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西湖限高问题.doc_第1页
浅谈西湖限高问题.doc_第2页
浅谈西湖限高问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西湖周边建筑高度问题杭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被誉为“人间天堂”,“丝绸之府”,“中国茶都”,以其独特的休闲氛围,文化内涵,精致山水而被誉为“东方休闲之都,生活品质之城”。而最具代表性的无疑就是西湖了。为了更好的利用这一天然的优势,在整体的城市规划上也有它的特殊要求。具了解到,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中明确要求,保护好“三面云山一面城”、“城湖合璧”的城市景观,维护旧城的基本格局,严格限制随意拓宽道路;严禁在西湖风景名胜区内新建、扩建有碍景区保护的建筑物,严格控制。周边建筑高度、体量、造型和色彩,保持城市的传统风貌特色。建筑高度控制规划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保护名城风貌的重要措施。对风貌完整的历史名城实施整体高度控制,有利于保护名城的景观特征和独特魅力,避免在历史城区出现视觉环境污染。对保护范围内的建筑高度进行控制的目的是对保护对象周边的景观环境进行保护;对视线通廊内建筑的高度进行控制的目的是保护名城整体上的视觉关联性;对名城的建筑高度进行整体上的分区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历史城区的空间尺度和整体景观。杭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书规定:建筑基本控高(限高)按25米控制,局部可适当提高,但超过25米部分的建筑面积应控制在总建筑面积的1/4以内,具体提高幅度在方案论证中结合西湖景观分析确定。2005年10月,“嘉里建设”公司以24.6亿元拍得原浙大湖滨校区教学主楼地块。该楼高72米,远远超过25米。2007年1月,被称为“西湖第一高楼”原浙大湖滨校区教学主楼成功爆破。当时人们在叹息此楼的寿命谴责浪费的同时,更多人则认为,炸掉高楼有利于西湖景区的整体美观,西湖边本来就应该限高。而又有消息称现在正在施工高为85米的建筑。其实现在西湖周边超过限高的像新侨饭店、友好饭店;在中河路附近,超出标准的高楼比比皆是。西湖边的杭州香格里拉饭店东楼有7层,超出限高。湖滨要做的是减法,而不是加法。当然,要将已有的建筑高度减下来难度很大,但最起码新建建筑不能超高。有学者提出:这么重要的城市建筑,不应该是符合规划就可以放手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在体现单体建筑优秀的同时,更要体现对所处区块和城市是否有足够的“尊重”。涉及“高度”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建筑中的人看西湖的观感,也要考虑西湖上的人看建筑的观感。有专家指出:城市建筑限高,特别是历史名胜和风景区周围的建筑限高,早已是一个世界共识。巴黎早在1977年就颁布法令,规定市内新建楼房限高37米,历史性建筑附近的新建筑则限高25米。西湖也应该限高。西湖周边建筑如果过高,西湖就会成为一个高楼环立压迫下的“小盆景”,高楼不能与风景试比高。“人们习惯用建筑的绝对尺度来衡量它对环境的影响,这对杭州城市空间来说是极为有害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潘杭解释道,我们是通过一片开阔的、毫无遮挡的湖面空间来观赏杭州的城市中心地区。因此,宝石山和吴山所夹的这个空间就像一个舞台,让城市建筑去表现自己。但是这个舞台的台口小,台里大,小个子堵在台口,也可以挡住台里的大个子,这就是透视的效果。对于台口的小个子和台里的大个子来说,它们的“视觉量”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湖岸线上的一幢多层建筑和秋涛路以东几幢高层建筑的“视觉量”完全可能是一样的。这就是为什么要在临湖地段边严格限制建筑高度和体量的关键原因。有了“视觉量”这个衡量标准之后,潘杭就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一个设计原则,即城市建筑群的“视觉量”不宜超过整个透视图中两侧山体(即宝石山和吴山)的“视觉量”,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高层建筑在视觉倾压两侧山体,尽可能地保护自然风景。基于这个设计原则,可以在城区东部离湖岸较近的地段,有序地安排几组在西湖里可见的高层建筑群。当然,这几组高层建筑群不能紧紧挨在一起,而是应该错落有致地分布。同时,潘杭还提出在宝石山和吴山山脚各设一条风景与城市的过渡带,在过渡带里建筑高度应该控制在树冠的透视高度之下。在过渡带以外建筑可以适当冒出树冠,以逐渐增强城市氛围。今天我们站在苏堤或湖心亭向东观赏时,可以看见武林广场、中河路、城站广场这三组高层建筑群错落有致地构成了杭州的城市轮廓线。不符合这些原则的建筑,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就会比较明显。在保护区外有时也有高度控制的要求,这是保护名城环境景观的需要。有时考虑眺望点之间视线通廊的要求,有时是保证景观节点通视的需要;有时为了保持城市与城外山峦等自然景观之间的联系。许多名城由于没有控制好新建筑的高度,造成了原有优美的传统风貌或天际轮廓线的破坏。另外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是,如果滨江、萧山等地区的建筑到达一定的高度,也有可能对西湖景观产生威胁。潘杭分析道,在能见度较好的情况下,30公里以内的建筑物都是在视野范围内的。西湖与滨江区的直线距离不到十公里,而目前滨江区的建筑是不限高的,一旦有超高层建筑的透视高度超过西湖南线山体的高度,那将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结局。总之,西湖周边建筑的高度问题值得我们重视起来,不要打破现有西湖所具有的景色。最后,杭州西湖周边建筑的尺度和状态,应该由西湖山水的文化属性和特质来决定。现在是影响西湖周边朝哪个方向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