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应用”优秀教学案例评选七律长征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1)、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2)、通过网络搜索查找长征的相关的资料。4、教师课前准备:准备七律长征课文朗读视频、飞夺泸定桥视频。制作教学多媒体课件。二、教学课题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逶迤”、“磅礴”等词语的意思。2、能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过程与方法:1、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反复诵读和品评诗句。2、借助多媒体视频,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 情感与价值: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三、教材分析七律长征是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七律诗。全诗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它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四、教学方法借助互联网搜索,使学生能直观形象感受文本,理解词语,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以读促悟,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知道毛泽东是谁吗?出示毛泽东图片,简介毛泽东。/view/1689.htm2、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写的一首诗七律长征。(板书课题:七律长征)齐读课题。中间有个间隔号,稍微停顿一下。(示范读)3、读课题后你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出示诗歌教师讲解七律特点。全诗共八行,每行有七个字,所以叫七律。/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cl=2&cm=1&sc=0&lm=-1&fr=ala2&pn=1&rn=1&di=228304236800&ln=1994&word=%C6%DF%C2%C9%CC%D8%B5%E3%CD%BC%C6%AC#pn27&-1&di259956780100&objURLhttp%3A%2F%2F%2Fuploadfile%2F2010%2F0722%2F20100722060054889.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2zyq3_z%26e3Bv54AzdH3Fda8aAzdH3Fa0ddAzdH3Fn0ld_z%26e3Bip4s&W300&H420&T8985&S116&TPjpg4、什么是长征?请看资料袋,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补充长征资料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查找有关长征的背景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未成曲调先有情”,既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热情,又让学生初次感受长征带来的心灵上的震撼。二、初读全诗过渡:(出示红军长征的线路图)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红军的脚步走进长征。/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cl=2&cm=1&sc=0&lm=-1&fr=ala2&pn=0&rn=1&di=295870203551&ln=1995&word=%BA%EC%BE%FC%B3%A4%D5%F7%B5%C4%CF%DF%C2%B7%CD%BC#pn2&-1&di159510503461&objURLhttp%3A%2F%2F%2F971613938%2Fpic%2Fitem%2F0f375a8bdda046a4bd3e1edd.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it_z%26e3Bkwt17_z%26e3Bv54AzdH3Fl08m8nlnbAzdH3Fwsk74AzdH3Ftpj4AzdH3Faun0cwbk11wa9mw9k1nj8j11_z%26e3Bip4s&W500&H447&T10853&S96&TPjpg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找学生读。(注意正音,做到声音洪亮,读得流畅)3、听读课文(播放课文动画朗读)。/show/kpLNvMVUIjgY4eETd1r2cg.html指导学生从节奏、重音等方面读出诗的韵律。设计意图:播放课文动画朗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初步感知,并通过各种朗读让学生在初读全诗的基础上得到了充分读诗的机会,并读出诗的韵味。三、品读课文(一)初步理解1、这首诗中有一句诗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出示句子)它是中心句,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再读2、同学们,红军长征难不难?(难)可是毛主席和红军战士们怕不怕?3、这句诗中的哪个词告诉我们他们不怕?(只等闲)理解:只等闲4、指名理解句子意思。(二)细读激情1、读一读全文,看看红军在长征途中 都经历了哪些艰难险阻?(用勾画出来)出示学习方法指导:1、放声地、反复地读诗句。2、通过抓重点字词来理解诗句。3、大胆说出自己的体会。4、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四人小组用学习方法合作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情况。A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1)五岭是怎样的山岭?(课件出示五岭的图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cl=2&cm=1&sc=0&lm=-1&fr=ala2&pn=0&rn=1&di=246704133600&ln=1770&word=%CE%E5%C1%EB%C9%BD%C2%F6%CD%BC%C6%AC#pn5&-1&di139894456201&objURLhttp%3A%2F%2F%2F20090812%2F3214780_145212017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8AzdH3F90AzdH3F8nkn1jba99u0ucnn_z%26e3Bip4s&W1024&H727&T8074&S224&TPjpg(连绵不断、山岭高耸入云、峰峦雄伟、山势高大、险峻)a山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就叫逶迤。这五岭即五座山岭,它纵横四省,绵延千里。谁能读出这种气势?(2)我们一起来看看“乌蒙山”。(课件出示乌蒙山的图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cl=2&cm=1&sc=0&lm=-1&fr=ala2&pn=0&rn=1&di=5932634350&ln=1995&word=%CE%DA%C3%C9%C9%BD%CD%BC%C6%AC#pn0&-1&di5932634350&objURLhttp%3A%2F%2F%2Fdz%2Fattachments%2Fmonth_1001%2F1001261053ac16080b2aae891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ptjkw_z%26e3Bkwt17_z%26e3Bv54AzdH3FrAzdH3F8dbccclbdm&W1134&H756&T10616&S168&TPjpga乌蒙山海拔二千三百多公尺,有我们700多层教学楼那么高。用一个词形容你看到的“乌蒙山”。(气势磅礴、高大雄伟、险峻陡峭、崎岖)b气势雄伟就叫磅礴。读读这句话,谁能读出乌蒙山的这种气势?(生齐读)(3)同学们,五岭、乌蒙如此险峻,但在红军眼里,它们像什么?理解: “腾”、 “走”,谁来说说句子意思?/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66441703624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E7%BF%BB%E8%85%BE%E7%9A%84%E7%BB%86%E6%B5%AA%E5%9B%BE%E7%89%87/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st=-1&fm=result&fr=&sf=1&fmq=1366441825944_R&pv=&ic=0&nc=1&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ie=utf-8&word=%E6%B3%A5%E4%B8%B8%E5%9B%BE%E7%89%87(4)透过这诗句,你看到了怎样的红军?(不怕困难、坚强、不屈服、英勇无畏等)(5)指导朗读:读出你的感受,注意突出五岭的绵延不绝、乌蒙的气势磅礴,而“腾细浪”、“走泥丸”则要读得平淡,表现出红军的“不怕难”。过渡:面对山,红军不怕,面对水,红军更是无所畏惧。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1)理解:云崖、铁索,谁来说说句子意思,这句诗里藏了两个故事,谁知道?(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深入感悟“暖”。出示金沙江图:“金沙江自古不通舟,水急天高一望愁。”这就是险峻的金沙江,/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cl=2&cm=1&sc=0&lm=-1&fr=ala2&pn=3&rn=1&di=149769425150&ln=805&word=%BD%F0%C9%B3%BD%AD%CD%BC#pn3&-1&di149769425150&objURLhttp%3A%2F%2F%2F20091020%2F455997_220623084040_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gtrtv_z%26e3Bv54AzdH3Ffi5oAzdH3F8AzdH3F90AzdH3Fjavn1cmwlavml9l0_z%26e3Bip4s&W1024&H768&T7546&S248&TPjpga当时敌人疯狂地说,一只鸟飞过去都是妄想,你们知道红军是怎样渡金沙江吗?(师介绍故事:金沙江两岸高山峭壁,水流湍急,惊涛骇浪,敌人戒备森严。我们的红军足智多谋,一面假装攻打这头,吸引敌军的主力部队;而另一面我军主力队悄悄到另一面奇袭,缴获渡船,成功渡江,不费一枪一弹,等敌人发觉赶来时,我军已安然离开,敌人只能望江兴叹了。b所以,每当想起这场战役,就让我们感到?(喜悦)用文的一个字来形容,就是“暖”。那么应当用什么的语气读?(高兴、欢快)来,请你把这种语气送到句子中读出来!深入感悟“寒”。长征途中红军和敌人的战斗,有智取,也有恶战。让我们看一看飞夺泸定桥的壮烈场面吧。/v_show/id_XMTQyODUwMjY0.htmla如此惊心动魄的战斗,当时夺桥的22位勇士全都牺牲了,每当想起这场战役,就让我们感到(悲伤等)用文的一个字来形容就是(寒),来,请你把这种感受送到句子中读出来!这里的“暖”和“寒”其实是作者当时的心情描写,一“暖”一“寒”写出了金沙江水流湍急,大渡河的险要,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作者用词是多么的精妙!让我们一起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读出一喜一悲的味道来!设计意图:此环节多处及时为学生提供图片和视频,创设直观情境,容易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共鸣。2、出示:“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a哪两句写红军取得长征的胜利?B理解:“三军”、“尽开颜”。谁来连起来说说意思。/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cl=2&cm=1&sc=0&lm=-1&fr=ala2&pn=0&rn=1&di=84782248300&ln=1989&word=%E1%BA%C9%BD%CD%BC%C6%AC#pn6&-1&di229513731950&objURLhttp%3A%2F%2F%2Fimages%2Fphotoblog%2F5%2F7%2F6%2F8%2F5768370%2F20096%2F13%2F1244824370598_mthumb.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1r_z%26e3Brv5gstgj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1ri5p5AzdH3F89n8n9a_z%26e3Bip4s&W720&H514&T10798&S154&TPjpgc红军克服了重重困难,胜利就在眼前,高兴吗?让我们把红军胜利的喜悦读出来吧!3、此时,你看到了一支怎样的红军队伍?(坚强、乐观、大无畏)设计意图:借助网络和多媒体,使书本上抽象的话,变成了学生看得见的具体画面,静态的语言变成了动态的情景,用直观的演示代替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和文本之间进行充分对话,感受到红军战士的大无畏精神。同时,充分重视读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达到以读促学的目的。四、回归全文1、这首诗展示了红军长征途中征服困难的哪些画面?(翻越南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除了诗中所说的难,你知道长征途中还有哪些困难?(饥饿、疾病、寒冷、几十万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等)五、情境练写1、听歌感悟情境/v_show/id_XMTg1ODY1NDE2.html同学们,长征难,这“难”是道不尽,说不完的。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呈现红军长征的画面,完成练笔。例:在炎炎的烈日下,大地就像是一个蒸笼,万物都失去了生机,又饥又渴的红军们却依旧在热浪中缓慢地移动着(在磅砣的大雨里, ;在凛冽的寒风中, ;在大雪纷飞的雪山上, ;)六、课外拓展1、长征途中,毛泽东留下了很多豪迈的诗篇,清平乐六盘山就是其中一篇。1935年,毛泽东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人。在战斗胜利鼓舞下,当天下午就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这首词就是毛主席在翻阅六盘山时写的。齐读。2、毛主席的诗词每一首都是那样的豪情万丈,成为不朽的史诗。请同学们课后去收集毛泽东的诗词好好地读一读。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语文走向生活。一堂课是结束了,但那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中点,而不是终点。这个环节再次展示毛泽东豪迈的诗篇,有效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毛泽东诗词的兴趣,实现了知识的有效拓展。七、作业1、背诵全诗,默写全诗。2、找毛泽东的其他诗读一读。板书设计: 五岭 千山 乌蒙 岷山 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七律 长征 金沙江 万水 大渡河六、教学反思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七律诗。它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课堂上,我借助互联网搜索,使学生能直观形象感受文本,理解词语,感受红军战士的伟大精神。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以读促悟,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充分感觉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我首先介绍有关七律的知识,使学生对七律诗有一定的了解,再通过课文中注释,从字里行间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然后我通过阅读 “资料袋”,学生补充长征资料,巧妙地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为诗的理解减缓坡度,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年代,走进二万五千里长征漫漫征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异形建筑幕墙测绘方案设计
- 活动策划公司团队宣传方案
- 建筑方案设计文本怎么写
- 东营广场舞活动方案策划
- 药品安全法培训小结课件
- 主题剧场建筑布置方案设计
- 二注建筑方案设计心得
- 美发设计开业活动策划方案
- 银川尾矿库施工方案
- 开发商自渠营销方案
- 检验科质量管理SOP-检验科SOP
- 2024年中国食品包装用衬纸铝箔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医院医疗质量关键环节与重点部门监管制度
- 2024中国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临床管理共识解读
- 培训课件 -王宝顺(泰然)《阳明心学-新时代企业管理的运用》
- 高中英语2024届高考高频词汇(共1801个)
- 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技术 课件 模块三 装配式吊顶
- 挤压与膨化技术
- 艾媒咨询:2021年中国企业数字化发展研究报告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400道及参考答案【b卷】
- 网织红细胞检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