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教师 屈旭 第4节天气系统与气候 第三单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010届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课件 世界气候类型的形成分布与判读 二 气候类型 一 气候形成因子 一 气候形成因子 3 下垫面状况 地形 洋流 海陆分布 地面反射率 1 太阳辐射 最基本的因素 2 大气环流 总体 局部 4 人类活动 1 太阳辐射 即纬度因素 根本原因 1 太阳辐射 即纬度因素 根本原因 太阳光线 1 太阳辐射 即纬度因素 根本原因 原因 正午太阳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空间分布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光线 1 太阳辐射 即纬度因素 根本原因 时间分布 夏季强冬季弱 原因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日照时间长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日照时间短 原因 正午太阳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空间分布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光线 1 太阳辐射 即纬度因素 根本原因 天气影响 晴天强 阴雨天弱 原因 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日照时间长 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日照时间短 原因 正午太阳高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空间分布 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太阳光线 时间分布 夏季强冬季弱 1 太阳辐射 即纬度因素 根本原因 2 大气环流 气压带与风带 季风环流 2 大气环流 气压带与风带 季风环流 地中海气候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 2 大气环流 气压带与风带 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气候 也与大气环流有关 地中海气候 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海陆位置 一般而言 近海温差小 气候更湿润 内陆温差大 气候更干燥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海陆位置 一般而言 近海温差小 气候更湿润 内陆温差大 气候更干燥 mm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0 20 40 60 mm 20 30 10 0 10 海陆位置 一般而言 近海温差小 气候更湿润 内陆温差大 气候更干燥 0 20 40 60 mm 80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20 30 10 0 10 海陆位置 一般而言 近海温差小 气候更湿润 内陆温差大 气候更干燥 0 20 40 60 mm 10 0 10 20 100 200 300 400 OC mm 80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20 30 10 0 10 海陆位置 一般而言 近海温差小 气候更湿润 内陆温差大 气候更干燥 0 20 40 60 mm 10 0 10 20 100 200 300 400 OC mm 80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20 30 10 0 10 地形因素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地形因素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地形因素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地形因素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地形因素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地形因素 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 迎风坡降水一般比背风坡多 背风坡有雨影效应和焚风效应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地形因素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洋流影响 A B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洋流影响 暧流影响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A B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洋流影响 暧流影响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A B A位于大陆西岸 受阿拉斯加暧流影响 B位于大陆东岸 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 故A的年降水量比B多 年均温也比B高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洋流影响 暧流影响增温增湿 寒流降温减湿 A B 反射率影响 3 下垫面 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A位于大陆西岸 受阿拉斯加暧流影响 B位于大陆东岸 受拉布拉多寒流影响 故A的年降水量比B多 年均温也比B高 4 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 水汽含量 释放热量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 生物特性 4 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 水汽含量 释放热量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 生物特性 城市 郊区 郊区 4 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 水汽含量 释放热量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 生物特性 城市 郊区 郊区 4 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 水汽含量 释放热量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 生物特性 城市 郊区 郊区 4 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 水汽含量 释放热量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 生物特性 城市 郊区 郊区 4 人类活动 改变大气成分 水汽含量 释放热量 改变地表物理特性 生物特性 城市 郊区 郊区 城市是人类活动最强烈的地区 大气成分 水汽 热量受人类影响最大 地表植被等改变最大的地区 1 世界气候的成因2 世界气候的特点3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4 气候类型的判读 二 气候类型 1 世界气候的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2 热带草原气候 赤道低压 信风交替控制3 热带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4 热带沙漠气候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5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二 气候类型 6 地中海气候 副高 西风交替控制7 温带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8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西风带控制9 温带大陆性气候 远离海洋1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纬度高11 苔原气候 纬度高12 冰原气候 纬度高13 高山高原气候 海拔高 2 世界气候的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2 热带草原气候 有明显的干湿季3 热带季风气候 有明显的旱雨季4 热带沙漠气候 终年炎热干燥5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3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 优化设计 P47 48 地图册 P30 气候模式图 太阳辐射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亚洲气候图 欧洲气候图 非洲气候图 北美洲气候图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读 4 气候类型的判读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读 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4 气候类型的判读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读 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4 气候类型的判读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读 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4 气候类型的判读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读 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描述的区域自然特征判断 4 气候类型的判读 1 根据气候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4 气候类型的判读 例1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例1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例1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例1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例2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例1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受信风带控制 例2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例1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雨林气候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 常年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受信风带控制 温带海洋气候 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例2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例1 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例3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例3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地中海气候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例3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 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例3 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图中两个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 成因有什么异同点 2 根据气候分布规律 判读气候类型 极地气候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以亚欧大陆为例 世界气候的分布模式 0o 10oN 20oN 30oN 40oN 50oN 60oN 70oN 例1 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 则C F G点所在地区各为什么气候 例1 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 则C F G点所在地区各为什么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例1 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 则C F G点所在地区各为什么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F地中海气候 例1 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 则C F G点所在地区各为什么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F地中海气候 G温带季风气候或 温带大陆性气候 例2 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 A 46 N 148 E B 36 N 14 30 E C 6 S 134 E D 51 S 75 W 那么 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 例2 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 A 46 N 148 E B 36 N 14 30 E C 6 S 134 E D 51 S 75 W 那么 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例2 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 A 46 N 148 E B 36 N 14 30 E C 6 S 134 E D 51 S 75 W 那么 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 例2 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 A 46 N 148 E B 36 N 14 30 E C 6 S 134 E D 51 S 75 W 那么 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例2 已知地球上四个小岛的地理位置分别为 A 46 N 148 E B 36 N 14 30 E C 6 S 134 E D 51 S 75 W 那么 四个小岛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3 根据气候特征 判读气候类型 具体步骤如下 B 再以降水定型 气候类型 锁定目标 A 先以气温定带 气候带 缩小范围 全年平均气温高于20 最低气温月均温在15 以上 为热带 包括四种 气候 最冷月均温在0 15 之间 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或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均温低于0 为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定量法 以 温 定带 以 水 定型 t 0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少雨型 t 10 最冷月气温t 降水季节分配 例1 读下表 判断A B两地气候类型 A为 B为 A为 B为 热带草原气候 例1 读下表 判断A B两地气候类型 A为 B为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例1 读下表 判断A B两地气候类型 例2 读下图 判断A B两地气候类型 A B A为 B为 A B A为 B为 地中海气候 南半球 例2 读下图 判断A B两地气候类型 A B A为 B为 温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南半球 例2 读下图 判断A B两地气候类型 例3 判断A B两地气候类型 A为 B为 A B A为 B为 地中海气候 A B 例3 判断A B两地气候类型 A为 B为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A B 例3 判断A B两地气候类型 例4 读下图 判断气候类型 A图 B图 A为 甲为 乙为 丙为 丁为 A图 B图 A为 甲为 乙为 丙为 丁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 例4 读下图 判断气候类型 A图 B图 A为 甲为 乙为 丙为 丁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例4 读下图 判断气候类型 A图 B图 A为 甲为 乙为 丙为 丁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例4 读下图 判断气候类型 A图 B图 A为 甲为 乙为 丙为 丁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例4 读下图 判断气候类型 A图 B图 A为 甲为 乙为 丙为 丁为 热带雨林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例4 读下图 判断气候类型 4 根据描述的区域自然特征判读 如油橄榄 无花果 柑橘等的分布区基本上属于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马尾松 茶树 红壤等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典型代表 如植被 水文 土壤等 5 主要气候类型介绍 1 热带雨林气候 地带性分布 南 北纬10 以内 分布在刚果河流域 亚马孙河流域 马来群岛等 特征 全年高温多雨 年降水量 2000mm 成因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气流辐合上升为主非地带性分布 巴西东南部 澳大利亚东北部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 中美地峡东部成因 暖流 信风 地形等因素 热带雨林气候 100 200 热带雨林 2 热带草原气候地带性分布 南北纬10 20 之间 分布于热带雨林气候外围的中南美洲 非洲 特征 全年高温 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之分 成因 冬季 受信风控制时 盛行热带大陆气团 为干季 夏季 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为湿季 非地带性分布区 东非高原 地形因素 热带稀树草原1 热带稀树草原 猴面包树 猴面包树 3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 印度半岛 中南半岛 特征 全年高温 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之分 降水量1500 2000mm成因 受季风环流影响 热带季风气候 4 热带沙漠气候地带性分布 在副热带及信风带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 大致纬度20 30 之间 特征与成因 终年受副高和信风控制 高温少雨 大陆西岸考虑寒流因素 非地带性 南美洲西海岸 副高 信风 地形与寒流 南亚西北部 热带沙漠气候 5 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 亚热带大陆东岸25 35 特征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低温少雨 或冬季温和少雨 成因 受季风环流控制 受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 副热带季风气候 6 地中海气候分布 大陆西岸30 40 之间 特征 夏季高温少雨 冬季温和多雨 年降水量300 1000mm 成因 受副高 夏季 和西风带 冬季 交替控制 注意南北半球几个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城市 意大利地中海岸 意大利地中海岸 橄榄 7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 温带大陆西岸40 60 之间 特征 冬暖夏凉 冬不冷夏不热 全年降水较均匀 约750 1000mm 成因 终年盛行西风 受温带海洋气团控制 经常需要考虑暖流和地形因素 8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 亚欧大陆东岸35 55 之间地带 特征 冬寒冷干燥 夏温暖多雨 而且夏雨集中 气温年较差较大 成因 温带大陆气团 冬季 和温带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 夏季 的交替控制 季风显著 9 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 亚欧大陆内部和北美大陆 细分为 温带草原气候 温带沙漠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非地带性分布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安第斯山阻挡西风深入 针叶林2 针叶林 塔克拉玛干沙漠 内蒙的草原1 内蒙的草原 10 苔原气候亚欧大陆 北美大陆北部边缘 格陵兰沿海 北冰洋的一些岛屿 南半球高纬的几个群岛 苔原景观 11 极地冰原气候格陵兰 南极大陆 北冰洋靠近北极的岛屿 极地冰原气候 苔原 苔原 阿拉斯加 南极 综合题示例 例1 有甲 乙 丙三个城市 甲位于77o13 E 28o40 N 乙位于31o15 E 30o13 N 丙位于121o26 E 31o12 N 问 1 三城市的位置 甲的代码是 乙是 丙是 2 三城市的气候 甲为 乙为 丙为 例1 有甲 乙 丙三个城市 甲位于77o13 E 28o40 N 乙位于31o15 E 30o13 N 丙位于121o26 E 31o12 N 问 1 三城市的位置 甲的代码是 乙是 丙是 2 三城市的气候 甲为 乙为 丙为 例1 有甲 乙 丙三个城市 甲位于77o13 E 28o40 N 乙位于31o15 E 30o13 N 丙位于121o26 E 31o12 N 问 1 三城市的位置 甲的代码是 乙是 丙是 2 三城市的气候 甲为 乙为 丙为 例1 有甲 乙 丙三个城市 甲位于77o13 E 28o40 N 乙位于31o15 E 30o13 N 丙位于121o26 E 31o12 N 问 1 三城市的位置 甲的代码是 乙是 丙是 2 三城市的气候 甲为 乙为 丙为 例1 有甲 乙 丙三个城市 甲位于77o13 E 28o40 N 乙位于31o15 E 30o13 N 丙位于121o26 E 31o12 N 问 1 三城市的位置 甲的代码是 乙是 丙是 2 三城市的气候 甲为 乙为 丙为 热带季风气候 例1 有甲 乙 丙三个城市 甲位于77o13 E 28o40 N 乙位于31o15 E 30o13 N 丙位于121o26 E 31o12 N 问 1 三城市的位置 甲的代码是 乙是 丙是 2 三城市的气候 甲为 乙为 丙为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例1 有甲 乙 丙三个城市 甲位于77o13 E 28o40 N 乙位于31o15 E 30o13 N 丙位于121o26 E 31o12 N 问 1 三城市的位置 甲的代码是 乙是 丙是 2 三城市的气候 甲为 乙为 丙为 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 例1 有甲 乙 丙三个城市 甲位于77o13 E 28o40 N 乙位于31o15 E 30o13 N 丙位于121o26 E 31o12 N 问 3 三城市所处纬度相近 但气候差异较大 请说明气候差异的原因 例1 有甲 乙 丙三个城市 甲位于77o13 E 28o40 N 乙位于31o15 E 30o13 N 丙位于121o26 E 31o12 N 问 3 三城市所处纬度相近 但气候差异较大 请说明气候差异的原因 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是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 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形成季风环流 高考题赏析 例2 2007年全国文综卷1 读图2 回答3 5题 3 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 TB QC RD S 4 气候特点为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的地方是 A TB QC RD S 3 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 TB QC RD S 4 气候特点为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的地方是 A TB QC RD S C 例2 2007年全国文综卷1 读图2 回答3 5题 3 受暖流影响明显的地方是 A TB QC RD S 4 气候特点为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的地方是 A TB QC RD S C B 例2 2007年全国文综卷1 读图2 回答3 5题 5 在图3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 与P地相符的是 A B C D 例2 2007年全国文综卷1 读图2 回答3 5题 2008年江苏卷 3 图14为 甲 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15为 甲 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2008年江苏卷 3 图14为 甲 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15为 甲 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填表比较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及其差异的主要原因 2008年江苏卷 3 图14为 甲 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 图15为 甲 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 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全年高温 作物生长期长 降水丰富 利于作物生长易受干旱 洪涝灾害影响 A 5 在图3所示的几种气温年内变化和年降水量情况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征文投稿合同范本
- 销售密封蝶阀合同范本
- 仓库出租露天合同范本
- 社区应急知识培训课件通知
- 房屋建房入股合同范本
- 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保险赔偿要合同范本
- 灯带安装合同范本
- 委托加工收款合同范本
- 独家合作猎头合同范本
- 手术室甲状腺切除术手术配合护理查房
- 国家电网电力中级职称考试题
- 数据库设计规范说明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评定规则
- 肾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2版
-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2022-2023学年小升初数学自主招生备考卷含答案
- 2023年中国工商银行软件开发中心春季校园招聘5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地质勘查钻探岩矿心管理通则
- D500-D505 2016年合订本防雷与接地图集
- 北邮社电机拖动与调速技术教学包课后题解
- 社区矫正法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