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测试题附答案.doc_第1页
2018年秋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测试题附答案.doc_第2页
2018年秋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测试题附答案.doc_第3页
2018年秋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测试题附答案.doc_第4页
2018年秋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测试题附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秋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测试题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1)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_。(吴均与朱元思书)(2分)(2)描写军队夜袭,预示着恶战即将来临的句子是: , 。 (李贺雁门太守行)(2分)(3)王绩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 (2分)(4)杜甫在春望中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的句子是:“ , 。”(2分)(5)晏殊的浣溪沙中着重描写伤春感时、被誉为“千古奇偶”的词句是: , 。 (2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1)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lio qio( )。(2)(3)大自然拿我去把qin shn wn h(_)装点。(3)我预先知道的,所以能有这样的成绩。末尾是n mng(_)。(4)在客厅里zhng jn wi zu(_)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3分)A、生活就像洋葱,你一层一层地揭开它,总有一层会让你潸然泪下。B、众目睽睽的世界杯足球赛在人们的期盼中拉开帷幕。C、正是您的坚持与不懈努力,才创造了一个永垂不朽的传奇。D、无疑,这张脸平淡无奇,障碍重重,没法弥补,不是传播智慧的庙堂,而是禁锢思想的囚牢。4、下列各句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开展”与“策划”互换)B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惠州的蓝天成了常态。(删去“随着”)C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删除“当”)D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公益。(在句末加上“活动”)5、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仿写句子。(4分)成熟的麦穗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虚;_,_;_,_;温柔的水珠能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二、阅读(46分)(一)愚公移山(10分)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分)(1)出入之迂也( )(2)寒暑易节( )(3)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8、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是愚公移山的原因。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饱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二)百丈山记(9分)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山之胜,盖自此始。 循磴而东,即得小涧。石梁跨于其上。皆苍藤古木,虽盛夏亭午无署气。水皆清澈,自高淙下,其声溅溅然。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小屋三间,不能容十许人。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风来两峡间,终日不绝。门内跨池又为石梁。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水自西谷中循石罅奔射出阁下,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自池而出,乃为前所谓小涧者。阁据其上流,当水石峻激相搏处,最为可玩。乃壁其后,无所睹。独夜卧其上,则枕席之下,终夕潺潺。久而益悲,为可爱耳。(节选自朱熹朱文公文集,有删改)注释:百丈山:在今福建建阳东北,东与崇安、浦城二县接界。绝壑:又深又险的山沟。控:临。山门:佛教寺院的大门。玩:欣赏,品味。9、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南与东谷水并注池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B. 终日不绝/绝巘多生怪柏C. 登百丈山三里许/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独夜卧其上/天下独绝10、用三条“/ ”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3分)庵 才 老 屋 数 间 卑 庳 迫 隘 无 足 观 独 其 西 阁 为 胜。11、第二段中作者移步换景,交代了怎样的游览路线,主要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3分) (三)苏州园林(选段)(10分)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2、请结合具体内容说说选文第二段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4分) 13、请结合上下文说说选文第三段中划线句子的含义。(3分) 1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第一段中的败笔原指字写得不好或画画不好的一笔,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B、第二段运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由表面现象追溯内在原因。 C、选文采用了“先总后分”的结构方式说明了苏州园林“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D、选段扣住苏州园林“完美如画”的特点,按照先总说后分说,先大处后细处的思路逐层解说。 (四)一双新布鞋(15分)黑王辉那时,母亲很喜欢做鞋。一闲下来,母亲就要把我们穿破的旧衣服,还有破被单,烂被面剪成一块一块的破布,洗洗晒干。院子里的晾衣绳上,满是这些破破烂烂的东西。母亲又把吃剩下的米稀饭,放在锅里熬了熬,洒些面搅搅,看着剩饭成了黏黏的浆糊时,才熄了火。我们那儿把这种浆糊,叫做“糨子”。母亲把那些破布摊在桌子上,一层层刷糨子。刚开始的时候,糨子还会通过布丝的缝隙渗进去,随着布慢慢变硬,糨子渗不进去,也就不刷了。放在太阳地上晒过之后,布便又干又硬了。母亲拿出鞋样子,比照着开始把布剪成鞋底的模样。所谓鞋样子,其实就是照着我们的脚剪下来的纸片。把这些剪成形的布叠放在一起,就是所谓的“千层底”了,不过还需要母亲穿针引线,纳一下。像这样的秋日,母亲就会带着顶针,坐在屋檐下纳鞋底。密密的齐齐整整的针脚美极了。纳完鞋底,母亲就去街上,通过一番讨价还价之后,买了一些洋布,或者是灯芯绒,拿回来做鞋帮。母亲给鞋帮上衬些好看的白边或者花边,再把鞋帮纳到鞋底上,一双布鞋才算做成。做完之后,母亲会把我叫过来,穿上去试试。我说夹脚,母亲说没事儿,新鞋都夹脚,穿一段时间就好了。还真是这样!那时,我正处于长身体的年纪,脚也噌噌跟着长,不到一年就嚷嚷鞋夹脚,母亲就得给我重新做几双。一般都是两双以上,我可以换着穿。就这样,我穿着母亲做的布鞋,一直读到高中。高中时来到了县城里,看着同学们都穿着旅游鞋或者皮鞋,就觉得自己很土。也省吃俭用买了双旅游鞋,又自作主张买了双皮鞋。穿着皮鞋旅游鞋,我觉得很受用,比穿布鞋的感觉好多了。母亲每年还是会给我做两双布鞋,等我放假回家时给我,让我临走时带着。母亲说咱是农村人,衣着朴素点无所谓,但是不能让人笑话,说你妈是个懒婆娘。在我们村,谁要是不给孩子做新鞋,就会被人这样笑话的。我点点头,对于母亲的俏皮话面无表情,心里想,要是穿上你做的布鞋才让人笑话呢!那年过年,学校放了假,我把行李背回了家。我没注意,一同背回家的,还有母亲两年来做的四双布鞋。我一次也没有穿过,还崭新着呢!母亲替我收拾行李的时候看见了,偷偷把鞋藏了起来。年后要去上学了,母亲多给了我一些钱,说拿着买两双旅游鞋穿吧,看你挺喜欢穿旅游鞋。我的谎言一下子被母亲戳穿了,觉得很惭愧,就低下头来,不敢再看她。从此以后,她就再也没有给我做过鞋,却常常背着父亲多给我些钱,说是买几双像样的鞋,不要被人笑话。刚来到单位时,竟然看到我们老总穿着一双布鞋,我很奇怪,说孟总,A.您还穿布鞋啊!孟总很骄傲地把脚伸到我面前,说看上去不错吧!我点点头,说就是,挺好的。孟总说你不知道吧,这是我母亲纳的,七十多岁了还给我做鞋穿,太疼我了。我说是啊!有母亲的呵护,肯定觉得很幸福啊!这样说着,心中却深有感触。前些天,打电话回家,说起脚上长了脚气,奇痒无比,问母亲有什么偏方没有。母亲说,穿那种不透气的鞋,能不长脚气吗?哪有什么偏方!今天却托弟弟给我带来一双布鞋。我看着那密密的针脚,知道那是她不知道熬了多少个夜晚赶做的,心头就一阵温暖。B.我穿上试试,很合脚,很舒适。我决定,明天就穿着这双布鞋上班,不是为了和领导同步,而是图个心安自在,毕竟我误读母亲的拳拳爱心,也这么多年了。15、随着事件的发展,“我”对母亲制作的布鞋的感情发生了变化,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填写下表。(4分)事件一直穿布鞋不再穿布鞋孟总夸布鞋重穿布鞋感情16、请联系原文具体内容,说说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4分) 17、请联系上下文,仔细品味第段中A、B两处划线的句子。(4分) 18、有人认为文中第段与表现“我”母亲的美德无关,应当删去,你认为呢?(5分) 三、作文:(50分)19、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只要拥有,哪怕点滴,用心珍惜,人生常乐。一段难忘的经历,一份温馨的情谊,一种独特的体验,一方自由的空间,乃至一本好书,一缕阳光,一个好心情真的,拥有不在乎多少,在乎感知,在乎呵护。请以“拥有”为话题,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题目:200400500600700四、附加题(10分)我曾几次同毛泽东一起去参加过村民和红军学员的群众大会,去过红色剧院。他毫不惹眼地坐在观众的中间,玩得很高兴。我记得有一次在抗日剧社看戏,休息的时候,群众一致要求毛泽东和林彪来一次合唱。林彪是红军大学的校长,只有十八岁,他以前是蒋介石参谋部里一个著名的年轻军校毕业生。林彪像一个小学生似的涨红了脸,讲了几句很得体的话,请女共产党代替他们唱支歌,逃脱了“点名表演”。毛泽东的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但因为是湖南人,他有着南方人“爱辣”的癖好。他甚至用辣椒夹着馒头吃。除了这种癖好之外,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有一次吃晚饭的时侯,我听到他发挥爱吃辣的人都是革命者的理论。他首先举出他的本省湖南,就是因产生革命家出名的。他又列举了西班牙、墨西哥、俄国和法国来证明他的说法,可是后来有人提出意大利人也是以爱吃红辣椒和大蒜出名的例子来反驳他,他又只得笑着认输了。附带说一句,“赤匪”中间流行的一首最有趣的歌曲叫红辣椒。它唱的是辣椒对自己活着供人吃食没有意义感到不满,它嘲笑白菜、菠菜、青豆的浑浑噩噩、没有骨气的生活,终于领导了一场蔬菓的起义。这首红辣椒)是毛主席最爱唱的歌。我发现他对于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甚至在长征途上,红军似乎也收到无线电新闻广播,在西北,他们还出版着自己的报纸。毛泽东熟读世界历史,对于欧洲社会和政治的情形,也有实际的了解。他对英国的工党很感兴趣,详尽地问我关于工党目前的政策,很快就使我答不上来了。他似乎觉得很难理解,像英国那样工人有参政权的国家,为什么仍没有一个人的政府。我的答案恐怕并没有使他满意。他对于麦克唐纳表示极端的蔑视,他说麦克唐纳是个“汉奸”即英国人民的头号叛徒。1. 以上文段选自美国著名记者_的红星照耀中国,本书主要内容包括:(1)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2)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3)_;(4)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2分)2结合选文及原著其他内容,分析毛泽东的人物形象。(4分) 3. 红星照耀中国为什么不因时过境迁而被遗忘、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4分) _ _ 2018年秋季学期八年级语文期末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基础(24分)1、(每错、漏、多一字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1) 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2)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3)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4)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1)料峭 (2)千山万壑 (3)匿名 (4)正襟危坐(每个词语错误一个字则该词语不得分。)3、B 4、B5、(4分)示例:忙碌的蜜蜂在花丛中穿梭,那是在教我们勤劳。娇媚的昙花选择在夜间开放,那是在教我们不要张扬。绽放的腊梅傲立在冰天雪地中,那是在教我们顽强。(句式一致2分,内容恰当2分,1空1分)二、阅读(46分) (一) 6、 曲折、绕远 更替 草木(3分)7、(1) 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行吗?(2分)(2)你的头脑真顽固,顽固到没法开窍,竟然连寡妇和小孩都比不上。(2分)8、C(3分)(二) 9、 C (A.和/参与,这里指欣赏B.断/极D.独自/独一无二)10、庵才老屋数间/卑庳迫隘/无足观/独其西阁为胜。11、游览路线:踏石瞪、过涧水、入山门而至西阁(1分),作者主要描写了西阁环境的优美和夜宿听泉的感受(1分)抒发了自己对百丈山的喜爱之情。(1分)(三) 12、作比较通过与传统建筑的比较,鲜明地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建筑绝不讲究对称的特点;(2分)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原因。(2分)13、苏州园林里假山的堆叠不仅手法娴熟,技术含量高;而且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和艺术享受。(3分)14、D(选段并没有先大处后细处的说明)(误选、多选都不得分。)(3分)(四) 15、喜爱嫌弃愧疚感恩(每空1分。)16、文中的母亲是一位慈爱、勤劳、能干、节俭和体贴孩子的农家妇女形象。(2分)从她十几年如一日辛辛苦苦地用简单的原材料为“我”做布鞋、理解孩子藏起孩子不想穿的布鞋而支持孩子买旅游鞋等描写可见。(2分)17、A句“还”字传神地表现了“我”此时仍旧认为穿布鞋老土,不理解孟总这种身份的人穿布鞋的行为;B“合脚”侧面写出了母亲对“我”的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