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苏教版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1页
新课标苏教版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2页
新课标苏教版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3页
新课标苏教版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4页
新课标苏教版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江阴市青阳中学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4题,共48分和非选择题第15题第21题,共72分两部分。本次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120分。2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试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位置。3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指定区域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一律无效。4本卷可能使用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Mg24,Al27,S32,Fe56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宇航员在升空、返回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必须穿上10公斤重的舱内航天服,神六宇航员所穿舱内航天服是我国科学家近年来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它耐高温,抗氧化 B它比钢铁轻、硬,但质地较脆C它没有固定熔点 D它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正确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有关表述中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与过氧化钠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完全相同BH216O、D216O、H218O、D218O互为同素异形体C氢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2H+S2D北京奥运会奖牌“金镶玉”奖牌玉的化学成分多为含水钙镁硅酸盐,如:Ca2Mg5Si8O22(OH)2可用氧化物表示为:2CaO5MgO8SiO2H2O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4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2NAB在标准状况下,2.24L三氧化硫中所含分子数为NAC12.5 mL 16 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SO2的分子数为0.1NAD电解精炼铜时,电解池中每转移1mol电子时,阳极上溶解的铜原子数为0.5NA4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5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的是选项abcAFeFeCl3FeCl2BHNO3NONO2CAl(OH)3NaAlO2 Al2O3DNaOHNaHCO3Na2CO36某溶液中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Ca2、Cl、ClO BCu2、Fe2、NO3、SO42 CK、NH4、Cl、SO42 D Na、K、Cl、SO427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对应表述均正确的是A密闭容器中,9.6 g硫粉与11. 2 g铁粉混合加热生成硫化亚铁17.6 g时,放出19.12 kJ热量。则Fe(s)+S(s)=FeS(s) H=95.6kJ/mol B稀醋酸与0.1 mol/L NaOH溶液反应:H+(aq)+OH(aq) = H2O(l) H =57.3kJ/mol C已知1 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为285.5 kJ,则水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 2H2O(l)=2H2(g)+O2(g) H = +285.5kJ/molD已知2C(s)+O2(g)=2CO(g) H=221 kJ/mol,则可知C的燃烧热H =110.5 kJ/mol8已知氧化还原反应:2Cu(IO3)224KI12H2SO42CuI13I212K2SO412H2O则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当1 mol Cu(IO3)2发生反应共转移的电子为10mol B反应中KI被氧化 CI2是氧化产物,CuI是还原产物 D当1 mol Cu(IO3)2发生反应,被Cu2+氧化的I为2 mol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9.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Al3+ + 3NH3H2O = Al(OH)3+3NH4+ B铜跟浓硝酸反应:3Cu8H+2NO3= 3Cu2+2NO4H2OC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2Al 2OH2H2O=2AlO23H2DMg(HCO3)2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Mg2Ca22HCO32OH= CaCO3MgCO32H2O10下列各组物质的无色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即可鉴别的是KOH、Na2SO4、AlCl3 NaHCO3、Ba(OH)2、H2SO4HCl、NaAlO2、NaHSO4 Ca(OH)2、Na2CO3、BaCl2A B C D11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以固体氧化物(能传导O2)作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固体燃料电池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极b为电池负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B固体氧化物的作用是让电子在电池内通过C若H2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H22OH4e=2HH2OD若C2H4作为燃料气,则接触面上发生的反应为:C2H46O212e=2CO22H2O12在a L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mol的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则原溶液中的Al3的浓度(mol/L)为 A B C D无法计算13右图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简易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一段时间后,往蛋壳中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呈红色B蛋壳表面缠绕铁丝发生还原反应C铁丝表面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D蛋壳可阻止生成的氯气与氢气、氢氧化钠溶液接触14对于平衡体系:aA(g)+bB(g)cC(g)+dD(g) H0,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若温度不变,容器体积扩大一倍,此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0.48倍,则(a+b)(c+d)B若从正反应开始,平衡时A、B的转化率相等,则起始时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bC若在平衡体系中共有气体m mol,再向其中充入n mol B,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m+n)mol,则a+b=c+dD若a+b=c+d ,则对于体积不变的容器,升高温度,平衡向左移动,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变第卷(非选择题,共72分)三、(本题包括 2小题,共18分):15(10分)实验室常用的几种气体发生装置如图A、B、C所示: A B C D(1)实验室可以用B或C装置制取氨气,如果用C装置,通常使用的药品是 。(2)气体的性质是气体收集方法选择的主要依据。下列性质与收集方法无关的是 (填序号,下同。)密度 颜色 溶解性 热稳定性 下图是某学生设计收集气体的几种装置,其中不可行的是 。(3)若用A装置与D装置相连制取收集X气体,则X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_,CO2 NO Cl2 H2其中在D装置中连接小烧杯的目的是_。16(8分)已知KMnO4和H2C2O4(草酸)在酸性溶液中会发生如下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甲、乙两个实验小组欲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实验中所用KMnO4溶液均已酸化):(1)甲组: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生成CO2气体体积的量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分液漏斗中A溶液一次性加入,A、B的成分见下表:序号A溶液B溶液2mL 0.1 molL1H2C2O4溶液4mL 0.01 molL1KMnO4溶液2mL 0.2 molL1 H2C2O4溶液4mL 0.01 molL1 KMnO4溶液2mL 0.2 molL1 H2C2O4溶液4mL 0.01 molL1 KMnO4溶液少量MnSO4(催化剂)该实验探究的是 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反应停止之前,相同时间内针筒中所得CO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实验序号)。(2)乙组:通过测定KMnO4溶液褪色所需时间的多少来比较化学反应速率。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2 mL 0.1 molL1H2C2O4溶液,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 mL 0.1 molL1 KMnO4溶液。将四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各有一支盛有H2C2O4溶液和KMnO4溶液),一组放入冷水中,另一组放入热水中,一段时间后,分别混合并振荡,记录溶液褪色所需时间。该实验试图探究 因素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但该组同学始终没有看到溶液完全褪色,其原因是 。四、(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17、(12分)(1)在化学反应中,只有极少数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的反应物分子发生碰撞时才可能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分子称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变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单位通常用kJ/mol表示。请认真观察下图,然后回答问题: 图中所示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该反应_(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该反应的H_(用含E1、E2的代数式表示)。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2(g)1/2O2(g)H2O(g);H241.8 kJ/mol。该反应的活化能为167.2kJ/mol,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对于同一反应,图中虚线()与实线()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多,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_ _。(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研制了多种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有一类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需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两种反应原理是 A、CH3OH(g)H2O(g)CO2(g)3H2(g) H49.0kJ/mol B、CH3OH(g)3/2O2(g)CO2(g)2H2O(g) H192.9kJ/mol 又知H2O(l)= H2O(g) H44 kJ/mol,请写出32g的CH3OH(g)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下图是某笔记本电脑用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甲醇在催化剂作用下提供质子和电子,电子经外电路、质子经内电路到达另一极与氧气反应,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则c电极是 (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8(12分)复印机使用的墨粉主要成分是Fe3O4,下图是氧化沉淀法生产Fe3O4的工艺流程示意图:已知: 工业绿矾中FeSO4的含量为52.5%,其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 Fe(OH)22Fe(OH)3Fe3O44H2O请回答下列问题:(1)铁的常见氧化物有 ;(2)Fe3O4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检验反应后的溶液中含Fe3+的方法 ;(3)在工艺流程中,通入适量空气“氧化”时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生产中可获得的副产品是 ,已知提取该副产品有以下5个步骤,请排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a过滤 b加热浓缩 c冷却 d结晶 e洗涤19(8分)有科学家提出硅是“21世纪的能源”、“未来的石油”,硅单质及其化合物应用范围很广,制备硅半导体材料必须先得到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过程示意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第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2)下列有关硅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A碳化硅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生产耐高温水泥B硅可做“未来的石油”,可能的原因之一是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污染程度低,容易有效控制C普通玻璃是由烧碱、石灰石和石英砂制成的,其熔点很高D盐酸可以与硅反应,故采用盐酸为抛光液抛光单晶硅E高纯度硅可直接用于制造高性能通讯材料光导纤维F 氮化硅硬度大、熔点高,可用于制作高温陶瓷和轴承(3)SiHCl3遇水剧烈反应生成H2SiO3、HCl和另一种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单质硅遇到氢氧化钠溶液会完全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并放出无色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六、(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20(10分)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CO2(g) + H2(g) CO(g) + H2O(g) 其平衡常数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t70080085010001200K2.61.71.00.90.6(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 (2)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反应(“吸热”或“放热”)(3)能判断该反应是否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容器中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O浓度不变Cv(H2)正 = v(H2O)逆 Dc(CO2) = c(CO)(4)在850时,可逆反应:CO2(g) + H2(g) CO(g) + H2O(g),在该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时间/minCO2 (mol/L)H2 (mol/L)CO (mol/L)H2 O ( mol/L)00.2000.3000020.1380.2380.0620.0623c1c2c3c34c1c2c3c3计算:3min4min达到平衡时,CO的平衡浓度c3 = ,CO2 (g)的转化率= 。七、(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21(12分)把NaOH、MgCl2、AlCl3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溶于足量水后有1.16 g白色沉淀,在所得的悬浊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1HCl溶液,加入HCl溶液的体积V与生成沉淀的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1)A点沉淀物的化学式为 ;B点沉淀物的化学式为 。(2)原混合物中的MgCl2的物质的量为 ,AlCl3的物质的量为 ,NaOH的物质的量为 。(3)HCl溶液在C点的加入量是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二、选择题(共48分,其中18题为单选题,每题3分,共24分;914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题号12345678答案BDACCDAB题号91011121314答案ACADBBDBC15(10分)(1)浓氨水和氧化钙(或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等) (2分)(2)(2分) b (2分) (3)(2分) 吸收尾气,防止产生污染(2分)16(8分)(1)浓度和催化剂(2分) (2分) (2)温度(2分) KMnO4溶液过量(2分) 17(12分)(1)放热(1分) 需要(1分) (E1E2)kJ/mol(2分)409 kJ/mol(2分) 使用了催化剂(1分)(2)CH3OH(g)3/2O2(g)CO2(g)2H2O(l) H280.9kJ/mol(2分) 负极(1分) CH3OH6eH2OCO26H+(2分)18(12分)(1)FeO、Fe2O3、Fe3O4 (2分)(2)3Fe3O4 + 28HNO39Fe3NO14H2O(2分) 取待测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KSCN溶液,若溶液显血红色,则证明含Fe3+(2分)(3)4Fe(OH)22H2OO24Fe(OH)3(2分)(4)Na2SO410H2O(或芒硝,写Na2SO4也可以)(2分) bcdae(2分) 19(8分)(1)SiO2+2CSi+2CO(2分)(2)ABF(2分)(3)SiHCl3+3H2O=H2SiO3+H2+3HCl(2分)(4)Si+2OH-+H2O= SiO32-+2H2(2分)20(10分) (1) (2分) (2)放热(2分)(3)BC(2分)(4)0.120mol/L(2分) 60%(2分)21(12分)(1)Mg(OH)2(2分) Mg(OH)2、Al(OH)3(2分) (2)0.02 mol(2分) 0.02 mol (2分) 0.03 mol(2分) (3)130 mL(2分)杭绍金温衢七校联考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三化学考试时间:90分钟 总 分:100分第卷(共6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2SnO2与Na2CO3、S共熔可转变为可溶性盐,反应方程式为:SnO22Na2CO34SNa2SnS3Na2SO42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高温条件下SnO2的氧化性强于S B、Na2SnS3是SnO2被氧化后的产物C、生成1mol Na2SnS3时转移6mol电子 D、还原剂与氧化剂的质量比为3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甲比金属乙容易失去电子,则甲比乙金属性强 B、电解池的反应属于自发过程C、稀硝酸能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D、H0、S0化学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4用右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XYXYZZA甲烷有机物化合物B空气分散系混合物C酒精含碳化合物有机化合物DMn2O7酸性氧化物氧化物5已知:25C时,KSPMg(OH)2=5.6110-12,K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C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B、25C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C、25C时,Mg(OH)2在20ml0.01 molL-1氨水中的KSP比在20mL0.01molL-1NH4Cl溶液中的KSP小D、25C时,在Mg(OH)2的悬浊液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为MgF26向含有a mol氯化铝的溶液中加入含b mol氢氧化钾的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 mol;b mol;a/3 mol; b/3 mol;0 mol;(4ab) molA、 B、 C、 D、7已知下列事实 高氯酸的酸性比硫酸强盐酸是比氢硫酸更强的酸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氯气与硫化氢混合可产生单质硫氯元素、硫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分别是+7、+6,其中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是( ) A、 B、 C、 D、8下列关于可逆反应:2SO2 + O2 2SO3的说法正确的是A、1mol SO2与足量O2反应,可以生成1mol SO3 B、平衡时,c(SO2)c(O2) c(SO3)=212C、当O2的质量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 D、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O2)=09已知一个SO2分子的实际质量为a克,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A、amol-1 B、64/amol-1 C、64amol-1D、a/64mol-1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W随浓度的改变而改变 B、一般情况下,一元弱酸HA的Ka 越大,表明该酸的酸性越弱C、K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D、对已达到化学平衡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常数(K)一定改变 11已知:CH4(g)+2O2(g) = CO2(g)+2H2O(1)H=Q1 KJmol-1 2H2(g)+O2(g) = 2H2O(g) H=Q2 KJmol-1 2H2(g)+O2(g) = 2H2O(1) H = Q3 KJmol-1 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升(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放出的热量为多少KJ? A、0.4Q1+0.1Q2 B、 0.4Q1+0.05Q2 C、 0.4Q1+0.1Q3 D、0.4Q1+0.05Q3 12下图是一种正在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的原理图。电池中的左右两侧为电极,中间为离子选择性膜,在电池放电和充电时该膜只允许钠离子通过。电池充、放电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2S2NaBr3Na2S43NaBr下列关于此电池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的过程中当0.1molNa+通过离子交换膜时,导线通过 0.1mol电子B、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为:3NaBr2eNaBr32NaC、充电过程中钠离子从右到左通过离子交换膜D、放电过程中钠离子从左到右通过离子交换膜1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不能鉴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B、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需检查它是否漏水C、分液操作时,将漏斗中的下层液体放出前,需打开分液漏斗上方的塞子。D、量筒的0刻度在最下端,酸式滴定管的0刻度在上方。14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NaOHCa(OH)2NaAl(OH)4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15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g+,CO32-,K+B、 NH4+,I-,ClO- C、Mg2+,HCO3-,HSO3- D、Ba2+,OH-,Al(OH)4-16向pH=1的某酸溶液和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片,放出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 1其原因可能是A、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多元强酸 B、若酸为一元强酸,酸溶液的体积是碱溶液体积的3倍C、两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弱酸 D、酸是强酸,且酸溶液的浓度比NaOH溶液浓度大17 (NH4)2SO4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4(NH4)2SO4 N26NH33SO2SO37H2O。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入BaCl2溶液,产生的沉淀为A、BaSO4B、BaSO3C、BaSD、BaSO4和BaSO318 X、Y、Z为短周期元素,X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肯定为碱金属元素 B、稳定性:Y的氢化物Z的氢化物C、X、Y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可能为离子晶体 D、Y、Z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熔点较高19 0.02molL-1的HCN溶液与0.02molL-1NaCN溶液等体积混合,已知混合溶液中c(CN-)c(Na+),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c(Na+)c(CN-)(OH-)c(H+) B、c(HCN)+c(CN-)=0.04molL-1C、c(Na+)=c(CN-)+c(OH-) D、c(CN-)c(HCN)20可逆反应aX(g)+bY(g)cZ(g)在一定温度下的一密闭容器内达到平衡后,t0时改变某一外界条件,化学反应速率(v)一时间(t)图象如右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 B、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C、若abc,则t0时只能是增大了容器的压强 D、若abc,则t0时只能是加入了催化剂 H1.008相对原子质量He4.003Li6.941Be9.012B10.81C12.01N14.01O16.00F19.00Ne20.18Na22.99Mg24.31Al26.98Si28.09P30.97S32.07Cl35.45Ar39.95K39.10Ca40.08Sc44.96Ti47.88V50.94Cr52.00Mn54.94Fe55.85Co58.93Ni58.69Cu63.55Zn63.39Ga69.72Ge72.61As74.92Se78.96Br79.90Kr83.80Rb85.47Sr87.62Y88.91Zr91.22Nb92.91Mo95.94Tc98Ru101.1Rh102.9Pd106.4Ag107.9Cd112.4In114.8Sn118.7Sb121.8Te127.6I126.9Xe131.3Cs132.9Ba137.3La-LuHf178.5Ta180.9W183.8Re186.2Os190.2Ir192.2Pt195.1Au197.0Hg200.6Tl204.4Pb207.2Bi209.0Po210At210Rn222Fr223Ra226Ac-La第卷(共40分)二、填空题(18分)21(5分)1909年卢瑟福和他的助手盖革(H.Geiger)及学生马斯登(E.Marsden)在做粒子和薄箔散射实验时观察到绝大部分粒子几乎是直接穿过铂箔,但偶然有大约1/800粒子发生散射角大于900。这一实验结果当时在英国被公认的汤姆逊原子模型根本无法解释。试回答:(1)射线是由粒子组成,粒子是一种没有核外电子的粒子,它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原子核中含有2个质子,2个中子,可以用符号表示为 。(2)根据卢瑟福的这个实验,请你用原子结构的观点解释产生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 。22(8分)高温下,炼铁高炉中存在下列平衡:FeO(s)CO(g) Fe(s)CO2(g) H0。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将 (“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衡体系中固体的质量将_ _。 已知1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263。在1100时,测得高炉中c(CO2)0.025 molL-1,c(CO)0.1 molL-1。此时该的化学反应速度是v(正) v(逆)(“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是_ _。 保持高炉温度为1100,向高炉中补充大量的空气,重新达到平衡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_(“大于”、“小于”或“等于”)0.263。23(5分)将位于同一周期的主族元素A和B的氯化物AClX和BClY配制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测得AClX溶液的pH小于BClY溶液的pH。试判断:(1)A、B两元素原子序数的大小关系_(2)pH=2的某酸HnA与pH=12的某碱B(OH)m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反应所生成的正盐的化学式为_该盐中_离子一定水解,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 _三、实验题 (12分)24(12分)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铝等金属的性质:将一置于空气中的铝片投入浓氯化铜溶液中,铝片表面出现一层海绵状暗红色物质,接下来铝片上产生大量气泡,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溶液温度迅速上升。若用同样的铝片投入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中,在短时间内铝片无明显变化。(1)铝与氯化铜溶液能迅速反应,而与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在短时间内不反应的原因可能是_ _。(填序号)A、铝与Cl反应,铝与SO42不反应 B、氯化铜溶液酸性比同浓度的硫酸铜溶液酸性强C、硫酸铜水解生成硫酸使铝钝化 D、氯离子能破坏氧化铝表面薄膜,而硫酸根离子不能E、生成氯化铝溶于水,而生成硫酸铝不溶于水(2)铝片表面出现的暗红色物质是 。(3)放出的气体是_,请从有关物质的浓度.能量.是否有电化学作用等分析开始阶段产生气体的速率不断加快的原因是 。(4)某同学通过其它的实验操作,也能使铝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加快,他采取的措施可能是_。A、用砂纸擦去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后投入硫酸铜溶液中B、把铝片投入热氢氧化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取出洗涤,再投入硫酸铜溶液中C、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再投入铝片D、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再投入铝片(5)除去氧化铝的铝片与镁片为电极,在X电解质溶液中构成原电池列表如下:选项铝电极电解质负极反应正极反应A负极NaOH2Al6e+8OH=2AlO2+4H2O6H2O+6e=6OH+3H2B负极稀盐酸2Al6e=2Al3+6 H+6e=3H2C正极浓硝酸Mg+2e=Mg2+2NO3+4H+4e=2NO2+2H2O其中正确的是_ _(填序号)由此推知金属作电极不仅与本身性质相关而且与_ 有关。四、计算题(10分)25(10分)已知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且元素A、B同周期,A元素原子半径大于B元素原子半径,在一定条件下单质A和单质B、单质A和C都按物质的量2:1反应,分别生成X和Y,在产物中B、C两元素呈负价。分别取3份完全相同且质量均为1.52g由单质A和单质B组成的混和物进行下列实验:在第一份样品中加入过量盐酸,充分搅拌后在标准状况下放出0.896L H2残留不溶于酸的固体0.56g在第二份样品中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微热充分反应后在标准状况下放出0.896L H2残留不溶于碱的固体0.96g将第三份样品隔绝空气加强热生成化合物X,将X投入稀盐酸中,X溶解且放出在空气中能自燃的气体a L根据上述题给信息和实验记录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A:_ ;B:_ ;C:_ ;(2)混和物中B的质量分数是:_ (3)写出实验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计算a的值。杭绍金温衢七校联考2009学年班级: 学号: 姓名: 试场号 密封线第一学期期中答卷高三化学 座位号: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21(1) ;(2分)(2) 。(3分)22(1) (2分)(2) 、(1分) 。(1分)(3) 、(1分) 。(2分)(4) 。(1分)23(1) (1分) (2) (1分) 、(1分) 。(2分)24(1) (2分)(2) (1分)(3) (1分) 原因 。(3分) (4) (3分)(5) ,(1分) 。(1分) 25(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A:_ ;(1分)B:_ ;(1分)C:_ ;(1分)(2)混和物中B的质量分数是:_ (2分)(3)化学方程式: (1分) 。(1分) 计算过程及答案:(3分)杭绍金温衢七校联考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参考答案高三化学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CBCBBCC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DCDCDDAD二、21(1) 或 4He2+ ;(2分)(2)原子中有一个质量相对很大的核原子核带正电原子核外有个相对很大的空间 。(3分)(其它合理解释也给分)22(1)K = c(CO2)c(CO) (2分)(2) 增大 减小 、(各1分) 大于。(1分)此时c(CO2)c(CO)0.250.263,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或平衡应正向移动)。(2分) 等于(1分)23(1)AB (1分) (2)BmAn (1分)An;(1分) An+H2OHA (n1)+OH。(2分)24 (1) D (2分)(多选不给分)(2) Cu (1分)(3) H2 (1分) 原因:随着反应进行生成铝离子浓度增大,水解程度增大,产生H+的浓度增大,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反应加快,铜与铝构成原电池,加快铝溶解。(3分) (4) ABD (3分)(错选扣1分,扣完为止)(5) A ,(1分) 电解质性质(合理解答同样给分) 。(1分) 25(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A:镁 ;(1分)B:硅 ;(1分)C:氧 ;(1分)(2)混和物中B的质量分数是: (3)化学方程式: 2Mg+Si Mg2Si; (1分) Mg2Si+4HCl 2MgCl2+SiH4 (1分) 计算过程及答案:n(SiH4)=n(Mg2Si)杭绍金温衢七校联考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化学双向细目表题型序号知 识 点能 力 层 次分值难度实际难度识记理解应用分析选择题1考查晶体的性质及结构30.652考查氧化还原反应30.63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30.74考查物质的分类30.85考查溶度积概念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