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检验工理论知识题库.doc_第1页
化学检验工理论知识题库.doc_第2页
化学检验工理论知识题库.doc_第3页
化学检验工理论知识题库.doc_第4页
化学检验工理论知识题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铁江宁化学检验工理论知识题库一、多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气体采样设备包括(ABCDEFG)。(A)采样器 (B)导管 (C)样品容器 (D)预处理装置 (E)压力调节阀(F)流量调节阀 (G)吸气器或抽气泵2、气体采样常用的设备主要包括(ADE)。(A)采样器 (B)流量计 (C)压力表 (D)导管 (E)样品容器(F)温度计 (G)冷井。3、从大量的分析对象中采取少量分析试样,必须保证所取的试样具有(D F)。(A)一定的时间性 (B)广泛性 (C)一定的灵活性 (D)代表性 (E)稳定性(F)均匀性 (G)一致性4、采取气体试样时,主要需防止(B C DFG)。(A)不均匀性 (B)杂质气体混入 (C)漏气 (D)爆炸 (E)试样变质(F)发生化学反应 (G)物理吸附5、在采取不均匀的试样时,下述有关决定采样数量的因素中(F G)是不对的。(A)物料粒度 (B)粉碎试样的难度 (C)粉碎试样中存在的杂质 (D)物料的不均匀性(E)试样中组分含量与整批物料中组分平均含量间所允许的误差 (F)物料的相对密度(G)物料中的相对溶解度6、采样公式中K和是经验常数,它与下面(B C)因素有关。(A)物料密度 (B)物料均匀度 (C)物料易破碎程度 (D)物料的稳定性(E)物料中被测组分含量 (F)含水量 (G)吸附性7、在用酸溶法溶样时常用难挥发的酸溶样,可以提高溶样时的温度,常用难挥发的酸有(ADE)。(A)硫酸 (B)盐酸 (C)硝酸 (D)高氯酸 (E)磷酸 (F)氢氟酸 (G)醋酸8、下列溶剂中能起络合作用的溶剂为(BDEFG)。(A) 硫酸 (B) 氢氟酸 (C) 硝酸 (D)柠檬酸 (E)EDTA (F)焦硫酸钾 (G)草酸9、下列熔剂中属于碱性熔剂的是(AC)。(A)碳酸钠 (B)硫酸氢钠 (C)偏硼酸钠 (D)硝酸铵 (E) 焦硫酸钾 (F)钠 (G)五氧化二钒10、不属于选入分析样品处理的方法时应考虑的是(ABCDFG)。(A)被测物质 (B)试剂 (C)容器 (D)分析方法 (E)大气压 (F)处理时温度 (G)处理速度11、评价某化合物主含量测定,滴定分析结果的指标包括(C E)。(A) 实验仪器的准确度 (B) 实验仪器的精密度 (C) 测定的平均偏差和允差(D) 实验仪器的重现性 (E) 测定结果的极差 (F) 测定范围和线性(G) 实验室间的再现性12、灰化分解法主要有(ABDG)。(A)定温灰化法 (B)氧瓶燃烧法 (C)酸溶法 (D)低温灰化法 (E)熔融法 (F) 紫外光消解法 (G) 燃烧法13、下面属于有机试样的分解方法有(BDFG)。(A) 熔融法 (B) 消化法 (C) 溶解法 (D)灰化法 (E)挥发法 (F) 紫外光消解法 (G)燃烧法14、微波消解的试样的方法有(B.D.F)。(A)负压 (B)常压 (C)高压 (D)密封高压 (E)回流 (F)聚焦 (G)变焦15、.固相微萃取技术的优点是(A.B.C.D.E.F)。(A)操作时间短 (B)样品用量少 (C)无需萃取用试剂 (D)装置可反复使用(E)重现性好 (F) 萃取后可直接进色谱分析 (G)对气体样也适用16、下列萃取方法中属于采用顶空方式的采样技术为(C.F)萃取。(A) 液液 (B) 液固 (C) 固相微 (D) 超临界 (E) 浊点 (F) 液相微 (G)液膜17、膜分离的特点有(A.B.C.E)等。(A)分离效率高 (B)能耗低 (C)大多数过程不发生相变化 (D)处理能力变化范围小 (E)适合于热过敏性物质的分离 (F)设备价格和运行费用大 (G)能耗高18、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C G)与测定平均值相符合的程度。(A) 多次测定结果平均值 (B) 检出限 (C) 每次的测量值 (D) 真值(E) 测定最大值 (F) 测定最小值 (G) 测定极差值19、量法校正滴定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D E G)要求。(A) 要用新煮沸去除二氧化碳等杂质的蒸馏水(B) 蒸馏水需在25下恒温两小时后才能使用(C) 要严格控制校正实验室内的室温,温度变化在1以内(D) 要做好滴定管检漏,应保持2min内不得漏下半滴,或2min内刻度线不得有变化(E) 要将蒸馏水放到碘量瓶中,称取放出水的质量(F) 应注意控制放出蒸馏水的速度,一般控制在68mL/min(G) 两次校正体积差不得大于0.01mL20、定管进行计量检定的内容有(ABCDFG)。(A)外观 (B)应力 (C)密封性 (D)流出时间 (E)等待时间(F)容量示值 (G)任意两检定点之间的最大偏差21、下列情况中,(B D)违反了化验室安全条例。(A) 实验人员进行采样时,应穿着实验服,鞋和安全帽 (B) 腐蚀性的酸、碱类物质尽量放置在高层实验架上 (C) 实验室内应尽可能少地存放化学试剂 (D) 由于实验室内空间有限,配制后多余的化学试剂,一般均放在一个试剂柜中,这样便于查找和使用 (E) 在一个试剂柜中,一般是上层放固体试剂,底层放液体试剂(F) 毒品应设专人保管,配双锁、两人分别保管,每次取用时要及时记录,使用后多余试剂或放回保险柜(或铁皮柜)或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定期查对毒品使用记录 (G) 化验室内禁止吸烟 22、下列对于危险化学品叙述中,正确的是(D F)。(A) 按危险化学品GB 6944-86可分为8大类(B) 爆炸品按其爆炸危险性大小分为3项(C) 按物理状态的不同,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可分为3种(D) 易燃液体按闪点和初沸点高低的不同分为3项(E) 按氧化剂包装类别划分,可将氧化剂分为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两类(F)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按性质的差异可分为3类(G) 腐蚀性物质从组成上可分为3种,即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和其他腐蚀品23、当Ag+、Al3+共存离子溶液各为0.010mol/L时,选择(A C D )试剂可将两种离子分离。(A) 1.0mol/LHCl (B) 0.50mol/LH2SO4 (C) 0.05mol/LNH3H2O (D) 2.0mol/LNaOH(E) 0.02mol/LEDTA (F) 1.0mol/LHNO3 (G) 0.50mol/LNa2S24、Fe3+、Ni2+共存溶液各为0.010mol/L时,选择(C E)试剂可将两种离子分离。(A) 1.0mol/LHCl (B) 1.0mol/LNa2S2O3 (C) 0.50mol/LNH3H2O (D) 2.0mol/LNaOH (E) 2.0mol/LNaF (F) 1.0mol/LHNO3 (G) 0.10mol/LH2S25、将适量的ZnS和SnS2混合物分离时,可选择(B D)试剂。(A) 0.10mol/LHCl (B) 2.0mol/LHCl (C) 0.10mol/LH2S (D) 2.0mol/LNa2S(E) 0.50mol/LNH3H2O (F) 5.0mol/LNH3H2O (G) 2.0mol/LNaF26、选择(E F G)试剂,将适量的FeS和Al(OH)3混合物分离。(A) 8.0mol/LHCl (B) 5.0mol/LHCl (C) 2.0mol/LNa2S (D) 5.0mol/LNH3H2O(E) 1.0mol/LNaOH (F) 0.10mol/LHNO3 (G) 2.0mol/LNaF27、选择(B D G)试剂,可将适量的HgS和As2S3混合物分离。(A) 热的1.0mol/LHNO3 (B) 热的5.0mol/LHCl (C) 热的2.0mol/LNH3H2O(D) 0.50mol/LNa2S (E) 王水 (F) 2.0mol/LNaOH (G) 饱和(NH4)2CO3溶液28、在Na2SO4和Na2S共存液各为0.010mol/L,选择(B C E F)试剂可将SO42和S2离子分离。(A) 1.0mol/LAgNO3 (B) 0.10mol/LCuCl2 (C) 1.0mol/LHNO3 (D) 2.0mol/LNaOH(E) 1.0mol/LBaCl2 (F) 0.10 mol/LZnCl2 (G) 饱和(NH4)2CO3溶液29、可将铝合金(含Al、Zn、Sn、Cu、Fe、Mn、Mg元素)充分溶解的试剂是(A B C)。(A) 热的HCl溶液 (B) 热的H2SO4溶液 (C) 热的HNO3溶液 (D) 热的H3PO4溶液(E) 热的NaOH溶液 (F) 热的NH3H2O溶液 (G) 热的(NH4)2CO3溶液30、可将铜合金(含Sb、Sn、Cu、Pb、Fe、Al、Mn、Zn、Ni元素)充分溶解的试剂是(C D)。(A) 热的HCl溶液 (B) 热的H2SO4溶液 (C) 热的HNO3溶液 (D) 热的王水溶液(E) 热的NaOH溶液 (F) 热的NH3H2O溶液 (G) 热的(NH4)2CO3溶液31、半水煤气是合成氨的原料,它是由焦炭、水蒸气、空气等制成。它的全分析项目有(ABCDEFG)等。(A)CO 2 (B)O2 (C)CO (D)CH4 (E)H2 (F)N2 (G)Ar32、在气体分析中属于燃烧法的为(ACE)。(A)爆炸法 (B)铁丝燃烧法 (C)铂丝燃烧法 (D)高锰酸钾氧化法(E)氧化铜燃烧法 (F)空气燃烧法 (G)氧气燃烧法33、在对非水酸碱滴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E)。(A) 用非水酸碱滴定法测定羧酸盐时可用冰乙酸作溶剂;(B) 用非水酸碱滴定法测定羧酸盐时可用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C) 用非水酸碱滴定法测定羧酸盐时可用苯作溶剂;(D) 用冰乙酸作溶剂测定羧酸盐时,可用甲基红作指示剂;(E) 用冰乙酸作溶剂测定羧酸盐时,可用结晶紫作指示剂;(F) 用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测定羧酸盐时,可用酚酞作指示剂;(G) 用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测定羧酸盐时,可用甲基红作指示剂。34、在对非水酸碱滴定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B C D E F)。(A) 溶剂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被检测物的酸碱性(B) 溶剂应能溶解试样和滴定产物(C) 溶剂应有足够纯度,其杂质不能干扰测定(D) 溶剂应有较小的挥发性,使用时应有足够的安全性(E) 在使用甲酸、乙酸作溶剂时,一般加入一些乙酸酐,其目的是除去溶剂中的微量水(F) 由于碱性溶剂吡啶中基本不含水,因此使用吡啶作溶剂时可不用除溶剂中的微量水35、比色分析中选择滤色片的原则是(B C E)。(A) 滤色片的颜色应与待测试液颜色相同(B) 滤色片的颜色应与待测试液颜色互补(C) 滤色片的颜色光波长为试液吸收最大的光色波长(D) 滤色片的颜色光波长为试液不吸收的光波长(E) 滤色片的颜色光波长为试液能吸收的光波长,且干扰最小(F) 滤色片的颜色光波长与试液吸收的光波长相差50nm(G) 滤色片的颜色光波长与试液吸收的光波长相差大于60nm36、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很大,则表明(C D)。(A) 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很大 (B) 光通过该物质溶液的光程长(C) 该物质对某波长的光吸收能力强 (D) 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高(E) 测定该物质的灵敏度低 (F) 吸收曲线的相关性高(G) 吸收曲线的相关性低37、下列有关比耳定律应用中问题的陈述,错误的是(A C F G)。(A) 比耳定律适用于一切浓度范围内有色溶液的测定(B) 应用比耳定律测定时的光波长不能随意改变(C) 比耳定律适用于复合光源(D) 比耳定律仅适用于有色物质的稀溶液(E) 高离子强度下的较浓有色物溶液的吸收曲线是弯曲的(F) 在较浓有色物溶液中比耳定律也适用(G) 比耳定律中溶液浓度与透光率强度呈正比38、标准吸收曲线偏高比耳定律的原因是(A C E F G)。(A) 使用了复合光 (B) 使用的是单色光 (C) 有色物浓度过大 (D) 有色物浓度较稀(E) 有色溶液中有电离现象存在 (F) 有色溶液中有缔合现象存在(G) 有色溶液中有互变异构现象存在39、在原子吸收光谱法中说法正确的是(A D)。(A) 富燃火焰适合于测定易形成难解离氧化物的元素(B) 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检测器具有将单色器分出的光信号鉴别的能力(C) 石墨炉原子化器的背景干扰比火焰原子化器的背景干扰小(D) 能与待测物形成稳定、易挥发、易于原子化组分,而防止干扰发生的试剂被称为保护剂(E) 无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主要缺点是不能检测难挥发的元素(F) 能产生1%吸收时的元素浓度叫检测下限(G) 在石墨炉原子化法中,为了消除石墨炉的记忆效应,可长时间空烧石墨管40、在光度分析测定中使用复合光时,曲线发生偏离,其原因是(D F)。(A) 光强太弱 (B) 光强太强 (C) 各光波的摩尔吸光系数相近(D) 各光波的摩尔吸光系数值相差较大 (E) 各光波的摩尔吸光系数相差10100倍(F) 有色物浓度太高 (G) 有色物浓度过低41、原子吸收干扰有(ABCDFG )。(A)物理干扰 (B)化学干扰 (C)电离干扰 (D)光谱干扰 (E)磁场干扰(F)背景干扰 (G)环境空气质量干扰4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是(ABCDF)。(A)光源(B)火焰原子化器(C)单色器(D)检测记录装置 (E)吸收池(F)石墨炉 (G)进样器43、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用火焰原子化器的缺点是(BCDE)。(A) 操作简便 (B) 原子化效率低 (C) 灵敏度不够高 (D)须用燃气(E) 不能直接测定固体样品 (F) 重复性好 (G) 对大多数元素有较高的灵敏度44、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用石墨炉法的优点是(ACEG)。(A) 灵敏度高 (B)能直接测定气体样品 (C) 试样用量少 (D) 背景影响小(E) 能直接测定固体样品 (F) 共存物干扰小 (G)原子化效率高45、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用化学原子化法的优点是(CEFG)。(A) 适用于大多数元素 (B)需用燃烧气反应 (C) 灵敏度高 (D)原子化效率低(E) 试样用量少 (F)背景干扰小 (G) 干扰物少46、吸收分光光度计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区别有(ADEG)。(A)光源不同 (B)单色器作用不同 (C)检测器不同 (D)吸收池不同 (E)单色器位置不同 (F)定量依据不同 (G)测定光谱不同47、曲线偏离比耳定律的化学原因是(B C D E F G)。(A) 浓度太稀 (B) 浓度太高 (C) 吸光物的能态有改变(D) 吸光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发生改变 (E) 溶液的离子强度发生了变化(F) 溶液的有缔合现象存在; (G) 溶液中有互变异构现象存在48、一般的分光光度法中,被测物质浓度的相对误差大小(A E G)。(A) 与透光度成正比 (B) 与透光度成反比 (C) 与透光度相当(D) 与透光度的绝对误差成反比 (E) 与透光度的绝对误差成正比(F) 与透光度的绝对误差相当 (G) 只有透光度再适当范围(1565%)之内时才是最小的49、显色反应中显色剂的选择原则是(B C E)。(A) 显色剂的越大越好 (B) 显色反应产物的值越大越好(C) 显色剂的值越小越好 (D) 显色反应产物的值越小越好(E) 显色反应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值相差越大越好(F) 显色反应过程中温度越低越好 (G) 显色反应过程中温度越高越好50、显色剂KCNS,可测定下列(A C D)元素。(A) 铁 (B) 铝 (C) Mo (D) W (E) 钙 (F) 镁 (G) 锌51、衡量色谱柱柱效率的因素是(B C D)。(A) 保留值 (B) 半峰宽 (C) 峰宽 (D) 峰高 (E) 标准偏差 (F) 流出时间 (G) 柱长52、降低气相传质阻力,以提高柱效,可采取下列措施中的(B C D)项。(A) 减小担体的颗粒直径 (B) 采用相对摩尔质量较小的气体作载气(C) 增加柱温 (D) 降低柱压 (E) 降低固定液的液膜厚度(F) 增加载气流速 (G) 增加载气流量53、范第姆特方程式主要说明(B C E)。(A) 板高的概念 (B) 色谱峰扩张 (C) 柱效率降低的影响因素(D) 组分在两相间的分配情况 (E) 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F) 被测组分在色谱柱中的色谱行为 (G) 色谱分离操作条件的确定54、以下有关灵敏度和敏感度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B C G)。(A) 灵敏度高,敏感度一定高 (B) 灵敏度高,敏感度不一定高(C) 灵敏度没有考虑噪音,而敏感度考虑噪音(D) 灵敏度考虑噪音,敏感长没有考虑噪音(E) 灵敏度低,敏感度一定高 (F) 灵敏度高,敏感度一定低(G) 灵敏度是整个色谱仪的指标,敏感度是整个色谱仪的指标55、所谓检测器的“线性范围”是(B F)。(A) 标准曲线呈直线部分的范围 (B) 检测器响应呈线性时,最大和最小进样量之比(C) 检测器响应呈线性时,最大和最小进样量之差(D) 检测器响应呈线性时,最大和最小进样量之比的平方 (E) 最允许进样量与最小检测量之差 (F) 最大允许进样量与最小检测量之比(G) 最允许进样量与最小检测量之积56、相对校正因子与下列(A C E)因素有关。(A) 试样 (B) 固定液性质 (C) 基准物质 (D) 柱温 (E) 检测器类型(F) 载气流速 (G) 载气流量57、相对响应值与下列(A B)因素无关。(A) 固定液性质 (B) 载气流速 (C) 被测试样 (D) 基准物质(E) 检测器类型 (F) 柱温 (G) 汽化室温度58、在气相色谱中,(AB)是属于用已知物对照定性方法。(A)利用保留时间 (B)柱后反应 (C)利用科瓦特保留指数 (D)色质联用(E)色红联用 (F)柱上反应 (G) 峰增加法59、色谱定量分析方法中的外标法-标准曲线法具有下列(A B C)优点。(A) 操作简单 (B) 计算方便 (C) 不必用校正因子 (D) 操作条件不要求稳定(E) 进样量不影响重现性 (F) 标准偏差小 (G) 进样量小60、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比较,增加了(A C E)。(A) 贮液器 (B) 恒温器 (C) 高压泵 (D) 程序升温(E) 梯度淋洗装置 (F) 自动进样器 (G)检测器61、在液相色谱分析中,影响分离效果的因素有(ACDG)。(A)流动相的种类 (B)检测室温度 (C)流动相的流速 (D)固定相的种类(E)检测器的种类 (F) 进样速度(G) 流动相的配比62、在液相色谱中,应用梯度洗脱的好处是(A B C D E F G)。(A) 分离时间缩短 (B) 分辨能力增加 (C) 峰形改善 (D) 提高了最小检测量(E) 提高了定量分析的精度 (F) 能在常温下操作 (G) 应用范围更加广泛63、液相色谱仪中可选用(ACDEG)检测器 。 (A)紫外 (B)热导池 (C)示差折光 (D)荧光 (E)电导检测器(F)电子捕获检测器 (G)光散射检测器64、高温物料采样应有(ABCEF)的保护措施。(A)戴上眼镜 (B)系好围裙 (C)靴子 (D)防毒面具 (E)戴上不易吸收的手套 (F)有采样监护人 (G)吸收瓶65、用称量法校正滴定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D E G)要求。(A) 要用新煮沸去除二氧化碳等杂质的蒸馏水(B) 蒸馏水需在25下恒温两小时后才能使用(C) 要严格控制校正实验室内的室温,温度变化在1以内(D) 要做好滴定管检漏,应保持在2min内不得漏下半滴,或在2min内刻度线不得有变化(E) 要将蒸馏水放到碘量瓶中,称取放出水的质量(F) 应注意控制放出蒸馏水的速度,一般控制在68mL/min(G) 两次校正体积差不得大于0.01mL66、对检验结果的质量管理是指(E F)。(A) 检验数据可靠性的判断 (B) 检验数据的取舍 (C) 对可疑值的检验(D) 对采样和制样的控制 (E) 对检验工作员的质量控制 (F) 对仪器设备的质量控制(G) 检验数据可靠性的判断、取舍和实施对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67、化工生产不安全因素有(ABCDEFG)。(A) 高温设备 (B) 高压设备 (C) 有毐、有害物品 (D)有易燃物(E) 有腐蚀的物质 (F)有低温物质 (G) 有易爆物68、下列溶液体系的反应中可能产生相变化的反应为(BCDEF)。(A)络合反应 (B)氧化反应 (C)还原反应 (D)复分解反应 (E)分解反应 (F)电解 (G)二价和三价铁离子溶液中加入维生素C二、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1、在酸平衡表示叙述中正确的是(B)。(A)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酸度越小 (B)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酸度越大(C)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小 (D)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大2、在酸平衡表示叙述中正确的是(A)。(A)在一定浓度下,平衡常数值越大则酸的电离度也越大(B)在一定浓度下,平衡常数值越大则酸的电离度越小(C)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大 (D)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小3、在酸平衡表示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酸的强弱与酸的平衡常数有关,相同条件下平衡常数越大则酸度越大(B)酸的强弱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大则酸度越大(C)酸的强弱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接受质子的能力越小则酸度越大(D)酸的强弱与酸的结构有关,酸越易给出质子则酸度越大4、在碱平衡表示叙述中正确的是(A)。(A)在一定浓度下,平衡常数值越大则碱的电离度也越大(B)在一定浓度下,平衡常数值越大则碱的电离度越小(C)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大 (D)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小5、在碱平衡表示叙述中不正确的是(B)。(A)碱的强弱与碱的平衡常数有关,相同条件下平衡常数越大则碱度越大(B)碱的强弱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大则碱度越大(C)碱的强弱与溶剂的性质有关,溶剂给出质子的能力越小则碱度越大(D)碱的强弱与碱的结构有关,碱越易接受质子则碱度越大6、在碱平衡表示叙述中正确的是(B)。(A)在一定浓度下,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碱度越小(B)在一定浓度下,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碱度越大(C)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小 (D)平衡常数值越大则溶液的浓度越大7、某酸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84105,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87105,则说明该酸(B)。(A)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C)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小 (D)温度高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变小8、某酸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84105,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87105,则说明该酸(C)。(A)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的电离是一个放热过程(C)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大 (D)温度低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变大9、某酸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14108,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07108,则说明该酸(D)。(A)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C)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大 (D)温度高时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变小10、某碱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84105,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87105,则说明该碱(B)。(A)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C)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小 (D)温度高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小11、某碱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84105,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87105,则说明该碱(C)。(A)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的电离是一个放热过程 (C)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大 (D)温度低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大12、某碱在18时的平衡常数为1.14108,在25时的平衡常数为1.07108,则说明该碱(D)。(A)在18时溶解度比25时小 (B)的电离是一个吸热过程 (C)温度高时电离度变大(D)温度越低时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浓度变得越大13、0.10mol/L乙酸溶液的pH值为(已知KHAc=1.8105) (B)。(A)2.8 (B)2.87 (C)2.872 (D)5.7414、0.10mol/L的某碱溶液,其溶液的pH值为(Kb=4.2104) (B)。(A) 2.19 (B) 11.81 (C) 4.38 (D) 9.6215、增加碘化钾的用量,可加快重铬酸钾氧化碘的速度,它属于(A)。(A)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B)温度的影响 (C)催化剂的影响 (D)诱导反应的影响16、在标定高锰酸钾溶液,近终点时液温不低于65的原因是(B)。(A)反应物浓度的影响 (B)温度的影响 (C)催化剂的影响 (D)诱导反应的影响17、乙二胺四乙酸是(D)。(A)二元酸 (B)三元酸 (C)四元酸 (D)六元酸18、在中性水溶液中乙二胺四乙酸的最主要存在形式是(C)。(A) H4Y (B) H2Y (C) HY (D) Y19、由于EDTA与金属离子能广泛配位所形成的配合物的配合比多为(B)。(A)五个五元环 (B) 1:1 (C)易溶于水 (D)多数配合物为无色20、由于EDTA能与金属离子形成(A),因此配合物稳定常数均较大。(A)五个五元环 (B) 1:1 (C)易溶于水 (D)多数配合物为无色21、在测定三价铁时,若控制pH3进行滴定,造成的测定结果偏低的主要原因是(C)。(A)共存离子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B)被测离子水解,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C)酸度变化对配位剂的作用,引起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D)共存配位剂,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22、在测定含镁的钙溶液时,若溶液pH值控制不当造成的,用EDTA法测定结果偏高的主要原因是(A)。(A)共存离子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B)被测离子水解,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C)酸度变化对配位剂的作用,引起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D)共存配位剂,对被测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23、质量吸光系数定义为(A)。(A)以1mg/L为浓度、1cm为液层厚度测得吸光度(B)以1mol/L为浓度、液层厚度为1cm时测得吸光度(C)以1g/L为浓度、1cm为液层厚度测得吸光度(D)以任意浓度测得吸光度24、一般情况下,增加(C)可以提高显色反应物的反应完全的程度。(A)酸度(B)生成物浓度(C)显色剂的浓度(D)被测物浓度25、影响吸光度的主要因素是(B)。(A)光强度 (B)光的波长 (C)狭缝宽度 (D)吸收池不配套26、气相色谱仪中用TCD为检测器时,其灵敏度与(C)的关系最大。(A)固定相 (B)载气种类 (C)TCD池体温度 (D)载气流速27、气相色谱仪中用TCD为检测器时,当桥电流相同时,下列(B)作为载气时灵敏度最大。(A)He (B)H2 (C)Ar (D)N228、酸度计读数不稳定,则不当的操作是(A)。(A)询问预热时间 (B)检查电极 (C)检查电极接线是否松动 (D)检查电源电压29、滴定速度对于电位滴定分析至关重要,滴定速度过快会导致测定结果(A)。(A)偏低 (B)偏高 (C)对精密度无影响 (D)无法判定30、体积相同、pH相同的HCl溶液和CH3COOH溶液,与NaOH溶液中和时两者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C)。(A)相同 (B)HCl多 (C)CH3COOH多 (D)无法比较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水是一种弱电解质 (B)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吸热过程(C)升高温度有利于水的电离 (D)25OC时,1L纯水可电离出11014molH+浓度32、改变封闭液液面的方法,进行气体取样适用于 (B)。A)负压气体 (B)常压气体 (C)正压气体 (D)处于任何状态的气体33、生产设备中,连续排出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试样的采集,可用(A)。(A)间隔式平均取样 (B)瞬时取样 (C)平均取样 (D)单独取样34、将采集样品进行缩分时,必须保持(B)。(A)典型性 (B)代表性 (C)适时性 (D)可靠性35、属于气体样品的采样工具是(D)。(A)采样管 (B)双套取样管 (C)取样钻 (D)导管36、属于气体样品的采样工具是(D)。(A)采样管 (B)双套取样管 (C)取样钻 (D)真空泵37、属于采集气体样品中脱水预处理方法的是(C)。(A)加热 (B)筛网过滤 (C)冷阱 (D)真空38、属于采集气体样品中脱水预处理方法的是(A)。(A)硅胶 (B)筛网过滤 (C) 加热 (D)真空39、酸溶法中,具有酸性和氧化性的酸是(C)。(A)HCl (B)HF (C)HNO3 (D)H2C2O440、属于酸性溶剂的是(B)。(A)碳酸钠 (B)焦硫酸钠 (C)氢氧化钠 (D)过氧化钠41、属于还原性熔剂的是(C)。(A)氢氧化钠+过氧化钠 (B)碳酸钠+硝酸钾(C)碳酸钠+硫 (D)碳酸钠+硼酸42、下列沉淀剂中属于常用的无机共沉淀剂是(B)。(A)H2SO4 (B) Fe(OH)3 (C)NaOH (D)HN4Cl43、化学吸附的特点是(C)。(A)一般吸附温度较低,在该物的沸点左右(B)吸附多为可逆反应,可通过加热达到解吸作用(C)一般吸附温度较高,有一定的选择性要求(D)分子间的作用力一般较小,无选择性要求44、实验室二级水的制备一般采用(D)和三级水再经过石英设备蒸馏。(A) 一次蒸馏法、离子交换法 (B) 二次蒸馏法、过滤法 (C) 一次蒸馏法、渗透法 (D) 反渗透法45、用二次蒸馏法或反渗透法制备得到的分析用水,适用于分析用水,它属于(B)。(A) 三级水 (B) 二级水 (C) 一级水 (D) 等外水46、工业制二级水的方法是(D)。(A) 一次蒸馏法 (B) 过滤法 (C) 结晶法 (D) 反渗透膜法47、下列检验指标中(D)是二级水的检验项目。(A) pH值 (B) 折光率 (C) 密度 (D) 可溶性硅48、二级水的贮存使用条件是(C)。(A) 放在铅罐内长期贮存 (B) 放在瓷罐内长期贮存(C) 放在聚乙烯瓶中密闭室温下保存一周 (D) 放在玻璃瓶中密闭室温下保存一周49、二级水的贮存使用条件是(C)。(A) 放在聚乙烯瓶中密闭室温下长期贮存 (B) 放在玻璃瓶中密闭室温下长期贮存(C) 放在聚乙烯瓶中密闭低温保存两周 (D) 放在玻璃瓶中密闭低温保存两周1550、在仪器分析中所使用的浓度低于0.1mg/mL的标准滴定溶液,应(D)。(A)先配成近似浓度,再标定使用 (B)事先配好贮存备用(C)临时直接配制而成 (D)临使用前用较浓的标准滴定溶液在容量瓶中稀释而成51、制备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系指(D)的浓度,在标定和使用时,如温度有差异,应进行校正。(A)0 (B)15 (C)25 (D)2052、标定或比较标准滴定溶液浓度时,平行实验不得少于(C),两人各作4次平行测定,每人4次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A)2次 (B)3次 (C)8次 (D)4次53、碳酸钠基准物使用前应储存在(D)。(A)试剂柜中 (B)不放干燥剂的干燥器中 (C)浓硫酸的干燥器中 (D)放有硅胶的干燥器中54、碘酸钾用前应在(D)干燥。(A)120 (B)105-110 (C)270-300 (D)13055、溴酸钾用前应在(C)干燥。(A)100以下 (B)105-110 (C)130 (D)270-30056、硝酸银用前应在(B)干燥至恒重。(A)270-300 (B)浓硫酸干燥器 (C)130 (D)105-11057、用草酸钠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时,应在(D)的酸性溶液中进行。(A)醋酸 (B)硝酸 (C)盐酸 (D)硫酸58、用草酸钠基准物标定高锰酸钾时,指示剂是(C)。(A)甲基橙 (B)酚酞 (C)高锰酸钾 (D)试亚铁灵59、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时,硫代硫酸钠滴定碘时溶液的pH值(D)。(A)为碱性 (B)为强碱性 (C)为强酸性 (D)为中性或弱酸性60、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时,重铬酸钾与碘化钾反应时溶液的pH值(C)。(A)为碱性 (B)为强碱性 (C)为强酸性 (D)为中性或弱酸性61、用重铬酸钾标定硫代硫酸钠时,重铬酸钾与碘化钾反应时需要(B),并且放置3min。(A)见光 (B)避光 (C)加热 (D)剧烈摇动62、下列气体中(D)不是气相色谱分析中使用的载气。(A) 氢气 (B) 氮气 (C) 氦气 (D) 水气63、下列气体中(C)不是气相色谱分析中使用的载气。(A) 氢气 (B) 氩气 (C) 乙炔气 (D) 氦气64、下列气体中(B)不是气相色谱分析中使用的载气。(A) 氮气 (B) 氯气 (C) 氦气 (D) 氩气65、原子吸收分析的定量依据是(D)。(A)普朗克定律 (B)玻尔兹曼定律 (C)多普勒变宽 (D)朗伯-比尔定律66、原子吸收分析属于(B)。(A)原子发射光谱 (B)原子吸收光谱 (C)分子吸收光谱 (D)分子发射光谱67、原子吸收光谱仪由(D)组成。(A)光源、原子化系统、检测系统 (B)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C)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 (D)光源、原子化系统、分光系统、检测系统68、能够消除由于光源发射光不稳定引起的基线漂移的原子吸收光谱仪称为(C)。(A)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 (B)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 (C)双光束原子吸收光谱仪 (D)单光束原子吸收光谱仪69、可以同时检测多种元素的原子吸收光谱仪成为(B)。(A)双光束原子吸收光谱仪 (B)多道原子吸收光谱仪 (C)单光束原子吸收光谱仪 (D)单道原子吸收光谱仪70、原子吸收光谱仪操作的开机顺序是(D)。(A)开总电源、开空心阴极灯、开空气、开乙炔气、开通风机、点火、测量(B)开总电源、开空心阴极灯、开乙炔气、开通风机、开空气、点火、测量(C)开总电源、开空心阴极灯、开通风机、开乙炔气、开空气、点火、测量(D)开总电源、开空心阴极灯、开通风机、开空气、开乙炔气、点火、测量71、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的关机顺序是(C)。(A)关空气、关空心阴极灯、关总电源、关通风机、关乙炔气(B)关通风机、关空气、关空心阴极灯、关总电源、关通风机(C)关乙炔气、关空气、关空心阴极灯、关总电源、关通风机(D)关空心阴极灯、关总电源、关通风机、关空气、关乙炔气72、对于不锈钢雾化室,在喷过酸、碱溶液后,要立即喷(D),以免不锈钢雾化室被腐蚀。(A)稀乙醇 (B)稀盐酸 (C)自来水 (D)去离子水73、在雾化燃烧系统上的废液嘴上接一塑料管,并形成(C),隔绝燃烧室和大气。(A)密封 (B)双水封 (C)水封 (D)油封74、气路系统如果采用聚乙烯塑料管,则要定期(B),以防止乙炔气渗漏。(A)检查是否漏电 (B)捡查是否漏气 (C)检查乙炔压力表 (D)检查乙炔流量表75、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可以提供锐线光源的是(D)。(A)钨灯和氘灯 (B)无极放电灯和钨灯 (C)空心阴极灯和钨灯(D)空心阴极灯和无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