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课程表(武大).doc_第1页
信息安全课程表(武大).doc_第2页
信息安全课程表(武大).doc_第3页
信息安全课程表(武大).doc_第4页
信息安全课程表(武大).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大信息安全专业课程简介(一)课程名称(中、英文)计算机导论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1、课程简介主要讲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硬件与网络、计算机应用与信息技术等)、计算机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计算机学生的择业与职业道德等内容。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整体性、概括性的了解,树立专业学习的信心和自豪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参考书 1)Roberta Baber, Marilyn Meyer,计算机导论,汪嘉Min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2 ) Tony Greening 主编,21世纪计算机科学教育,麦中凡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姚爱国等,计算机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 黄国兴,陶树平,丁岳伟,计算机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计算机应用基础 An Introduction to Computer1、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须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指定教材 计算机导论,姚爱国、杜瑞颖、谭成予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电路与电子技术 Circuit and Electrical Technology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的理论基础。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各种电路尤其是电路的组成及基本分析方法,为系统学习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2、参考书目电路原理,江缉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电路原理,范承志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逻辑 Digital Logic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逻辑器件与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能灵活运用逻辑代数、卡诺图、状态理论来研究和分析由逻辑器件构成的数字逻辑电路,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中基本逻辑部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并能熟练选择和使用基本逻辑器件及常用功能器件。本课程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课程。2、指定教材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华中理工大学电子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3、参考书目逻辑设计(第二版),毛法尧、欧阳星明、任宏萍编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白中英、岳怡、郑岩编,科学出版社,1998。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逻辑,周南良编,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计算机组成原理 Principles of Computer Construction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本课程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方法,了解其硬件系统中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和总线系统的构成原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1、指定教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三版,王爱英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参考书目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白中英主编,科学出版社Structured Computer Organization(Fourth Edition),Andrew S. Tanenbaum。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Architecture-Designing for Performance(Fifh Editon)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Advanced Language Programming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须的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重点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为后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2、指定教材 边学边用C语言,清华大学出版社。3、参考书目C语言程序设计,孟庆昌,人民邮电出版社。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离散数学是现代数学的重要分支,是计算机科学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学习各专业课程必备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论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形式化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2、指定教材离散数学刘玉珍等,武汉大学出版社3、参考书目离散数学方世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Discrete MathematicalStructure, B, Kolman R. Busby& S, Ross.。数据结构 Data Structures1、课程简介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学好该课程不仅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有很大帮助,而且在实际中有广泛的用途,同时也是考研的重要课程之一。突出抽象数据类型概念、应用和实践,具有先进性。2、指定教材数据结构(C语言),严蔚敏等,清华大学出版社。3、参考书目数据结构,许卓群等,高等教育出版社。Sorting and searching(中译本),Vol.。数据结构与算法(中译本),Bruno R.Preiss著,电子工业出版社。数据结构 C语言描述(中译本),William Ford、Willam Topp著,清华大学出版社操作系统原 Operating Systems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操作系统的功能、结构,使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等,从而为分析、设计实际操作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2、指定教材汤子瀛等著计算机操作系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3、参考书目计算机操作系统,黄水松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操作系统原理,何炎祥、熊前兴等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Operating Systems,W.stallings,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Operating Systems,H. M Deitel,Addison-Wdsten publishing Comp。计算机操作系统,黄干平等编著,科学出版社。数据库原理 Databases Principles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数据库原理课程帮助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为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开发信息管理系统、网络数据库系统等应用提供基本的背景知识。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必须的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重点为学生建立良好的思维模式,为后续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2、指定教材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3、参考书目新一代数据库系统及应用教程待出版。Database Principles, Programming, and PerformanceSecond Edition,Patrick ONeil,Elizabeth ONeil,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推荐,国外优秀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列教学用书,数据库原理、编程与性能(第二版 影印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数据库系统概念第四版,杨冬青、唐世渭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现代数据库系统教程,徐洁磐编,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信息安全数学基础 Foundation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Mathmatic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初等数论和代数学的基本知识,包括同余、欧几里得算法、中国剩余定理、二次剩余、原根、连分数、群、环、域等,从而为学习密码学、公钥密码学、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打下坚实的基础。2、指定教材信息安全数学基础,陈恭亮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参考书目简明初等数论,潘承洞 潘承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初等数论,潘承洞 潘承彪,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数论导引,华罗庚,科学出版社,1979。数论的方法(上、下册),闵嗣鹤,科学出版社,1981。初等数论(第二版),闵嗣鹤 严士健,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Elementary Number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K Rosen、Reading、MA、Addison-Wesley,1996。A course in Number Theory and Cryptography,N Koblitz,GTM 114。应用近世代数(第二版),胡冠章,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Basic Algebra 1,N Jacobson,W.H.Freeman and Company,1974。近世代数基础,张禾瑞,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抽象代数,盛德成,科学出版社,2000。群论,M.赫尔,科学出版社,1981。 通信原理 Communication Principle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模拟和数字通信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一定的通信设计、性能分析以及实践的能力。2、指定教材通信原理(第5版),樊昌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3、参考书目现代通信系统原理,王秉钧、孙学军、沈保锁等,天津大学出版社。通信原理简明教程,南利平,清华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s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常见通信协议的原理、计算机网络特别是Internet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2、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形式:考试,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比例为3:7。3、指定教材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4、参考书目计算机网络(第四版),Tanenbaum著,Prentice Hall,2002。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 Microcomputer System and Interfacing1、课程简介 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芯片的结构、原理和硬件软件接口技术,培养学生分析和设计现代微机系统的能力。本课程以32位微处理器为核心,全面论述内外存储器、I/O接口、中断和DMA控制器、总线技术、用户交互接口及流行的微机系统等。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能力培养、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注重系统分析与设计、基本理论与最新技术并重掌握发展趋势。2、指定教材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吴产乐等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3、参考书目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学习指导题解实验,吴产乐等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80x86/Pentium处理器硬件、软件及接口技术教程(中译本),W.A.Triebel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Intel Corp., Microprocessors Volume、,1994。Intel Corp., Pentium Processor Family Users Manual, 1994。Intel Corp., Pentium 4 Processor Manuals, 2000。密码学 Cryptology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随着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在军事、政务、金融、商业等部门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计算机的依赖越来越大,如果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受到破坏将导致社会的混乱并造成巨大损失。然而,目前计算机病毒泛滥、黑客入侵、利用计算机犯罪等危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现状是十分严重的。因此,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已成为世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并成为计算机科学的热点研究课题。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信息安全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并把它列入我国优先发展的领域。密码技术是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密码技术是一门古老的技术,大概自人类社会出现战争便产生了密码。战争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密码学的发展。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密码学开拓了广泛的应用空间,从而使密码学进入了空前繁荣的阶段。本课程讲授密码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技术。2、指定教材 密码学引论,张焕国、刘玉珍,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3、参考书目计算机安全保密技术,张焕国等,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应用密码学,Bruce Schneier著,吴世忠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通信网的安全理论与技术,王育民、刘建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密码学导引,冯登国、裴定一,科学出版社,1999。网络程序设计 Network Programming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巩固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比较深入地掌握网络环境下的编程方法,理解并掌握网络协议的相关算法及软件实现技术,在互联网的应用层掌握建立网站和制作主页的基本方法及相关技术。2、指定教材网络程序设计自编3、参考书目计算机网络(第三版),(Computer Networks),Andres S. Tanenbaum,清华大学出版社。数据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高传善,高等教育出版社。JSP网络编程实例王志勇,中国电力出版社用实例学ASP. net,Steven A, Sraith著,马燕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网络安全 Network Security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网络不安全的各种因素,掌握常见的网络攻击技术以及保证网络安全的各种方法和技术。2、指定教材网络安全原理与应用,张世永,科学出版社,2003。3、参考书目通信网的安全理论与技术,王育民、刘建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Maximum Security,Anonymous ,Macmilan Publishing,House.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Assembly Language Programming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内容与计算机硬件特性密切相关,是一门软件和硬件紧密结合的课程。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新一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与技术,具有从事用汇编语言开发软件和应用的能力,同时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打下重要的专业基础。2、指定教材新一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曹加恒,苏光奎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3、参考书目80X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杨季文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钱晓捷著,电子工业出版社。IBM PC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沈美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大规模集成电路应用 Application of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大规模集成电路(LSI)的发展与应用是人类社会近代最辉煌的科技成果之一,它构成了所有信息系统的基础。大规模集成电路中的一个主要分枝是可编程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ASIC)。ASIC的出现使用户自己设计制作专用集成电路的理想成为现实,而且使用户现场设计制作集成电路成为现实。ASIC的出现推动了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硬件描述语言(HDL)和开发系统纷纷出现,像CPU这样复杂的数字系统都可以采用HDL进行设计。现在,采用HDL设计,对可编程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编程,成为电子系统设计的趋势。因为这样设计出的电子系统效率高、速度快、安全保密性好。这些特点对确保信息安全有特别重要的意义。2、指定教材EDA技术实用教程,潘松、黄继业,科学出版社。3、参考书目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开发与应用,赵曙光、郭万有、杨颂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在系统可编程技术及其器件原理与应用,刘笃仁、杨万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VHDL硬件描述语言与数字逻辑电路设计,侯伯亨、顾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通用逻辑阵列GAL,周永钊、张雷、陈铭,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复杂数字电路与系统的Verilog HDL设计技术,夏宇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可编程逻辑器件与EDA技术,李景华、杜玉远,东北大学出版社。嵌入式系统 Embedded Systems 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嵌入式系统课程以目前流行较广的80C51嵌入式微控制器(也称单片机)为讲述对象,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80C51的系统结构、指令系统、程序设计方法、系统扩展方法、应用及开发技术等。本课程的知识为学生今后学习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及从事嵌入式系统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2、指定教材单片机基础,李广弟、朱月秀、王秀山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3、参考书目单片机初级教程,何立民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单片机中级教程,何立民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第2版。80C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C语言版,闫玉德 俞虹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版。基于单片机80C51的嵌入式开发指南,胡大可等编,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嵌入式控制器硬件设计,海搏创作工作室编著,浦东电子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嵌入式系统技术与应用,许海燕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实验,朱定华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智能卡技术 Smart Card Technology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智能卡内含CPU,硬件资源丰富,而且有芯片操作系统(COS)的支持,因而安全性高,它已成为重要的安全设备,特别是在电子商务、电子金融和电子政务迅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卡将作为身份凭证、电子钱包、电子存折和各种证书的载体,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智能卡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技术和相关标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研究和开发智能卡技术的能力。2、指定教材智能卡技术,王爱英,清华大学出版社。3、参考书目智能卡手册,王卓人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智能卡技术与应用,段丽斌,电子工业出版社。IC卡实用化技术,李津生等,人民邮电出版社。电磁防护与物理安全 Computer Electromagnetic Protect and Physical Securit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各种设备的物理安全是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前提。物理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设备、设施以及其它媒体免遭地震、水灾、火灾等环境事故以及人为操作失误或错误及各种计算机犯罪行为导致的破坏过程。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媒体安全。为保证计算机系统的物理安全,除在网络规划和场地、环境等要求之外,还要防止系统信息在空间的扩散。计算机系统通过电磁辐射使信息被截获而失秘的案例已经很多,为了防止系统中的信息在空间上的扩散,通常是在物理上采取一定的电磁防护措施,来减少或干扰扩散出去的空间信号。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物理安全已成为保障整个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首要条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物理安全的基本原理及技术和相关标准;有关选择、设计和配置工作场所应该注意的事项;保护设施免遭非法入侵的方法;保护设备和信息免遭盗窃的方法;保护员工、设施及其资源免遭环境和意外伤害的手段,从而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可靠工作。2、指定教材电磁兼容,王庆斌,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8年。3、参考书目电磁兼容标准实施指南,全国无线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年。电磁兼容性工程设计手册,陈穷,蒋全兴等,国防工业出版社,1993年。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区健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智能建筑安全防范及保障系统,陈龙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安全防范系统工程,陈龙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和施工,吴达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电子对抗导论 Electronic Warfare Technology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子对抗技术及其在信息安全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2、指定教材通讯对抗原理,王铭三等,解放军出版社,2001。3、参考书目网络对抗,刘锋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03。计算机病毒 Computer Virus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计算机病毒产生和传染的机理,具备分析、预防和对抗计算机病毒的基本能力。2、指定教材计算机病毒分析与对抗,傅建明、彭国军、张焕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参考书目计算机病毒防治实用技术,袁忠良,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计算机病毒病毒机制与防范技术,李旭华,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计算机病毒防范与信息对抗技术,刘尊全,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计算机病毒防治使用教程,何江安、梁新宇,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治技术,刘真,电子工业出版社,1993年。信息隐藏技术 Information Hiding Technology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信息隐藏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信息隐藏和数字水印的基本能力。2、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20学时3、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形式:考试或考查,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比例为3:7。4、指定教材信息隐藏技术与应用,王丽娜、张焕国,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8。5、参考书目信息隐藏技术方法和应用,汪小帆、戴跃伟、茅耀斌机械出版社,2001年(第1版)。吴秋新等译,Stefan Katzenbeisser,Fabien A.P.Petitcolas Information Hiding Techniques for Steganography and Digital Watermarking,2001年9月(第1版)。信息隐藏技术及应用,刘振华、尹萍编,科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现代通信 Modern Communications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了解并掌握通信领域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学习近代通信发展概况、现代通信技术的原理、技术和方法。2、课程考核课程考核形式:考试,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比例为3:7。3、指定教材现代通信系统,鲜继清、张德民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4、参考书目现代通信技术,李颖等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网络管理 Network Management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网络管理系统的工作机理和相关协议,熟悉现行的网络管理标准,学会设计网络管理程序的基本技术,能解决一般的网络管理问题。 2、实践环节学时与内容或辅助学习活动实验4次,12学时,分别为:配置管理设计、性能管理设计、故障检测设计、典型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3、指定教材计算机网络管理张沪寅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4、参考书目(1)网络管理实用技术, 张国鸣,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2。(2)计算机网络管理及系统开发雷振甲,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1。(3)Network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ani Subramanian,Higher Education Press Pearson Education.,2001.8。 (4) 网络管理技术教程,胡谷雨,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9。模式识别 Pattern Recognition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模式识别是一门理论与应用并重的技术科学,与人工智能关系密切,其目的是用机器完成人类智能中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去识别外界环境的工作。本课程主要介绍了模式识别的主要几种方法,基于统计学的决策论方法,基于句法分析的结构方法和集成方法,及相关应用。2、指定教材模式识别,杨光正等,中国科学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3、参考书目模式识别原理、方法及应用,JPMarques de sa,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模式识别,边肇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算法设计与分析 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lgorithms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熟悉算法分析的基本技术,并能熟练运用一些常用算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2、指定教材计算机算法基础(第二版),余祥宣、崔国华、邹海明,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3、参考书目Fundamentals of Computer Algorithms,E,Horowitz and S.Sahni, Computer Science Press,1978Th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Computer AlgorithmsA. V. Aho, J. E. Hopcrort, and J.D.Ullman,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78Introduction To Algorithms (Second Edition),T H Cormen 、C. E. Leiserson 、R. L. Rivest and C. Stein, The MIT Press,2001编译原理 The Principles of Compiler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编译过程中所涉及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实现编译程序的基本能力。2、指定教材编译原理,何炎祥、李晓燕、王汉飞编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3、参考书目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第三版),陈火旺、刘春林等,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计算机编译原理,张幸儿,科学出版社,1999。编译原理,吕映芝等,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Complier Constructi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Kenneth C. Louden著,中译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软件工程 Software Engineering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从工程化角度培养学生从事大型软件特别是对象式系统开发方法、软件测试与管理的能力。2、指定教材软件工程原理与应用陈世鸿等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3、参考书目软件工程概论,张海潘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借助Java语言讲授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进行面向对象思维、方法的训练。通过学习、设计及实现,使学生掌握其方法、原则与理论,具有一定的面向对象设计、开发能力。为后续课程及大型应用软件的研究、设计打下基础。2、指定教材Java语言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朱福喜、尹为民、余振坤编著,武汉大学出版社3、参考书目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导论,美C.Thomas wu著,电子工业出版社。Java语言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印旻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Java2 实用教程,耿祥义、张跃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Java2参考大全(第四版),美Herbert Schildt著,张玉清、吴浦峰、尚勇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Linux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 of Linux System 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专业的专业选修课,主要是对Linux操作系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以UNIX为代表的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和基本结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操作系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学会在Linux平台上编写应用程序,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2、指定教材Linux基础教程,汤荷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3、参考书目Linux操作系统内核实习,潘登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Windows原理与应用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for Windows1、课程简介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