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不缝皮下的皮内缝合法与传统缝合法对比分析.doc_第1页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不缝皮下的皮内缝合法与传统缝合法对比分析.doc_第2页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不缝皮下的皮内缝合法与传统缝合法对比分析.doc_第3页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不缝皮下的皮内缝合法与传统缝合法对比分析.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不缝皮下的皮内缝合法与传统缝合法对比分析作者:苏军领,郑小霞单位:河北省正定县人民医院【关键词】 妇产科手术 皮内缝合法 可吸收线女性下腹部脂肪大多较厚,传统的皮肤皮下脂肪用丝线分两层间断缝合或作一层间断缝合的方法,均因对脂肪层干扰较大,术后易出现脂肪层液化,而且外观呈“蜈蚣状”,即不美观又需拆线,且受是否贫血影响拆线时间。近年来我院采用皮下放置引流,不逢合脂肪层, 可吸收线皮内缝合皮肤层,具有美观,不需拆线等特点,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观察组130例,均为纵切口,年龄2066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子宫切除术33例,附件切除术25例,剖宫产72例。原手术疤痕31例,合并贫血25例。术中见皮下脂肪厚度≥2 cm 58例。对照组130例,均为纵切口,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子宫切除术32例,附件切除术23例,剖宫产75例。原手术疤痕29例,合并贫血28例。术中见皮下脂肪厚度≥2 cm 60例。2组手术指征、年龄、体重指数、营养状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皮肤切口缝合方法 2组关腹时均仔细检查及结扎皮下出血点,常规乙醇消毒腹部皮肤切口。观察组于切口下1 cm处打1小孔放置引流管(引流管为脑室引流管,四周剪几个洞以利引流),脑室引流管放置皮下脂肪层,采用30的可吸收线连续皮内褥式缝合,从距切口2 cm处进出针而将线引入或引出,在切口两端套锁一针,不需打结,将暴露出皮外的缝线剪断;将脑室引流管与负压引流盒相接,对照组则采用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1.3 术后观察及处理 2组均用腹带,以甲硝唑并头孢或喹诺酮抗生素治疗35 d;观察组术后2448 h去脑室引流管与负压引流合,并换药1次,出院时换药1次,对照组术后3 d及拆线时各换药1次。1.4 观察指标 关腹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瘢痕形成情况。切口愈合评价标准:甲级愈合:切口愈合良好,无红肿硬节等炎性反应;乙级愈合:切口愈合处有红肿硬节,或积液渗出,或伴切口部分裂开;丙级愈合:切口化脓感染,裂开。瘢痕判定标准1:显效:瘢痕不高于正常皮肤面,呈一条细线,质软,色泽正常,无毛细血管扩张,无痛、痒感;有效:瘢痕高于正常皮肤面不超过1 mm,宽≤2 mm,质略硬,色微红,偶有痛、痒感;无效:瘢痕高于正常皮肤面1 mm,宽>2 mm,质硬,色红,有痛、痒感。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CASIO180P统计程序,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2组切口愈合情况及瘢痕形成情况比较 观察组甲级愈合130例,乙级愈合0例,丙级愈合0例,对照组甲级愈合110例,乙级愈合16例,丙级愈合4例,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瘢痕显效90例,有效20例,无效20例,对照组瘢痕显效50例有效40例,无效40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切口愈合情况及瘢痕形成情况n=130,例(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2.2 2组关腹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关腹时间(4.3±1.1)min,对照组关腹时间(4.8±1.2)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5.0±0.8)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8.0±0.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 讨论 目前,绝大多数医院行腹壁切口缝合时仍采用传统的缝合法,由于缝线穿透皮肤表面时的出针点与切口缘有一定距离,大多数产妇腹部会遗留有蚯蚓或蜈蚣状的手术瘢痕,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亦要求尽可能保持肌肤的完美。本研究中具有单纯皮内缝合的所有优点,即切口对合良好、外表美观。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及瘢痕形成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以往的的缝合经验是逐层缝合,不留死腔,这样反复操作及异物刺激易导致皮下脂肪液化;另外不正确的缝合法会在皮下形成张力,残留死腔,造成愈合不良, 故皮下脂肪层的缝合是影响切口愈合的关键2,3。而我院采用不缝合脂肪层,皮下脂肪层置引流管,皮内缝合法,对脂肪层干扰小,皮下脂肪层引流管又能将脂肪层的出血及渗出及时引出,腹带有助于将脂肪层对合紧密,缝合后的切口不充血,无渗液,且应用可吸收线,可吸收线柔韧性好、抗张力强度大,基本上无缝线反应,植入组织15 d后开始吸收,远期瘢痕平软,无异物残留、不易形成硬结或切口感染。本缝合法不但愈合好,而且克服了以往手术瘢痕呈蜈蚣样有伪足的现象。 有人担心皮内缝合会增加缝合时间,而从结果数据可以看出2组关腹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单纯皮内缝合并不增加缝合时间,而且平均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小于对照组,这与皮内缝合愈合较好,无需拆线有关。这种缝合技术对于贫血、低蛋白血症、妊高征、切口瘢痕及肥胖者均适用,不增加切口的感染率,不影响愈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不缝皮下,皮下置管的皮内缝合法适用于所有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节省了费用,切口美观。【参考文献】 1 彭国庆,李新国.腹壁皮内缝合法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湖南医学,1998,15:229.2 徐坚,薛文群.腹部横切口皮肤皮下组织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