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二、意识的状态-四、睡眠状态 大脑清醒和警觉状态,脑电波频率14-30赫兹,波幅小波。大脑安静和休息状态时,脑电波频率8-13赫兹,波幅稍大波,睡眠状态时,脑电波频率更低、波幅更高的波。? 第一阶段: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个体处于浅睡状态,身体放松,呼吸变慢,容易被外部的刺激惊醒,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偶尔会出现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个体很难被唤醒。第二阶段大约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的频率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持续40分钟。 脑电波波时,进入睡眠的第四阶段-深度睡眠, 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梦境出现, 波消失,出现类似清醒下的高频低辐的波,持续5-10分钟。周期循环 * 梦 心理学上的解释是,梦是睡眠期中,某一阶段的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的心理活动。在此心理活动中个体身心变化的整个历程,称为做梦。 * 二、心理学家的梦理论 ?精神分析的观点? 是一种受压抑的愿望经过变形的得到满足。梦的解析内容:释梦的历史、方法、梦愿望的达成、伪装、梦材料的来源、运作方式、梦的心理过程。 小汉斯之梦 生理学的观点?巴甫洛夫:脑皮层中未被抑制的神经组织的孤立活动引起的。梦具有高度的无意性和被动性,梦境特别奇异和怪诞。 认知观点? ?福克斯认为,梦的功能是将个体的知觉和行为经验重新编码和整合,使之转化为符号化的、可意识到的知识。 * 梦的特点:不连续性、不协调性、认知的不正确性 梦的作用 1、协调人体身心活动的一种方式 2、是传递信息的密码 3、是吉凶预兆 解析自己的梦 1、场景 2、人物或动物 3、物品 4、感受 5、行为 例: 研-切肤老妇人与卖菜人 * 第二单元注意 一、定义 人有选择性地接受外界刺激,并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的意识状态(注意看、听、想的状态,非心理过程)。 指向性:人能力有限制,心理活动不能同时指向所有对象,只能选择某些对象,舍弃另一些对象。 集中性: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的对象上,表现在心理活动的紧张度和强度上。 注意的功能 1 ?选择功能 2 ?保持功能 3 ?对活动进行调节和监督的功能 * 注意的种类 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随意注意: 有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 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有目的, 但不需要意志努力 开始需要意志努力,是有意注意,后来不需要意志努力,所以称为无意注意。 * 第三单元、注意的特征 一、广度 1定义: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72-1830年心理学家汉密尔顿-很难在一瞬间同时看到九颗以上的石子儿 正常人的视野宽度为 3至7.5 厘 米-3至4秒 训练后:正常人的视野宽度 为 3至7.5 厘米-1至2秒 2影响人的注意广度的因素 1 知觉对象的特点a.?知觉对象集中,有规律性,注意广度越大b.?颜色,大小,数量 2 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a.?当知识经验越丰富,注意广度越大,渊博b.?知觉活动任务越少,注意广度越大 ? ? ? ? ? ? ? ? ? ? ? * 二、稳定性 1定义 1 狭义的注意稳定性:? 人的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间 2 广义的注意稳定性:? 人的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间 注意时间? ? 5岁-7 12岁-20 17岁-30 20岁-352稳定性的条件 1 人对所从事活动和意义的理解。理解越深,稳定性越强 2 刺激物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3 刺激物的复杂性和活动对注意稳定性有显著影响 3注意的分散 分心 * 三、转移 1.?定义: 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换到另一对象或另一活动上去。 注意的转移不等于分配, 不等于分心。 2.?注意转移的条件: 注意转换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换的新对象(新活动)的性质。 * 四、分配 注意的分配: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的现象。 条件:1、熟悉+不熟悉 例:边听边记 2、几种活动中存在内在的联系 * 第七节需要和动机 第一单元 需要和动机概述 一、需要 (一)需要的定义: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对内外环境(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欲求。 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动力、源泉。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都有其对象。 * (二)需要的种类 1、自然需要(生理性需要)和社会需要 生理性需要: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 进食、饮水、睡眠、排泄和性。 社会性需要(获得性需要):为维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 产生的。求知、美、道德、劳动和交往的需要等。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物质性需要:与衣、食、住、行有关物品的需要, 对劳动工具、文化用品、科研仪器等的需要。 精神性需要:与认知、审美、交往、道德和创造需要 等,人类特有。 * 二、动机 一、什么是动机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 内驱力由生理需要引起。诱因是动机的外部条件。 需要 内驱力 情绪 动机 诱因 行为 目标 * 二、动机的种类 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生理性动机(生理需要):生理性需要为基础产生的,如饥、渴、睡眠、母性等动机。 社会性动机(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兴趣、爱好、成就、交往、威信、归属和赞誉等动机。 社会性动机具有持久性的特征,是后天习得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活动存在着极大的个别差异。 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被认为是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 * 兴趣的品质(需要的延伸) 兴趣:力求认识事物或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 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 (1)广阔性(2)倾向性 (3)持久性(4)效能 成就满足 * 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 有意识动机:当需要被意识到时,所引起的动机称之为有意识动机。? 无意识动机:人遇到危险物自然躲开,母亲看到孩子跌倒,立即扶他起来,都是无意识状态下作用,属于本能。 * 3、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个体内部需要而引发的动机. 外在动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动机。动机和行为的关系是复杂的: 不同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不同行为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引起 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同一行为可以由相同的动机引起 * 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 缺失性需要:能否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低) 生长需要: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高) 自我 实现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第二单元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八节情绪、情感和意志第九节能力与人格 * 一情绪、情感的定义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第一单元情绪、情感概述 * 1、中介:外界刺激需要产生-满足-情绪和 情感积极体验,反之 2、主观内心感受:不同于认识过程,因为认识 过程是以形象或概念的形式来反映外界事物的。 3、有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4、有生理上的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血管容积上的变化。 正常性、过程性、转移性、可控与不可控性 情绪和情感的共性特点 *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区别 1?情绪与生理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体验; 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复杂而高级的体验。 2?情绪是不断变化的一时的状态带有情境性、易变性。 引起情绪的情境一改变情绪很快就会消失。 情感是对事物的稳定态度的反映,具有稳定性、持久性。 3?情绪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的带有冲动性、爆发性并伴 有明显的机体生理变化和外显行为。 情感是与人对事物的深刻认识相联系,受世界观和价值观 制约,深刻、含蓄、稳定而持久。 *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二)联系 :?情绪情感的区别是相对的,?属于同?一性质的心理活动,联系: 1、情感依赖于情绪,情感是在各种不断变动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 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地存在。 2、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一 适应功能? 情绪和情感是重要手段-机体生存、发展、适应环境。 ? 二 动机功能?通过需要提供的信号产生放大和增强的作用。激发、驱动有机体行动,提高人的活动的效率。 三 组织功能?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对活动起着协调和促进的作用;反之,瓦解和破坏的作用。与强度有关 ? ? 四 信号功能?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情绪和情感都有外部的表现-表情。信号功能通过表情实现,微笑表示友好,点头表示同意。 ? * 第二单元情绪理论 情绪的外周理论: 詹姆士和兰格,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 情绪状态与生理变化之间直接联系,夸大外周性变化对情绪的作用,忽视中枢对情绪的作用。 詹姆士说:“我认为:我们一知觉到激动我们的对象,立即就引起身体上的变化;在这些变化出现时,我们对这些变化的感觉,就是情绪。” 身的反应在前,情绪正是身的变化发生时的感受。 * 情绪的丘脑理论:坎农,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引起情绪改变 坎农认为: 1、情绪变化快-生理变化慢, 2、内脏器官活动变化可以在极不相同的情绪状态中发生。 根据生理变化难以分辨各种不同的情绪。 3、切断动物内脏器官与中枢神经的联系,情绪反应并不完全消失。 坎农:刺激-感觉信息-传到皮层-唤醒丘脑-神经冲动 向上传至-大脑产生情绪-主观体验, 向下传至-交感神经引起机体-生理变化, 身体变化和情绪体验同时发生。 缺点:忽视了外周变化的意义 * 情绪的认知理论:沙赫特,认知过程起决定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 S.Schachter 提出的情绪三因素学说把情绪的产生归之于三个因素的整合作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 他认为,认知因素中对当前情绪的估计和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汤姆金斯和伊扎德认为,情绪就是一种动机,情绪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 随着生命进化,情绪种类越来越多。 只有情绪的分化,才能使情绪具有了各种各样的适应功能 * 第三单元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其两极性 维度指的是对情绪、情感所固有的特征的度量, 可从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这几方面来进行。 动力性:增力减力(满足提高, 不满降低活力) 激动度:激动平静 强度: 强弱(惬意-高兴-欢喜-大喜, 不满-生气-发怒-暴怒) 紧张度:紧张轻松 两极性: 爱恨、悲-喜 * 第四单元情绪、情感的种类 * 内容来分 基本情绪: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基本情绪。 复合情绪:由基本情绪的不同组合派生出来的。 敌意 愤怒+厌恶+轻蔑; 焦虑 恐惧+内疚+痛苦+愤怒 * 13种情绪及其核心相关主题 情绪 对核心相关主题的初评价 愤怒 你受到轻视或侮辱 焦虑 你感到威胁 悲伤 你失去亲人 内疚 你违背了道德规范 惭愧 你未能达到所期望的目标 嫉妒 你期望拥有别人的东西 厌恶 你接近了某种你所排斥的东西 希望 你害怕面对最糟糕的局面并盼望事情有所好转 愉快 你正接近渴望的目标 骄傲 你获得了有价值的东西或取得了成就 感谢 你受到了别人的款待 爱 你渴望得到别人的感情 同情 你被他人的遭遇所感动 公共汽车上被踩脚 * 语义记忆的模型 1.层次网络模型 动物 鸟 金丝雀 会唱 黄颜色 鸵鸟 高个子 不会飞 腿细长 鲑鱼 可食用 到上游产卵 有鳍 有皮肤 鲨鱼 会咬 是危险的 有翅膀 能活动 会吃 会呼吸 能飞 有羽毛 鱼 有鳃 会游泳 粉红色 * 2、激活扩散模型 街道 小汽车 机动车 公共汽车 卡车 急救车 救火车 房屋 火 红 橙 黄 绿 玫瑰 花 紫罗兰 苹果 樱桃 梨 日落 日出 云 * 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 记忆的过程 1、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念书、听讲、经历某个事件的过程就是识记的过程; 2、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 3、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叫回忆 4、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 * 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 遗忘及遗忘规律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或再认叫遗忘。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Ebbinghaus,H.)是对记忆与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 1885年出版了他研究记忆成果的著作记忆,对此后记忆的研究,甚至对整个心理学的实验研究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 艾宾浩斯首先对遗忘现象作了系统的研究。他以自己为被试,用无意义章节作为记忆的材料,用节省法计算出保持和遗忘的数量。用表内数字制成一条曲线,称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规律:遗忘进程不是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缓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 * 2 20 50 80 节 省 时 间 的 百 分 比 间隔时间/d 4 1 3 6 5 10 30 40 60 70 90 ? 31 艾宾浩斯 遗忘曲线 诗歌 散文 无意义音节 * 第二单元 表象 形象记忆 定义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做表象,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结果)也叫表象。 实际上表象就是在记忆的分类中所讲的形象记忆。 表象所回忆出来的内容一定是事物的形象,而不是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者语言的描述。 * 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 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这三个系统无论在信息的编码、加工、储存和提取方式上,还是在信息储存的时间长短上,都不同于其他系统。 * 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 瞬时记忆的特点 瞬时记忆的容量为920比特。图象记忆保持的时间为0.251秒,声象记忆保持的时间可以超过1秒,但不会长于4秒。 如果对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注意,或者说当意识到瞬时记忆的信息时,信息就被转入短时记忆了。否则,没有注意到的信息过1秒钟便会消失,也就是遗忘了。 * 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的定义 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 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的特点(1) 1、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72,59个项目,记忆广度。 2、语言文字的材料在短时记忆中多为听觉编码, 3、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工作记忆),可以被意识到的。 可从长时记忆中提取知识和经验到短时记忆。 4、复述,不管是机械的复述,还是运用记忆术所做的精细 复述,转入长时记忆系统。 * 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 长时记忆的定义 长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 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 长时记忆的特点 1、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 2、语义编码是用语词对信息进行加工,按材料的意义 加以组织的编码。形象编码是以感觉映象形式对事 物的意义进行的编码。 3、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如果不是有意回忆的话,人 们是没有意识到的。 4、长时记忆的遗忘自然的衰退、干扰造成。 干扰:A、前摄抑制 B、倒摄抑制 * 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 *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思维的定义 思维: 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思维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最主要的特征是间接性和概括性。 间接性:人通过思维还能对尚未发生的事件作出预见和未见的事件进行推测。(天气预报)概括性: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 * 第一单元 思维概述 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分析与综合 抽象与概括 分析:是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属性的过程; 综合:是在头脑中将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 抽象:是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其非本质的属性和特征的过程; 概括:就是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 第二单元 思维的种类 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一、按思维的形态 动作思维(在思维过程中以实际动作为支柱,3岁前);形象思维(用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6-7岁); 抽象思维(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词为中介)。 二、探索问题的方向 辐合思维(利用已有的信息,达到某一正确结论,集中思 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同。) 发散思维(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 散,功能是求异与创新) 三、创造性创造性思维要求个体具有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发明能力。 再造性思维(用已知方法解决问题) 创造性思维(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 * 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 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战争 正义战争 中国的正义战争 概念的内涵越深,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 概念的内涵越浅,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多,外延越广。 * 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的定义 问题解决: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给被试者提出一个问题,让被试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循一定的规则,去解决这个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在被试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去发现他的思维活动的规律。 * 第三单元 概念掌握与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定势的作用 定势:是人们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对后边所从事的活动的影响。已有的知识经验,或者刚刚发生的经验都会使人产生定势。 * 第四单元 语言与言语 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社会现象, 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言语要借助于语言才能实现,离开了语言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只能通过表情、动作,而这种方式的交际所能交流的内容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 * 第五单元 想象 想象的定义 想象:是人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 想象以表象的内容为素材,来源于表象,却和表象有了本质上的差别。 * 第五单元 想象 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的目的。 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在一定目的、意图和任务的影响下有意识地进行的想象。 有意想象又分为创造想象、再造想象和幻想。 * 第六节 意识和注意 * 第一单元意识 一、什么是意识: 是醒觉状态下对外界事物和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 意识到-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认识形式,是一种反映形式。思维和体验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两种功能:1、监视自我和环境,2、控制思维和行为。 动词- “意识到”的活动-认识活动;名词-与物质存在相对立的活动的结果-知识、思想、观念等等。 * 二、意识的状态?在正常条件下,意识具有四种不同的状态: 1、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2、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无意识状态? 3、自日梦状态? 4、睡眠状态? * 二、意识的状态? 一 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在这个状态里,人的意识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够有意识地去做成一件事情,是意识的第一状态。 * 二、意识的状态 二 自动化的意识状态-无意识状态? 意识的参与成分相对较少, 活动变成自动化了, 可以同时进行其他活动,是意识的第二种状态。 个体没有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潜意识有两个含义: 一、对自己的一些行为的真正原因和动机不能意识到, 二、在清醒的意识下面还有潜在的心理活动在进行着。 * 你对他的了解有多少?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You are at home in your dream Language is the door to unconsciousness * 生 平 1、癔症研究 1895 2、精神分析学的起源 1896 3、梦的解析 1900 4、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分析 1904 5、少女多拉的分析 1905 6、玩笑及其与无意识的关系 1905 7、性学三论 1905 8、精神分析运动史 1906 9、耶森的 中的妄想与梦 1907 卓越的成就 列奥纳多?达?芬奇和他对童年时代的一次回忆 1910 图腾与禁忌 1913 对战争与死亡时期的思考 1915 超越唯乐原则 1919 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 1920 自我与本我 1921 抑制、症状和焦虑 1925 幻觉的未来 1927 文明及其不满 1929 精神分析引论新编 1930 摩西与神教 1938 著作(20多部) * 弗心理(意识)与人格结构示意图 意识层 前意识 潜意识 本 我 (一切行为动力的来源) 快乐原则 自 我 超我 现实原则 道德原则 适应作用 稽查作用 动力作用 人格结构说 人格结构理论 心理动力论 * Freud 意识 潜意识 无意识 压抑、检察官 意识 前意识 无意识 压抑 愿望、恐惧 记忆、情绪 * * 基础心理学 * 基础心理学第一节 绪 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的本质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第四单元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基础心理学又叫普通心理学: 以正常成人的心理活动为对象,阐述心理活动最基本的规律。 学习重点:掌握好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 什么是基础心理学 * 心理现象 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 认识 情感 意志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 过程 过程 过程 特征 倾向性 感觉 能力 需要 知觉 气质 动机 记忆 性格 兴趣 想象 理想 思维 信念 世界观 * 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 1.脑是心理的主要器官 2.心理的发生、发展与脑的发育紧密相关 3.心理是脑的反射活动 4.脑破坏会引起心理异常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 2.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心理是人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 4.社会生活实践对人的心理起制约作用 *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古希腊的盖伦(Galen,C.)提出了气质的概念,把希波克拉底的分类叫做人的气质类型;沿用至今。 1879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的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开端。 * 第三单元 心理学发展简史 构造心理学: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是冯特(1879)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 S-R关系,经典语录 格式塔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墨、克勒和科夫卡 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1351 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 意识是连续的整体,实际应用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化工中间体:染料中间体项目发展计划
- 2025中医技能考试题目及答案
- 棉花加工工岗前技能掌握考核试卷含答案
- 栲胶干燥工安全教育知识考核试卷含答案
- 绕组线漆包工岗前决策判断考核试卷含答案
- 第1节 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北师大版
- 腐乳制作工岗前保密意识考核试卷含答案
- 蒸化机挡车工安全技能测试评优考核试卷含答案
- 基于螺环结构的热活化延迟荧光聚合物材料的合成与性能
- 金属挤压工岗前环保竞赛考核试卷含答案
- 某培训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 YY/T 1617-2018血袋用聚氯乙烯压延薄膜
- GB/T 39965-2021节能量前评估计算方法
- GB/T 3934-2003普通螺纹量规技术条件
- 尿动力学检查操作指南2023版
- 五星领导人课件
- GB/T 22560-2008钢铁件的气体氮碳共渗
- 《大体积混凝土》课件
- 日本产业发展及文化讲义课件
- 中北大学火炮概论终极版
-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讲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