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舟图(高中阅读).doc_第1页
月舟图(高中阅读).doc_第2页
月舟图(高中阅读).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月舟图李永生自涞阳县城西行三十余里,有一釜山。山上一寺,名唤灵泉寺。清乾隆年间,丹青高手念慈大师在此住持,念慈自幼聪慧,对绘画无师自通,全凭个人刻苦磨练成为大器。山水花草、人虫鸟兽,无所不精。一次,他应邀为新落成的“天墨池”书院画影壁,但见他执笔在手,略一思索,便笔走龙蛇,一气呵成锦鸡图。正巧,一擎鹰之人路过,也停下来看热闹,鹰见壁上锦鸡,几次作欲扑状,众人连呼精妙。念慈之画被不少人索要收藏。京城“内联升”鞋店曾挂有一幅他的赤脚天仙。这“内联升”鞋店做的鞋为皇家御用之物。一皇帝近侍去该店见到这幅画,便重金买下。乾隆帝无意之中看到此画,竟足足欣赏了半个时辰。念慈与人为善,但遇求画之人,无论贫富贵贱,只要心诚向善,都尽量满足。但也有特别之处,凡官场之人求画,必答应他两个条件,一是求画人为其研墨,二是只以半幅月舟图相送。曾有好几位达官贵人因不愿接受这两个条件而空手离去。乾隆十一年,涞阳新上任一位名叫安子玉的县令,也是书画琴棋无所不通的雅士。慕名来灵泉寺拜见念慈,向其求画。主客见面后,知县道明来意,念慈说出了他的两个条件。安知县未加思索便说:“为大师研墨理所应当。大师所画不论半幅整幅,都是墨宝。”念慈遂铺开宣纸。安知县在旁侍立研墨。念慈凝神握笔,先是画出一叶小舟,可奇怪的是此舟竟然倒扣。安子玉正自惊奇,念慈就又勾画几缕清波,将小舟淹没。大师放下笔,双手合十。知县仔细审视此画,心中揣摩:河中扣舟即为覆舟,我刚上任,便咒我翻船?念慈见其迟疑,便说:“施主如觉此画对您不敬,老衲便将其焚烧”念慈刚一伸手,安子玉赶忙止住:“大师墨宝,学生岂敢唐突,但不知大师另半幅画何时才能画?”念慈说:“能否画上,要看施主为政为人如何!”安知县捧画下山,到家后将画悬于书房正中。安子玉明察冤狱,惩治恶匪,率民垦荒,兴办教育,当真竭诚为民。上任半年,涞阳大旱,颗粒无收。在等待赈银时,他捐献自己的积蓄俸银,又说服县内富绅大户开仓放粮。无奈饥民太多,只是杯水车薪。涞阳境内有一大道为京城与山西之咽喉,往来有不少运送粮食的车辆,饥民便在道旁乞求,过往客商不肯施舍。也有时聚众抢劫。为此,安知县治了不少人的罪。不过,安知县深知这些百姓实属“饥不择路”。他也来到大路旁,脱去官服,随饥民一起跪于大道边,又书写一牌置于身旁“涞阳安子玉率民乞求过往恩公施舍”。来往客商觉得新奇,一打听方知堂堂知县为救民于水火而跪乞,都很感动,留下不少粮食财物。自此,未再发生一起哄抢客商之事,涞阳饥荒也得以缓解。乾隆皇帝得知此事后大为感动,御笔亲书“爱民如子”,赏赐安子玉以示奖励。百姓则尊呼其为“清廉令”。一日,衙役来报有一僧求见。安子玉望望那半幅月舟图,微笑出门迎接。来人正是念慈。他向安子玉深施一礼:“老衲为画那半幅画而来。”安子玉赶忙将月舟图取下铺于书案。念慈指着画说:“老衲曾让施主为我研墨,并非妄自尊大。施主肯屈尊为我研墨,可见施主对百姓之尊重,心有百姓方能做父母官老衲只以半幅月舟图相送,是盼天下为官之人都能以载舟覆舟自省,那是天下百姓之造化。施主为政一年,德行有口皆碑,老衲早该为施主画完此画。”念慈大师挥毫作画。他先是在水面上画一与覆舟对称之舟,新舟与覆舟模样不差分毫。但较之覆舟墨浓线更实,原先覆舟成了新舟水下倒影。随即轻轻点缀几笔游鱼,又在上方画一月牙。安子玉大声喝彩:“好一幅月舟图!”但见月光皎洁、河水旖旎、轻舟静卧、倒影婆娑,游鱼自得。整幅画高洁雅丽、秀逸空灵,不杂一丝尘俗之气。念慈大师欣然说:“此画只道出百姓悠然安乐而已,施主见笑。”说罢,躬身告退。安子玉将月舟图收起,而后从书架上另取出一画悬于那半幅月舟图所挂之处。看去,竟还是半幅月舟图,跟念慈大师原来的半幅月舟图丝毫不差。其实,这是安子玉临摹念慈大师而作。安子玉料到念慈会来将画补上,便提前复制一幅。他想,“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教诲还是终生在眼前为好。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文章写鹰欲扑锦鸡图上的锦鸡,写乾隆皇帝欣赏赤脚大仙半个时辰,是使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念慈大师绘画技艺的高妙。B文章围绕涞阳灵泉寺主持和县令安子玉间一幅月舟图的故事,巧妙设疑,徐徐展开故事情节,叙述了的一段意味丰富的文人雅事。C念慈大师来见时,安子玉就知道他是为那半幅画而来。“微笑”是文人间的心有灵犀,也有对此前和尚“考察”自己的一种戏谑嘲讽。D安子玉最后把临摹的半幅月舟图挂在书房里,把念慈大师的“整”画收了起来。他希望“载舟覆舟”的为官理念随时警醒自己。2请简单分析安知县这一人物形象。(6分)3这是一篇意蕴丰富,行文雅致的小说。请从情节、主题和语言特征的角度,结合全文谈谈理由。(6分答案解析1C(3分)“对此前和尚考察自己的一种戏谑嘲讽”理解错误,无中生有。2(1)为官尽职,爱民如子。安子玉竭诚为民,甚至为百姓跪乞求粮。(2)书画琴棋,无所不通。临摹半副月舟图,丝毫不差。(3)善于自省,严于律己。用半副月舟图警醒自己。(共6分,一点2分,言之成理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3(1)从情节来看:选材典型,情节曲折雅致。半幅月舟图的悬念出人意料,更增意蕴情趣。(2)从主题来看:小说平凡故事中蕴含着深刻的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