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检测评估试题 人民版必修2.doc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检测评估试题 人民版必修2.doc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检测评估试题 人民版必修2.doc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历史 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检测评估试题 人民版必修2.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新集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检测评估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1930年12月2日,胡佛在第二个国情咨文中说:“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创作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这说明()a美国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经济危机b胡佛政府仍然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美国政府并没有认识到经济危机的危害性d胡佛认为政府的干预可以加速经济的恢复解析:选b。本题是材料型选择题。从题中所给材料来看,反映出胡佛政府主张用市场机制来进行自我调节,解决经济危机。2(2011年高考江苏卷)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解析:选c。“新政”期间,罗斯福面临的核心任务就是克服经济危机,稳定国家秩序。a项是对“新政”的误读,“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但绝非实行计划经济模式。福利制度是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推行的,故排除b项,“新经济”是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经济出现的一系列新现象,故d项不符合题意。a生产严重过剩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解析:选b。a项正确,图三的信息充分体现了当时生产出现了严重的相对过剩;b项错误,题目图片并没有包含这方面的信息;c项正确,图二形象反映了当时美国的失业加剧导致贫富差距严重;d项正确,图一说明经济危机的发生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只有b项错误,符合题目要求。5(2011年高考天津卷)下图所示现象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a德国汽车出现了质量问题b燃料不够,用马拉作动力c兴起了一种新的旅游形式d提倡低碳生活,保护环境解析:选b。要结合时间分析这一特殊现象发生的原因。1973年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伯国家利用石油做武器,同以色列及其支持者进行斗争,导致世界性石油短缺,所以才出现了马拉汽车的滑稽场景。6观察19331937年美国经济活动指数表(19231925年月平均指数100)时间经济活动指数(月指数)工业生产就业制造业工资总额1933年3月5662.338.31935年12月10494.280.51937年9月117112.2109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对外战争的刺激b罗斯福新政c凯恩斯主义的推行d美元核心地位的确立解析:选b。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1933年至1937年经济活动指数的增长。从时间上可判断为罗斯福新政时期。7“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是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他的理论提出及被认可的背景不包括()a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b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一定效果解析:选c。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从题干“50年代后期”时间信息可判断a项正确,b项符合事实,d项为“自由市场经济”被普遍认可提供了条件,c项与理论无关。8肯尼迪政府、卡特政府、里根政府经济上的共同问题是()a通货膨胀严重b税率过高c财政赤字庞大 d生产停滞解析:选c。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肯尼迪政府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赤字、高额国债和严重的通货膨胀,卡特政府交替使用赤字财政政策,里根政府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故选c项。9肯尼迪在1960年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时提出“新边疆”的口号,即今天的“新边疆”是未知的科学与空间领域,未解决的和平与战争问题,尚未征服的无知与偏见的孤立地带他担任总统后,大力发展空间技术。其中“新边疆”口号的目的是()a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确保美国的世界霸权c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要求d扩张美国的领土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提炼信息、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关键是对“新边疆”的理解。a项体现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c项只看到了问题的现象,未抓住本质目的;d项与材料无直接联系,b项是题意的反映,肯尼迪的“新边疆”主义正是美国二战后全球战略的表现形式之一。101946年,法国政府成立计划总署,莫内负责制定了第一个七年计划(19471953),重点是发展煤、电力、钢、水泥、运输、农机等基础部门,以此来刺激法国经济的恢复、发展。1954年开始实施第二个计划(19541957)。此计划增加了制造业的现代化与发展这一新的内容,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和生产率为目标。这说明()a法国实行计划经济b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经济c法国实行政府主导型经济d法国实行混合市场经济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分析以及再认再现能力。从材料中可知,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但并不能说明就是计划经济。法国实行的是计划指导型经济,英国实行混合市场经济,日本实行政府主导型经济。1120世纪80年代,有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文中的“安全网”应理解为()a社会保障政策 b强大的国防体系c劳动安全保护法 d发展农业生产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二战后,美、法等国实行社会福利政策,防止贫富分化,稳定社会秩序,这与材料中“防止人们跌入深渊”一致,故选a项。12(2011年高考安徽卷)下图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地位c苏联成功渡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解析:选d。通过图表内容可以看出在此期间美国经济发展虽有所下降,但在世界经济中仍然占有很大的比重,故d项正确。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a项错;英国在二战后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b项错;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与苏联关系不大,c项错。13(2011年高考浙江卷)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困境,一个重要原因是()a美国无法保持和苏联竞争的势头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解析:选c。a项表述不正确,20世纪70年代美国实行战略收缩,并不是放弃与苏联的竞争。美国实行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是在20世纪80年代里根上台后,故排除d项;b项与题干无关。14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以后,经历了三次大调整。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a引发了工业革命的兴起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c引发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潮d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解析:选b。本题考查比较概括的能力。这三次调整分别是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出现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15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a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d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解析:选c。“提议政府增加开支”“财政赤字”等,都属于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内容,尽管这些主张遭到了罗斯福的否定,但说明国家干预经济的理念已经出现了。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16题16分,17题24分,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有些学者将罗斯福的经济理论概括为)“私营企业个人利润经济不应消灭,应当保留。可是这种经济的营运,并不总是有利于、并不总是促进普遍福利。因此,只要是有必要 ,这种营运就必须由各州和联邦政府作出努力,加以改进和补充。”材料2:(罗斯福新政)是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刘绪贻等主编富兰克林d罗斯福时代(19291945)材料3:它(罗斯福新政)大体具有三方面内容:一是恢复陷入空前严峻的经济;二是救济大规模失业者和贫民;三是革新垄断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病。罗斯福虽然坚信平衡预算的所谓“健全财政”,但在出现大量失业和饥寒交迫的人群时,他毅然不顾强大的政敌的反对,藐视经济规律,实行大规模的赤字开支。请回答:(1)据材料1、2,参照下列答法,例如“不应消灭”指:保持资本主义,对以下关键词语的含义作出解释。(不得摘抄材料原句)(4分)“经济的营运”指:“改进和补充”指:(2)分析材料3,将你所学到的新政措施按以上三个方面归类,并说明罗斯福政府财政赤字庞大的原因。(12分)解析:本题以罗斯福新政为主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第(1)题在明确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的前提下,结合所给材料综合分析,注意语句的准确。第(2)题根据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将新政的措施进行分类,要细心归纳,一一对应。答案:(1)“经济的营运”指市场经济机制(或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改进和补充”指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2)恢复经济类:整顿银行,恢复农业。救济工作类: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以工代赈”。革除弊端类: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实行内部调整;保障工人基本权益,协调劳资关系。由于救济工作始终贯穿新政措施的各个方面,所以财政赤字庞大。17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2001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19952005年gdp年均增长速度(%)美国14.73.3英国21.82.8挪威23.92.8德国24.31.4芬兰24.83.5法国28.52.1瑞典29.52.723个发达国家的平均值22.02.6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与2001年的数据相当。据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1)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材料分析的合理性;结合福利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分析的合理性。(4分)(2)有人认为,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低福利较有利于经济发展。请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数据是否都支持这一观点?(假定除福利水平高低之外,各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条件相同)(8分)(3)福利制度产生以来,反对与支持的立场始终并存。请分别为两种立场各找两个理由,并加以论证。(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个人自由等角度论证皆可)(12分)解析:第(1)问整个大题都要弄清材料中提供的两组数据的变化关系,即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与gdp年增长速度的变化关系。第(2)问学生应首先对题中观点发表赞同与否的看法;其次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来组织答案。高福利会制约经济发展,如法国;低福利有利于经济发展,如美国;但也有特例,高福利有利于经济发展,如芬兰。因而总的来说是否定的。第(3)问体现了新课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