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机器人结构设计 专 业: 机电技术教育 班 级: 机电102班 姓 名: 许欣喆 学 号: 1664100218 指导教师: 缑瑞宾 日 期: 2014年5月 目 录引言31概况及现状分析32机械手的总体设计方案 6 2.1机械手基本形式的选择6 2.2机械手的主要部件及运动6 2.3 驱动机构的选择7 2.4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7 2.5 本章小结73机械手的手部计算7 3.1手部设计基本要求7 3.2典型的手部结构8 3.3机械手手抓的设计计算8 3.3.1选择手抓的类型及夹紧装置 8 3.3.2手抓的力学分析 8 3.3.3夹紧力及驱动力的计算 10 3.3.4手抓夹持范围计算 113.4机械手手抓夹持精度的分析计算 123.5弹簧的设计计算 133.6本章小结 154腕部的设计计算 154.1腕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154.2腕部的结构以及选择 16 4.2.1典型的腕部结构 16 4.2.2腕部结构和驱动机构的选择 164.3腕部的设计计算 16 4.3.1腕部设计考虑的参数 16 4.3.2腕部的驱动力矩计算 16 4.3.3腕部驱动力的计算 17 4.3.4液压缸盖螺钉的计算 19 4.3.5动片和输出轴间的连接螺钉 204.4本章小结 215臂部的设计计算 215.1臂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215.2手臂的典型机构以及结构的选择 22 5.2.1手臂的典型运动机构 22 5.2.2手臂运动机构的选择 225.3手臂直线运动的驱动力计算 22 5.3.1手臂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22 5.3.2手臂惯性力的计算 24 5.3.3密封装置的摩擦阻力 245.4液压缸工作压力和结构的确定 245.5本章小结 266总结 267致谢 268参考文献 26 附件:1、总体装配图2、重要零件图机器人结构设计摘 要:本次设计的液压传动机械手根据规定的动作顺序,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机械设计专业知识,通过对机器人各个部位参数的计算与校核,完成对机械手的设计,主要结构为:手部结构、腕部结构、臂部结构。关键词:机械手,臂部结构,腕部结构,手部结构引言用于再现人手的的功能的技术装置称为机械手。机械手是模仿着人手的部分动作,按给定程序、轨迹和要求实现自动抓取、搬运或操作的自动机械装置。在工业生产中应用的机械手被称为工业机械手。工业机械手是近代自动控制领域中出现的一项新技术,并已成为现代机械制造生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新技术发展很快,逐渐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机械手工程。机械手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器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也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他的特点是可以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在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领域有着广泛的发展空间。机械手的发展是由于它的积极作用正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其一、它能部分的代替人工操作;其二、它能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遵循一定的程序、时间和位置来完成工件的传送和装卸;其三、它能操作必要的机具进行焊接和装配,从而大大的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显著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快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步伐。因而,受到很多国家的重视,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研究和应用。尤其是在高温、高压、粉尘、噪音以及带有放射性和污染的场合,应用的更为广泛。在我国近几年也有较快的发展,并且取得一定的效果,受到机械工业的重视。 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控制并可从新编程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他有多个自由度,可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不同环境中的工作。 机械手的结构形式开始比较简单,专用性较强。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制成了能够独立的按程序控制实现重复操作,适用范围比较广的“程序控制通用机械手”,简称通用机械手。由于通用机械手能很快的改变工作程序,适应性较强,所以它在不断变换生产品种的中小批量生产中获得广泛的引用。1概况及现状分析现代工业机械手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是基于示教再现和主从控制方式、能适应产品种类变更,具有多自由度动作功能的柔性自动化 。机械手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他的结构是:机体上安装回转长臂,端部装有电磁铁的工件抓放机构,控制系统是示教型的。 1962年,美国机械铸造公司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之上又试制成一台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商名为Uni-mate(即万能自动)。运动系统仿造坦克炮塔,臂回转、俯仰,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用磁鼓最存储装置。不少球坐标式通用机械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年该公司和普鲁曼公司合并成立万能自动公司(Unimaton),专门生产工业机械手。1962年美国机械铸造公司也试验成功一种叫Versatran机械手,原意是灵活搬运。该机械手的中央立柱可以回转,臂可以回转、升降、伸缩、采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也是示教再现型。虽然这两种机械手出现在六十年代初,但都是国外工业机械手发展的基础。1978年美国Uni-mate公司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制一种Uni-mate型工业机械手,装有小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用于装配作业,定位误差可小于1毫米。美国还十分注意提高机械手的可靠性,改进结构,降低成本。如Uni-mate公司建立了8年机械手试验台,进行各种性能的试验。准备把故障前平均时间(注:故障前平均时间是指一台设备可靠性的一种量度。它给出在第一次故障前的平均运行时间),由400小时提高到1500小时,精度可提高到0.1毫米。德国机器制造业是从1970年开始应用机械手,主要用于起重运输、焊接和设备的上下料等作业。德国Kn-Ka公司还生产一种点焊机械手,采用关节式结构和程序控制。瑞士RETAB公司生产一种涂漆机械手,采用示教方法编制程序。瑞典安莎公司采用机械手清理铸铝齿轮箱毛刺等。日本是工业机械手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国家。自1969年从美国引进二种典型机械手后,大力研究机械手的研究。据报道,1979年从事机械手的研究工作的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多达50多个。1976年大学和国家研究部门用在机械手的研究费用42%。1979年日本机械手的产值达443亿日元,产量为14535台。其中固定程序和可变程序约占一半,达222亿日元,是1978年的二倍。具有记忆功能的机械手产值约为67亿日元,比1978年增长50%。智能机械手约为17亿日元,为1978年的6倍。截止1979年,机械手累计产量达56900台。在数量上已占世界首位,约占70%,并以每年50%60%的速度增长。使用机械手最多的是汽车工业,其次是电机、电器。预计到1990年将有55万机器人在工作。 第二代机械手正在加紧研制。它设有微型电子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视觉、触觉能力,甚至听、想的能力。研究安装各种传感器,把感觉到的信息反馈,使机械手具有感觉机能。目前国外已经出现了触觉和视觉机械手。第三代机械手(机械人)则能独立地完成工作过程中的任务。它与电子计算机和电视设备保持联系。并逐步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和柔性制造单元(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中重要一环。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我国在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的开发方面已具有相当的实力,已有一支了解企业的需求,能开发出符合实际使用条件应用工程,成本低,服务及时,具备与国外公司的竞争能力,因此加强工业机器人应用工程的开发,并围绕应用工程的需要进行工业机器人新产品的开发,使之具有一定的规模化生产能力,这样可以促进我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提高竞争力,同时工业机器人的应用也可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如果说20 世纪90 年代机床创新的最大成就是发明并联机床的话,那么当今工业机器人在机床上的应用已成为发展的一大趋向。机器人与机床相结合,以往主要是解决工件自动上下料搬运问题,致使机床得以无人化24 小时连续运转。如擅长专机制作的意大利COMAU 公司,他们比较成熟地将缸体及缸盖生产线中的零件搬运,设计成由机器人完成。当然,对工件的抛光打磨、清洗及其它脏、累活也是机器人表现的舞台。去年9 月在汉诺威EMO2005 展览会上,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非常抢眼,而且它应用的领域也在扩大。然而在这次CCMT2006 展览会上,值得一机器人应用是当今机床发展的一大趋向提的是1 号馆W 1 - 9 1 6 意大利意沃乐EVOLUT 公司,这个欧洲最大的机器人应用与集成公司,他们的一台DC-5 机器人修边、倒角装置特别引人注目。该机器人可以装夹工具对主轴上零件修边去毛刺,甚至机器人可以加装动力源用刀具对零件进行加工,因此它已将机械人传统的搬运、喷漆、焊接工作范围扩展到了金属切削及抛光领域。 工作单元还可以配备各种上料方式:如带视频装置可抓取随机摆放的工件,或以旋转台摆放,或以传送带摆放等等。DC-5 工作单元可以处理的最大负荷为120/150kg。适宜加工的金属材料为铝镁合金、铜、铅、铸铁等。可以代替至少四个工人的工作量。3 D 编程软件将以往8 小时编程时间缩减为15 分钟,为小批量多品种的工件提供最好的解决方案。意沃乐公司除此以外最常涉足的领域还有用于压铸单元、车、铣中心单元、复合机床单元、零件抛光单元上的各种机械人应用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势必劳动力的成本将越来越高,对环保及安全的要求将越来越严,所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必将与时俱进。而且,由机器人干出的工件,譬如说打磨,其零件的一致性肯定比人工来得好,因此欧洲有些名牌汽车制造商甚至对某些零件的某些工步,规定必须由机器人来操作。由此看来,工业机器人在机床上的应用会将越来越广。2机械手的总体设计方案本课题是轻型平动搬运机械手的设计。本设计主要任务是完成机械手的结构方面设计,在本章中对机械手的座标形式、自由度、驱动机构等进行了确定。因此,在机械手的执行机构、驱动机构是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5常见的工业机械手根据手臂的动作形态,按坐标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种: (1)直角坐标型机械手;(2)圆柱坐标型机械手; ( 3)球坐标(极坐标)型机械手; (4)多关节型机机械手。其中圆柱坐标型机械手结构简单紧凑,定位精度较高,占地面积小,因此本设计采用圆柱坐标。图1.1 是机械手搬运物品示意图。图中机械手的任务是将传送带A上的物品搬运到传送带B。图1.1 机械手基本形式示意2.2机械手的主要部件及运动在圆柱坐在圆柱坐标式机械手的基本方案选定后,根据设计任务,为了满足设计要求,本设计关于机械手具有5个自由度既:手抓张合;手部回转;手臂伸缩;手臂回转;手臂升降5个主要运动。本设计机械手主要由4个大部件和5个液压缸组成:(1)手部,采用一个直线液压缸,通过机构运动实现手抓的张合。(2) 腕部,采用一个回转液压缸实现手部回转(3)臂部,采用直线缸来实现手臂平动1.2m。(4)机身,采用一个直线缸和一个回转缸来实现手臂升降和回转。2.3驱动机构的选择驱动机构是工业机械手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机械手的性能价格比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驱动方案及其装置。根据动力源的不同, 工业机械手的驱动机构大致可分为液压、气动、电动和机械驱动等四类。采用液压机构驱动机械手,结构简单、尺寸紧凑、重量轻、控制方便,驱动力大等优点。因此,机械手的驱动方案选择液压驱动。2.4 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一、用途:搬运:用于搬运二、设计技术参数:1、抓重:60Kg (夹持式手部)2、自由度数:5个自由度3、座标型式:圆柱座标4、最大工作半径:1600mm5、手臂最大中心高:1248mm6、手臂运动参数伸缩行程:1200mm伸缩速度:83mm/s升降行程:300mm升降速度:67mm/s回转范围:7、手腕运动参数回转范围: 2.5 本章小结本章对机械手的整体部分进行了总体设计,选择了机械手的基本形式以及自由度,确定了本设计采用液压驱动,给出了设计中机械手的一些技术参数。下面的设计计算将以次进行。3机械手的手部计算3.1 手部设计基本要求(1) 应具有适当的夹紧力和驱动力。应当考虑到在一定的夹紧力下,不同的传动机构所需的驱动力大小是不同的。(2) 手指应具有一定的张开范围,手指应该具有足够的开闭角度(手指从张开到闭合绕支点所转过的角度),以便于抓取工件。(3) 要求结构紧凑、重量轻、效率高,在保证本身刚度、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使结构紧凑、重量轻,以利于减轻手臂的负载。(4) 应保证手抓的夹持精度。3.2 典型的手部结构(1) 回转型 包括滑槽杠杆式和连杆杠杆式两种。(2) 移动型 移动型即两手指相对支座作往复运动。(3)平面平移型。3.3机械手手抓的设计计算3.3.1选择手抓的类型及夹紧装置本设计是设计平动搬运机械手的设计,考虑到所要达到的原始参数:手抓张合角=,夹取重量为60Kg。常用的工业机械手手部,按握持工件的原理,分为夹持和吸附两大类。吸附式常用于抓取工件表面平整、面积较大的板状物体,不适合用于本方案。本设计机械手采用夹持式手指,夹持式机械手按运动形式可分为回转型和平移型。平移型手指的张开闭合靠手指的平行移动,这种手指结构简单, 适于夹持平板方料, 且工件径向尺寸的变化不影响其轴心的位置, 其理论夹持误差零。若采用典型的平移型手指, 驱动力需加在手指移动方向上,这样会使结构变得复杂且体积庞大。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不选择这种类型。通过综合考虑,本设计选择二指回转型手抓,采用滑槽杠杆这种结构方式。夹紧装置选择常开式夹紧装置,它在弹簧的作用下机械手手抓闭和,在压力油作用下,弹簧被压缩,从而机械手手指张开。3.3.2 手抓的力学分析下面对其基本结构进行力学分析:滑槽杠杆 图3.1(a)为常见的滑槽杠杆式手部结构。(a) (b)图3.1 滑槽杠杆式手部结构、受力分析1手指 2销轴 3杠杆在杠杆3的作用下,销轴2向上的拉力为F,并通过销轴中心O点,两手指1的滑槽对销轴的反作用力为F1和F2,其力的方向垂直于滑槽的中心线和并指向点,交和的延长线于A及B。由=0 得 =0 得 由=0 得h F= (3.1)式中 a手指的回转支点到对称中心的距离(mm). 工件被夹紧时手指的滑槽方向与两回转支点的夹角。由分析可知,当驱动力一定时,角增大,则握力也随之增大,但角过大会导致拉杆行程过大,以及手部结构增大,因此最好=。3.3.3 夹紧力及驱动力的计算 手指加在工件上的夹紧力,是设计手部的主要依据。必须对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进行分析计算。一般来说,需要克服工件重力所产生的静载荷以及工件运动状态变化的惯性力产生的载荷,以便工件保持可靠的夹紧状态。 手指对工件的夹紧力可按公式计算 (3.2)式中 安全系数,通常1.22.0; 工作情况系数,主要考虑惯性力的影响。可近似按下式估其中a,重力方向的最大上升加速度; 运载时工件最大上升速度 系统达到最高速度的时间,一般选取0.030.5s 方位系数,根据手指与工件位置不同进行选择。 G被抓取工件所受重力(N)。表3-1 液压缸的工作压力作用在活塞上外力F(N)液压缸工作压力Mpa作用在活塞上外力F(N)液压缸工作压力Mpa小于500050000以上计算:设a=100mm,b=50mm,;机械手达到最高响应时间为0.5s,求夹紧力和驱动力和 驱动液压缸的尺寸。(1) 设 =1.02 根据公式,将已知条件带入: =1.5 (2)根据驱动力公式得: =1378N (3)取 (4)确定液压缸的直径D 选取活塞杆直径d=0.5D,选择液压缸压力油工作压力P=0.81MPa, 根据表4.1(JB826-66),选取液压缸内径为:D=63mm则活塞杆内径为:D=630.5=31.5mm,选取d=32mm3.3.4 手抓夹持范围计算为了保证手抓张开角为,活塞杆运动长度为34mm。手抓夹持范围,手指长100mm,当手抓没有张开角的时候,如图3.2(a)所示,根据机构设计,它的最小夹持半径,当张开时,如图3.2(b)所示,最大夹持半径计算如下: 机械手的夹持半径从(a) (b)图3.2 手抓张开示意图3.4 机械手手抓夹持精度的分析计算机械手的精度设计要求工件定位准确,抓取精度高,重复定位精度和运动稳定性好,并有足够的抓取能力。机械手能否准确夹持工件,把工件送到指定位置,不仅取决于机械手的定位精度(由臂部和腕部等运动部件来决定),而且也于机械手夹持误差大小有关。特别是在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中,为了适应工件尺寸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一定进行机械手的夹持误差。图3.3 手抓夹持误差分析示意图该设计以棒料来分析机械手的夹持误差精度。机械手的夹持范围为80mm180mm。一般夹持误差不超过1mm,分析如下:工件的平均半径:手指长,取V型夹角偏转角按最佳偏转角确定:计算 当S时带入有:夹持误差满足设计要求。3.5弹簧的设计计算选择弹簧是压缩条件,选择圆柱压缩弹簧。如图3.4所示,计算过程如下。图3.4 圆柱螺旋弹簧的几何参数(1).选择硅锰弹簧钢,查取许用切应力(2).选择旋绕比C=8,则 (3.3)(3).根据安装空间选择弹簧中径D=42mm,估算弹簧丝直径 (4).试算弹簧丝直径 (3.4)(5). 根据变形情况确定弹簧圈的有效圈数: (3.5)选择标准为,弹簧的总圈数圈(6).最后确定,(7).对于压缩弹簧稳定性的验算 对于压缩弹簧如果长度较大时,则受力后容易失去稳定性,这在工作中是不允许的。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压缩弹簧的长细比,本设计弹簧是2端自由,根据下列选取: 当两端固定时,,当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当两端自由转动时,。结论本设计弹簧,因此弹簧稳定性合适。(8).疲劳强度和应力强度的验算。对于循环次数多、在变应力下工作的弹簧,还应该进一步对弹簧的疲劳强度和静应力强度进行验算(如果变载荷的作用次数,或者载荷变化幅度不大时,可只进行静应力强度验算)。现在由于本设计是在恒定载荷情况下,所以只进行静应力强度验算。计算公式: (3.6)选取1.31.7(力学性精确能高) (3.7)结论:经过校核,弹簧适应。 3.6 本章小结通过本章的设计计算,先对滑槽杠杆式的手部结构进行力学分析,然后分别对滑槽杠杆式手部结构的夹紧力、夹紧用的弹簧、驱动力进行计算,在满足基本要求后,对手部的夹持精度进行分析计算。4腕部的设计计算4.1 腕部设计的基本要求(1) 力求结构紧凑、重量轻腕部处于手臂的最前端,它连同手部的静、动载荷均由臂部承担。显然,腕部的结构、重量和动力载荷,直接影响着臂部的结构、重量和运转性能。因此,在腕部设计时,必须力求结构紧凑,重量轻。(2)结构考虑,合理布局 腕部作为机械手的执行机构,又承担连接和支撑作用,除保证力和运动的要求外,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外,还应综合考虑,合理布局,解决好腕部与臂部和手部的连接。(3) 必须考虑工作条件对于本设计,机械手的工作条件是在工作场合中搬运加工的圆桶,因此不太受环境影响,没有处在高温和腐蚀性的工作介质中,所以对机械手的腕部没有太多不利因素。4.2 腕部的结构以及选择4.2.1典型的腕部结构(1) 具有一个自由度的回转驱动的腕部结构。它具有结构紧凑、灵活等优点而被广腕部回转,总力矩M,需要克服以下几种阻力:克服启动惯性所用。回转角由动片和静片之间允许回转的角度来决定(一般小于)。(2) 齿条活塞驱动的腕部结构。在要求回转角大于的情况下,可采用齿条活塞驱动的腕部结构。这种结构外形尺寸较大,一般适用于悬挂式臂部。(3) 具有两个自由度的回转驱动的腕部结构。它使腕部具有水平和垂直转动的两个自由度。(4) 机-液结合的腕部结构。4.2.2 腕部结构和驱动机构的选择 本设计要求手腕回转,综合以上的分析考虑到各种因素,腕部结构选择具有一个自由度的回转驱动腕部结构,采用液压驱动。4.3 腕部的设计计算4.3.1 腕部设计考虑的参数 夹取工件重量60Kg,回转。4.3.2 腕部的驱动力矩计算(1) 腕部的驱动力矩需要的力矩。(2) 腕部回转支撑处的摩擦力矩。夹取圆桶直径100mm,高度度1000mm,重量60Kg,当手部回转时,计算 力矩:(1) 手抓、手抓驱动液压缸及回转液压缸转动件等效为一个圆柱体,高为220mm,直径120mm,其重力估算G=3.14(2) 擦力矩。(3) 启动过程所转过的角度=0.314rad,等速转动角速度。 (4.1)查取转动惯量公式有:代入: 4.3.3 腕部驱动力的计算表4-1 液压缸的内径系列(JB826-66) (mm)2025324050556365707580859095100105110125130140160180200250设定腕部的部分尺寸:根据表4-1设缸体内空半径R=110mm,外径根据表3-2选择121mm,这个是液压缸壁最小厚度,考虑到实际装配问题后,其外径为226mm;动片宽度b=66mm,输出轴r=22.5mm.基本尺寸示如图4.1所示。则回转缸工作压力,选择8Mpa图4.1 腕部液压缸剖截面结构示意表4.2 标准液压缸外径(JB1068-67) (mm)液压缸内径40 5063809010011012514015016018020020钢P5060769510812113316814618019421924545钢506076951081211331681461801942192454.3.4 液压缸盖螺钉的计算图4.2 缸盖螺钉间距示意表4.3 螺钉间距t与压力P之间的关系工作压力P(Mpa)螺钉的间距t(mm)小于150小于120小于100小于80缸盖螺钉的计算,如图4.2所示,t为螺钉的间距,间距跟工作压强有关,见表4.3,在这种联结中,每个螺钉在危险剖面上承受的拉力 (4.2)计算:液压缸工作压强为P=8Mpa,所以螺钉间距t小于80mm,试选择8个螺钉,所以选择螺钉数目合适Z=8个 危险截面 (4.3) 所以 =11863.3+10545=19772N螺钉材料选择Q235,()螺钉的直径 (4.4)螺钉的直径选择d=16mm.4.3.5动片和输出轴间的连接螺钉(1) 动片和输出轴间的连接螺钉动片和输出轴之间的连接结构见上图。连接螺钉一般为偶数,对称安装,并用两个定位销定位。连接螺钉的作用:使动片和输出轴之间的配合紧密。 于是得 (4.5)D动片的外径;f被连接件配合面间的摩擦系数,刚对铜取f=0.15螺钉的强度条件为 (4.6)或 (4.7)带入有关数据,得螺钉材料选择Q235,则()螺钉的直径 螺钉的直径选择d=12mm.选择M12的开槽盘头螺钉。4.4 本章小结本章通过四种基本的手腕结构,选择了具有一个自由度的回转驱动的腕部结构。并进行的腕部回转力矩的计算,同时也计算了回转缸连接螺钉的直径。5 臂部的设计计算手臂部件是机械手的主要握持部件。它的作用是支撑腕部和手部(包括工件或工具),并带动它们作空间运动。手臂运动应该包括3个运动:伸缩、回转和升降。臂部运动的目的:把手部送到空间运动范围内任意一点。如果改变手部的姿态(方位),则用腕部的自由度加以实现。因此,一般来说臂部应该具备3个自由度才能满足基本要求,既手臂伸缩、左右回转、和升降运动。手臂的各种运动通常用驱动机构和各种传动机构来实现,从臂部的受力情况分析,它在工作中即直接承受腕部、手部、和工件的静、动载荷,而且自身运动较多。因此,它的结构、工作范围、灵活性等直接影响到机械手的工作性能。 5.1 臂部设计的基本要求一、 臂部应承载能力大、刚度好、自重轻(1) 根据受力情况,合理选择截面形状和轮廓尺寸。(2) 提高支撑刚度和合理选择支撑点的距离。(3) 合理布置作用力的位置和方向。(4) 注意简化结构。(5) 提高配合精度。二、 臂部运动速度要高,惯性要小机械手手部的运动速度是机械手的主要参数之一,它反映机械手的生产水平。对于高速度运动的机械手,其最大移动速度设计在,最大回转角速度设计在内,大部分平均移动速度为,平均回转角速度在。在速度和回转角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减小自身重量是减小惯性的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因此,机械手臂部要尽可能的轻。减少惯量具体有3个途径:(1) 减少手臂运动件的重量,采用铝合金材料。(2) 减少臂部运动件的轮廓尺寸。(3) 减少回转半径,再安排机械手动作顺序时,先缩后回转(或先回转后伸缩),尽可能在较小的前伸位置下进行回转动作。(4) 驱动系统中设有缓冲装置。三、手臂动作应该灵活为减少手臂运动之间的摩擦阻力,尽可能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对于悬臂式的机械手,其传动件、导向件和定位件布置合理,使手臂运动尽可能平衡,以减少对升降支撑轴线的偏心力矩,特别要防止发生机构卡死(自锁现象)。为此,必须计算使之满足不自锁的条件。总结:以上要求是相互制约的,应该综合考虑这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完美的、性能良好的机械手。5.2 手臂的典型机构以及结构的选择5.2.1 手臂的典型运动机构常见的手臂伸缩机构有以下几种:(1) 双导杆手臂伸缩机构。(2) 手臂的典型运动形式有:直线运动,如手臂的伸缩,升降和横向移动;回转运动,如手臂的左右摆动,上下摆动;符合运动,如直线运动和回转运动组合,两直线运动的双层液压缸空心结构。(3) 双活塞杆液压岗结构。(4) 活塞杆和齿轮齿条机构。5.2.2 手臂运动机构的选择通过以上,综合考虑,本设计选择双导杆伸缩机构,使用液压驱动,液压缸选取双作用液压缸。5.3 手臂直线运动的驱动力计算先进行粗略的估算,或类比同类结构,根据运动参数初步确定有关机构的主要尺寸,再进行校核计算,修正设计。如此反复,绘出最终的结构。做水平伸缩直线运动的液压缸的驱动力根据液压缸运动时所克服的摩擦、惯性等几个方面的阻力,来确定来确定液压缸所需要的驱动力。液压缸活塞的驱动力的计算。 (5.1)5.3.1 手臂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分析:摩擦力的计算 不同的配置和不同的导向截面形状,其摩擦阻力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估算。上图是机械手的手臂示意图,本设计是双导向杆,导向杆对称配置在伸缩岗两侧。图 5.1 机械手臂部受力示意计算如下:由于导向杆对称配置,两导向杆受力均衡,可按一个导向杆计算。得 得 (5.2)式中 参与运动的零部件所受的总重力(含工件)(N); L手臂与运动的零部件的总重量的重心到导向支撑的前端的距离(m),参考上一节的计算; a导向支撑的长度(m); 当量摩擦系数,其值与导向支撑的截面有关。对于圆柱面:摩擦系数,对于静摩擦且无润滑时:钢对青铜:取钢对铸铁:取计算:导向杆的材料选择钢,导向支撑选择铸铁 ,L=1.69-0.028=1.41m,导向支撑a设计为0.016m将有关数据代入进行计算5.3.2 手臂惯性力的计算本设计要求手臂平动是V=,在计算惯性力的时候,设置启动时间,启动速度V=V=, (5.3)5.3.3 密封装置的摩擦阻力不同的密封圈其摩擦阻力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残联会计准则实施能力模拟题
- 2025年科协会计考试模拟题及重点难点解析
- 2025年家政服务技能实操高级考核题集
- 2025年本科院校审计处面试模拟题及答案集
- 2025年充电桩运维工笔试模拟考试题
- 2025年安全员模拟测试题及答案练习册
- 2025年汽车美容技师技能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金融风控专家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健身教练专业技能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计算机网络工程师专业技术考核试卷及答案解析
- 三农村电商创业融资指导手册
- 国际商务课件全套教程
- 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文言合集(1):120个文言实词小故事(教师版+学生版)
- 教科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及反思(含目录)
- 【课件】2025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备考策略研讨
- 中级会计师《经济法》历年真题及答案
- 新疆城市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 高职院校高水平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建设方案(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
- 汉语言文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 爱自己爱生命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