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档简介
总习题答案February 17 2014 第一章质点力学 运动学 1 1 一个物体沿着直线运动 其加速度a 4 3t SI 若x0 5 v0 0 计算该物体在t 10 s 时的速 度和坐标 解答 任意时刻的速度 v t v0 t 0 adt t 0 4 3t dt 4t 1 5t2 t 0 4t 1 5t2 将t 10代 得v 10 190 m s 任意时刻的坐标 x t x0 t 0 v t dt 5 2t2 0 5t3 将t 10代 得x 10 705 m 1 2 质点从坐标原点开始沿着x轴运动 其速度为v t 4t sin t SI 计算该物体在t 10 s时的加 速度和坐标 解答 加速度 a 10 dv dt t 10 4 2cos t t 10 4 2 任意时刻的坐标 x t x0 t 0 v t dt t 0 4t sin t dt 2t2 cos t t 0 2t2 cos t 1 将t 10代 得x 10 200 m 1 3 如下图所示 一个物体沿着x轴运动 其速度v t 函数曲线分为三段 问 三个阶段的加速度各是多 少 三个阶段的位移各为多少 总习题1 3图 解答 加速度a dv dt 其 何意义就是图线v t 切线的斜率 位移 x v t dt是速度曲线下 的 积 OA阶段的加速度a v t 4 2 2 m s2 位移 x OA下 的 积 4 m AB阶段的加速度a v t 6 4 4 2 1 m s2 位移 x AB下 的 积 10 m BC阶段的加速度a v t 2 6 6 4 2 m s2 位移 x BC下 的 积 8 m 1 4 半径为 R 的轮子沿着 x 轴滚动 其角速度是 轮子边缘某一个点 P 的轨迹称为 旋轮线 其轨迹 方程为 x R t Rsin t y R Rcos t 1 总习题答案第一章质点力学 计算任意时刻的速率v 加速度 a 解答 速度 vx dx dt R R cos t vy dy dt R sin t 速率 v v2 x v 2 y R 1 cos t 2 sin2 t R 2 2cos t 2R sin t 2 加速度 ax dvx dt R 2sin t ay dvy dt R 2cos t a a2 x a 2 y R 2 1 5 如下图所示 在河堤上安装一个高于水面 h 的定滑轮 用绳子通过滑轮将水面上的船拉向岸边 收 绳的速率 v0均匀不变 当船到河堤的水平距离为 s 时 船速 vs多大 提示 船速是距离 s 缩短的快慢 ds dt 收绳的速率v0是绳子缩短的快慢 总习题1 5图 解答 令绳 的长度为l 由于绳 在缩短 所以v0 dl dt 根据 何关系有 l2 s2 h2 其中l s都随着时间t变化 h是常量 等式两边对时间t求导数得 d l2 dt d s2 dt d h2 dt d l2 dl dl dt d s2 ds ds dt 0 2l dl dt 2s ds dt 化简得 vs ds dt l s dl dt s2 h2 s v0 1 6 如下图所示 路灯距离地面H 人的身高h 若人以均匀的速率v0远离路灯 那么人头顶在水平地面 的阴影D以多大的速率V 远离路灯杆 提示 利用相似三角形 总习题1 6图 2 总习题答案第一章质点力学 解答 从图中可以看出 的速度就是 AB 的变化率 v0 dAB dt 影 D 的速率就是 CD 的变化率 V dCD dt 由三 形相似 SAB SCD 可得到 AB H h CD H 注意到H h都是常量 上式两边对时间求导可得 v0 H h V H V H H hv0 1 7 长度为l 的梯子搭在直角墙边 在某时刻 梯子与墙壁的角度为 且梯子的下端向外移动的瞬时速率 是v1 此刻梯子的上端向下滑动的速率v2多大 总习题1 7图 解答 设梯 的 平跨度为x 垂直 度为y 则 v1 vx dx dt v2 vy dy dt 将等式x2 y2 l2两边对时间t求导数 2x dx dt 2y dy dt 0 即 2xvx 2yvy 0 v2 x y v1 tan v1 令解 设梯 的 平跨度为x 垂直 度为y 则 y l2 x2 l2 x2 1 2 对时间t求导数 v2 vy dy dt 1 2 2x l2 x2 dx dt tan v1 1 8 一个质点从静止出发 沿着半径r 3 m的圆周运动 其切向加速度at 3 m s2 当总加速度与半径 成45 角时 计算所用的时间以及此期间所经过的路程 解答 根据at dv dt可得 dv atdt v t v0 t 0 atdt 0 t 0 3dt 3t 度为45 时 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 相等 将an at展开可得 v2 r 3 3t 2 3 3 t 1 s 根据v ds dt可知 ds vdt 质点的位移 s 1 0 v t dt 1 0 3tdt 1 5 m 1 9 以国际单位制度量 某质点以初始角速度 0 10做圆周运动 其角加速度 10e t 1 何时切 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大小相等 2 质点转过的最大角位移是多少 3 总习题答案第一章质点力学 解答 根据 d dt 任意时刻的 速度 t 0 t 0 dt 10 t 0 10e tdt 10e t 设圆周的半径为r 当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 时 2r r 10e t 1 t ln10 2 30 根据 d dt 质点的 位移 t 0 t dt 10 1 e t 从上式可以看出 随着时间的增加 位移逐步增 当t 达到最 位移 10 1 10 某质点的运动规律为x Acos t y B sin t 其中A B 都是常量 证明r v是常矢量 解答 r ix jy iAcos t jB sin t v dx dt i dy dt j i Asin t j B cos t r v Acos t B cos ti j B sin t Asin tj i AB cos2 t sin2 t i j ABk 1 11 质点沿直线运动 加速度a 4 t2 式中a的单位为m s2 t的单位为s 如果当t 3 s时 x 9 m v 2 m s 求质点的运动方程 解答 在这 t0 3 x0 9 v0 2 v t v0 t t0 a t dt 2 t 3 4 t2 dt 4t 1 3t 3 1 m s x t x0 t t0 v t dt 3 4 t 2t2 1 12t 4 牛顿定律 1 12 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放置质量m的重物 摩擦系数 用大小恒定的力F 拽拉 拉力与水平方向的夹 角 可以变化 问 多大时重物获得的加速度最大 解答 设地 向上的 持 为N 在垂直 向受 平衡 F sin N mg 在 平 向 顿第 定律为 F cos N ma 上述 式消去 持 N 得 ma F cos mg F sin 要使得加速度a最 就是要求上式等号右侧取得极 値 根据微积分中的极値条件 d d F cos mg F sin 0 求解得 arctan 1 13 质量为m的子弹以v0的初速度水平射入沙土墙壁中 进入墙壁后 它受到与速度成正比的水平摩擦 阻力f kv 计算子弹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 4 总习题答案第一章质点力学 解答 由f ma得 kv m dv dt dv v k m dt 积分得 lnv v v0 k mt t 0 v v0e k mt 1 14 质量为m的快艇在速度达到v0时关闭发动机 受到阻力而减速 阻力大小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即 f kv2 证明它在水面上再行驶距离x时的速度为v v0e kx m 解答 利 隐函数的求导法则 a f m k mv 2 dv dt k mv 2 dv dx dx dt dv dxv k mv 2 dv dx k mv dv v k m dx v v0 dv v x 0 k m dx ln v v0 k mx v v0 e kx m 1 15 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 除重力外 还受到空气阻力f kv 计算上升的最大高度H 解答 以垂直向上为正 向 由f ma得 kv mg m dv dt 左右两边都乘以 度的微分 dh得 kv mg dh m dv dt dh m dh dt dv mvdv 分离变量得 m k v v mg k dv dh 积分 m k 0 v0 v mg k mg k v mg k dv H 0 dh 注意上式中积分上下限的对应 计算得 H mv0 k m2g k2 ln v0 mg k mg k 相对运动 1 16 如图所示 重力场中的升降梯携带一个定滑轮以a0加速上升 定滑轮的质量以及摩擦忽略不计 计 算绳子中的张力T 总习题1 16图 解答 以定滑轮为参照系 则该 惯性系中需要添加竖直向下的惯性 ma0 设重物系统相对于定滑轮的加速度 为a 对于m1列 程 T m1g m1a0 m1a 对于m2列 程 m2g m2a0 T m2a 综合上述两个等式 可以得到 a m2 m1 m1 m2 g a0 5 总习题答案第一章质点力学 T 2m1m2 m1 m2 g a0 1 17 如图所示 重力场中的升降梯携带一个桌子以a0加速上升 质量为m1的物体与桌面之间的摩擦系 数为 定滑轮的质量以及摩擦忽略不计 计算绳子中的张力T 总习题1 17图 解答 以桌 为参照系 则该 惯性系中需要添加竖直向下的惯性 ma0 设重物系统相对于桌 的加速度为a 对于m1列 程 平 向T N m1a 垂直 向m1g m1a0 N 对于m2列 程 垂直 向m2g m2a0 T m2a 综合上述三个等式 可以得到 a m2 m1 m1 m2 g a0 T m1m2 1 m1 m2 g a0 动量 1 18 质量m 0 5 kg的物体沿直线运动 其位移x 4ln 1 2t SI 计算0 t 0 因为碎片的射出 炮弹射程增加多少 忽略空气阻力 解答 在爆炸的瞬间 平动量守恒 炮弹爆炸前 平速度为v0cos 设爆炸后炮弹的相对于地 的速 度为v 则碎 相对于地 向前运动的速度为v u Mv0cos m v u M m v 爆炸前后炮弹 平速度的增量为 v v v0cos mu M 炮弹 平速度的变化并不影响垂直 向的运动 炮弹上升到最 点花费的时间和从最 点下降的时间相 同 均为 T v0sin g 平射程增加 v T muv0sin Mg 7 总习题答案第一章质点力学 1 23 一条质量m1 100 kg长度l 3 m的小船停在水面上 质量m2 50 kg 的人从船头走到船尾 在 此过程中小船的位移多大 假定水的阻力很小 总习题1 23图 解答 解法 平动量守恒 只考虑动量 可得到 m1v1 m2v2 m1 t 0 v1dt m2 t 0 v2dt 速率的积分就是路程 所以 m1l1 m2l2 其中 相对于地 前 的路程l1与船相对于地 后退的路程l2之和就是船长l l1 l2 l 联 上述两式得 l1 m2l m1 m2 1 m 解法 以 前进的 向为正 向 平动量守恒 可得到 m1v1 m2v2 0 m1v1 m2 v2 v1 m2v1 0 其中 v2 v1 是 相对于船的速度 它的积分就是船长l m1l1 m2l m2l1 0 l1 m2l m1 m2 1 m 这 的负号表 船的位移与 的位移 向相反 功与能量 1 24 一维空间的保守力场F 1 2x 规定Ep x 0 5 0 求此力场的势能函数 解答 Ep x 0 5 x Fdx 0 5 x 1 2x dx x2 x 0 25 1 25 如图所示 通过高度为h的定滑轮 用恒定大小的拉力F 将质量为m的物体从60 处拉到垂直位置 忽略滑轮以及绳子的质量 忽略一切摩擦力 物体开始处于静止状态 计算物体通过垂直位置时的速度 总习题1 25图 解答 当物体处在中间任意 个位置时 拉 的 平分量 Fx F cos F x h2 x2 初始位置的坐标为x0 htan60 3h 拉 做功 W 0 x0 Fxdx F 0 x0 x h2 x2 dx Fh 8 总习题答案第一章质点力学 根据动能定理 W Ek 1 2mv 2 v 2Fh m 1 26 质量m 2 kg的物体沿着x轴运动 初速度v0 1 m s 该物体受到沿着x轴正向的作用力F x 从x 0运动至x 6 m 问在该过程中F 的冲量多大 总习题1 26图 解答 F 做的功 W 6 0 F x dx 图线下 的 积 24 J 根据动能定理 W 1 2mv 2 6 1 2mv 2 0 v6 5 m s 根据动量定理 I mv6 mv0 8 N s 1 27 质量 m 2 kg的物体沿着 x轴运动 初速度 v0 2 m s 该物体受到沿着 x 轴正向的作用力 F t 如下图所示 问在0 t 0 时 则系统的机械能 E 1 2kx 2 mAgx 利 机械能守恒定律 结合上述两式 可以得到 x mAg k mA mB g k 2mAg k mBg k 捨去負根 弹簧被压缩时 的平衡 程给出 F mAg kx x kx mAg mA mB g 1 34 如下图所示 半径 R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槽放在光滑的地面上 小滑块从圆槽顶端下滑 当落至底部 时 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多大 此时滑块对圆槽的压力多大 假定圆槽与滑块质量相等M m 总习题1 34图 解答 滑块运动 底部时 滑块与圆槽之间的作 为竖直 向 因此 者 平 向均没有加速度 以圆 11 总习题答案第一章质点力学 槽为参照物 滑块相对于圆槽做圆周运动 在底部 滑块相对圆槽的速度为v V N mg m v V 2 R 在下落过程中 没有耗散 做功 机械能守恒 mgR 1 2mv 2 1 2MV 2 滑块与圆槽在 平 向不受外 平动量守恒 mv MV 联 上述三式以及m M 可得到 v V gR N 5mg 1 35 如下图所示 动量是mv0的小钢柱打到一个总质量为M 的静止弹簧靶上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忽 略一切摩擦阻力 计算弹簧的最大压缩长度 总习题1 35图 解答 当钢柱慢慢减速 靶慢慢加速 使得 者的速度相等时 弹簧被压缩的长度最 平 向没有阻 平动量守恒 设共同的速度是v 最 压缩长度是s mv0 m M v 钢柱与软弹簧的碰撞可以看做完全弹性的 1 2mv 2 0 1 2 m M v 2 1 2ks 2 联 上述两式可得到 s v0 mM k m M 1 36 长度为l 的细线拴着一个质量为M 的沙袋 动量为mv0的子弹水平射入沙袋 问沙袋向上摆动的最 大高度是多少 解答 弹打 沙袋的过程中 有内摩擦 做功 机械能不守恒 但是 平动量守恒 mv0 m M v 沙袋与 弹上摆过程中 只有重 做功 机械能守恒 1 2 m M v 2 m M gh 解得 h 1 2g mv0 m M 2 1 37 质量M 的软木块停在摩擦系数为 的水平面上 质量m的子弹水平射入木块后 木块能够滑行s 距 离 问子弹的水平初速度v0多大 解答 弹打 块的过程时间很短 摩擦 的冲量忽略 因此 平动量守恒 mv0 m M v1 者结合后 摩擦 做功 最终停 摩擦 做的功等于机械能的增加量 m M gs 0 1 2 m M v 2 1 从上述两式中消去v1 即可得到 v0 m M m 2 gs 12 总习题答案February 17 2014 第二章连续介质力学 转动惯量 2 1 半径为R 质量为m的均匀细圆环绕它的一条直径转动 根据定义计算它的转动惯量 总习题2 1图 解答 以环 为坐标原点建 极坐标 平坐标轴为转轴 每个质元到转轴的距离为l Rsin 对应的 圆 为 d 整个圆周的 度为2 总质量为m 则该质元的质量为 dm m 2 d J L l2dm 2 0 R2sin2 m 2 d mR2 2 2 0 sin2 d mR2 2 2 0 1 cos2 2 d 1 2mR 2 2 2 半径为R 质量为m的均匀细圆环绕它的一条切线转动 根据定义计算它的转动惯量 总习题2 2图 解答 以环 为坐标原点建 极坐标 每个质元到转轴的距离为l R Rcos 对应的圆 为 d 整 个圆周的 度为2 总质量为m 则该质元的质量为 dm m 2 d J L l2dm 2 0 R2 1 cos2 m 2 d mR2 2 2 0 3 cos2 2 d 3 2mR 2 2 3 已知均匀薄圆盘质量为m 半径为R 根据平行轴定理和正交轴定理 证明若圆盘绕它自己边缘的一 条切线旋转 则转动惯量为5mR2 4 总习题2 3图 解答 以圆盘中 为原点建 直 坐标系 使得 z 轴垂直于圆盘 则 Jz 1 2mR 2 根据垂直轴定理有 Jx Jy Jz 根据对称性可知Jx Jy 故有Jy 1 4mR 2 作切线平 于y 轴 则根据平 轴定理 J Jy mR2 5 4mR 2 13 总习题答案第二章连续介质力学 2 4 在半径为R2的均匀薄圆盘中心再挖去半径为R1的圆盘 剩余的圆环总质量为 m 证明剩余部分相 对于中垂轴的转动惯量为m R2 1 R 2 2 2 解答 圆盘的 密度为 m R2 2 R21 将该圆盘切割为细圆环 其转动惯量 dJ r2dm r2 2 rdr 2m R2 2 R21 r3dr 总转动惯量 J 2m R2 2 R21 R2 R1 r3dr m 2 R2 2 R 2 1 另解 设圆盘的 密度为 半径为 R2的 圆盘质量为 m2 R2 2 挖去的 圆盘质量为 m1 R2 1 剩余部分的质量m R 2 2 R 2 1 圆盘的转动惯量 J2 1 2m2R 2 2 1 2 R 4 2 圆盘的转动惯量 J1 1 2m1R 2 1 1 2 R 4 1 剩余部分的转动惯量 J J2 J1 1 2 R 4 2 R 4 1 1 2 R2 2 R 2 1 R2 2 R 2 1 1 2 m R2 2 R 2 1 2 5 用薄铁皮焊接一个密封的圆桶 其直径以及高度均为D 总质量是m 该圆桶相对于中心轴线的转动 惯量多大 解答 设单位 积铁 的质量为k 则圆桶端盖的质量为 m1 k D 2 2 k 4 D2 圆桶侧壁的质量为 m2 k D D k D2 圆桶的总质量 m 2m1 m2 3 2k D 2 k 2 3 m D2 两个端盖可视为均匀圆盘 其总转动惯量为 2 1 2m1 D 2 2 k 16 D4 侧壁的转动惯量为 m2 D 2 2 k 4 D4 圆桶总转动惯量为 J k 16 D4 k 4 D4 5k 16 D4 5 24mD 2 转动定律 2 6 如下图所示 重物的质量m1 m2 定滑轮的半径为r 转动惯量为J 软绳与滑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滑轮的轮轴处无摩擦 物体 与水平支撑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为 计算重物加速度a的大小 总习题2 6图 14 总习题答案第二章连续介质力学 解答 设滑轮两侧绳 的张 分别为F1 F2 重物1加速下落 m1g F1 m1a 1 重物2向右加速 F2 m2g m2a 2 定滑轮加速转动 F1r F2r J Ja r 3 式 1 r 2 r 3 得 m1gr m2gr r m1 m2 J r2 a a m1g m2g m1 m2 J r2 另解 假设重物下落距离l 时 速率为v 则此刻滑轮的 速度 根据动能定理 重 与摩擦 做功 等于系统动能增量 m1gl m2gl 1 2 m1 m2 v2 1 2J 2 将 v r 代 上式化简 可得到 m1g m2g l 1 2 m 1 m2 J r2 v2 在该式中 l 与v 是随着时间变化的 两边对时间求导 可得到 m1g m2g dl dt 1 2 m 1 m2 J r2 2v dv dt 其中 dl dt v dv dt a a m1g m2g m1 m2 J r2 2 7 如下图所示 定滑轮由两个半径不同的轮子拼接而成 总转动惯量为J 半径分别为r1 r2 且r1 r2 重物的质量m1 m2 软绳与滑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滑轮的轮轴处无摩擦 计算滑轮的角加速度 的大小 总习题2 7图 解答 设悬挂两个重物的绳 的张 分别为F1 F2 定滑轮转动 周 重物1下降的距离 于重物2 上升 的距离 因此两个重物运动的加速度是不同的 定滑轮的 加速度是共同的 重物1加速下落m1g F1 m1a1 m1r1 1 重物2加速上升F2 m2g m2a2 m2r2 2 定滑轮加速转动F1r1 F2r2 J 3 式 1 r1 2 r2 3 得 m1gr1 m2gr2 m1r2 1 m2r 2 2 J m1gr1 m2gr2 m1r2 1 m2r22 J 2 8 如下图所示 两个定滑轮的半径分别为R1 R2 转动惯量分别为J1 J2 绳子的质量忽略不计 两端 分别悬挂的重物质量为m1 m2 软绳与滑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滑轮的轮轴处无摩擦 计算重物的加速度 a的大小 15 总习题答案第二章连续介质力学 总习题2 8图 解答 设悬挂两个重物的绳 的张 分别为F1 F2 两定滑轮之间的 平绳 张 为F0 两个滑轮的线 速度 线加速度相同 但是 速度 加速度不等 重物1加速下落m1g F1 m1a 1 重物2加速上升F2 m2g m2a 2 滑轮1顺时针转动F1R1 F0R1 J1 1 J1a R1 3 滑轮2顺时针转动F0R2 F2R2 J2 2 J2a R2 4 式 1 2 3 R1 4 R2得 m1g m2g m1 m2 J1 R2 1 J2 R 2 2 a a m1g m2g m1 m2 J1 R2 1 J2 R22 另解 利 动能定理求解 重物1下落的距离与重物2上升的距离相同 设为h 重 做功等于系统动 能的增量 m1gh m2gh 1 2m1v 2 1 2m2v 2 1 2J1 2 1 1 2J2 2 2 其中 1 v R1 2 v R2 代 上式得 m1 m2 gh 1 2 m 1 m2 J1 R21 J2 R22 v2 两边对时间求导 m1 m2 g dh dt 1 2 m 1 m2 J1 R21 J2 R22 2v dv dt 其中 dh dt v dv dt a 代 即可得 a m1 m2 g m1 m2 J1 R2 1 J2 R22 2 9 某通风扇在角速度为 时撤去动力 叶片受到空气阻力矩而减速 假设阻力矩的大小与转速成正比 比例系数为k 叶片的转动惯量为J 问多长时间后转速降为初始值的一半 此时叶片转过了多少转 解答 根据转动定律M J Jd dt k J d dt d k J t 0 dt t e kt J 令 2 可得到t J ln2 k 在此期间 叶 转过的 度为 t 0 t dt J k e kt J t 0 J 2k 转过的转数为 2 J 4 k 另解 第 问可以有另外 种解法 k J d dt J d d d dt J d d 16 总习题答案第二章连续介质力学 分离变量 积分 0 d J k 2 d 计算得 J 2k 角动量 2 10 如图所示 光滑水平桌面上 长为H 质量为m1的均匀细棒能绕一端自由转动 开始时 细棒静止于 水平桌面上 现有长度为r H 2的轻质细线牵引质量为m2的小球 在水平桌面内以速度v20垂直撞击 细棒并粘在一起 细线的固定点与细棒的转轴近似重合 求细棒和小球一起运动时的角速度 总习题2 10图 解答 将细棒与 球看做系统 平桌 的 撑 平 于转轴 所以不予考虑 在 平 向存在的外 是 由细线以及细棒的转轴产 的 所以 平 向的动量不守恒 但是这两个 是通过转轴的 矩为零 因 此该系统的 动量守恒 球的转动惯量J2 m2r2 m2H2 4 初始 速度 20 v20 r 2v20 H 在碰撞之前 球的 动量 J2 20 1 2m2v20H 碰撞后 球与细棒 起运动 相对于转轴的转动惯量为 J1 J2 1 3m1H 2 1 4m2H 2 根据 动量守恒定律 1 2m2v20H 1 3m1H 2 1 4m2H 2 可得 6m2v20 4m1 3m2 H 2 11 如下图所示 转动惯量J1半径为R 的定滑轮以角速度 10顺时针转动 总质量m2初速度v20的一 束液态黏胶逆时针方向直射到滑轮边缘 滑轮与黏胶一起转动的角速度多大 总习题2 11图 解答 系统的 动量守恒 以顺时针为正 向 黏结之前系统的总 动量为 J1 10 m2v20h 设黏结之后的 速度为 黏胶形成 个薄圆环 其转动惯量为m2R2 所以系统的 动量为 J1 m2R2 由 动量守恒得 J1 10 m2v20h J1 m2R2 J1 10 m2v20h J1 m2R2 17 总习题答案第二章连续介质力学 2 12 如下图所示 转动惯量 J1半径为R1的定滑轮A 以角速度 10顺时针转动 转动惯量J2半径为 R2 的滑轮B初始静止 缓慢的靠近滑轮A并通过边缘的摩擦力以达到共同的转动线速度 共同的转动线速 度多大 总习题2 12图 解答 两个滑轮的转动轴不相同 动量的参考标准不 致 因此不能 动量守恒 设共同的线速度是 v 末态 速度分别为 1 2 则必有 v 1R1 2R2 1 设两轮之间的摩擦 为f 对于A滑轮进 分析有 fR1 dt J1 1 J1 10 2 对于B滑轮进 分析有 fR1 dt J2 2 2 联 2 3 两式得 J1 10 J1 1 J2 2 再把 1 式代 得 J1 10 J1 v R1 J2 v R2 v J1 10 J1 R1 J2 R2 2 13 质量为m1的均匀圆盘在水平面内以角速度 0无摩擦的转动 圆盘边缘停着一只质量为m2的小虫 如果小虫爬到圆盘的中心 圆盘的角速度变为多大 解答 令圆盘的半径为R 在边缘时 系统的总转动惯量为 J0 1 2m1R 2 m2R2 爬到圆盘的中 后 其转动半径为零 故系统的总转动惯量为J 1 2m1R 2 在 爬 过程中 外 矩 所以系统总 动量守恒 J0 0 J m1 2m2 m1 0 2 14 水平的均匀圆盘质量为m 半径为R1 可以绕中垂轴无摩擦的转动 圆盘上有一个质量为m 的人 开始时 系统静止不动 当人在圆盘上绕中心轴以半径R2转动时 圆盘必然倒转 若人相对于圆盘的速 率是v 问圆盘倒转的角速度多大 解答 设 对地的 速度为 20 圆盘对地 速度为 10 则 相对于圆盘的 速度为 21 20 10 v R2 圆盘的转动惯量为mR2 1 2 的转动惯量为mR 2 2 根据 动量守恒有 1 2mR 2 1 10 mR 2 2 20 0 联 上述 式消去 20 可得到 10 2R2v 2R2 2 R21 转动能量 18 总习题答案第二章连续介质力学 2 15 如下图所示 定滑轮半径为r 转动惯量为J 软绳与滑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滑轮的轮轴处无摩擦 弹 簧的劲度系数为k 系统刚开始处于静止状态且弹簧无变形 计算物体m 的最大下落速率以及最大下落 距离 总习题2 15图 解答 重物下落过程中 只有弹簧和重 做功 机械能守恒 设下落 度h时 重物的速率为v 则滑轮的 速度为 v r 以刚开始下落的位置作为弹性势能和重 势能的零点 则有 0 1 2mv 2 1 2J 2 1 2kh 2 mgh 化简为 1 2 m J r 2 v2 mgh 1 2kh 2 在下落过程中 先是重 于弹性 加速下落 然后弹性 于重 减速下落 当弹性 等于重 时 加速度为零 下落速度最 即mg kh h mg k 代 式 得最 速率 vm mg mk Jk r2 当下落的速率v 0时 下落的距离最 将v 0代 式 得 hm 2mg k 另解 根据式 速率v 取得极 値时 等价于式 右侧的 次函数mgh 1 2kh 2 取得极 値 该 次函数的图像是 条开 向下的抛物线 与横轴有两个交点 mgh 1 2kh 2 0 h1 0 h2 2mg k 抛物线的最 点必然位于两个根的中点h mg k 将它回代式 即可得到最 速度vm 因为v2 0 故式 的右侧mgh 1 2kh 2 0 从抛物线的图像可以看出0 h 2mg k h的极 値hm 2mg k 2 16 如下图所示 长度为D 质量为M 的均匀细棒可以绕端点自由转动 另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 的小 球 若系统从水平位置开始摆动 当摆动 角时 角速度多大 总习题2 16图 解答 系统的总转动惯量J 1 3MD 2 mD2 当摆动 时 细棒的重 下降 1 2Dsin 球重 下降 Dsin 在下落过程中 重 做功转化为系统的动能 Mg 1 2Dsin mg Dsin 1 2J 2 将J 代 计算得 3M 6m g sin M 3m D 另解 利 重 矩做功等于动能增量 来求解 19 总习题答案第二章连续介质力学 系统转动 任意 度 时 棒的重 矩为Mg 1 2Dcos 球的重 矩为mg Dcos 重 矩做功 W 0 Md 0 Mg 1 2Dcos mg Dcos d Mg 1 2Dsin mg Dsin 可以看到重 矩做的功与重 做的功 其结果是相同的 动能定理W 1 2J 2 即可得到最终结论 流体 2 17 自来水管从地面延伸至楼顶 地面部分内径4 cm 流速2 m s 压强3 105Pa 楼顶的高度为5 m 水管内径2 cm 计算楼顶水管中的水压 重力加速度取g 10 m s2 解答 已知v1 2 m s D1 4 cm p1 3 105Pa h1 0 D2 2 cm h2 5 m 根据连续性 程 v1S1 v2S2 v1 D2 1 4 v2 D2 2 4 得v2 8 m s 根据伯努利 程 p1 gh1 1 2 v2 1 p2 gh2 1 2 v2 2 代 数据 3 105 0 1 2 103 22 p2 103 9 8 5 1 2 103 82 计算得p2 2 21 105Pa 综合 2 18 如下图所示 两个定滑轮通过皮带连在一起 半径分别为R1 R2 转动惯量分别为J1 J2 皮带的质 量忽略不计 与滑轮之间无相对滑动 滑轮的轮轴处无摩擦 若在滑轮 上施加大小为M0的外力矩 计 算该滑轮的角加速度的大小 总习题2 18图 解答 两个滑轮的线速度 线加速度相同 但是 速度 加速度不同 假设滑轮 转过 度 1时 两个滑轮的 速度分别为 1 2 根据动能定理 M0 1 1 2J1 2 1 1 2J2 2 2 两个滑轮 带相连 所以其线速度相等 1R1 2R2 联 上述 式消去 2得 M0 1 1 2 J1 J2R2 1 R2 2 2 1 上式两边对时间t求导 可得到 M0 1 1 2 J1 J2R2 1 R2 2 2 1 1 消去 1 1 M0 J1 J2R2 1 R22 另解 设上层 带的张 为Fu 下层 带的张 为Fd 两个滑轮的切线加速度相等 R1 1 R2 2 a 1 20 总习题答案第二章连续介质力学 令顺时针转动为正向 对于滑轮 M0 Fd Fu R1 J1 1 J1a R1 2 对于滑轮 Fu Fd R2 J2 2 J2a R2 3 式 2 R1 式 3 R2得 a M0 R1 J1 R2 1 J2 R22 加速度 1 a R1 M0 J1 J2R2 1 R22 21 总习题答案February 17 2014 第三章静电场 电荷与电场 3 1 如下图所示 长为 L 的直线上均匀分布有线密度为 的正电荷 在直线延长线上与直线一端相距 a a 0 的位置放置了一个电量为 q 的点电荷 计算该电荷受到的静电力的大小 总习题3 1图 解答 以直线的右端为座标原点 左 为正 向 在座标为 x 处取 段长度为 dx 的线段 其电荷量为 dQ dx 该电荷元在q 处激发的电场强度为 dE dQ 4 0r2 dx 4 0 a x 2 由于该电场的 向不变化 因此总电场为 E L 0 dx 4 0 a x 2 4 0 1 a x L 0 4 0 L a L a 电荷q 受到的电场 为 F qE q 4 0 L a L a 另解 电荷元 dQ与 q 的作 为 dF qdQ 4 0 a x 2 q dx 4 0 a x 2 因为所有的作 都在同 个 向上 故总作 为 F L 0 q dx 4 0 a x 2 q 4 0 L a L a 3 2 如下图所示 长为2L的直线上均匀分布有线密度为 的正电荷 计算在直线的中垂线上与直线相距 为a的位置的电场强度 2L a P 总习题3 2图 解答 本题需要根据 微元 思想求解 dE dq 4 0r2 我们需要将这个表达式 具体的坐标表 以棒的中 为原点 线电荷 向为x轴 y 轴经过P点 令电 荷元的坐标为x 长度为 dx 其带电量 dq dx 到P点的距离为r x2 a2 根据电荷的对称性 总电场 定是垂直向上 因此我们只需要计算电场的y 分量 dEy dE cos dq 4 0r2 cos dx 4 0 x2 a2 a x2 a2 总电场 E L L dEy L L a dx 4 0 x2 a2 3 这个积分需要换元处理 从图中可以看出 sin x x2 a2 x atan dx asec2 d 22 总习题答案第三章静电场 代 上式得 E 2 1 d 4 0asec 4 0 sin 2 1 从图中可以看出 积分上限x2 L 积分下限x1 L sin 2 x2 a2 x2 2 L a2 L2 sin 1 x1 a2 x2 1 L a2 L2 所以 E 2 0a L a2 L2 3 3 如下图所示 用细绝缘线弯成的半圆形环 半径为R 其上均匀地携带正电荷Q 求圆心O 点处的电 场强度E 提示 电荷元 dq dl Rd dE 总习题3 3图 解答 从图的对称性可以发现 总电场是垂直向下的 dE dq 4 0R2 sin Rd 4 0R2 sin 其中电荷线密度 Q R 总电场垂直向下 E 4 0R 0 sin d 2 0R Q 2 0 2R2 电通量 3 4 如下图所示 有一立方形的闭合曲面 边长 a 0 1 m 已知空间的场强分布为 E 200i 300j 100k V m 分别计算通过表面 的电通量 总习题3 4图 解答 各个平 的 积S a2 0 01 以 体的外法线为正 向 可得到 S1 0 01i S2 0 01j S3 0 01k 根据电通量的定义 1 E S1 200i 300j 100k 0 01i 2 V m 2 200i 300j 100k 0 01j 3 V m 3 200i 300j 100k 0 01k 1 V m 3 5 如下图所示 有一立方形的闭合曲面 边长a 0 1 m 已知空间的场强分布为Ex bx Ey Ez 0 b 1000 V m2 1 求通过该闭合面的总电通量 2 求该闭合面内的净电荷量 23 总习题答案第三章静电场 总习题3 5图 解答 1 因为电场只有x分量 所以只有x 向的两个平 存在通量 当电场线与 积垂直 与 积的法 线平 式 电通量 电场 积 在a位置 电场穿 平 通量为负値 a Ex a2 x a ba3 1 在2a位置 电场穿出平 通量为正 2a Ex a2 x 2a 2ba3 2 总通量为 1 2 1 V m 2 根据 斯定理 q 0 q 0 8 854 10 12C 3 6 设匀强电场的场强E与半径为R 的半球面的对称轴平行 计算通过此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 解答 构造 个半径为R 的圆形平 将其与半球 拼合为 个完整的闭合曲 若均匀电场的电场线 从平 穿过 必然从半球 穿过 因此通过半球 的电通量与通过平 的通量相同 E S E R2 3 7 将电量为q 的点电荷放在一个立方体的顶点上 则通过立方体表面的总电通量大小为多少 解答 电荷所在平 的通量为零 其它三个 的通量为q 24 0 总通量为q 8 0 高斯定理 3 8 在半径为a的球形空间中分布着体密度为 的均匀电荷 证明球体内外的电场分布为 E r 3 0 er r a a3 3 0r2 er r a 总习题3 8图 解答 根据对称性 球体内外的电场 向 定是沿着半径 向的 在距离球 为r 处 场强 E 定是 相等的 构造如图中虚线所 的半径为r 的闭合 斯 在该闭合球 处 场强的 相等且处处与球 垂直 电通量 电场 积 e S E dS E 4 r2 若r a 则该 斯 内的电荷量为 qin 4 3 r 3 若r a 则该 斯 内的电荷量为 qin 4 3 a 3 24 总习题答案第三章静电场 根据 斯定理 e qin 0得 E 4 r2 4 3 0 r3 r a 4 3 0 a3 r a 化简 并考虑到E的 向沿着半径er 向 可得证 3 9 横截面半径为a的无限长圆柱空间中均匀分布有体密度为 的电荷 根据高斯定理证明圆柱内外空间 的电场分布为 E r 2 0 er r a a2 2 0r er r a 总习题3 9图 解答 根据对称性 电场 向垂直于中 轴并沿着半径 向 即er的 向 构造 个长度为h 半径为r 的圆柱 显然 圆柱左右两个端 与电场平 电通量为零 只有圆柱的筒状侧 有电通量 在筒状侧 处 场强 相等 且始终与侧 垂直 电通量 场强 积 e 左 右 側 0 0 E S側 E 2 r h 若r a 则该 斯 内的电荷量为 qin a2 h 根据 斯定理 e qin 0得 E 2 r h 1 0 r2 h r a a2 h r a 继续化简并添加电场 向er即可得结论 3 10 某无限长均匀带电空心圆筒面半径为a 电荷线密度为 证明圆筒面内外的电场分布为 E 0 r a 总习题3 10图 解答 根据对称性 电场 向垂直于中 轴并沿着半径 向 即er的 向 构造 个长度为l 半径为r 的圆柱 显然 圆柱的两个底 与电场平 电通量为零 只有圆柱的筒状侧 有电通量 电通量 场 强 积 E 2 r l 根据 斯定理 e qin 0得 E 2 r l 1 0 0 r a 继续化简并添加电场 向er即可得结论 25 总习题答案第三章静电场 3 11 如下图所示 均匀带电的两个同心球壳半径分别为 r1 r2 总电量分别为 q1 q2 计算空间的电场 分布 总习题3 11图 解答 根据对称性 球体内外的电场 向 定是沿着半径 向的 设距离球 为r 处 场强 为E 电 通量 e E 4 r2 根据 斯定理 e qin 0得 E 4 r2 1 0 0 r r1 q1 r1 r r2 q1 q2 r2 r 继续化简并添加电场 向er即可得 E 0 r r1 q1 0r2 er r1 r r2 q1 q2 0r2 er r2 r 3 12 厚度为a的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 电荷体密度为 判定其周围电场的方向并计算电场的大小 总习题3 12图 解答 以板的中 对称 为界 将空间分为两个区域 空间电场与平板垂直 并且向两侧发散 构造 个 的柱形闭曲 横跨中 对称 的两侧并且在两侧的 度相等 设柱形的半 度为l 底 积为A 显然 只有柱形的两个底 有电通量 e 2EA 根据 斯定理 e qin 0得 2EA 1 0 2Al l a 2 Aa l a 2 化简得 E l 0 l y1 0 计算两点之间的电压U12 解答 限长直线电荷周围的电场与直线垂直 场强 的分布为 E 2 0y 根据电势的定义计算 U12 y2 y1 Edy y2 y1 2 0y dy 2 0 ln y2 y1 3 15 长为L的直线上均匀分布有线密度为 的电荷 在直线延长线上与导线一端相距a的位置放置了一 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 若将该电荷移动至无穷远处 电场力做功多大 解答 根据叠加原理计算a位置的电势 Ua L dq 4 0r 1 4 0 L 0 dx x a 4 0 ln a L a 电场 做功 Wa q0Ua q0Ua q 4 0 ln a L a 3 16 两个同心的均匀带电球面 半径分别为r1 r2 r1 R 距离球 为r 且r r1的位置 位于两个球 的内部 两个球 电荷在这个内部位置产 的电势之和为 U r q1 4 0r1 q2 4 0r2 距离球 r1 r r2的位置 位于球 1的外部 在球 2的内部 电势之和为 U r q1 4 0r q2 4 0r2 在r2 r 处 两个球 产 的电势之和为 U r q1 4 0r q2 4 0r 3 17 两个均匀带电的同心球壳半径分别为r1 10 cm r2 30 cm 电量分别为q1 10 nC q2 15 nC 计算距离球心r 20 cm以及r 50 cm处的电势 解答 r 20 cm处于两个球壳之间 故 U r q1 4 0r q2 4 0r2 9 109 10 10 9 0 2 15 10 9 0 3 900 V r 50 cm处于两个球壳之外 U r q1 4 0r q2 4 0r 9 109 10 10 9 0 5 15 10 9 0 5 450 V 27 总习题答案第三章静电场 3 18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圆盘 电荷面密度为 以无穷远为势能零点 计算圆心O 处的电势 提示 将 圆盘切割为许多同心圆环 解答 将圆盘切割为许多半径为 r 宽度为 dr 的窄圆环 每个圆环的 积为 dA 2 rdr 带电量 dq dA 该圆环在中 O处的电势为 dU dq 4 0r 2 rdr 4 0r dr 2 0 总电势 U R 0 dr 2 0 R 2 0 3 19 如下图所示 电偶极子p ql 证明无限远处的A点电势为 U p r 4 0r3 p er 4 0r2 其中r是从偶极子中心O指向A点的位置矢量 A O r r p r 总习题3 19图 解答 正 负电荷在A处激发的电势和为 U q 4 0r q 4 0r q r r 4 0r r 根据图 r r l 2 cos r r l 2 cos 略去 阶 限 量l2 可得到 r r lcos r r r2 l2 4 cos2 r2 所以有 U qlcos 4 0r2 pcos r 4 0r3 p r 4 0r3 3 20 证明 在均匀电场E中 电偶极子p的电势能可以表示为 Ep p E pE cos 解答 根据例题 电偶极 在电场中受到的 矩 为 M pE sin 并且此 矩倾向于令 减 因 此M pE sin 若规定 90 的 向为势能零点 Ep 90 Md 90 pE sin d pE cos p E 导体与电容 3 21 球形电容器是由半径分别为RA和RB的两个同心的金属壳所组成的 设RA RB 证明球形电容 器的电容为 C 4 0 RARB RB RA 28 总习题答案第三章静电场 解答 令内球携带正电荷Q 外球携带负电荷 Q 根据 斯定理 两个球 之间的电场强度为 E Q 4 0r2 电压 UAB RB RA Edr Q 4 0 RB RA RARB 电容 C Q UAB 4 0 RARB RB RA 3 22 有的计算机键盘的每一个键下面连接一小块金属片 它下面隔一定空气隙是一块固定金属片 这样两 块金属片就组成一个小电容器 当键被按下时 此小电容器的电容就发生变化 与之相连的电子线路就能 检测出是哪个键被按下了 从而给出相应的信号 设每个金属片的面积为50 0 mm2 两金属片之间的距 离是0 600 mm 如果电子线路能检测出的电容变化是0 250 pF 那么键需要按下多大的距离才能给出必 要的信号 解答 提 平板电容 C 0S d 直接代数计算 综合 3 23 如下图所示 电荷线密度为 1的无限长直线与电荷线密度为 2的有限长直线共面放置 计算它们之 间的相互作用力 总习题3 23图 解答 限长直线电荷1在外部空间激发的场强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试题含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股票池维护工具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每日一练试卷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库包带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库a4版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复习提分资料含答案详解(b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能力检测试卷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水文环境要素的无人同步实时测量技术
- 押题宝典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模考模拟试题【各地真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预测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吧员礼仪礼节培训
- 电梯大修协议合同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外辅导计划
- 心理健康 开学第一课班会课件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护理查房
- DB3203-T 1043-2023 社区居家医疗护理服务规范
- 《业务员基本素质》课件
- (建筑工程管理)主体分部工程验收方案
- 《智能网联汽车智能传感器测试与装调》电子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