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学习交流发言.doc_第1页
国培学习交流发言.doc_第2页
国培学习交流发言.doc_第3页
国培学习交流发言.doc_第4页
国培学习交流发言.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培学习交流发言文章来源教师范文吧交流 我来说一下国培三个月的心得和。 这三个月的时间,前四十天是在临汾师大进行理论学习,后五十天是在运城的临沂二中进行跟岗实践。接下来我从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心得体会:第一方面,专业知识无止境;第二方面,教研意识要唤醒;第三方面,提升自我不迷失。 一、专业知识无止境 在临汾师大培训时,授课教师分为三个类型:第一是临汾师大的教授对我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第二是临汾一中的特级教师进行有关说课、评课的;第三是外聘的专家,如清华附中的特级教师王君、晋中师院的副院长赵介平教授进行现场示范和讲座。在这个阶段,我最深刻的感受是教师的专业提升是无止境的。此次外出培训,我们国培班有一半的学员是像我这么大年龄的人,在这个年龄阶段的老师,工作时间都比较长,在各个单位可以说是中坚力量,但是,培训结束后,大家共同的感受却是:原来我们什么都不会做,原来我们什么都做不好,原来我们一直是井底之蛙。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孔乙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作品,文中的孔乙己有句话说:“窃书,窃书能算偷吗?”在孔乙己眼里,“窃”不能算“偷”,我们在讲到这个地方的时候,轻描淡写地就过去了。但是,冯波博士却对这两个字寻根究底:说文解字上说,“窃”是老鼠将主人家的粮食拿进鼠洞;“偷”原为“女”字旁,指女子不守妇道,如“偷奸”,“偷情”。孔乙己觉得自己充其量是一直窃食的老鼠,是为了“果腹”;而不是“偷”,自己的品格没有问题。从这些细节的推敲上可以看出:语文老师专业学习是没有穷尽的。还比如赵介平教授给我们谈朗读教学,就连普通不过的时间,都蕴含丰富的学问。如:1976年1月8日;1949年10月1日,前者的朗读,音调应该是低沉、缓慢,感情应该是悲痛的,因为这个日子是敬爱的周总理逝世的日子;后者的朗读感情应该是欢快的,喜悦的,音调应该是高昂的,因为这个日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哪怕是细微到一个字,细小到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都蕴藏着深刻的知识。作为一名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专业知识的学习是永无止境的。“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前提是要求老师要有“弱水三千”,能才能给学生“一瓢饮”,你得先有一片海,你才能去取“一瓢”。 二、教研意识要唤醒。 作为一线教师,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有课堂上的教学经历,有课后的教学,有与学生上的交流,有师生间思维的碰撞,但我们都忽略了,都忘记了把平时的点点滴滴写下来,也就是说,我们的教研意识没有被唤醒。有这么一个现象,现在,山西的或者河南的核心期刊,一些教育杂志,封面人物和刊物内容,江苏的老师占了多数,江苏的教研教师大军,占领了这些杂志的主阵地。江苏的许多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都会写论文,咱们这儿的老师却凤毛麟角,说到底,是一种教研能力的匮乏。这让我想起了老师的“自生长”和“共生长”这个关系。老师作为独立的个体,缺乏“自生长”意识,另外,缺乏”共生长”的土壤,没有教研的大和大气候。中学语文教学通讯主编刘远老师说得好,一线教师一说起写论文来,就觉得高大上,就觉得可望不可即,就觉得那是专家、教授、特级教师的专利,一线教师于是就退避三舍,其实是先天不足和后天不足导致的。一线教师没有教研意识,不重视积累。就我自己而言,对文本的解读,对教参的,课后的反思,课堂上的收获,也有过想法,但只是脑子里的灵光一闪,思考上的浮光掠影,没有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想法记下来。咱们以后能不能把这种切实的想法变成真正的财富,能不能树立一种教研意识?只要有了这种意识,觉醒了,这就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教研的先天不足导致我们望而生畏,后天不足导致我们严重缺钙,我们要有这种不断补充给养的意识。 三、提升自我不迷失。 作为教师,学习是必须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迷失自我,上有个成语叫“邯郸学步”,还有个成语是“东施效颦”,一定要联系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拿语文教学来说,各种名称就层出不穷:青春语文、绿色语文、诗意语文、正道语文、新语文、真语文各路专家仿佛自立山头,摇旗呐喊,语文被冠以“*语文”,作为一线教师,你抬头仰望,四面旌旗飘扬,你会站到谁的麾下?我们在学习别人的时候,一定要反躬自省:什么地方要学习,什么东西不能丢。临猗二中的跟岗,我就有深刻体会。临猗二中在运城地区是一个响当当的名校,这个的中考成绩在运城地区名列前茅,奠定了在临猗县初中学校老大的地位。但是这个学校过分重视成绩的提高,忽略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该是并重的,但是这个学校只强调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临猗二中的墙报布置,是各科知识点的集中展示,语文、历史、,各科知识星罗棋布,公式、语法、字义满墙都是知识积累。课堂上,语文教学变成了做题、练题、订题。我是带着批判的目光来看待这种做法的。诚然,应试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是谁也绕不过去的关卡,但是,我们能不能在培养学生应试能力的同时,也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对于文质兼美的文章,老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弱化为零,不能不说是语文的悲哀。学生素质的脆弱,作为“传道”的语文是应该承担一些教育责任的,我多么希望我们的教训不会来得残忍和血腥。老师教育学生的时候,坚守自己教化的阵地,备课时不唯教参马首是瞻,我们要敞开胸怀向外界学习,但我们要有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