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能力在历史教学中的培养江泽民总书记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断言:“21世纪是教育创新的世纪。”由此可见创新的重要性。初中历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初中生的必修之课,所以,它也担负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任务。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笔者将从两个方面加以简略介绍:一是从教学的主导与主体即教师与学生方面;二是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如何贯彻实施。教师与学生方面:(一) 教师应首先转变思想观念具有创新的意识 所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具备创新的思想,“没有创新的思想,就不会有创新的行动。”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对历史新著、动态观点、最新理论成果的研读、消化与吸收,从而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素质,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二) 教师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两种:一是注入式,也叫填鸭式、满堂灌。这种方式是教师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把学生当作简单的被动的知识容器,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向学生灌输知识,这种方式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另一种方式是启发式,这种方式虽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新,但也只是如影随形教师启到哪里,学生就发到哪里,不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造能力;不能培养学生自我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能够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这两种传统的教育方式都存在弊端,我们应大胆地去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大胆的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投影仪、多媒体等,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的展示学生的才智。(三) 培养学生创新的学习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学者真正求知动机与兴趣的源泉在于思考,在于发现自己有能力把知识创造性的应用于实际。”由此可知,每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力和要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创新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学习历史的传统方法是死记硬背,是囫囵吞枣,学生消化理解不了,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泯灭了学生个性的发挥,培养出的学生只能是照葫芦画瓢,没有创新能力。列宁说:“我们不需要死记硬背,但是我们需要用基础事实的了解来发展和增进每个学习者的思考力。”因此在学习方法上,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动起来,让学生的思想充分活跃起来,通过相互间讨论来提出、分析、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愉快而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积极地自觉地创造性的学习。“授人以鱼,莫若授人以渔,”是对学生创造新学习方法的最好概括。教师有了创新的思想,创新的教法,学生也具有了创新的学法。那么,如何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贯彻实施呢?(一) 可同中求异出新 即对性质相同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分析比较,并根据所处不同时代背景等因素,找出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通过比较来认识事件的本质特征或相互关系。如在讲明治维新时,让学生讨论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异同点,并分析出其原因。通过讨论可知,在性质方面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在结果方面则不同:前者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危机,并使之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后者则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那么,性质相同,为什么结果不同呢?这样就会调动学生积极地进行思维,去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二) 可异中求同出新 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概括,即把各种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抽象,找出其中共同的本质的属性。这就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与能力,积极独立的思考,主动地探索知识,并将抽出来的规律去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如:在中国史中多次出现盛世局面,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可让学生展开讨论,出现这些局面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呢?经过讨论可得出:这些朝代的统治者都调整了统治政策,使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减轻人民负担,由此出现这样的结果。并让学生用此规律去分析其他问题,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三) 可疑中求新 古人云:“无疑无思无获,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然后进行延伸性的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进行深思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中国史七上第三课“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图,向学生进行启发式提问并进行讨论:“想一想这水井是怎样挖掘成的?用途有哪些?水井的出现,又说明了什么呢?”这样,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和启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四) 前后联系求新 漫长的人类历史又是螺旋式前进的,因此历史发展的过程难免会惊人的相似,已逝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往往能在其后寻到印记,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间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互为补充。如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最早产生于英国,其思想体系的发展乃至对欧美及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的则是法国的启蒙思想运动,而美国1787年宪法又是启蒙思想中三权分立学说最早最典型的体现。像这样前后有联系的内容,教师要及时启迪学生,让其迸发出智慧的创新的火花。又如:19241929年经济大危机的发生,使日本国内出现严重的危机,为摆脱危机,日本开始发动战争来转嫁危机。这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如将两方面联系,将更能使学生认清事件的本质,并能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推陈出新。(五) 联系实际求新新教材的史实已延伸到现代,时代感尤强。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做到史实与现实的恰当结合,把时事新闻,重要的文化成果、最新的学术动态、当今世界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等适时适度地与所学内容联系,从而锻炼学生领悟历史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力。比如:在介绍美国的霸权时:可联系美国轰炸南联盟、轰炸我大使馆来说明美国的气嚣张焰,让学生进一步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再如借助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旧的世界格局已打破,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来讨论今后世界格局的发展变化,并讨论作为我们青年一代应怎么办?应如何面对未来的挑战?通过这种联系实际的做法,既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又培养了其创新能力。(六) 逆向思维求新 逆向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向正常思路相反的方向扩散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思维活动。即在历史课教学中针对某些历史人物或事件如果不这样去做,将会出现什么结果。例如:“一国两制”若不提出,那将出现什么情况呢?让学生去讨论,也可能港澳仍在英、葡手中,雪不了百年的耻辱,甚至可能出现流血的冲突。因此,利用这种方式,更加是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重大意义,也启发了学生的智慧。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的基点还很多,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总之,创新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时代赋予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积极地调动学生,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贵州省六盘山育才中学化学高二上期中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新高二英语暑假衔接讲练(人教版)07名词性从句选修二Unit2-1
-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五模块综合测评
- 排泄过程药物的相互作用药师培训专业实践能力44课件
- 机械厂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化妆品硅油原料知识培训课件
- 新解读《GB-T 36720 - 2018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规范》
- 新解读《GB-T 36073 - 2018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 诉讼保险面试题目及答案
- 辽宁中考押题数学试卷
- 2025年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技术等级考试(汽车驾驶员·技师、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2025年造价工程师-水运工程造价工程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题)
- 2025年巴中辅警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医学三基考试(医师)三基考试真题(含答案)
- 2025年继续教育公需课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火电电力职业技能鉴定考试-电网调度自动化运行值班员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物业经理竞聘汇报
- 2024版房建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检查手册
- 华为大学管理办法
- 2025年卫生系统招聘考试-卫生系统招聘考试(预防医学专业知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套题【单项选择题100题】)
- 2025年全科医生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