常切换中,手机进行切换候选小区的排序时,采用N-P准则,若某候选小区在N秒中有P秒是最好小区,就作为切换的目标小区。当有两个较好的候选小区交替成为最好小区时,切换判决算法很难找到满足N-P准则的一个最好小区,从而造成难切换。可以调整N、P值的设置,减小统计时间,使切换判决对电平的变化更敏感。在某地网优过程中就碰到了这种情况,某小区原统计时间设置为:N=5、P=4,调整为N=4、P=3后切换正常。当服务小区的地形地物非常复杂,运动中的手机的接收信号电平往往有较大波动,这时候选小区较难满足N-P准则,从而造成难切换。3、CGI错误引起切换成功率很低现象描述:某局MSC是M厂家设备,BSC、BTS是华为的设备。观察某天话务统计指标,在“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中,发现上午10:0011:00时段的一个小区(BSC第3模块的24小区)“小区间切换成功率”很低,等于73.12%,发现主要是切向CGI为:46000*0CFB小区的出小区切换成功率很低,切换失败次数达数十次。原因分析:引起小区间切换失败的原因主要如下: 切换数据配置不合理 设备问题(个别TRX等损坏)l 拥塞 干扰 时钟问题 覆盖 上下行不平衡l切换流程: 步骤 1 “BA2表”内有所有相邻小区的BCCH频点,通过系统消息类型5下发给MS。 步骤 2 MS把电平值最强的6个邻小区和服务小区的BCCH频点、BSIC、电平值上报到BSS(通过测量报告)。 步骤 3 测量报告预处理之后,BSC通过BCCH频点、BSIC到“小区相邻关系表”和“小区描述数据表”(或“外部小区描述数据表”)确定所有邻小区的模块号(bm)、小区号、CGI。 如果“小区相邻关系表”没有配某邻区,则索引不到该邻区的信息,也就无法发起切换。 如果有两个邻区同频、同BSIC,那么就索引到表中的第一个邻区,这样可能造成误切换。 如果小区A的主BCCH与邻近的同BSIC的小区B的某一TCH的频点相同,则此TCH上的某个时隙(此时隙与小区A的主BCCH时隙对齐)上的异步切换接入,被小区A错误地解码成自己的随机接入,因为手机在向小区B做异步切换的过程中,会在此时隙连续发送多次切换接入,则小区A很可能会产生SDCCH(Stand-alone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拥塞以及指配失败的情况。 步骤 4 BSC执行小区基本排序等切换判决流程(在GLAP内完成),一旦找到合适的目标,则将携带目标小区CGI的切换请求消息发给BSC的GMPU,GMPU根据CGI到“小区模块信息表”内确认该小区所属的模块号。 步骤 5 GMPU向该模块发切换请求消息,并统计一次“出小区切换请求”。 步骤 6 如果CGI“小区模块信息表”中没有则BSC将认为目标小区是外部小区,将目标小区和服务小区的CGI通过切换请求发给MSC。 步骤 7 MSC首先到“位置区小区表”内查找与目标小区CGI吻合的小区,一旦有,则确认该小区的“目的信令点”,即所属BSC,将切换请求消息发给该BSC。 步骤 8 如果“位置区小区表”内没有目标小区的CGI,则到相邻MSC寻找,如果找到,则将切换请求消息发给该MSC,然后给该小区所属BSC。4、TRX性能下降引起入小区切换成功率低现象描述:某高话务量A小区的切换成功率低(70%以下),其他指标正常。处理过程: 步骤 1 观察该A小区话务统计,发现自从上次扩容后不久,一直保持较高话务量,且切换成功率偏低。入、出小区切换失败次数的比例约为4:1。由于入小区切换成功率不高,降低整个小区的切换成功率。 步骤 2 由于“入小区切换失败次数(无可用信道)”的次数很少,大部分切换失败落在“入小区切换失败次数(其他原因)”,所以排除拥塞的原因。 步骤 3 登记A小区的“出小区、入小区切换性能测量”话务统计任务,分别观察出、入小区切换性能。 步骤 4 在“出小区切换性能测量”任务中发现:出小区切换失败较多的集中在特定几个目标小区。可能原因是目标小区拥塞,登记这几个目标小区的“入小区切换性能测量”。发现来自A小区的入小区切换失败基本上都是“入小区切换失败(无可用信道)”。A小区的出小区切换失败定位为“拥塞”造成。 步骤 5 在“入小区切换性能测量”任务中发现,几乎所有入小区切换成功率都不高(都在60%左右)。通常“所有切换成功率都不高”的现象,是由于频率规划不好,或者外部干扰,引起网络质量不好。但是根据“出小区切换没有质量问题(仅有拥塞问题)”的现象,又可以排除频率规划缺陷和外部干扰。综合观察A小区的掉话率、干扰带等指标,发现都很低,也可以肯定这样的结论。 步骤 6 查看数据,没有同BCCH同BSIC小区,同时观察话务统计没有和A小区切换成功率极低的邻区,排除数据错误问题。 步骤 7 查看跳频数据,TSC(Training Sequence Code)和BCC一致,也没有其他数据问题,同时观察TCH载频的信道占用情况,发现占用正常,可以排除跳频数据问题。 步骤 8 查看切换相关参数,基本上和其他高话务量市区小区的参数一致,可以排除参数不合理。 步骤 9 观察信道占用情况,发现BCCH载频经常出现多个SDCCH占用情况。对于话务量很高的小区,这样的情况正常。 步骤 10 经过仔细观察信道占用情况,发现一个特殊情况:有46个SDCCH同时占用的情况很多,然后又同时释放掉,这样的现象占到所有观察时间的60%以上。正常的时候,就算忙时,同时占用46个SDCCH,又同时释放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估计是TRX性能不好,引起SDCCH占用和释放不正常,从而引起切换性能不好。 步骤 11 查看数据,确认已经启用“载频互助”功能,闭塞该主BCCH载频,更换这块主BCCH载频。 步骤 12 解闭该载频,观察信道占用情况,以及话务统计指标。发现信道占用恢复正常,没有出现多个SDCCH同时占用和同时释放的情况,话务统计指标中切换成功率提高到95%,问题解决、接口、协议等在 2G 网络中,和BSC设备进行互联的核心网设备有:MSC,SGSN。CS业务在BSC和MSC间传输,PS业务在BSC和SGSN间传输。BSC和SGSN设备的互通走Gb接口,BSC和MSC设备的互通走A接口。在TDM传输方式下,A接口的协议栈为:BSSAP/SCCP/MTP3/MTP2。在IP传输方式下,A接口的协议栈为:BSSAP/SCCP/M3UA/SCTP。No.7/Sigtran信令是 2G / 3G 移动网络各网元间互联互通的基础电信协议,也是A接口的控制协议。RSL:BSC与BTS之间的信令链路,俗称Abis接口,第二层采用LAPD,链路速率64kb/s(16kb/s是可选速率)MTL:MSC与BSC之间的信令链路,俗称A接口,采用中国7#信令,链路速率64kb/s。OML:OMC_R与变码器及OMC_R与BSC之间的信令链路,采用X.25分组交换协议,链路速率64kb/s。XBL:RXCDR与BSC之间的信令链路,第二层采用LAPD,链路速率64kb/s。CBL:CBC与BSC之间的信令链路,采用X.25分组交换协议,链路速率64kb/s、EGPRS相关资源计算原则由于EGPRS将引入较高的数据流量,对Abis口,GDS接口的传输时隙要求将相应增加,这还将影响到整个BSC的端口资源分配,因此需要重新计算Abis口,GDS接口的数据带宽,以确定现网各种资源是否满足要求。各种GPRS速率业务对应Abis口、GDS接口的时隙资源需求列表如下: pkt_radio_typertf(CS1,2)16Krtf(CS3,4)32Krtf(EGPRS)64KAbis口时隙数248GDS口时隙数248以下是各种资源的计算方法1、Abis口(BTSBSC)传输资源计算方法由于EDGE信道时隙为64kbps,每个EDGE载频将占用864kbps传输带宽,即2M传输的8个时隙。每条Abis口传输可支持31个时隙(去掉1个同步时隙),则Abis传输数量的计算公式如下:NRoundup(EDGE载频个数8)+(CS_3/4载频个数4)+(剩余载频(16K)个数2or4)+RSL数/31Roundup向上取整函数,例如Roundup(4.2)=5RSL:BSC与BTS之间的信令链路,俗称Abis接口,第二层采用LAPD,链路速率64kb/s(16kb/s是可选速率) 【注】:以上公式中,(剩余载频)若开通半速率话音,必须支持8K TRAU,否则其系数2应该改为4。如基站下带有菊花链,则还需考虑菊花链占用的时隙数 V900R008非TDM方式的ABIS传输资源占用情况的计算公式(从带宽容量方面计算,前面从时隙方面计算)这里的HDLC基站是指没有PTU单板实现汇聚功能的传输优化基站,在这种情况下的并柜并组和TDM基站的并柜并组没有区别。V900R008中,Abis接口可以采用TDM、Abis over HDLC、HubBTS以及IP几种模式。除TDM外,其它三种模式所占用的资源可采用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非TDM模式下,RSL不再占用带宽,OML、ESL和EML(如果需要的话)共用64K,各个载频根据配置的信道不同,占用不同的带宽。故一个基站占用的总带宽可用如下公式计算:总带宽 = 64K(OML、ESL和EML)+ TRX带宽TRX带宽 = (TRX所在基站的“传输压缩比” 100) TRX上各信道需要的带宽其中每个信道需要带宽计算规则如下:信道类型BCCH(包含:MainBCCH、CombinedBCCH、BCH、BCCH+CBCH)SDCCH(包含:SDCCH8、SDCCH+CBCH)PDCH(包含PBCCH+PDTCH、PCCCH+PDTCH、PDTCH)FR TCHHR TCH带宽(kbit/s)168X*PDCH信道激活系数(X的取值参见注释)16*TCH信道激活系数9*TCH信道激活系数注:PDCH信道的X值的确定方法GPRS为GPRS专用信道:X = 32 PDCH数目超过了“载频上最大PDCH数”:超出的PDCH的X = 16 其它情况:X = 64 信道激活系数的确定方法PDCH信道激活系数:根据统计结果得到的一个系数,固定为1。 TCH信道激活系数:根据统计结果得到的一个系数,固定为0.5。 2、各种复用方式下(4:1,3:1,2:1,1:1),Abis接口时隙分配算法是怎样的?答:复用方式是指OML/RSL在物理64K时隙上的复用,N:1就是指N条OML/RSL复用在1个64K时隙上。每个载频都是以先分配RSL,再分配业务信道的方式来占用E1时隙的。分配RSL的时候就找前面有OML/RSL复用的时隙见缝插针,如果所有复用信令链路的时隙的复用比都已经达到N了就找一个新的时隙分配。3、ABIS端口复用比含义:4:1 也就是原BSC32中的15:1复用模式,不建议用于开通半速率的基站。3:1 一般很少采用,不建议用于开通半速率的基站。2:1 也就是原BSC32中的12:1复用模式,可用于开通半速率的基站。1:1 也就是原BSC32中的10:1复用模式,可用于开通半速率的基站。 4、环回测试中什么样的状态为系统测试的正常状态?答:如下图1-1 所示, 红色为调试BSC。如果是MS1与MS2通话,分别向BTS、MSC侧环回,正常的用户感知为:(1) 向MSC侧环回:MS1听到的是MS2的声音,MS2听到的是自己MS2的声音。(2) 向BTS侧环回:MS1听到的是自己MS1的声音,MS2听到的是MS1的声音。5、外置PCU规格PCU配置项Pb接口RPPU板Gb接口RPPU板单块RRPU板能支持的激活的Cell单块RRPU板能支持的激活的PDCHPb接口E1Gb接口E1Gb接口的吞吐量数量9块3块120个120/100(EDGE)个18条11条8M以BSC支持1024个TRX为例,则BSC总共有102488192个信道;假设同时激活的GPRS分组信道占全部信道的10%,则激活的分组信道的个数约为820个。Pb接口:(bsc-pcu接口)所需的最少RPPU板数 820/120 =6.83 7 +2=9块。1条E1能够承载的分组信道数(按CS3,4配置)30260。Pb接口所需的E1数= 820/60=14 +4=18条Gb接口:(pcu-sgsn接口)假设每信道平均数据速率为11Kbps。最少需要RPPU板82011kbit/s/(8Mbit/s70%)= 1.61 2 +1=3块。每E1承载的数据量 2M701.4M。Gb接口所需的E1数 =82011kbit/s/1.4M = 6.44 7411 条。6、内置PCU规格PCU配置项全系统满配置最大支持的GDPUPGFGUG/GEPUG最大单板配置数每个GDPUP支持最大小区数量每个GDPUP支持最大激活PDCH数量最大可配置PDCH信道数允许单用户使用最大上行PDCH数量允许单用户使用最大下行PDCH数量GFGUG/GEPUG接口板的传输吞吐量数量9块8对1024个1024个15360个4个5个64M/128M以BSC支持的2048个载频为例,假设激活的GPRS分组信道占全部信道的10%,则分组信道的个数约为1639个。 GDPUP板:GDPUP单板数为1639/1024=1.6213块。Gb接口板:假设有1000个PDCH信道采用CS-2编码,每个无线分组信道对应Gb接口数据传送的速率是13.4kbit/s;639个PDCH信道采用CS-3编码方式,每个无线分组信道对应Gb接口数据传送的速率是15.6kbit/s。则Gb接口吞吐量=13.4kbit/s1000+15.6kbit/s639=23.37Mbit/s。需要配置的E1链路数量=23.37Mbit/s/(2Mbit/s*70%)=16.717个。若Gb接口配置GEPUG单板,Gb接口正常工作所需的最少单板数=23.37Mbit/s/64Mbit/s=0.37122块。若配置GFGUG单板,所需的最少单板数=23.37Mbit/s/128Mbit/s=0.18122块、信道分配TRX0: TS0(BCCH,FCCH,SCH,CCCH(PCH,AGCH,RACN),TS1(SDCCH/8),TS2(PDCH).TS7(TCH)TRX0也就是主BCCH所在的TRX,TS0时隙的公共信道占用情况,这个不理解的话对后面的寻呼,LAC寻呼,及随机接入,切换,呼叫以及GPRS,再后面的专项分析就很难了,LAC区寻呼相关就不能深入。CombinedBCCH/SDCCH小区,每个复帧可提供3个独立的CCCH用作AGCH和PCH。 Non-CombinedBCCH/SDCCH 小区, 每个复帧传送9个独立的CCCH用作AGCH和PCH。BCCH载频的常见信道组合: 组合BCCH7TCH主BCCHSDCCH/8+6TCH主BCCH2SDCCH/8+5TCH主BCCHSDCCH/8+扩展的BCCH(BCH)+5TCH主BCCHSDCCH/8+扩展的BCCH(BCH)+TCH+扩展的BCCH(BCH)+3TCH、上下行平衡测量上下行平衡测量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