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行做媒,微信支付不再遥不可及.doc_第1页
招行做媒,微信支付不再遥不可及.doc_第2页
招行做媒,微信支付不再遥不可及.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前几日我曾撰写过一篇关于文章 类APP ,网第三大入口? 一文后,有一个每天有1000多粉丝新增的“微信APP开发者”找到我跟我交流了一下微信公众账号订阅及应用内付费的想法。微信是有付费订阅的潜在需求的。笔者的SuperSofter仅仅是靠赞助模式,1000个好友,目前已经收到5笔赞助。订阅比0.5%。而那位日增一千粉丝的朋友,粉丝已集体赞助其1.5万用来扩容服务器。粉丝中还有很多声音建议他采用订阅的模式:现在他的服务器、内容等方面质量得不到保障,有部分粉丝愿意付费获得更稳定的服务。这很容易解释,微信比微博更容易形成一个忠实度高的“小众圈子”。用户可以关注100个每天刷屏的薛蛮子,却很难关注100个每天发布消息的公众账号;对于微博账号来说获取用户也比获取微信号容易许多。微信,长处是用户质量;微博则胜在粉丝数量。忠实的小众圈子,更有培育付费订阅的机会。微信的付费订阅可以想象成APP的购买。所谓微信内收费,是指在使用微信账号的过程中发生的交易。比如娱乐(游戏的增值服务)、文学(杂志的延伸阅读)、电商(电商账号的交易)以及线下交易发生的(二维码商铺)。这些领域的微信公众账号探索颇多,但是一直受制于微信的支付能力。前面提到的那位朋友,付费订阅没有支付手段。我的SuperSofter公众号的赞助也只有通过公布财付通和支付宝的方式。不过现在看来微信订阅和微信内收费的模式指日可待。腾讯不急着实现微信支付的功能,银行早已按捺不住。招商银行在去年已推出微信客服号,彼时只支持简单的业务查询及余额查询。4月初招商银行高调地开始推广其“信用卡微信、QQ智能服务”,包括给大量信用卡客户邮箱发邮件推广。现在,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微信号支持的不只是余额查询,在招商银行手机银行能办的业务,几乎都可以实现。比如余额、积分、账单、清单、密码重置等。通过文字交互后,招商银行公众号会进行引导,如果有必要,会引导到手机网上银行进行操作。这一步需要在微信对话框输入查询密码鉴权。查询余额、积分等则不需要每次都鉴权。打开手机网上银行这关键一步,并不使用外部浏览器,而是使用微信的内置浏览器模块。也就是“通过微信打开了网上银行”。都是基于浏览器引擎,在技术上没什么不同,且招行可以利用HTTPS等协议确保安全性。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却是一个流畅的体验:如果腾讯与招商银行联合打通了手机网上银行的支付接口,届时,用户需要“微信内支付”时,点击支付,引导到招商银行的付款页面输入鉴权信息。这个过程,与我们在PC上网购后,跳转到网银付款非常类似。您可能会说,手机和IPAD早有支付宝的APP和招商银行的APP了,也可以直接支付。但这是不完整的体验和流程。使用微信时,如果还需要打开其他应用、浏览器甚至PC进行支付,是一个别扭的购物流程。手机上不同应用切换也不太方便。在微信里面直接完成支付,全流程在微信实现,是一个无缝的使用流程。在网银与微信接口打通后,微信再将接口封装给微信APP开发者,微信公众账号也可以进行付款确认等闭环处理。而不是人工确认。如果微信再打通财付通,甚至直接与财付通账号绑定,支付过程则会更加顺畅。不过,在打通之前,与第三方网银的融合,看上去也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招行微信号这次更新还有一点值得关注:账号变动信息将发微信消息到绑定微信号。这个提醒以前只会发手机短信。这也说明了微信对短信的替代作用在逐步放大。之前跟移动的朋友聊,其认为微信可以替代亲密好友之间的短信。对于发生在平时联系少的节日群发短信、企业群发的宣传短信、验证码认证类短信无法替代。招商银行的“账号变动微信提醒”,让我们看到微信的实力。如果“账号变动微信提醒”下次被其他公众号实现为“验证码微信提醒”呢?这暂时仅仅是一个假设,微信有时候还得依赖短信验证码。但是这说明微信号具备的身份认证的能力。正是这种身份认证的能力,使得微信可以替代运营商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传统的短信和语音。运营商花了数年探索的各种形态的“手机支付”,比如手机羊城通(需要使用特殊手机卡及后盖内加天线的近场支付)、手机钱包(手机号码就是一个虚拟银行账号),微信也可以承载。前者结合手机的NFC,后者与财付通等远程账号类支付工具打通。然后实现微信公众账号的订阅及交易支付、微信号之间的支付(每个微信号都是一个微信钱包,摇一摇转账)、实体店的NFC等形态的支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