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薇》教案参考.doc_第1页
《采薇》教案参考.doc_第2页
《采薇》教案参考.doc_第3页
《采薇》教案参考.doc_第4页
《采薇》教案参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采薇教案参考 采薇是一首描写戍边士卒生活的诗,诗中主要抒写了兵士们戍边作战的艰苦生活及其思乡之情。以下是采薇教案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材分析: 采薇出自诗经小雅,八年级语文下册节选了其中一段。采薇是一首描写戍边士卒生活的诗,诗中主要抒写了兵士们戍边作战的艰苦生活及其思乡之情,课本所选一段则主要写士卒归乡途中抚今追昔,痛定思痛而更加悲伤。 设计理念: 本着新课程提倡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我们应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知识与能力获得的过程。 学生分析: 对八年级的学生,此前接触了一此古代诗歌,但对古体诗歌了解不多,因而课堂上老师将引导他们,并努力为他们创设宽松、和谐气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给他们以最充分的表现机会和最广阔的施展空间。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生能调动自己审美经验的积累对文本进行鉴赏,能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鉴赏 3、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重点: 1、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 3、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难点: 比较鉴赏这两首诗歌在表现手法上的异同,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2、背景知识(该项内容可让学生自己完成,教者根据情况作必要的补充。) 诗经和“诗经六义” 师:请同学们将搜集到的关于诗经和“诗经六义”的知识和大家分享 生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结,共收入从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公元前7世纪)约五百余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三百)。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生2:根据音乐的不同,诗经可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国风”,是各国土乐。“颂”是专门用于宗庙祭祀的音乐,“雅”是周朝王畿之乐,“雅”又有“正”的意思,“雅”又分为“大雅”“小雅”,“大雅”大多是时代较早,以歌颂为主的诗,共31篇;时代较晚的民歌以及一般贵族的雅乐称“小雅”,共74篇 生3:“风”、“雅”、“颂”和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合起来,被称为“诗经六义”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诗经的305篇诗歌,多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作品,产生于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湖北等地。大体上说,风是民间乐歌,雅是宫廷乐歌,颂是宗庙乐歌和舞歌。风的绝大部分及小雅的少部分作品,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代表了诗经得最高文学成就。这些产生于民间的作品,或揭露当时的社会政治的黑暗,或反映徭役,兵役的痛苦,或表现劳动生活的苦乐,或描述爱情婚姻的悲欢,从各个侧面广泛的展示了古代社会,政治和日常生活的图景。 3、学生朗读,整体把握 师:请同学们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 生1:我觉得这首诗歌抒发了戍边士兵的思乡之情。 生2:这首诗表现了士兵们的悲伤心情。 师:诗中的地点是? 生:归乡途中。 师:谁能再说说? 生3:这首诗主要写士卒归乡途中抚今追昔,痛定思痛而更加悲伤。 4、自主学习 师:下面请同学们疏通词句,掌握主要内容。 (教师请三名同学疏通词句,从而使学生了解文意) 想我当年出征日,杨柳春风真美丽。如今归来返故里,却是雪花纷飞时。行路迟缓路漫漫,又渴又饿不胜寒。无限伤悲在我心,谁人知晓叹伶仃。 5、合作探究 (让学生畅所欲言,允许从不同方法去读去看,答错了不批评,然后再分小组讨论发言,进行交流汇总。) 师:“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1:“杨柳依依”句回首往事,“依依”写出了柳枝随风摇曳之状。 生2:这一句也表现出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 师:说的很好。 生3:“雨雪霏霏”句抒发了归人浓烈的思乡之情。 师:天气怎么样? 生4:不好,下雨,下雪。 师:阴霾的天气,纷纷扬扬的雪花,有力地烘托出人物沉重抑郁的心境。 师:古人对这两句诗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你们知道他们是怎样评价的吗? 生5: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生6: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知古常新。” 生7: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师评:一以往昔之虚衬眼前之实,以凯旋之乐衬内心之悲痛;二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含畜形象,耐人寻味;三“杨柳依依”与“雨雪霏霏”对比,突出不胜今昔之感;四大雪交加,饥渴难当,情境实悲;五语调低沉,低回往复,气氛悲怆。 师:其他几句呢? 生8:“行道迟迟”一句书写了戍卒归程之艰难及其心力交瘁的境况。 生9:最后一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直抒胸臆。抒发了悲痛的心情。 师:前三句既是写景写境,又是抒情,融情于景,寓情于境,情与景与境交融,相映成辉。 6、探究艺术特色 巧用叠字叠句,或抒忧愤感情,或描摹事物状态,或绘自然景物的特征,都非常准确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表现力,声调和谐,增添了语言的艺术魅力。 7、交流延伸 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 将你的诗先在小组交流,修订后,再在全班交流。 课后搜集更多的表现乡情的诗歌散文作品,将你最感动的一篇拿到班上与同学分享感受。 拓展阅读:采薇创作背景 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有关采薇这一首诗的背景,历来众说纷纭。据毛序为:“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其实,真正的经典,无一例外都有着穿越时空的魅力。它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