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怎样创造的.doc_第1页
货币是怎样创造的.doc_第2页
货币是怎样创造的.doc_第3页
货币是怎样创造的.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货币是怎样创造的?(转)货币只是一张纸而已,不是金也不是银,本身的价值近乎0,那我们为什么还能够接受这样的货币作为我们的工资支付呢? 原因是这些货币有政府的信用做担保,政府保证在一国之内没有人敢拒收它,并贬低它的票面价值。 在古代,信用好的钱庄在经营过程中发现,人们很少用银元承兑券去钱庄兑换银元,钱庄就开始多印银元承兑券,借给那些需要用钱的人,收取利息。因为发行的银元承兑券越多,每天的银元兑换量越大,为防止银元兑换危机,多发行的银元承兑券必须维持在一定比例范围。 根据经验,实际存储的银元与发行银元兑换券总面值之间的比值在1:4到1:10 之间。 这个比值就叫金银储备杠杆比例。 控制金银储备的杠杆比例,就可以控制货币总量。 采用信用货币的中央银行是根据国债、外汇等信用抵押物发行去等值货币(不同于金本位,因为采用信用抵押,发行的是抵押物一比一等值货币)。由央行发行的这些货币被称为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供应给商业银行(这个供应过程可以描述为央行代表国家向商业银行注资、商业银行向央行借贷、或商业银行用金银、国债和外汇向央行换取基础货币),再由商业银行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 下面是描述商业银行是怎样创造更多的货币? 1. 假设某商业银行A收到央行的1000元人民币(设想是商业银行用自有的美元向央行兑换)。 接着,商业银行A用这1000元对外贷给了甲; 2. 甲用这1000元买了乙的产品,乙接着把1000元存进了银行B; 3. 银行B收到乙的1000元存款,扣除10%(称为准备金比例)的准备金100元(准备金是用于随时应付储户取钱而预留的资金,银行不能把所有存款都贷出去),贷出900元贷给丙; 4. 丙用900元买了丁的产品,丁接着把900元存进了银行C; 5. 银行C收到丁900元存款,扣除10%的准备金90元,贷出810元贷给丙; 如此类推:1000,900,810,. 通过多轮的存贷过程,共产生了10000元存款,9000元贷款,差额1000元是银行多轮存贷留下的准备金,也等于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 (需要说明的是,这产生的10000元货币中,只有1000元是看得见的纸币,而其他的9000元是在我们所知的存款帐户中。) 这样的货币创造过程,实际是商业银行对基础货币的乘数效应。 准备金比例(上述例子是10%)越低,乘数效应就越高。现行货币政策是不断调高准备金比例,实际上是为了降低货币的乘数效应,从而降低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 由此可知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取决于基础货币和准备金率政策。这就是为什么国家的外汇储备越高,发行的基础货币越多,最终创造的货币就越多。货币太多,就会造成货币过剩,物价上涨。 为预防上述情况发生,央行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包括:上调准备金比例,或向商业银行出售央行票据(如国债)而回笼基础货币,另外要打击外币热钱进入国内金融体系(外币热钱进入金融体系就变成了基础货币)。 而财政部可以采取的财政政策包括:控制外贸顺差而降低外汇储备。 GOOG 与资本家共舞 (6) 之 从紧货币政策抗击流动性过剩 我们从电视、报纸或互联网中看到各种对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原因的评论,谈论最多是“货币流动性过剩”,我们最近也常常能够听到央行采取的各种措施来对冲货币流动性过剩,如上调利率、上调准备金、央行票据买卖、信贷控制等货币政策手段。央行为什么采用这些货币政策手段,就可以达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 与央行货币政策相配套的金融调整手段还有财政部的财政政策。政策政策控制对象包括:财政斥字、国家债券、产业政策、税收政策、外贸顺差控制等。 这些手段又是怎样起作用的? - 货币是怎样创造的? 货币只是一张纸而已,不是金也不是银,本身的价值近乎0,那我们为什么还能够接受这样的货币作为我们的工资支付呢? 原因是这些货币有政府的信用做担保,政府保证在一国之内没有人敢拒收它,并贬低它的票面价值。 作为金融中介机构的银行,在货币流通中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呢?直观观察,人们能够发现货币是从银行流出,也大都流进了银行,似乎是银行印刷了货币,又回收了货币。 这一切有没有受控的规律? 先从中国古时钱庄谈起。 古时人们大多用银元交易,但银元不方便携带,不宜分割,成色和重量也需要专业技能和设备来分辨和测量。 这时候有德高望重、富甲一方的人站出来,成立了钱庄。为交易和携带方便,人们把银元抵押给钱庄,而换取等值的银元承兑券。银元承兑券因为可以替代银元的作用,而在市面上流通,这样银元承兑券就已经是现代意义上货币了。清代著名商人胡雪岩就因开设阜康钱庄而闻名。 上述例子中,以银元作为抵押物而发行的货币叫银元货币。 用金块作为抵押物而发现的货币叫金元货币。 以银或金作为抵押物的货币发行机制,统称金本位。 一个金本位国家发行的货币总量是受限于国家储备的金银总量。 现代,所有的国家都已放弃了金本位,而采取信用货币发行机制。即发行的货币抵押物不是金银等实物,而主要依靠国家信用抵押。以中国为例,中央银行发行货币的信用抵押物包括:国债、国家外汇储备和部分金银。 - 基础货币是如何创造更多的货币? 在古代,信用好的钱庄在经营过程中发现,人们很少用银元承兑券去钱庄兑换银元,钱庄就开始多印银元承兑券,借给那些需要用钱的人,收取利息。因为发行的银元承兑券越多,每天的银元兑换量越大,为防止银元兑换危机,多发行的银元承兑券必须维持在一定比例范围。 根据经验,实际存储的银元与发行银元兑换券总面值之间的比值在1:4到1:10 之间。 这个比值就叫金银储备杠杆比例。 控制金银储备的杠杆比例,就可以控制货币总量。 采用信用货币的中央银行是根据国债、外汇等信用抵押物发行去等值货币(不同于金本位,因为采用信用抵押,发行的是抵押物一比一等值货币)。由央行发行的这些货币被称为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供应给商业银行(这个供应过程可以描述为央行代表国家向商业银行注资、商业银行向央行借贷、或商业银行用金银、国债和外汇向央行换取基础货币),再由商业银行为社会提供金融服务。 下面是描述商业银行是怎样创造更多的货币? 1. 假设某商业银行A收到央行的1000元人民币(设想是商业银行用自有的美元向央行兑换)。 接着,商业银行A用这1000元对外贷给了甲; 2. 甲用这1000元买了乙的产品,乙接着把1000元存进了银行B; 3. 银行B收到乙的1000元存款,扣除10%(称为准备金比例)的准备金100元(准备金是用于随时应付储户取钱而预留的资金,银行不能把所有存款都贷出去),贷出900元贷给丙; 4. 丙用900元买了丁的产品,丁接着把900元存进了银行C; 5. 银行C收到丁900元存款,扣除10%的准备金90元,贷出810元贷给丙; 如此类推:1000,900,810,. 通过多轮的存贷过程,共产生了10000元存款,9000元贷款,差额1000元是银行多轮存贷留下的准备金,也等于央行发行的基础货币。 (需要说明的是,这产生的10000元货币中,只有1000元是看得见的纸币,而其他的9000元是在我们所知的存款帐户中。) 这样的货币创造过程,实际是商业银行对基础货币的乘数效应。 准备金比例(上述例子是10%)越低,乘数效应就越高。现行货币政策是不断调高准备金比例,实际上是为了降低货币的乘数效应,从而降低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 由此可知商业银行创造的货币取决于基础货币和准备金率政策。这就是为什么国家的外汇储备越高,发行的基础货币越多,最终创造的货币就越多。货币太多,就会造成货币过剩,物价上涨。 为预防上述情况发生,央行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包括:上调准备金比例,或向商业银行出售央行票据(如国债)而回笼基础货币,另外要打击外币热钱进入国内金融体系(外币热钱进入金融体系就变成了基础货币)。 而财政部可以采取的财政政策包括:控制外贸顺差而降低外汇储备。 - 为什么会通货膨胀? M1被称为狭义货币供给,包括:现金+活期存款 M2被称为广义货币供给,包括:M1 + 小额定期 + 货币市场存款 + 非机构基金股份 M1的流通性最好,其供给量直接影响货币的需求平衡。 耶鲁的经济学家欧文.费雪,通过一个等式说明了M1与GDP的关系: M1*V = GDP*Y V: 货币流通速度,即平均1元人民币在一年中用于交易的次数 Y: 通货膨胀系数 在V值一定的情况下,M1越多,通货碰撞系数越高。 中国的现状是M1在不断提高,V也在提高。所以通货膨胀是必然。 中国只有20万亿的GDP, 而存款余额却高达37万亿。M1只是存款余额的很小以部分(因为V值通常能够达到8-9),但巨大的存款却有可能随时释放出来,从M2变成M1。 过去半年的统计说明表明,M1的同比增长越来越领先于M2,说明释放在加速,通货膨胀也在加速。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专家把中国的巨额存款称为笼中老虎的原因。 从M2变成M1,有其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原因。因为人民币预期升值而涌入的热钱,加上贸易顺差的扩大,导致货币发行过量,人民币开始贬值。人民币贬值导致人民对存款不信任,而扩大投资和消费,把固定存款也变成了活期存款,加速了M1的增长。 这样就形成了正反馈。 国家鼓励股市和楼市的成长,也是为了对冲过量M1,通过资本市场吸收大量的游资。所以国家担心也正是股市和楼市等资本市场的崩盘。 股市楼市上涨就是货币流动性过剩的结果,可以对冲货币流动性过剩。 见下面转载的文章,如果此类“易储品”不上涨,猪肉粮油等“易耗品”就更要上涨了。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国外贸出口换回的大量外汇并没有用于采购外国商品,而是囤积了起来,相应按照牌价兑换的人民币,就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增发量,也就是所谓的流动性过剩。而由于没有采购相应的外国商品,就必然造成巨大的通货膨胀。 在日常生活当中,商品主要由两类组成,一类是易耗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