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7:记叙文阅读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现代文阅读 (共16题;共282分)1. (15分)阅读文章,完成试题。_从前,有一对夫妻,开了一家酒店,由于卖出的酒物美价廉,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丈夫外出,妻子偷偷地在酒里掺了水,多卖了5元钱。晚上丈夫回来,妻子得意地把自己的“秘诀”告诉丈夫,以为会得到丈夫的夸奖。谁知,丈夫一听,急得双脚直跳,抱头痛哭,说:“唉!你把我们最值钱的东西信誉,只5元钱就卖掉了!”果然 , 从此他们的生意不如以前红火 , 最后终于彻底破产。 当妻子贫病交加 , 奄奄一息的时候 , 她悔恨地流着泪说 :“我明白了。”(1)从文中选一个词作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2)填空。“物美价廉”的意思是:_。从原文中找出“兴隆”的近义词:_(3)妻子在临死前明白了什么,把妻子的话补充完整。2. (10分)课外阅读与练习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陡峭,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漂。有时像要碰着山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他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多美的神女峰,多善良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1)“山巅”的“巅”是1结构,用部首查字法应查2部,除部首外还有3画。 (2)这篇文章第2、3、4段的结构相同,都采用了1的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2 , 二是3 , 三是4 , (用两个字概括)。全文通过对5的描绘,反映了作者6的思想感情。 (3)文中的过渡句是第1自然段,它所起的作用是2。 (4)作者把山比作1、2、3 , 把水比作4 , 还用5、6来比喻船。 3. (2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学校旁边一条河苍山十八溪的水,流到洱海里。西洱河,你流着洱海的水,你从我们学校旁边流过。你有一河的绿波(b p)翠浪,你是一条美丽的河。我看见你的波光,映在我们教室的墙壁上,映在天花板上。你使我们的教室更加明亮。我喜欢站在你卵石砌的河岸,看着你一朵浪花追着一朵浪花,每朵浪花上,都闪耀着一颗太阳。河面上驶出渔家的篷船,船头站着黑亮的鱼鹰。倏(su sh)地一下,鱼鹰潜入河底,叼起一尾银亮的细鳞鱼。看那渔家小姑娘,她捉住鱼鹰的时候,把鲜艳的影子投到你的清流里。西洱河,你清凉,你透明,绿丝线般的水草,随着你的水波荡漾。那是你长长的秀发吗?西洱河!苍山十八溪的水,流到洱海里。西洱河,你流着洱海的水,你从我们学校旁边流过。你呵呵的笑声,传出你的快乐。夏天,我们追逐着、欢蹦着、叫喊着跳入你的清波,把水花溅得老高!潜到水底去,给学校那只灰猫抓一尾鱼,或者给女同学们捞一捧贝壳,捞一捧彩色卵石。我喜欢仰面朝天地躺在你的河面上,一任你漂载着、漂载着,从黑龙桥的桥洞穿过。你的岸柳,低垂在水面。从柳荫下穿过时,我让柳丝轻轻地拂(f f)着我的面颊。有时候,我们组织比赛,看谁游得最快。我们在水里游,岸上的伙伴们喊加油。调皮鬼们,总喜欢偷偷地去拉同伴的腿,让他呛(qing qing)一口水。喷鼻声、笑声、追打声啊,西洱河,一整个夏天,你盛满了我们的欢乐,你是一条快乐的河。(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绿波_(b p) 倏_(su sh)地拂_(f f)着 呛_(qing qing)一口水(2)从选文中找出近义词。 追赶_ 清澈_ 快乐_(3)“仰面朝天”的意思是_。写出两个带有“朝天”的词语:_朝天、_朝天。 (4)下列句子意思与选文不同的是( ) A . 洱海的水流到西洱河里。B . 绿丝线般的水草像西洱河长长的秀发。C . 苍山十八溪的水,从我们学校旁边流过。D . 西洱河是美丽、快乐的河。4. (23分)课外阅读 仙境伙伴们,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这真是奇妙的,令人神往的仙境。雾气弥漫在大地上,像层薄纱,把金色的田野、沉甸甸的谷穗、远近的小村,都笼罩起来了。就在你面前的白云,像绸带飘舞着,缠绕在树丛间。这世界仿佛是在幻觉中。你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吧,有点儿清凉,有点儿湿润。比起城市那时时带着怪味的空气怎样?你吸个饱吧,会感到轻松、兴奋,还有点醉意,好像你的胸膛也饱满起来了。太阳还没有出来,东边的天际是灰暗的,渐渐变成暗红了。天边的云连接着,重叠着。一会儿,阳光从云彩的缝隙中,一束束,一缕缕,射向天际。又映红了大地。这时,远处传来大公鸡的报晓。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丝光芒,像红色的线;不一会儿,像烧红的镰刀,像半个橙红的橘子。一转眼,变成了红色的大气球,静静地依傍着大地。一瞬间,阳光穿过树丛,透过晨雾,斜斜地、密密地洒满了大地。拖拉机“突突”地下地了,农民们三五成群地下地了,放牛娃的歌声传过来了伙伴们,你们不是要找仙境吗?仙境就在我们这里,这固然是大自然带来的,但更多的是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的。(1)给下面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薄纱1(bo b) 一束 2(s sh) 一缕 3(li l)笼罩4(ln lng) 缠绕 5(ro ro) 树丛 6(cng cn)(2)写出与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奇妙1 创造2反义词:湿润3 轻松4(3)选择。 A比喻句 B排比句 C拟人句 D设问句 E反问句 F疑问句你们不是要寻找仙境吗?1你欣赏过秋天早晨的田野吗?2太阳出来了,先是一丝丝光芒,像红色的线。3(4)仙境就在我们这里,这固然是大自然带来的,但更多的是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创造的。 用“固然”造句:15. (1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芦叶船(节选)河边的芦苇渐渐长高,芦叶也越长越多。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便采芦叶做小船玩儿。从我家到学校约有一里路,要先往西走,过了小木桥,再沿着竖河往北走。这条竖河比一般的小河水面略宽一些,所以,我们常常在这里做芦叶船。大阔叶折成大篷船,小窄叶做成小舢板;有时,还把三五片芦叶叠在一起,做成三桅杆、五桅杆的大船。我们把船做好后,在船底吐上一口唾沫,跑到小木桥上,把芦叶船往河中央轻轻地一扔,保险翻不了船。船一下水,便顺着风儿开走了。我们就用芦叶卷成喇叭,“呜啦呜啦”地吹奏着,欢送它们远航。(1)短文中,“我们”可以用芦叶做出_种船。 (2)这篇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3)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什么? (4)从短文中,你能感受到“我们”怎样的心情? 6. (15分)阅读下面的故事,体会字里行间独到的深意。秋天的怀念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zh z)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候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的听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的捶(chu cu)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活着”可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翻来覆去睡不着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的(飘 漂)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你去看看吧。”她憔悴(chu cu)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的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的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的时候,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曼 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选择文中合适的字或读音。砸_(zh z)碎 捶_(chu cu)打(飘 漂)_落 憔悴_(chu cu)烂_(曼 漫)(2)母亲一再坚持让我看菊花,她真正的用意是什么呢? (3)请你将文中与“也绝没有想到竟是永远永远的诀别”相照应的句子找出来。 (4)文章三次用“悄悄地”这一词语描写母亲的行动,请你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透过这些动作描写,你又能感受到母亲怎样的内心呢?(5)细读母亲最后说的那句话,再联系上下文,请你试着写出“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7. (19分)课外阅读我能行。 鲁迅小时候鲁迅小时候很聪明,记忆力很强。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诵了。这样,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诵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诵,他都能背诵出来。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还依靠自己的勤奋。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教怎样种花的书 来看。他还专门在各种花旁边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欢描画。那时候没有美术课,他就自己买了一些宣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这对他以后在南京路矿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而要玩得有趣有益。(1)照样子,写词语。 津津有味_(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三心二意一一_ 索然无味一一_(3)鲁迅小时候的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8. (20分)课外阅读,回答问题。点亮心灯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南青年,没家没业,游手好(ho ho)闲,赌博打牌样样精通。他是那样坏,坏到家人都以他为耻。他没钱赌博,向人家借钱时谎称家里人得了绝症。因为他撒谎家里人从老到小都“死”过几百回了。后来,所有亲友都不再相信他,见了他如避瘟神。他落魄之极,到处混吃混喝,更加惹人厌恶( w)。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在省城还有一个亲戚,而且很有钱,于是他跑到那里去,说家里人得了重病,需要借三万元应急。一般情况下,他借几万块钱,人家只借几千或几百,但这个亲戚二话没说就把三万块钱拿了出来。“给,”她说,“快拿去治病!”那只是一个远房亲戚,与他家联系甚少,这样的信任对于他而言简直是奇迹。况且,从进了门,他就递上水果与热茶,并且说,累了吧,要不要洗个澡?许久以来,他如一块破布,被人扔来扔去,这忽然到来的关怀让他受宠(chng)若惊。临走时,亲戚说,他们都说你说谎,说你借钱从来不还,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信你是那样的人亲戚还要说下去,他的眼泪已经下来了,原来亲戚什么都知道,可她对他这样信赖,还是借三万块钱给他!她明明知道这三万块有打水漂的危险啊。他没有拿钱。下了楼,他用身上所有的钱买了张车票,来到南方。他从一个搬运工做起,最苦最累的活都做遍了。几年后,他成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他有了自己的车子房子妻子孩子。曾经,他以为这一生没有什么指望了三十多岁了还能做什么呢?但是他就是从三十多岁才开始自己的,他终于明白,只要有希望,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而这希望,就来自一次信任。那年春节,他专程去了趟省城,带着一份厚礼,拜访那位亲戚。“谢谢你,点亮了我心中已经熄灭的灯,那灯,照亮了我的人生!”他说。(1)给文中的多音字标出正确读音。游手好(ho ho)_闲 厌恶_( w)(2)“宠”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音节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再查_画。 (3)文中两个问句不相同。第一个是_句,第二个是_句。 (4)文中“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信你是那样的人”这句话中“眼光”的意思是_,“那样的人”指_的人。 (5)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6)“他”和“她”是什么关系?“他”是靠什么使自己由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变成一个有作为的人的呢? (7)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9. (8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蹲下的不只是身子多可爱的一个孩子,虎头虎脑的,牵着父母的手高兴地嚷着,跳着。很多人都为孩子的情绪所感染,长途的劳累在孩子的笑声中慢慢消失。大家就站在目的地野生动物园的门前,排队购票入内。看到售票窗口的玻璃上写着“成人180元,小孩子半票,1.1米以下免票。”我问站在前面的孩子的父亲:“他有多高?”孩子的父亲说:“1.3米。”“那得买半票了。”我说。孩子的父亲并不做声,队伍慢慢移近窗口,只听到孩子的父亲在对孩子说:“进门的时候把身子蹲下来。”孩子说:“爸爸,你放心,像公交车一样是不是?”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进门检票了,孩子在进门的一刹那,突然把身子努力地“沉”下来,做出一副十分滑稽的样子,像只小小的唐老鸭移进了大门。或许人太多了,售票员没有发现这位学鸭子走路的孩子。孩子一进动物园,马上恢复了原样,又蹦蹦跳跳起来。刹那间,我觉得十分难过,为那个孩子,也为孩子的父亲。为什么呢?在那么多人面前,毫无顾忌又顺理成章的。孩子蹲下来的不只是身子,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诚实。(1)写出“顺理成章”的原意和在本文语境的意思。 (2)为文中划线字的“像”选择恰当的用法。 前一个“像”1 后一个“像”2A表比喻 B表比较 C表举例 D表猜测(3)文章开篇概写小孩的外貌、动作有什么用意? (4)“孩子的父亲在他的头上摸了摸”传达出的信息是什么? (5)以“诚实”为话题写一段话,注意表达的意思要完整。 10.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动物的睡眠动物的睡眠是为了休息,但,不全是为了休息。夏天的夜晚,蝙蝠在院子里,在旷野上空,忽东忽西,忽高忽低地飞翔,它们边飞变捉虫子、夜蛾等飞虫吃。可是等冬天来临,天气冷了,蚊子、夜蛾死的死,躲的躲,蝙蝠就用“睡眠”的办法来对付绝粮。冬天来临之前,蝙蝠成群地找个昏暗的山洞、屋檐集体睡觉。他们睡觉的方法很特别,双脚抓住岩石、木棍等东西,成团成簇地倒挂着睡觉。它昏昏沉沉一睡就是四五个月。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蚊子、夜蛾活跃了,蝙蝠才伸伸懒腰,打打哈欠,开始新一年的生活。蝙蝠睡大觉是在冬天,所以管它叫“冬眠”。海参也有睡大觉的本市,不过,海参睡眠的季节不是冬天,而是夏天。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海参靠海底的虫子生活。夏天到了,海面上风和日丽,气候炎热,在海底过冬的虫子都浮到海面上来了。只会在海底蠕动的海参无法浮上海面追逐虫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睡大觉。海参要睡多长时间呢?一般地说,要睡四五个月。夏天过去了,冬天来临了,原来热烘烘的海面变得寒气袭人,虫子们受不了,又回到海底过冬了。“粮食”来了,海参也醒过来了。因为海参睡眠的季节在夏天,所以叫“夏眠”。蜗牛这动物更有意思,它动不动就关起门来睡大觉。冬天,它要“冬眠”;夏天不下雨,它要“夏眠”。要是碰上了干旱的念头,二十个月不下雨,蜗牛就睡它二十个月。等到天气暖了又要下雨了,蜗牛才推开门,缓慢地伸出身子,背着“房子”,痛痛快快地逛一逛,饱饱地吃一顿。蜗牛真可称得上“瞌睡大王”了。(1)照样子写词语。 忽高忽低 _ _ _热烘烘 _ _ _(2)根据文章第二自然段内容,用“之所以是因为”写句子。 (3)短文讲了_、_、_的睡眠特点,分别是_。 11. (11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握住母亲的脚日本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人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你母亲的脚吗?”年轻的大学生被主考的提问弄愣了,满脸(排 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 必需)抱抱你母亲的脚。”青年红着脸走了。他闹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照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大学。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他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青年回到家时,母亲还没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母亲很晚了才归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住母亲的脚。突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 竞)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脚拥在怀里,久久不肯松手开。第二天,青年如约去了那家公司,心情(沉重 深重)地对主考官说 我现在才真正明白 做人是那么不容易 成才又是何等的(坚 艰)难 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 人只有理解母亲 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主考官旨在(考验 检验)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1)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标点。1 (2)选择括号内正确的字和恰当的词语。 (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互相依靠着过日子,彼此不能分离。 1时刻牢记着。 2能力出众。 3(4)写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然后再仿写一个。_(5)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示?_12. (2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郑和远航船队出了长江口,驶过东海和南海,破浪西行。每到一个国家,郑和先把国书递交给国王,并代表明朝皇帝向他们赠送礼品,希望同他们友好交往。各国君臣看见船队规模宏大,使者的态度友好亲切,没有丝毫炫耀武力、威胁别人的意思,都表示热烈欢迎;老百姓听说明朝的船队来了,也都扶老携幼,争相到海边观看。他们面对那些从来没有看见过的宝船,个个惊叹不已。当时中国的丝绸、瓷器早就名扬海外,沿途的百姓听说船队满载这些产品,都很高兴,纷纷用香料、珊瑚、珠宝等去换取中国的土特产品。各地的商人十分乐意同中国人做生意。很多人还向中国客人赠送礼物,以表达友好的感情。然而,这次航行也充满了凶险。在大海上,船队好几次遇上险恶的风浪。狂风呼啸着,海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咆哮。巨浪疯狂地扑向船队,仿佛要把船只撕裂。面对如此险境,郑和总是镇定自若,指挥船队在波峰浪谷中奋勇向前,一次次化险为夷。船队在归途中还遇到过海盗的袭击。郑和根据事先得到的消息,命令军士们严阵以待。当海盗船乘着黑夜,偷偷摸摸靠近船队时,郑和的船队迅速将海盗包围起来。士兵们从大船上往下丢火把,将海盗船烧着了。海盗们无处可逃,只好乖乖地当了俘虏。(1)请找出这第二段中心句。 (2)第二段话的开头“然而”在意思上表示_,可以换成_,在结构上有_作用。 (3)画线的句子主要用_的修辞手法。这样描写让你真切的感受到_。 (4)第二段话从哪两方面写出航海的凶险,请你用上关联词“不但而且”把这两方面的内容连起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3. (2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_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_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姑母一手抚养长大的。屠格涅夫几经周折,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就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_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_一定不可限量!”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欣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的善念;被欣赏者必自然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台湾作家林清玄当年做记者时,曾报道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文章的最后,情不自禁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下的这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使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我没有想过做正当的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1)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用横线画出文中的过渡句。 (3)这篇短文通过叙述_和_这两件事,告诉我们_,在生活中要_。 (4)文中提到了四位名人,你最欣赏他们中的哪一位?为什么? 14. (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奶奶给我讲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她去商店,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听了这件事,我的心温暖了许久。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那位护士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她连声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这是我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给您扎了。”母亲用另一只手拉着我,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我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里充满了温暖与幸福。是啊,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1)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阿姨 一_事 一_气一_手 一_尊重 一_患者(2)我会写出近义词。 温暖_ 鼓励_宽容_ 增加_(3)母亲平静地对护士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小,正在医科大学读书,她也将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她”指的是谁。( ) A . 护士B . 我,即作者(4)那位阿姨为奶奶推着门,“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说明什么?( ) A . 说明阿姨很有耐心,也很有爱心。B . 说明阿姨不着急,时间比较宽裕。C . 说明阿姨比较有力气,能够多支撑一会。(5)本课讲的“将心比心”是什么意思? 15. (18分)课外阅读。 北大荒的秋天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天空一碧如洗,只有在傍晚,西边的天上才会有几缕流云。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一群小鱼顶着水游过来,明镜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原野热闹非凡。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粱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生活在这里的人,喜欢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遍地金黄的九月,这里的田野、山岭、江河,连同那茫茫的草甸子,都会在这个季节里用双手捧出沉甸甸的宝物来。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1)北大荒的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一个词概括)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_比作_,写出了河水_的特点。 (3)第4自然段一共有句话,是围绕“_”这句话写的。 (4)本文描写了北大荒的秋天的_、_和_的景色,人们用“大豆摇铃千里金”来赞美北大荒_的美丽景色。 16. (20分)阅读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液化天然气接收站项目商业计划书
- 全区分布式光伏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
- 2026年中国云通讯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投资计划书
- 2026年中国集尿袋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激光雕刻软件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光缆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2025河北石家庄新乐市城市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管理人员3名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河北机场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安检员岗位招聘考试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6年中国电话单机项目经营分析报告
- 中小学-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课件
- 声声问候温暖你我
- 西方餐桌礼仪课件
- TZJHIA 14-2024 医疗健康数据分类分级规范
- 基地管理劳务合同范本
- Q-SY 05018-2017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检测技术规范
- 大学生发展生涯展示
- 武汉归元寺过年活动策划
- 《换热器学习资料》课件
- 《ASME焊接培训》课件
- 高数测试卷一及答案(第一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