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特写的写作技巧刘金凤新闻特写,就是用特写的手法来反映新闻事件。它以描写为主要手段,摄取新闻事实中最富有特征和表现力的“片断”“截面”或细节,通过多种具有强烈视觉及情感效果的刻画,使其产生立体感,从而更集中、突出地表现新闻事实和主题。新闻特写这种体裁,据考证,在我国发迹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见新闻与成才1988年第5期吴鸿业的繁荣中国式的新闻特写一文)。年,人民日报编辑部和中国作家协会召开的报告文学座谈会上,曾主张用“报告文学”的概念来代替“特写”“文艺性通讯”“文艺性速写”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一段时间,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背景下,报告文学一马当先。与此同时,通讯和特写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就新闻特写而言,它发挥现场新闻的优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性。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新闻事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广播、电视等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新闻特写以其镜头感、现场感、立体感强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见诸新闻媒体。特写作为一种新闻报道体裁,在新闻宣传中,日益显示出其重要的作用。一、新闻特写的特点新闻特写是从消息和通讯之间衍生出来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作为一种独立的新闻体裁,既有通讯、报告文学等体裁的特色,又有着它独自的特点。新闻特写有如下特点:镜头感。 运用摄影或电影中特写镜头的表现方法,对所截取的新闻事实进行巧妙地“截取”和适当的“放大”,使作品具有较强的镜头感。立体感。所谓的立体感,就是使“镜头化”新闻事实能给读者以更强的立体感和感染力。现场感。这是新闻特写的一种较为突出的特点。通过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取材,将记者的现场目击和感受结合在一起,给读者更强烈的视觉冲击与感受。特定性。这是特写在取材方面体现出来的特点。特写的“特”,主要表现在强烈的瞬间性和现场感上。新闻特写的特点还体现在分类上。新闻特写的分类,按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法。按照新闻特写的题材、写作方法,可分为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工作特写、场面特写、景物特写、旅游特写等。从新闻特写所体现的新闻价值着眼,可分为新闻性特写、趣味性特写、实用性特写等几类。二、新闻特写的写作方法与技巧在采写新闻特写时,我们不妨从这几个方面着手。(一)选取重大题材 提炼深刻主题新闻特写的题材选取对提升作品的新闻价值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丹尼尔威廉斯在他的特写写作技巧一书中说:“只要你稍稍具有一点想象力,你就会发现,寻找特写题材是易如反掌的事。睁大眼睛,观察你周围的生活,你会发现有许许多多的题目可写,你一辈子也写不完。”我们如何去发现新闻题材并进行科学的选取呢?到底哪些题材适合写特写?我们不妨听听另一位美国学者朱利安哈瑞斯关于新闻选材的建议:1、不平常的情况。如奇怪的事、反常现象、巧合、特殊人物,等等。2、平常的事情。众人熟悉的人物、场所、事情;里程碑性的历史事件、纪念日。3、带有戏剧性的情景。如突然变富的暴发户、大笔奖金的获得者、被遗弃的婴儿、英勇抢险行为或震撼人心的险情等等。新闻特写的选材一定要围绕主题去精选,在诸多的题材中选取一些典型、有意义、集中、生动的截面素材,进行提炼,升华主题,追求新闻作品的新闻价值最大化。(二)抓准“镜头” 局部“放大” 以小见大新闻特写的写作,要求作者抓准“镜头”,进行聚焦,局部适当“放大”,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要善于截取新闻事实的一个片段、剖面,选取有重大新闻价值、新鲜、新奇的新闻事实,以期使新闻特写立起来。比如:1997年香港回归之夜,北京天安门广场数十万群众举行通宵庆祝活动。新华社记者采写了新闻特写激情十秒(见新华社1997年7月1日电)。在这篇特写中,作者截取了香港回归这个重大新闻事件过程中的最后10秒这样一个“镜头”,通过现实与历史、北京与香港的描写及局部“放大”,突出了香港回归、百年巨变的伟大意义和重要性,达到了以小见大、新奇制胜的效果。(三) 细节动人 描绘得当 生动形象新闻特写中,不但要有精彩、细腻的细节,还要善于运用描写手法,即恰当用白描、细描的手法表现事件或刻画人物。细节,是指叙事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实场景、自然环境、展开情节等的最小组成单位,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等新闻作品表现主题的重要手段。美联社著名记者休马利根曾说:“把大量的细节加以巧妙的运用,就可以写出可读的新闻。生动的细节可以使纸面上的文章留在人的心灵上,渗透到人们的情感中。”新闻中一些精彩的细节能在细微之处见精神,再现新闻事实场景,深化主题,打动读者。我们都知道,新闻特写是一种描绘性现场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特别注重描写,用白描、细描的手法表现事件或刻画人物。特写中的描写用得比较多。描写可分为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工笔、白描,主观性描写、客观性描写等多种手法。工笔就是细描,是精雕细刻的写法。用于刻画人物、描绘景物。不管是工笔还是白描,都是在用文字作画,都要以表现栩栩如生的形象为目的。需要作者有较高描写手法的水平,善于将白描细描并用于文中,二者运用要浓淡相宜,笔墨适当。一般用白描,即以朴实的文字,简单的几笔,就能鲜明地勾勒所要报道的人物形象。新闻特写生动反映出现场的情景和气氛,不能靠堆砌形容词来表现,而应该通过对人物活动的描述来实现。把生动的细节描述好,就会使特写显得有声有色,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手法运用掌握好了,可使新闻特写文情并茂,如入画中,极富感情色彩,从而使人深受感染。人民日报记者在牡丹十里香菏泽的旅游特写中,运用大量的描写性笔墨。其中有这样一些绘声绘色的描写:谷雨三朝观牡丹。有幸在“牡丹之乡”遇上这么好的赏花时节,我们自是欣喜不已。次日一早,雾气尚未散尽,晨露沾衣欲湿,我们即兴前往菏泽最大的牡丹园曹州牡丹园。入园望去,一畦畦疏离掩映的花圃,连阡接陌,花繁叶茂;五颜六色的牡丹被夜露洗去轻尘,飞红滴翠显得容姿一新;“玉版白”,玉洁冰清;“冠世墨玉”,黑紫如缎;“掌花案”,骨朵似火,几欲灼人;“酒醉杨妃”,低头掩面,娇柔妩媚;“粉二乔”,粉紫同株,宛若双娇。最为称奇的是“娇容三变”,一位正在田间修剪花枝的花农向我们介绍说,这种花初开碧绿,盛开粉红,将谢素白。这些绘声绘色的描写,读来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四)抓住高潮 落笔集中 写出动感新闻特写短小精悍的篇幅及迅速再现现场等文体特性,要求写作者抓住反映事件特征和高潮的片断集中铺陈,推动读者的视觉、感觉、联想向前发展,对高潮和关键部分写深写透,写出动感、立体感,并在高潮中戛然收笔,使人回味无穷。1997年7月1日,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新华社1997年7月1日发播了电讯稿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新闻特写的作者把“镜头”对准了英国的米字国旗和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这两个标志英国统治的景物,抓住在雨中降旗仪式的特写镜头,紧紧抓住英国最后撤离香港的几个主要告别仪式这样几个高潮,一个接一个层层推开描写,运用背景材料衬托与渲染,将新闻事实不断推向高潮。(五)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感染读者特写是一种描述性的新闻。作者不仅要用描写,而且要善于描绘新闻事实现场周围的各种不同的意境和人物复杂、丰富的感情,进而把描写、抒情、写景有机结合起来,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表情达意,创造有景有意的新闻现场,把读者带到现场,使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情感是文字的生命。采写特写要善于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到所报道的人、事、景、物中,达到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扬声器装调工三级安全教育(班组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合金火法冶炼工招聘考核试卷及答案
- 飞机外场调试与维护工主管竞选考核试卷及答案
- 炼钢原料加工工协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医疗器械经营体系相关质量管理制度试题及答案
- 高炉上料工内部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口腔颌面外科学习题及答案
- 柠檬酸制造工质量管控考核试卷及答案
- 船闸及升船机运管员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铁合金电炉冶炼工技能操作考核试卷及答案
- 胶质细胞瘤课件
- 校外培训消防安全知识课件
- 2025年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三篇)
- 儿童抽动障碍的诊断与评估(2025年)解读课件
- 发热护理课件
- 2025年行政许可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库房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1.2《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教学设计 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2024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 2025年上半年威海桃威铁路有限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