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肺小阴影早期在肺内分布的影像学研究.doc_第1页
矽肺小阴影早期在肺内分布的影像学研究.doc_第2页
矽肺小阴影早期在肺内分布的影像学研究.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档系作者精心整理编辑,实用价值高。矽肺小阴影早期在肺内分布的影像学研究 探讨矽肺小阴影早期在肺内的影像学分布特点。方法 分析曾参加某铁路修建的12 726人中的754例肺内有尘肺小阴影样改变,但未达到矽肺期诊断标准的胸片影像。结果 矽肺样小阴影早期在各肺区出现情况为:下肺区最多,上肺区明显较少;右侧多于左侧。两个肺区同时出现的组合:双侧下肺区的最多,双侧中肺区次之。结论 矽肺小阴影早期在肺内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特征性,对尘肺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尘肺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尘肺病的防治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X射线影像学改变是诊断尘肺病的主要依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尘肺小阴影早期在肺内的分布情况,对尘肺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过去报道甚少。2009-03/2010-08,对曾参加某铁路建设的12726名人员进行了尘肺病检查、诊断,获得大量的影像学资料。本组把其中754例有尘肺小阴影样改变但未达到矽肺期诊断标准的影像作为样本,分析矽肺小阴影早期在肺内的分布情况。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世纪70年代初参加某铁路隧道掘进建设的人员12726人,其中男性12374人,女性352人,年龄45 89岁,平均年龄63.64岁;均有23年矽尘接触史。1.2 方法 按照尘肺病诊断标准(GBZ70-2002、GBZ70-2009)的胸片X线检查的技术要求,对所有人员进行后前位高千伏胸部摄影,摄影条件:管电压120140KV,管电流100300mA,曝光时间0.010.08s,焦点1.2mm,焦片距1.8m;使用Kodak蓝色片基“1417”通用型胶片,中速增感屏;自动洗片机洗片。所有胸片均经尘肺病诊断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检验合格。尘肺病诊断机构组织5人以上具有尘肺病诊断医师资格的诊断人员,对所有胸片进行集体阅片,将认定为有尘肺小阴影样改变,但未达到矽肺期诊断标准的754例的影像进行分析记录,作为本组的资料来源,分别统计各肺区小阴影的出现情况,应用PEMS 3.1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2 结果2.1 754例尘肺样小阴影在各肺区共出现1502次,下肺区与上肺区比较(2=702.5059,P=0.0000)、下肺区与中肺区比较(2=77.2947,P=0.0000)、中肺区与上肺区比较(2=350.2639,P=0.0000)、右肺区与左肺区比较(2=19.1744,P=0.0000),所有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矽肺小阴影早期在各肺区出现情况为:下肺区最多,上肺区明显较少;右侧多于左侧(表1)。2.2 754例中两个肺区同时出现尘肺样小阴影748例,即矽肺小阴影早期同时出现在双侧下肺区的最多,双侧中肺区次之,左上肺区+左下肺区最少(表2).3.讨论尘肺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不仅患病人数多,而且危害大,是严重降低劳动能力、致残和影响寿命的疾病,也是国家和企业赔偿的主要职业病。尘肺病的防治一直受到国家的重视。X射线影像学改变是诊断尘肺病的主要依据,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尘肺防治的根本在预防;早期发现病人或高危人群,早期采取干预措施,可预防疾病的进一步发展或延缓疾病的发展,甚至可使高危人群不发展成尘肺病病人1,2。针对12726名检查者中的754例有矽肺小阴影样改变但未达到矽肺期诊断标准的胸片影像,分析矽肺小阴影早期在肺内的分布情况,有以下特点:矽肺小阴影早期出现在下肺区的最多(53.59%),中肺区次之,上肺区明显较少(8.79%);右侧多于左侧。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1,35。矽肺小阴影早期同时出现在两个肺区的最多的组合是双侧下肺区6,占39.97%,其次为双侧中肺区,占22.99%。认为这些分布特点与以下几方面的因素有关:矽尘颗粒的重力沉降作用,即矽尘颗粒最先容易沉积滞留于较低的肺区;呼吸道的走行方向,即支气管的走向角度越小的区域,早期越易沉积;下部肺体积明显较大,各肺叶病变重叠的更多,致使病变相对较多,因此在胸片上显现更容易1。本组资料样本量大,均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