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生态艺术欣赏活动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生态艺术是指人们介入到自然物质力量和生物周期过程中,通过享受美好的生态事物,领略其中的情趣,获得一种愉快且舒适的感觉,从而上升为对生态的一种追求。在幼儿园开展生态艺术欣赏活动的目的就是让幼儿从小就感受生态的自然美,使其内心与生态自然产生感应,情感得到潜移默化的良性熏陶,从而产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和行为;同时让幼儿在感知、分析、发掘生态事物美的基础上培养审美能力。我园的生态艺术活动以欣赏为主,主要从大自然和幼儿的实际生活入手来开展,以日常的生态环境、生态艺术品以及生态工艺品为欣赏对象。从以下三方面来开展生态艺术欣赏活动。一、启发式提问帮助幼儿发现生态事物的美,发展其审美知觉生态艺术事物本身的美不仅包含了自然美、生活美,还包含了幼儿在欣赏生态事物的过程中对环境美的愉悦、对事物美的珍视等。我们发现,幼儿在面对一件精美的生态自然物或生态工艺品时,常常表现得非常开心,便以此为教育契机开展生态艺术欣赏活动。在主题活动“欣赏石头的自然美”中,教师采用了启发式提问,如:这块石头跟你以往见过的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它美在哪里?”“为什么会喜欢这块石头?”幼儿积极回应,踊跃发言。通过教师的问题启发,幼儿开始尝试自主发现这块石头美的所在,并且能将石头的自然色彩、形状等特征用富有特色的语言表述出来。对于石头的形状和纹理,他们说:“石纹有的规则,有的不规则”,“有的窄、有的宽,有的歪”。对于石头的颜色,他们说:“有绿的”、“有白的”、“有黑的”、“有红的”。对于石头的质感,他们说:“有光滑的”,“有粗糙的”。在问题的启发下,幼儿还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欣赏石头,并描述自己的观察和感受:“我喜欢它光滑的感觉”、“我喜欢它的纹是一条一条的、窄窄的”。可见,没有发现,就无法欣赏。教师的启发性提问让幼儿感受到石头的各种自然美,体验到了大自然造物的美妙,同时大大丰富了他们的审美体验,发展了他们的审美知觉。 二、预知活动有助于幼儿对熟悉的生态事物进行 “再创造”,提升其审美情趣在欣赏某生态事物前,我们先引导幼儿对该事物进行一些简单的了解和准备,这过程就是预知活动,对于幼儿熟知的事物也一样。我们认为,预知活动让幼儿有了更丰富的感性认识,对认识过的生态事物又有了新的了解,那么他们就会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去主动而细致地感受生态事物,然后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驰骋想象,更深切地理解生态事物的意蕴,从而获得并积累丰富的审美体验,这有利于他们的创造力的激发。同时生态事物在生态艺术欣赏活动中由于结合了幼儿的想象而变得意义更加丰富。在开展本次主题活动前,教师进行了预知活动,让幼儿在多媒体课件中欣赏从网上下载的一些奇特石头的图片。由于这些奇特石头与生活上的实物比较相似,幼儿看完后不仅受到美的熏陶,而且想象力也得到提升。如其中一张图片上有一块绿石,石上有若隐若现的美丽图案。有的孩子说:“这块石像地球的形状”。有的孩子说:“这块石像宝石一样”。在进行实物欣赏时,对于一块有洞、有凹凸不平的角、有许多粉红色条纹的石头,幼儿的想象变得更为异彩纷呈。有的说:“石头的条纹像大海的波浪线”。有的说:“石头的形状像我的耳朵”。还有的说:“石头像座大山”。对于另一块常见的、透明的、扁扁的鹅卵石,有的说它“像块饼”,有的说它“像白白的蛋清”,等等。幼儿都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石的自然美进行一次“再创造”,使得石头在原有的自然意境下又增添了几分童趣。又如,在插花欣赏教学活动中,我们先让幼儿认识花材和衬托物,然后欣赏其他美丽的插花作品,同时还引导幼儿了解这些作品的名称及其意义。在这些预知活动结束后,幼儿对插花作品有了一定的认识。到了插花欣赏活动时,幼儿就能自然地按照自己的认识及想象去大胆尝试制作插花作品,并且分别给自己的“杰作”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如“天天向上”、“好朋友”、“五颜六色真好看”等,还会对自己的创作予以简单的阐释,如“我插的这些花都是高高的,所以我叫它天天向上”。幼儿通过在预知活动环节种对插花的充分认识,明白了插花作品的寓意,然后通过插花欣赏活动,按自己的理解对插花作品进行了“再创造”。就这样,在欣赏生态事物的“再创造”过程中,生态事物又多了一份美稚真美,而且幼儿在按照生态事物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情趣。 三、摆设操作利于幼儿与材料互动,加强其对美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幼儿的审美体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导致他们所参与的生态艺术欣赏活动具有特殊性。基于此,我们将“摆设操作”作为我园生态艺术欣赏活动实施的主要手段,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丰富审美体验,也有了更多理解美和表现美的机会。 如,在植物饰物的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将要欣赏的生态植物进行适当的装饰,使其成为生态工艺品,让幼儿欣赏它们的美,再引导幼儿自主将这些生态植物工艺品摆放在活动室内。具体从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第一,师幼一起欣赏展台上的三种植物饰物,交流感受,巩固幼儿对其中三种材质的认识。启发提问:“展台上摆放着什么?”“这些饰物是用什么(材质)做成的?”“这些美丽的植物饰物摆在活动室的一角,你觉得怎样?”“这些植物摆饰和其他物品有什么不同?”等等。第二,认识“植物摆饰”成为“植物吊饰”后的美化功能。启发提问:“这些植物摆饰除了可以用摆的方式美化环境,还可以怎样美化环境?”“如果我们把摆放的植物饰物叫植物摆饰,那吊在空中的植物饰物可以叫什么?”第三,师幼共同动手摆设植物饰物,引导幼儿表述并倾听同伴对“摆”和“吊”的不同感受,进一步感受植物饰物的美。第四,引入其他生态植物饰物,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创新。幼儿在以上的欣赏活动中能积极地回应教师,兴趣盎然地参与着活动。尤其在第三环节中,幼儿亲自动手尝试摆设,和教师、同伴互动加快了其审美体验的获得和审美表现力的提高。如,幼儿说:“老师,我喜欢把盆花摆在电视机上。”“老师,我看还是把它吊在空中吧。”教师:“你为什么要把它摆在这里呀?” 幼儿回答:“我觉得摆在这里,眼睛很舒服”。又如,在主题活动中“欣赏石头的自然美”中在幼儿获得审美体验和审美情趣的基础上,教师又通过摆设让幼儿进一步获得新的审美体验,并提供让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机会。如幼儿受教师的启发开始自主尝试将石头摆放在活动室的某一角落,摆放了石头的地方又有了另一番的生态美:变得清新、自然、舒适。幼儿在摆放后,表现出愉快的情绪,获得了新的审美体验,即由此表现出对石的珍视的美好情感,懂得安静地欣赏自然中生物的美。同时幼儿的审美创造也美化了环境、美化了生活。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生态艺术欣赏活动和幼儿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既相互补充,又相互促进。生态艺术欣赏活动的开展既契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要“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也为构建“生态文明”的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鸡西市人民医院科室运营管理协助考核
-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5.《朱德的扁担》同步练习(含答案)
- 2025危险废物环境安全警示教育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妇幼保健院护理成本效益分析考核
- 2025年重庆市一级健康管理师考试模拟考试试题(含答案)
- 临汾市2025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广东省韶关市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及答案
- 2025年度长治市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含答案)
- 申报社保公积金代理合同5篇
- 鄂尔多斯市中医院药物诱导睡眠考核
- 心理学效应课件
- 2025年辽宁省公务员遴选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
- 盐酸购买使用管理制度
- 应急管理与应急救援培训
- 涉水作业安全课件
- 毕业设计(论文)-薄煤层液压支架结构设计
- 全国畜牧业发展“十五五”规划
- CJ/T 461-2014水处理用高密度聚乙烯悬浮载体填料
- CJ/T 335-2010城镇燃气切断阀和放散阀
- 药房药品追溯管理制度
- T/ZBH 001-2017建筑玻璃外观质量要求及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