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原型预分解窑运转率和台产的措施.doc_第1页
提高高原型预分解窑运转率和台产的措施.doc_第2页
提高高原型预分解窑运转率和台产的措施.doc_第3页
提高高原型预分解窑运转率和台产的措施.doc_第4页
提高高原型预分解窑运转率和台产的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高原型预分解窑运转率和台产的措施 (作者:佚名 本信息发布于2008年04月25日,共有366人浏览) 字体:大 中 小 我公司地处西南云贵高原,l 200td生产线采用 3.3m 50m回转窑、五级预热器带TDF分解炉。2004年8月投产后很长时间不能正常生产,设备故障、工艺事故频繁,窑年平均运转率不到60。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到2006年4月窑年平均运转率提高到了90以上。1 影响窑运转率的主要原因和处理措施1.1 篦冷机 1)冷却效果不佳在篦床顶部安装3支雾化喷枪,根据工况变化选择使用。同时在平衡窑系统用风前提下尽量关小窑头余风阀门,尽量把高温气体提供给窑的煅烧,提高二次、三次风温,从而降低篦冷机尾段温度。经常发生“红河”现象的细料侧篦板,由原来的ZGCr26Nil2改为ZGCr25Ni20,提高了此处篦板的抗高温能力。2)破碎机轴承频繁烧毁由于轴承固定端和自由端垫片装反,破碎机轴受热膨胀后固定端成了自由膨胀端,固定端定位不良,引起传动装置原始安装位置变化。加上出破碎机熟料温度高,易烧干润滑脂,所以频繁发生烧轴承故障。把垫片换装,正确定位固定端;降低出破碎机熟料温度;改通用锂基脂为高温锂基脂,提高润滑脂的抗高温能力。改后再也没发生过烧轴承问题。3)频繁堆“雪人”通过改进配料方案,控制生料中有害成分的含量和硫碱比及烧成温度,从而控制熟料中合理的液相量(2124);避免窑内强制烧成,降低熟料中的粉尘含量。同时在篦床前部加装空气炮并经常间歇使用,消除了“堆雪人”现象。4)传动轴窜位控制篦床运动轨迹在整机中心线位置,将主、被动轴2根连杆调成矩形,消除轴和篦床运动方向的不垂直问题,提高纵梁和轴之间的连接强度,改进传动轴防偏措施,轴窜位问题得到根治。5)部分托轮烧轴承这是由于集中润滑装置工作失灵,篦室内温度高、工况恶劣造成的。对润滑管路进行清洗密封,保证各点的润滑,并优化操作,改善轴承工况后,故障基本得到了解决。1.2 回转窑 1)中档托轮温度经常高 由于液压挡轮长时间没有正常工作,有时雷击引起电路跳闸导致筒体变形,经测量轮带不圆度大于 2mm。投产后没对托轮进行过调节,中档托轮长时间“大八字”工作。轮带和托轮的形状是“中间凹,两头不等高”的不规则圆锥体。托轮温度几乎是过几天就要高一次,最高时止推圈温度达到了l 98,而且几个托轮瓦接连出问题,严重时曾出现对角线方向两只瓦座温度同步升高的现象。通过调节托轮,打磨表面,改造润滑装置,瓦座加垫片,补焊轮带挡环,风机冷却,瓦上淋油、淋水和加厚漆等一系列措施,解决了此难题。2)窑内经常结圈红窑原配料方案为:KH=0.880.02,n=2.20.1,P=1.60.1,由于液相量多,烧结范围窄,煅烧方法不当,窑内经常结圈。调整后的配料方案为:KH=0.900.02,n=2.50.1,P=1.20.1,并通过伸缩燃烧器,合理调节火焰形状等措施,结圈问题基本得到控制。 原用耐火砖质量及砌筑均不过关,加上煅烧方法不当,经常发生红窑事故。改用国内优质砖,专业队伍砌筑,优化操作后,烧成带窑龄提高到了l年以上。1.3 高温风机1)风机轴承振动过大更换电动机时,没有注意联轴器的同心度,偏差达到了1.8mm,启动时轴承座振幅大时达到250m。用百分表进行精校,基本达到0.05 mm的同心要求;每次停窑清理转子上的结皮和积灰;运行时经常检查地脚螺栓有无松动;在满足窑用风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风机转速。经过以上处理,轴承座振幅基本控制在80m以内。2)液力耦合器长时间温度过高耦合器的油冷却器由于水管结垢而影响了冷却效果,后经过清洗,在循环水中添加除垢剂、在油管上加装循环冷却水套后,温度降到了65以内。1.4 预热器 1)内筒挂片脱落 由于内筒挂片设计过重,挂钩不匹配,材质也不符合高温要求,经常高温脱落。在原挂片上采用电焊方式熔化出一个连接孔,加连一Cr25Ni20耐热钢螺栓,和挂钩形成双保险,延长了挂片的使用寿命。2)C4和C5堵塞 煤粉计量系统经常跑煤,引起系统高温结皮、内筒挂片脱落堵住下料管,造成堵塞。 通过加大煤粉计量系统的负压,煤粉计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同时消除烧成系统的电气假信号问题,补设了各级预热器负压的高低报警,调节翻板阀保证锁风的同时活动自如,尽量控制挥发性组分,强化操作,堵塞问题得到了控制。 本文来自: 中国国际水泥工艺网() 详细出处参考:/hgongyi/2008-4/10-525.html2 影响窑台时产量提高的原因和处理措施2.1 窑头设计存在的问题 窑头废气经过 4000mm 4000mm 9500mm风冷却器进入LCM3405袋除尘器。我公司余风风机风量为 166100m3/h,而国内平原同规模生产线该风机的风量在 170000 m3/h以上,显然是不够的。 经计算,窑头风机的实际能力修正为 215000 m3/h左右,由于出篦冷机废气温度高,造成布袋除尘器运行成本增高。2.2 改造措施 废除原余风风机、布袋除尘器,新增电除尘器、新余风风机、高温区淬冷篦冷风机,保留原风冷却器。增加高温区淬冷篦冷风机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篦冷机高温段熟料的冷却能力,其管道与各充气梁风管相连,对高温段总风量进行补充。3 优化操作,节能降耗,提高产质量3.1 原操作模式存在的问题 1)C4下料一路进分解炉,另一路至窑尾上升烟道。由表l看出,窑尾烟室及二次和三次风温明显偏低,入炉窑气温度和出炉气体温度差不多,基本无热量可提供给物料,使这种流程的设计失去了意义。 2)由于烧成带温度不高,窑速也不能加快,甚至会跑生料或欠烧,窑产质量不高。 3)由于炉喂煤量过大造成分解炉出口气体温度长期过高。不但浪费燃料,而且极易引起炉后系统结皮、堵塞,烧坏耐火材料。4)篦冷机出口余风虽经过风冷却器,但进入布袋除尘器温度依然在 220以上,有时甚至高过 300。操作员不得不全开冷风阀,甚至错误压减冷却风机的风量,其后果使篦冷机冷却能力更加不足,频频发生设备事故。而且没有及时加大高温部位及细料侧风量以加强高温段及细料侧的淬冷。表1 原窑系统操作模式窑头罩二次风温 85050 分解炉出口温度 95050 窑尾烟室温度 85050 篦冷机出口余风温度 350 三次风温 60050 C1出口温度 33020 窑头罩压力Pa -15030 窑尾烟室压力Pa -l3030 C1出口压力Pa -4200100 三次风阀开度 4090 窑头废气风阀开度 97 炉喂煤量(th) 5.8 窑喂煤量(th) 2.3 吨熟料实物煤耗(kgt) 225 窑炉用煤比 28.4:71.6 煤灰分 33 煤热值(kJkg) 19646 煤挥发分 18 窑台时产量(th) 49 吨熟料电耗(kWht) 53.5 窑速(rmin) 3.8 熟料28d抗压强度MPa 58 细料侧活动充气梁篦冷风机调速范围(050)Hz 4344 粗料侧活动充气梁篦冷风机调速范围(050)Hz 4344 细料侧固定充气梁篦冷风机调速范围(050)Hz 4344 粗料侧固定充气梁篦冷风机调速范围(050)Hz 4344 3.2 优化后操作模式 1)改造三风道燃烧器为四风道燃烧器,降低一次风量,燃烧器前端伸入窑口l00 120mm,降低窑口护板和窑头罩处温度,延长护板和罩内火砖寿命,而且还可降低出窑熟料温度,以便形成较硬料粒,不易在冷却机进口处堆积,减少篦冷机“堆雪人”现象。每班小幅度移动喷嘴位置2次以上,改变火点位置控制窑皮长度,预防长厚窑皮和结圈。本文来自: 中国国际水泥工艺网() 详细出处参考:/hgongyi/2008-4/10-525-p2.html2)适当降低篦冷机篦速,实行厚料层(500 600mm)操作,尽量关小篦冷机余风阀门(根据工况灵活调节),调节窑头罩负压为微负压,提高二次风温、三次风温至合理的范围内。如果以上措施还是无法降低余风温度,则及时开启喷雾水枪,进行强制冷却。适当加大篦床高温段和细料侧冷却风量,改善淬冷效果,以减少“红河”现象的发生。避免出现前端高温风拉入余风系统,或尾部低温风拉入窑系统现象。 3)控制分解炉中部和出口温度不过高,在保证入窑物料分解率9095的前提下,控制分解炉温度在正常值范围,保障炉后系统安全。 4)调节窑炉用煤比为40:60左右,减少炉内负荷,改善炉内燃烧状况,降低烧成热耗。 5)适当改善煤质。优化后的操作模式见表2。表2 优化后窑系统操作模式窑头罩二次风温 100050 分解炉出口温度 88020 窑尾烟室温度 100050 篦冷机出口余风温度 20020 三次风温 81030 C1出口温度 32020 窑头罩压力Pa -3020 窑尾烟室压力Pa -15050 C1出口压力Pa -4700200 三次风阀开度 4555 窑头废气风阀开度 45100 炉喂煤量(th) 4.5 窑喂煤量(th) 2.8 吨熟料实物煤耗(kgt) 185 窑炉用煤比 38.4:61.6 煤灰分 30 煤热值(kJkg) 21736 煤挥发分 20 窑台时产量(th) 53 吨熟料电耗(kWht) 48 窑速(rmin) 3.9 熟料28d抗压强度MPa 63 细料侧活动充气梁篦冷风机调速范围(050)Hz 4650 粗料侧活动充气梁篦冷风机调速范围(050)Hz 4350 细料侧固定充气梁篦冷风机调速范围(050)Hz 4650 粗料侧固定充气梁篦冷风机调速范围(050)Hz 4350 3.3 提产后操作模式提产后的操作模式见表3。表3 提产后窑系统操作模式窑头罩二次风温 102050 分解炉出口温度 88020 窑尾烟室温度 102050 篦冷机余风出l5温度 19020 三次风温 85030 C1出口温度 32020 窑头罩压力Pa -4020 窑尾烟室压力Pa -16050 C1出口压力Pa -5100200 三次风阀开度 4555 窑头废气风阀开度/ 4080 炉喂煤量(th) 5.3 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