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化建设的实践研究.doc_第1页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化建设的实践研究.doc_第2页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化建设的实践研究.doc_第3页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化建设的实践研究.doc_第4页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化建设的实践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一、课题研究的缘起3(一)城市化进程对学生的发展有负面影响3(二)班级文化建设是小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3二、研究综述3(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3(二)概念的界定4(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4三、课题研究的设计5(一)课题研究的目标5(二)课题研究的内容5(三)课题研究的原则5(四)课题研究的方法5(五)课题研究的对象5四、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5(一)班级文化意识的淡薄 5(二)师生关系平等意识的缺乏6(三)班级物质环境的单调7(四)班级管理民主性的缺失7(五)班级活动文化的欠缺8五、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改进策略8(一)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标8(二)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和谐的成长空间91、爱心呵护学生心灵 92、信任滋润学生心田 103、宽容培养学生品质 10(三)营造温馨的成长氛围,为学生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101、装饰墙壁 112、创设图书角113、编写黑板报124、美化课桌12(四)构建民主的班级制度,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发展空间 121、让学生自己拟订班级公约132、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度133、增设班级学生管理岗位13(五)创造多元的班级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141、积极开展主题班会142、精心设计班级活动143、广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15六、课题研究的成效 15(一)拉近了师生的距离15(二)班级焕发出生命的活力16(三)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16(四)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16(五)促进了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17七、思考与展望17参考文献17附:班级文化现状调查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内容摘要 城市化进程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的发展既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正确引导和帮助农村孩子健康成长,对于农村小学教师来说任重而道远。本文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了广泛地调查,揭示了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作者从事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针对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基本形成了具有区域性特色的班级文化体系,构建了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关键词 城市化 班级文化 改进策略一、研究的缘起(一)城市化进程对学生的发展有负面影响城市化是“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这种转化的深刻内涵在于,它不是简单的一个人身份的转变,更重要的,它是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必将加快。城市化进程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的发展既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调查表明,城市中人口高度集中,流动人口增多,社会关系复杂多变,全方位的开放、多元化经济、多元化思维方式都给孩子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2、班级文化建设是小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小学作为学生接受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品格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则是小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状况,构建一个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体系对我们的教育来说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全面的理论支撑下的实践研究,已经迫在眉睫。二、研究综述(一)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1、环境育人理论。西晋思想家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环境对人的重要性。一个好的环境会培育出一批人才,而一个差的环境则会带坏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班级环境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微观环境,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价值导向、智能发展、身心健康、审美陶冶、特长培养等方面的作用。2、以人为本理论。心理学研究显示,人在紧张和压抑的状态下,很少能有创造潜能的出现,其智商的发挥也会受到相当的影响。在班级里,学生在自己的潜意识里,油然而生一种主人意识,这种主人意识,又促使学生的责任感被强化,由被动地被管教,到主动地为班级考虑。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以人为本的核心下,进入了深层发展阶段,这看似极简单的一种方式和方法,却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极具影响的效应。3、建构主义理论。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是学生必须进入、存在于教育的世界中,并让教育世界成为人创造有意义的“生活世界”。根据这一理论,班级文化建设应更多地倡导学生的“自主建构”,以学生为主体,小到每一次活动,大到每一个内部决策,都融入了学生的自我参与和自我管理,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文素养的提高。(二)概念的界定城市化:城市化是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全面转型的一个动态过程,其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含了农村人口和非农产业向城市地区的集聚过程,也包含了城市文明向农村地区的扩散过程。城市化是现代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班级文化:班级文化是一种亚文化。它反映的是班级这个特定的社会组织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渗透在班级一切活动中的东西。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三)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美国学者杰克逊在他的著作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了隐蔽课程,其实就是对班级文化的研究。美国版班级的群体化过程对如何促进学生交流、如何解决学生冲突及如何形成班级合身的规范等方面作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改善各类气氛的行动观点;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种具有较强协作精神、共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班级精神文化。日本教育家片冈德雄在他的著作班级社会学中则更充分地论证了班级文化对于学生生活和行为的影响。国内对班级文化的研究始于对校园文化的研究,校园文化的形成时期是1995年。我国的对于班级文化的关注和开展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吴立德先生在班级社会学概论对班级社会文化模式从教育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理论研究。对于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比较细致的是戴联荣等编著的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书中认为,班级文化是班主任通过创设班级的精神氛围、文化制度、文化关系、文化环境等来熏陶和培养学生文化人格的影响活动,书中还从构建文化人格等方面对如何开展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来探索。这些研究为我们构建班级文化体系指明了方向,他们所取得的成果值得我们去吸收和继承。但是我们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小学这个特殊的地位,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因此,希望通过本文能引发读者对当前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班级文化的思考,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当前相关研究的不足。三、课题研究的设计(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改进策略。2、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3、促进学生精神面貌和各项素质不断提高和完善。4、促进班主任专业素质的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2、针对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实践,提出改进策略。(三)课题研究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班级建设的主人,成为班级管理的中心和班级角色的中心,最终实现学生个性的发展。2、主动性原则 积极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班级文化建设氛围,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创造潜能,以积极的进取精神迎接生活的挑战。3、实践性原则 班级文化不仅仅是熟悉层面上的观念存在,更具有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功效意义。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各种活动,合作探究,从中体验、感悟、获得并发展。(四)课题研究的方法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实验法、调查法、经验总结法及文献资料法等。(五)课题研究的对象 全校16年级各个班级。四、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在校园文化逐步盛行的同时,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也在逐步得到关注和重视。但是在班级文化建设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尤其作为一所农村小学,一所又处在城市化的进程中的农村小学,因为所处的环境特殊,更是产生了很多新问题等待我们去克服解决。(一)班级文化意识的淡薄1、教师方面班主任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人物,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现阶段的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当中,作为班主任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误区。一是由于班主任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所处的地位比较被动,有些班主任是为了学校的“评比”而“被迫”的去实施班级文化建设。这样的初衷往往会导致班主任对班级文化建设意义的理解产生偏差,是为了“比”而建设班级文化,而不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建设班级文化。二是由于一些老师还不具备优秀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对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知识也不了解,导致了他们不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功能等,这些原因也会使班主任在对班级文化建设意义的解读上产生误区。此外,一些班主任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也会导致其对班级文化建设意义的理解产生偏差。在一些班主任的心目中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成绩。因此,在其所管理的班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就定位成了为学生学习服务,把班级文化变成了学生学习知识的附属物。他们认为优秀的班级文化就是给学生创设一种安静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够得到认可,进而使学生心目中产生了学习第一的想法,忽视了其思想道德、行为表现等方面的发展,最终导致级文化建设的目标局限化。2、家长方面在城市化的脚步中,我们这样的小学其实也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村小学了,有些家庭的田地已经很少,甚至没有。靠着拆迁、出租房屋等,这里的农民经济富裕,只是没有较稳定的工作,在他们心中普遍有一个愿望,就是让自己的子女考上大学,然后能找一个好工作。对于学习成绩以外的事,关心的比较少。我们曾做过一次家长调查问卷,其中,在“你最关心孩子在学校的事”一栏里,有89的家长选的是学习成绩;在“你支持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吗?一栏里,有31的家长认为没必要,有53的家长选的是要看是否提高学习成绩有关。这些数据表明有不少的农村家长对学校教育作用缺乏全面认识,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甚至漠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这就造成教师在进行一些班级文化建设时,学生得不到家长积极、有利的支持。家长与教师的意识,当然也影响到学生,久而久之给他们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二)师生关系平等意识的缺乏教育不是个体行为,不是老师、家长单独能够完成的任务;教育不是老师对学生的单向过程,更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强制过程。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是否真正把学生当成班集体中的一员,是否为每个成员创造了成功的机会,使他们能找到自身满足的位置,看到自身价值的存在,使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得到满足和展现,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充分的发展,这是衡量一个优秀班集体的最根本的标志。但在学生卷调查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组数据。“你对你的班主任有亲近感吗?”,高达67的学生回答“感觉一般”,只有26的学生答“感觉很好”。“你认为师生之间特别是你与班主任之间应建立一种什么关系?”76的学生选民主与平等的关系,还有21的学生认为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这的确是一种悲哀。“你喜欢什么样的班主任?”有92的学生选择的是随和、宽厚。从这些数据看,我们面对的问题是严峻的。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有些班主任严格看管学生,老师是说一不二的,这样的教育,看起来风平浪静,没有什么意外发生,但学生缺乏自己活动的空间,自我教育没有得到培养,创新没有了可以生长的土壤。再则农村小学的孩子见的世面又不多,大都安于现状。这样的不平等逐渐泯灭来学生个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三)班级物质环境的单调整洁、明丽、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激发性情、陶冶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因此班级文化建设首先要抓好教室的环境布置。但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有些班级黑板报、“学习园地”、“中队角”等教育宣传阵地不齐全,从而难以达到较好的宣传、影响效果。另外由于农村生活习惯和家庭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在卫生习惯上缺乏自主性和持久性,使得在个人卫生习惯、班级环境保洁、保护环境意识上相对较差。以下一组数据很可以说明问题。学生问卷汇总表(一)调查内容统计结果你对教室布置满意吗?较满意46 不够满意51 很满意3你认为教室需要布置吗?需要49 不需要21 无所谓 30(四)班级管理民主性的缺失当前的班级的民主管理是以民主的管理机制来调动班级成员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使每个班级成员都能发挥作用,共同参与班级管理。民主化的管理有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我们很多农村小学的班级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学生问卷汇总表(二)调查内容统计结果你们班怎样选班干部的?民主评选 31% 老师指定69% 你当过班干部吗?一直当49% 从来没当过 36% 偶尔15% 你想当班干部吗?想 61 % 不想8% 不太想31% 你认为班干部竞选有意义吗?有 51% 没有 12 % 不一定23% 你认班级制度,应该由谁制订才合适?由班主任 21% 由班委会25% 由班主任和全体同学一起 54%你喜欢班级由谁管理?班主任直接管理23% 学生自己管理28%同学轮流当班干部 49%从上表不难看出,学生已经有了朦胧的意识要自己管理自己,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班主任仍大权在握。比如很多班主任仍习惯采用“班干部委任制”,而不是采取民主评选的办法。班主任通常挑选一些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班委,而且长期不更换。这样的好处是班干部对岗位熟悉,现在同学中又有威信,能为班主任管理班级减轻负担。但这样做会使一部分学生失去信心,对班级活动缺乏热情,甚至产生叛逆心理。(五)班级活动文化的欠缺。学生的交往活动需要更多的课外活动作为载体来为班级活动文化的形成起推动作用。目前,就了解到的情况看来,农村小学班级活动从数量和质量上讲都还很欠缺。主要表现为:前期策划准备不充分;活动内容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这些原因导致学生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价值提升和素质锻炼,也就使班级文化的形成成了纸上谈兵。而班级活动恰恰是学生最喜欢的。从下表中我们可以一目了然。学生问卷汇总表(三)调查内容统计结果你班的班级活动多吗?活动多12 % 很少 65% 没有活动23%你认为是否应该经常举办一些班级活动?非常应该38% 别影响学习 25 % 不应该 ,搞好学习就行了37 % 你是否想在班级活动中展示一下自己的个性、特长?很想 61% 有点想 30% 不想,无所谓9%另外,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形式化的倾向。很多班主任追求的是那种精彩的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切实的效果。而对班级生活中的另一类活动,那些每天在班级中存在的,必须要做的事,如活动的组织、过程等很少重视。而恰恰是这些过程对每个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和心理健康,自我认识及一系列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五、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改进策略(一)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标班主任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灵魂人物,首先必须明确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目的,这是实施班级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班主任要从误区中走出来正确解读班级文化。对此,每学期学校都组织班主任培训,让专家来给我们全体教师进行讲座。培训后,大家积极讨论,反思,并落实到实践中。学校通过班主任案例评比、班主任管理叙事等方式,让班主任提高认识。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班主任都明确了,不能为了学校的评比而被动的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也不要把评比结果看成衡量个人教育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服务对象是班集体中的全体成员。作为小学班主任必须把握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进行有效的引导。小学生自律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都相对薄弱,因此,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教师务必要做好指导工作,让每一处的文化建设都发挥最大的作用。此外,班主任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标准,不要把学习成绩设定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也不要把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误认为仅仅是为了学习服务。班主任要把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界定为“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和“为了每一个学生均衡的发展和个性的发展”。同时,我们班主任积极做好家长的指导工作,每学期一次家长会,每天用家校联系本进行联系,随时进行的家访、电话沟通,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二)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和谐的成长空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这是苏轼一首有名的哲理诗琴诗,旨在说明世间事物的相互作用与内在联系。琴声好听,但需要弹琴者手指与琴弦的相互作用及音律配合。教育也是如此,它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走出美妙的教育乐章。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倾心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要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每个人不断去钻研、去探索,但是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心情,这个目标就一定不会遥远。1、爱心呵护学生心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唤。教师的爱是走入学生心灵的第一步,没有什么不可以用爱去换化。班主任应当带着一双关爱的眼睛,去呵护每一颗心灵,在生活和学习中为学生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让爱时刻环绕在学生周围。当学生思想有疙瘩时,当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时,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当学生受到某种原因而放弃学习的时候我们应主动接近学生,去了解他们的内心深处,真心实意的促膝长谈。面对老师那暖意融融的关爱和爱护时,学生不会无动于衷,他会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主动地向我们吐露心迹、敞开心扉地亲近我们。我校五年极有一位女生,一直有撒谎骗人而且作业不完成的陋习,学习成绩也是游离在中下行列,同学们对她没有好感,都不愿意与之相处。当班主任经过家访,知道了原来她妈妈离婚了,她帮着做了许多家务,少做了作业,撒谎是怕妈妈难过。从那以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多关注她,问她学习上有没有困难,平时也给她一些学习用品,同学们知道了她的事都表示愿意和她做朋友,愿意帮助她所碰到的困难,她在班级中的形象大大改善了,人也变的自信,乐观,开朗。我想,当我们教师用自己高水平的情商给学生以“细无声”的“滋润”时,一定会促使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形成。2、信任滋润学生心田信任是甘露,能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班主任老师的信任会使学生从内心升腾起尊严感、自豪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自爱、自律的强大力量。彼此信任是师生间感情交流的入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建立融洽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农村的孩子平时得到的夸奖并不多,有一个叫高婷的学生对我说,有时候考试在自己班里考得好,妈妈会说还有别的班,别的学校呢;班委改选,当上了班长,妈妈说这有什么了不起,学习好才是真本事,所以也就觉得自己的确不怎么样。像高婷这样已经算是很优秀的学生了,还有更多比高婷差的,得到的表扬就更少了。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作为一个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要以信任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比如:表现一般的学生,亲切地对他说,最近课堂上你表现得非常好,继续保持下去,相信你会成为各方面优秀的学生;对于学困生,对他说,老师已经看到了你的进步;对于调皮生,对他说,你活泼、可爱很聪明,如果在课堂上能遵守纪律,做好自己的值日,就是一名很不错的学生。尤其对一些后进生,要带着“放大镜”去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他们信任和期待,拉他们一把,相信会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进步因素,产生自信、产生力量,从而能消除不足,更新自我,创造成绩。小杰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上课经常做小动作,下课后,无所事事,经常到处乱跑,易闯祸。于是,我对他说:“我看你跑得还挺快的,我们就要举行运动会了,不如我跟徐老师说说,让你参加田径队,到时为班级争光。”他听了后还真同意了。后来,在校运动会上获得了第二名。从此,他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上课认真多了,学习成绩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3、宽容培养学生品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是犯错误是非常正常的。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是,我们班主任不要一味地批评、指责,应多一些循循善诱。宽容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教师人格美的体现,宽容有时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有力量。宽容作为一种教育态度,他和严肃批评一样,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认识缺点,改正错误。既然批评与宽容的目的是一样的,那么,我们对学生少些批评,多给一些宽容不是更容易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吗?记得有一次,校长在晨会上指出,有很多同学在玩卡片,已经严重影响了学习,要班主任老师好好去查一查。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教室里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我想到了这些孩子非常喜欢这些卡片,而且这些卡片很多是他们自己从可怜的早饭钱里“克扣”出来买的。如果今天没收了这些卡片,他们的心情肯定不爽。于是,我告诉他们今天不查卡片的事,玩卡片的危害我也不重复,不过不能让我再看见,自己处理好。果然,教室里再也没有出现过卡片,他们还很感激我呢!(三)营造温馨的成长氛围,为学生提供舒适的生活空间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农村,却也谈不上城市,人们居住的地方大都杂乱无章,墙壁上贴满各种各样的小广告,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班主任没有能力去改变外面的世界,但我们可以让有限的教室空间成为无限的教育资源,并以此作为圆心,辐射开去,影响学生在学校、家庭甚至社会的角角落落。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因此教师的环境布置有着独特的作用。1、装饰墙壁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利用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并最终连学校的墙壁也在说话”。让小小的一块墙成为教育的大大的一片天,让学生在浓郁的氛围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不论是墙上的标语还是宣传画,都要经过师生的精心设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来布置“共同的家”。教室前面黑板的上方挂着整个班级的座右铭,因为目标标语是导航灯,要让学生一抬头就能看到。班级奋斗目标的选择当然是要经过全体学生的讨论决定的。教室的两边富有激励意义的标语或图画,让学生置身于受教育的环境中,又不能过于五颜六色,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分散学生注意力。教室后面精心布置“展示台”“我最棒”等。有的“展示台”里有一只只小蝴蝶,表现好贴上一颗星,让学生有一种竞争和挑战的意识,最终是想现有水平的超越。“我最棒”中同学们的优秀习作,书画作品,让学生在展示中张扬个性,表现自我,从而让他们的个性不断地得到发展。 2、创设图书角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开发智力的钥匙。但是我们农村小学的小小图书馆并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于是,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我们就让学生捐书,当然这个捐书与平常我们理解的捐不一样,我让学生每学期至少拿出一本书放在图书角,供大家阅读,等大家都看过了可以拿回家。书柜旁边的墙壁上挂着班级自订的报刊杂志。各班的图书角都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图书外借登记、图书整理的工作。每当课间或中午时,学生就可以向“图书角”管理人员借阅图书。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引导学生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让每一位小学生课余时间都有书看,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再不会无所事事,更不会去网吧。我校各班广泛开展了争当图书角活动的“佼佼者”活动,看完一本书写摘记卡,定期进行评比;每学期举办“读一本好书的心得体会”征文比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读书积极性,使图书角发挥出其应有的“文化源”作用。3、编写黑板报黑板报可以说是一个班级的文化导向,是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的重要舞台,是传播知识、启迪智慧、播撒文化气息的“一方宝地”。 我校班班都有黑板报,每块内容丰富、各具特色。文字编辑、新闻采写、版面设计全由学生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培养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以及设计、选材、抄写、写作的能力提供了舞台。同时我们的黑板报也不是无序的,每一次都有鲜明的主题。如三月份“向雷锋叔叔学习”、“绿化地球”,九月“庆祝教师节”、十月份“我爱祖国”等,每个月还举行一次黑板报评比。通过这样的黑板报,营造了一种人人奋发向上的氛围。 4、美化课桌课桌是学生接触最多的物品,是学生最亲密的伙伴,为了避免吃饭时弄得满是油渍,洗洗又不方便。我和学生决定在桌上铺一块漂亮的小毛巾。每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整个教室的桌子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另外,我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总会产生一些废弃物,比如废纸、铅笔屑、果皮等,而农村的孩子卫生习惯不是很好,经常在地上乱扔,让他去扔在垃圾桶里,经常忘记,有时为了一点点垃圾去跑一趟教室后面,也的确有点麻烦,而且也影响学习。后来我们发现课桌边上有一个小挂钩,本来应该用来挂抹布的。我们在劳技课上做了纸编的小篮子,挂在上面,作为垃圾储备处,效果很好,而且非常美观。优美的物质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学习和生活乐趣。温馨的成长环境,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班级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班集体的积极情感。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班级现有的物质条件,不断深入开发新的资源,加强班级物质文化环境建设,使班级里的各种物化的设施都能体现班级的个性,把教室建设成一个“愉悦的场所”,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四)构建民主的班级制度,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发展空间。班级是全班同学共同的家,科学、民主、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班级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良好班风得以形成的重要保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除了依靠学生的自觉,还需要一些必要的管理制度,以最大的限度克服学生行为的随意性,并发挥惩处歪风,激励后进,奖励先进的作用。同时,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要充分考虑民主性,这样才能调动班级全体成员参与班级管理活动的积极性,使班级每个成员都能够承担各自的职责,发挥主体的作用。 1、让学生自己拟订班级公约班级公约是全班同学共同信守的制度,它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日等等多个方面,是班级学生活动的行动指南,在制订班级公约时,要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位学生的意见、建议,最后表决形成定案。这样,学生才能从内心认同,才能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从而让每个学生进行自主管理。2、实行班干部轮换制度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在性,因此我们改变了班干部在版中的特殊地位,淡化“终身制”的观念。班干部的产生通过学生的自我推荐、演说竞选的方式产生,如果多位同学竞选一个岗位,限额通过才艺展示、投票等方式产生。更多的同学在竞争中找到了自信,那些担任过班委的同学也能很好的当起了“顾问”。干部的轮换制度呈现出良好的循环态势。3、增设班级学生管理岗位每个人都蕴含着无穷的内在能源,我们把它称之为潜力。潜力犹如沉睡在人体内的火山,一旦喷发,必然会释放出无穷的力量。作为教师,应利用种种契机引导学生,试图引燃学生心中的火山,使学生都能将潜力转化为动力。我在班里增设了各种岗位,这样一来班里的情况大为改观了:擅长美术的同学争着为班里出黑板报当起来宣传员;管门窗的是安全员;管理卫生角的是绿色小卫士;分饭的是餐饮部长活动开展后,不但让部分后进生改正了一些自身的缺点,也让一些学习能力、行为习惯相当优秀的同学重新选择了自己的坐标。101班学生岗位安排表职务 姓名 职责班长程钰雯管理好班级,发放奖励卡副班长郎雨童管理好班级,发放奖励卡小组长肖欣苹 张乐 朱赟懿 沈宇聪 董婉婷 沈杭妍 黄宜菁 沈菁阳收发本子等点心管理员费宇凡 高天倚分点心水果管理员吴家辉 高骏阳分水果体育委员任乐乐领队 出操等早读员蒋宛怡 张樱子领读眼保健操监督员吴文文 郑浩杰管理眼保健操中饭管理员徐王俊 郑毅擦饭桌中饭管理员杨晋东 马宇洁洗菜桶餐饮部长闻瑶 严乐昀分饭讲台管理员姚喻帆 沈杭璐整理讲台、书架等安全员胡羽彤 彭振豪关窗、关门节能小使者蒋晨翌 苏琪琪关电灯、电风扇绿色小卫士杨梅 孙刘琪管理卫生角饮水管理员徐凯 范展博供应饮用水、饮水机卫生黑板保洁员全孝棋 王文涛擦黑板地面保洁员宋徽桐 蒋浩凯检查地面卫生走廊保洁员陈佳乐检查走廊卫生窗台、玻璃窗管理员顾宇杰 张鑫磊 孙艺婷 曹钰茹 刘益畅 蒋西平擦窗台和玻璃(五)创造多元的班级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个性培养这是与集体的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过程。合理组织健康有益的和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能为学生的智慧、才能、兴趣爱好等个性特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的确,班级活动是班级工作的精髓,展现的是班级的精神风貌和特色。它既能锻炼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又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舞台。如今的学生不满足学校单调的甚至有些枯燥的课堂,他们向往和追求一种多维的、多层次的和多色彩的立体生活。正是由于活动的丰富多彩满足了他们的求知、发展和实践的需求,诱释出他们青春活力,开发出他们创造发展的潜能,才使得他们对活动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热情。让学生们积极投入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让他们去体验生活的乐趣,让学生走向社会学会学习。而农村的孩子原本单纯,但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被这花花世界的熏陶,更需要我们教师去引导,班级活动应是最好的方式。1、积极开展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在统一学生思想、端正学生态度、形成集体的道德情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开展主题班会时,我们结合农村的实际,带学生深入农村,开展 “走进新农村,感受新变化”为主题的班会,利用新农村建设这个广阔的平台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我们国家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由于工业区的不断发展,外来民工不断涌入,黑网吧也不断出现。针对这种情况,组织了一次题为“向游戏机说不”的主题班会活动。搞好主题活动,发展学生个性,与教育于活动之中,提供了自我教育的有利时机,学生积极的个性得到发展,消极的个性得到排斥,使自我形象不断完善、成熟。2、精心设计班级活动每个学期,我们都精心组织各种班级活动。结合少先队、综合实践等部门开展读书活动,比如:(1)请你描述一下你读这本书的感受,并解释这什么有这样的感受?(2)介绍一下书中你最感兴趣的或最喜欢的或最讨厌的一个人物,并说说理由;(3)读读你写给书中某一人物的一段话;(4)你准备怎样向同学们推荐这本书?开展读书征文,培养学生主动搜集信息、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丰富文化内涵。开展“强身健体”踢毽子比赛,举行“写字比赛、”“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编诗集等,提高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各类比赛项目,孩子们互相竞争,共同努力,推动整个班级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3、广泛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向社会、面向社会、学习社会,在活动中开拓视野,思考人生,增加学习动力。如 “雷锋,我们与你同行”义卖活动,为残疾人、军烈属、退休教师做好事;为抗洪救灾、 “希望工程”捐款等等。特别是在寒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拜访大学生、研究生,拜访成功人士,考察新农村等活动。 实践证明,要营造班级文化环境来整合班级教育力量,是离不开有益于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班集体扎根的土壤是学生的丰富多彩的共同活动,没有共同活动,就难以形成班集体。整合一致的教育力量所施加的影响转化为班级的动力,必须经过班级活动这个桥梁。班级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吸引所有的学生参与,能为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机会。只有让学生参与自己所喜欢的活动,并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角,在活动中能有自我表现的机会,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性才能得到全面的发挥。只有这样,学生的各种能力才能得到锻炼,活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六、课题研究的成效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一年的研究与实践探索,我们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一)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通过一年的努力,我们老师用爱心呵护学生的心灵,用信任滋润学生的心田,用宽容培养了学生品质。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喜地发现,师生的距离在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师生增进了了解,平等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地形成。“你对你的班主任有亲近感吗?”对比表 类别时期感觉很好感觉一般感觉不好实验前26677实验后72280(二)班级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我们的教室从内到外进行了恰当的布置,教室的每个角落、每个侧面都能说话,都在微笑,都在育人,催人进步,整个教室空间充满育人的气氛,整个教室充满着文化的气息,学生走进教室都有一种精神的洗礼的感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给他们增添了无穷的学习和生活乐趣,同时也带来希望和活力。(三)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班级文化建设搭建了学生当家作主的舞台,在这舞台上,通过参与制定班级公约,轮流当班干部,每人一个工作岗位,使学生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同学们已有了自主教育的意识,都在设法提高自我管理和参与管理的能力。每个学生在班级中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受到班级生活的愉悦,集体成长的快乐,更加积极主动的发展自我,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老师在把班级管理的权力还给每一个学生的同时,也为学生社会意识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实践的舞台,为学生提供有序的生活空间。我们进行班级建设的情况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调查内容认为自己在班中受重视的认为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认为自己在班中能享受到成功认为自己个性特长得到发挥实验前53%37%52%42%实验后92%82%91%89%(四)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健康的班级活动占领了学生们的课外阵地,学生们上网玩游戏、看不健康书报的现象基本上没有了。班级开展的各种丰富多彩、健康活泼的课外文化活动,使他们获得许多课外知识,锻炼了多方面的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