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文化浅谈.doc_第1页
樱花文化浅谈.doc_第2页
樱花文化浅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序号:103号 班级:会计11丙班 学号:1190810322 姓名:潘学群生与死、美丽和迂腐 浅谈樱花与日本文化“樱花啊,樱花啊, 暮春三月晴空里, 万里无云多明净; 花朵烂漫似云霞, 花香四溢满天涯. 快来呀,快来呀, 同去看樱花!”这是一首关于樱花的脍炙人口的,广为传唱的日本经典民歌樱花。作为日本国花的樱花,不同于代表皇室的菊花,它代表着整个日本名族,体现日本民族的性格特点,深受日本民众的宠爱。应该说全世界没有哪个民族像日本人那样爱樱花,甚至也没有任何国家爱一种植物达到日本人爱樱花一样的痴迷和疯狂。樱花在日本文化发展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从简单的命名到悠长的发展传播史,以及樱花特点背后所蕴含的民族特点都值得深究体味。一、樱花的得名在日语中,动词开花的“开”一词读音为“saku”,而表示复数的词读作“ra”,把二者结合到一起即为“sakula”,意为开花繁密的植物。而日本人似乎更喜欢另一种颇富神话的说法。传说在日语古语中,“sa”一词写作汉字“稻”,意指专管稻田的仙人,“kula”即为仙人神座,樱花由此得名。在古代农耕社会,作为专管稻田的仙人化身的“sakula”,它的开花状况直接左右着稻谷的收成。樱花与稻谷的结合在古代日本的宗教文化里代表着富足和祥和。由此可以看出“sakula”在日本人民心中的地位。二、樱花在日本的传播和扩大 日本栽种樱花才千余年历史,而且是从中国引进梅花时夹杂在梅花之中偶然东渡到日本的,后来被日本发扬光大。 樱大鉴说,日本樱花最早是从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传过去的。樱花的传播像所有生物一样呈放射性传播。樱大鉴还说,喜马拉雅的樱花传往日本后,在精心培育下,在日本不断增加品种,成为一个丰富的樱家族。 7世纪,持统天皇特别喜爱樱花,多次到奈良的吉野山观赏樱花。812年,喜爱樱花的嵯峨天皇开宴赏樱,形成宫廷传统,以至于今。江户时代(16031867年) ,突破了之前赏樱只是在权贵间开展的局面。赏樱活动开始普及到平民百姓中,形成传统的民间风俗。在成为日本国花后,它更受关爱,培养出了观赏性更强的丰富品种群。 奈良和京都时代,观赏樱花的活动有花节、花会、花宴、花舞等,京都还有夜间观樱的习俗。而且,对樱花的观赏,并不是将眼贴近,一个个仔细观赏花形花瓣的具体形态美,而是稍稍离开一段距离,来欣赏它那充斥空间的如云如雾的整体美。直至今日,樱花在日本人的生活中至关重要,逐步成为一种传统的民间风俗, 日本政府把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定为樱花节。每当樱花开放时,就是举国欢庆,全民赏樱之时。每年春天日本电视台每天都要发布樱花从南到北顺序绽放的消息,成为“桜前線”。普通百姓成群结队赏樱成为春天日本街头的独特风景,很多赏樱人在花下载歌载舞。三、樱花的特点与日本文化(一)在日本有一民谚说:“樱花7 日”,就是一朵樱花从开放到凋谢大约为7 天,整棵樱树从开花到全谢大约16 天左右,形成樱花边开边落的特点;.樱花盛开得最美的时候,也就是它开始凋零的时候。樱花与日本人何其相似,所以大部分日本人都会特别珍视樱花。 樱花花期的短暂不得不让人感怀世事无常。多愁善感,以“物哀”为美的日本人更是在樱花中看到哀戚,清冷,悲凉之美,在樱花中寄托许多悲哀、惆怅的情怀。(二)有人说,“樱花就是日本人,日本人就是樱花。”樱花的花瓣非常小,将一朵樱花采下来实在是微不足道,但千万朵樱花连成一片,汇成花的海洋,那场面就蔚为壮观,绚丽多姿了;樱花的颜色相当单调,一片一片的樱树林就不同了,那满山遍野的樱花如云似霞,真是蔚为壮观。樱花所体现的是整体美;樱花树干粗壮,而每朵花却十分弱小娇嫩,每一朵花与它所依托的树干形成强烈的反差。日本人也恰恰如樱花这样,一个日本人给人一种平凡无奇,规规矩矩,谨小慎微,微不足道的感觉,但是一群日本人聚集在一起就能创造出奇迹, 就能让世界为之侧目。日本人喜欢集体依赖集体,重视集团内部的“和”,不和集体唱反调,不背离集体,主张有集体才有个人,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生存。樱花也是这样,集体开放,集体凋谢,体现了一种集体协作精神。所以,害怕孤独,重视集体的和睦协调的日本人珍视“有团队精神的”樱花,以樱花为美。(三)有着“”任生任死“生死观的日本人跟樱花很像。樱花是一种骤然开放骤然凋谢的花, 盛开之时似云似霞极尽灿烂,在开得最绚烂之时就是凋谢之时,短时间之内,花瓣纷纷落地,树枝上仅剩花蕊、花梗,粉红色的花伴飘散殆尽,不剩一片。日本人活着的时候一心一意的活着,每时每刻都竭尽全力生存,死时果断地抛弃一切求生之念,痛痛快快的去死的生死观和樱花是基本一致的。樱花在最美的一刻凋谢,让最美的形象在人们的记忆力成为永恒更是符合日本人的心理。日本人在樱花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樱花的灿烂果敢正是自己的人生追求,不能不爱樱花。(四)日语里有一句话“花数樱花,人惟武士”,还有人说“武士就是樱花”。樱花凋落方式的果敢干脆,犹如据城而战,全体阵亡的武士集团。而对武士而言,樱花凋零时的精彩就是自身向往的结局。所以,日本人在樱花身上看到了武士的视死如归,壮烈献身的精神。日本人敬佩樱花的精神。据一位中国学者的统计,在“樱花歌”中,咏叹凋落的樱花的竟占一般之多,远远超过赞美伸开的樱花的数量。“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山樱”。樱花的品性与大和民族所提倡的武士道精神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日本人之所以看重樱花的地位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五)樱花也能够暗合农时令节。自古以来,日本人认为樱花开放时播种稻子能保证丰收,因为樱花盛开时平均气温达到12度左右,水温升高,不必担心冷空气的袭击。也就是说,樱花开放时节是水稻种植的开始,所以日本人民才这样酷爱樱花。四、樱花与日本文学凝结着日本人民深厚感情的樱花向来也是文学家笔下的宠儿。关于樱花的文学作品跨越古今、名扬世界。从日本古书古事记到梶井基次郎的樱花树下;从松尾芭蕉到柿本人麻吕无一不以樱花作为各自作品的主角。可以说,对樱花的描写贯穿了整个日本的文学发展史。最早出现樱花二字的是日本古书古事记,真正赋予樱花生命力的是日本书纪的一段话。书中描写了履中天皇设宴于池中轻舟,酒杯中樱花飞舞的美景。在日本最早的古诗集万叶集里,就用樱花来比喻为情所困,最后选择死亡的少女形象。近代,由于明治维新运动以及日本二战战败的影响,在到处充斥着西方现代文明的,倡导自由平等的新文化氛围里,日本文学对樱花渐行渐远,甚至一度遭到否定。而让樱花再次崛起的,成为近代文学的描写对象的,是当时被誉为“明星”派作家吉井勇。吉井勇赋予了樱花哀怨、凄美这一新的生命力。而后崛起的新作家谷崎、渡边淳一也继承这一特点并走向辉煌。纵观近代文学,朔太郎的“病态樱花”、基次郎的“死亡樱花”、安吾的“残酷美樱花”形成了当代的多种多样的樱花观。五、总结应该说世界上没有哪一种植物可以向樱花一样从古到今一直深受一个国家的宠爱,也没有哪一种植物像樱花一样能够承载那么多的象征和使命。文学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