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研究.docx_第1页
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研究.docx_第2页
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研究.docx_第3页
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研究.docx_第4页
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研究.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研究班级:113060 姓名:习星 学号:201510040 序号:28摘要:石油天然气行业是具有投资高、周期长、风险大等特性的特殊行业,其会计处理中必然包含符合行业特点的独特会计准则。本文阐述了我国目前石油天然气行业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并对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现状进行了简单描述,从而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探讨并提出了新准则对我国油气企业发展的建议。Abstract:petroleum and gas industry is a large investment, long cycle, high risk of special industry, and the accounting must contain uniqu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 accordance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petroleum and gas industry, and brief describ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petroleum and gas. Then,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discus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etroleum and gas companies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关键词: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Key words: petroleum and gas; accounting standards; CAS27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是关于石油天然气资产的规范,应包括石油天然气资产计价、转让收益决定和石油天然气资产报告1。石油天然气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被认为是现代社会运行的血液,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计民生,石油天然气行业运行的态势如何关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石油天然气资产的会计核算,也直接影响着石油天然气资产的定价,进而影响一个国家的能源开采政策。因此,从会计角度更准确的核算石油天然气资产的成本、损耗和利润,使资源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论文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回顾了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论述了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本世纪初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提出,提高国际财务信息可比性的一系列会计准则全球趋同计划。世界各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已经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我国近年来一直关注着国际会计协调和趋同的新发展态势,并开展了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一系列行动2。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新会计准则,其中初次涉及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即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从此在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化加快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油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问题将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本文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量化的角度对油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做出全面系统的分析。采用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的方法,从油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相关概念出发,回顾了油气会计国际趋同的发展历程,介绍油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度测量方法并分析比较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我国油气会计准则与国际油气会计准则进行实证分析,论述了我国油气会计准则与国际油气会计准则己实现了充分的趋同,但由于我国特殊的会计环境,我国油气会计准则与国际油气会计准则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油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与策略。1 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回顾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经济建设这个大背景,前人将我国对石油天然气会计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3: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研究的空白期(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外石油天然气理论与实务的翻译介绍期(20世纪80至90年代中期)和石油天然气会计的系统研究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1.1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研究的空白期改革开放之前,受前苏联的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也采用计划经济建设宏观发展模式,石油企业的会计制度采用当时颁布的全国建立统一会计制度,只是在企业内部核算时的具体成本项目与其他行业有所不同。1.2国外石油天然气理论与实务的翻译介绍期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改革也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4。我国大力学习和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在石油天然气的会计管理方面,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崔越阿等译的石油勘探开发会计(1986)、王国梁译的石油工业财务会计(1988)、施鸿熙译的石油和天然气工业会计基础(1989)等5。我们可以对国外石油天然气会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作一全面的了解。1.3石油天然气会计的系统研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1世纪,随着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我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改革也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6。美国等西方国家,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已纳入其会计准则体系。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先后颁布了6个有关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专门会计准则,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在2005年1月颁布了IFRS矿产资源的勘探与评价7。近年来,由于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日趋完善和石油天然气企业的陆续上市,这就要求该行业必须有适合自己行业特点的制度化、准则化的会计业务处理政策和原则8。大大推动了油气会计方法的改革,2006年一套符合油气行业生产特点的油气会计准则应运而生,企业会计准则第27号石油天然气开采(以下简称“CAS27”)是此次会计准则改革的亮点之一,使得油气开采这一特殊领域有了基础的准则体系9。该准则在很多地方都体现出了与国际油气行业会计准则的一致性,这对我国油气行业的发展、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我国油气企业能够实现“走出去”融入国际竞争环境创造了坚实的会计基础。2 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石油天然气生产公司可以说是三足鼎立,即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CNPC)、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SINOPEC)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CNOOC)10。我国会计行业对上市的股份执行FASB或IASB的准则,对非上市的股份则执行各自内部会计制度,在国内没有统一的油气生产活动会计规范。这种现状,不仅加大了石油企业的会计信息提供成本,也使得各企业的信息缺乏可比性,难以满足投资者进行正确决策的需要,也不利于国家对行业的管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CAS27应势而生,它借鉴了国际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并结合生产工艺本身的特点,对我国油气开采行业的会计规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油气这一特殊行业有了基础准则体系。它的优势有:允许采用产量法计提油气资产的折耗,明确了油气勘探支出的会计处理采用成果法,规范了矿区权益转让的会计处理,允许提取弃置支出准备。3 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处理中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对石油天然气方面的会计准则的研究起步较晚,涉及范围较窄,局限性较强,在会计处理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11。以下列举三类进行阐述:3.1 油气准则内容不全面CAS27在未探明矿区的评估和重新分类、石油天然气混合产量的成本摊销的会计处理等一些方面,规定的很少或者根本没有规定。在研究油气会计准则时必须发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力量,深入研究我国石油企业的特点、所处的会计环境和国外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开发一套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惯例相协调的油气会计准则。准则的制定需要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保证准则的逻辑性、准确性和适用性。3.2 披露要求比较简单CAS27对油气资产减值的披露太简单,对于资产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等没有考虑。与中国石油天然气准则相比,美国油气准则对披露的规定详细而且全面,几乎涉及油气生产的所有方面,尤其是要求对油气储量及其变动进行标准化计量并作为补充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3.3 关于油气减值的规定不明确CAS27关于资产减值准则对特殊资产并未进行特殊考虑,企业无法直接按规定的减值迹象判断油气资产减值与否。4 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建议4.1 必须建立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在我国,石油天然气等战略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CAS27中仍然还存在一些规范性的问题,因此,客观、公允地计量与报告石油天然气生产活动对投资者投资和政府进行管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必须制定与国际接轨的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规范油气企业的会计核算,进一步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促进国际间的协调发展。4.2 加强石油天然气会计理论的研究就目前为止,我国对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研究机构太过于单一,以老牌石油学院的大学研究人员为主,缺乏生产一线的人员研究成果,对于石油天然气的会计准则的研究,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研究人员对国内外的各种会计准则已经研究的比较成熟,但对于国内单个石油天然气公司的研究尚且不够,要结合我国独特的实情来研究,因此,必须加强实践方面的研究工作。4.3 完善披露等会计处理我国的油气准则充分借鉴了美国现行的油气会计准则,但是在未探明矿区的评估和重新分类、勘探井和勘探参数井完钻时的会计处理、石油天然气混合产量的成本摊销、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等方面,我国准则规定的很少或根本没有规定,因此需要继续研究和做进一步的规定。此外,我国的油气准则同美国油气准则差距最大的方面是在披露上。美国油气准则对披露的规定详细而且全面,几乎涉及油气生产的所有方面,尤其是要求对油气储量及其变动进行标准化计量并作为补充信息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的油气准则在披露方面则显得比较单薄,需要极大的补充和完善,同时也对石油天然气会计研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参考文献1龚光明,肖文建. 关于建立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调查分析J.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32-38.2吴杰,张自伟. 中美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比较对完善我国石油天然气开采会计准则的建议J. 国际石油经济,2005,12:41-44+67.3张自伟,吉寿松. 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 管理现代化,2005,06:60-62.4吴杰. 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研究综述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15-20.5RebeccaA. Gallun. Fundamentals of Oil& GasAccoun-ting. Penn Well Publishing Company, 1993.6Horace R. Brock etc. Petroleum Accounting-Principles, Procedures & Issues, fourth edition, Price Waterhouse Coopers, 1997.7怡敏. 我国石油天然气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D.西安石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