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汉代西北边地物价述略以汉简为中心摘要:本文主要集中梳理了汉简中涉及的有关当时社会的各种物价资料,具体内容涵盖了人们的日常衣着、饮食、起居、出行及所用器物等方面,通过此项研究,我们可以大致勾勒出汉代居民在这些方面的基本消费状况,进而深化我们对于汉代经济生活的了解和认识。关键词:汉代 边地物价 竹简在已出土的汉简中保存了大量有关当时物价方面的史料,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注意。 徐扬杰:汉简中所见物价考释,中华文史论丛第3辑,1981年8月。罗庆康:所记的西汉物价研究,安徽史学,1994年2期;罗庆康:所记的西汉物价,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93年2期;陈直:居延的物价,载居延汉简研究之居延汉简综论,天津古籍出版社,1986年,页9599;日大庭脩著、林剑鸣译:秦汉法制史论考,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91年,页268307;瞿兑之:西汉物价考,燕京学报(五),1929年6月,页877-881;温乐平:秦汉物价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谢桂华:“茭钱”试解,额济纳汉简研究系列文章之一,历史研究,2006年第2期。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主要还是针对其中某一批竹简进行研究,对于汉简中物价资料的系统整理则还比较少见。在此,我们试图通过综合各批竹简中的原始资料,尽可能多、并准确地复原当时社会的物价变动情况,以为研究汉代社会经济生活之参考。一、织物类(一)布、七稯布、八稯布、九稯曲布、胡中文布、窦此布,一种平纹的麻纺织品。汉简所载布匹之价格变化较大,其价格既有以钱计者,也有以米谷量表示者。以钱计价者,如居延新简EPT59:660云:“口人先口口口物口口口乃受直布一匹直四百当得口单口口口口”。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中国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居延新简,中华书局,1994年。以下简称新简,因引用简文多,文中不一一注明页码。又居延汉简释文合校308.7云:“入布一匹直四百絓絮二斤八两直四百凡直八百给始元四年三月四月奉始元四”,是布一匹价值四百钱。 谢桂华、李均明、朱国炤著: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上、下),文物出版社,1987年。以下简称合校,因引用简文太多,文中不一一注明页码。价格稍高者有之,新简EPT8:25云:“恩买布一匹直四百以上”,此简所载匹布价格在四百以上,又不及于五百钱。也有匹布价格为五百钱者,同书EPT53:52云“布一匹直五百”即是。布匹最高之时价则贵至七百五十钱一匹,EPT59:64云:“布一匹直七百五十”。EPT59:70则云:“布二匹直千五百,”是亦七百五十钱一匹也。敦煌汉简838A又云:“当欲隧卒宾德成卖布一匹,直钱三百五十,临要隧长当责尽四月奉。”是布一匹值三百五十钱。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敦煌汉简,中华书局,1991年。因引用简文多,文中不一一注明页码。额济纳汉简2000ES9SF4:22 记:“第九隧卒吏义角布一匹,贾钱五百。” 魏坚主编:额济纳汉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因引用简文多,文中不一一注明页码。 汉代算术著作九章算术卷三云:“布一匹,价直一百二十五。” 郭书春校点:九章算术,载算经十书(郭书春、刘钝校点),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因引用简文多,文中不一一注明页码。较边地汉简所载价格更低,一方面可能反映了边地与内地之间的物价差异,同时也可能反映了算题设计与现实之间的差别。以米谷计算者,如敦煌汉简1464A云:“所买布踈:口厌郭成买布三尺五寸直一石四斗,始乐尹虎买布三尺五寸直一石四斗,万贳范融买一丈二尺直四石二斗。”本简所记前两条均曰“买布三尺五寸直一石四斗”,即一匹布价格为米谷十六石,然而后一条记录曰“一丈二尺直四石二斗”,则布一匹价为十四石,是又有不同。七稯布,于豪亮先生指出即“粗布,所以史记孝景纪说:令徒隶七稯布。”又引说文云:“稯,布八十缕为稯。” 于豪亮:居延汉简甲编补释,载于豪亮学术文存,中华书局,1980年,页234、235。新简EPT56:10云:“戍卒东郡聊成昌国里 何齐贳卖七稯布三匹,直千五十,屋兰定里石平所,舍在郭东道南,任者屋兰力田亲功,临木隧”。即七稯布一匹值三百五十钱。八稯布价格不一,合校287.13记:“惊虏隧卒东郡临邑吕里王广卷上,字次君,贳卖八稯布一匹,直二百九十,觻得定安里随方子惠所,舍在上中门第二里三门东入,任者阎少季、薛少卿。”是八稯布一匹价二百九十钱者。同书311.20云:“戍卒魏郡贝丘里杨通贳卖八稯布八匹,匹直二百卅,并直千八百,卖郑富安里二匹不实贾知券常利里淳于中君。”如简文,匹价又为二百三十钱。简文所谓“并直千八百”,当系“并直千八百四十”脱漏“四十”二字所致。又90.56,303.30云:“出广汉八稯布十九匹八寸大半寸,直四千三百廿。”其时价大约为每匹二百二十七点一钱。九稯曲布见合校282.5号简,云:“终古隧卒东郡临邑高平里召胜,字游翁,贳卖九稯曲布三匹,匹三百卅三,凡直千,觻得富里张公子所,舍在里中二门东入,任者同里徐广君。”是九稯曲布一匹价三百卅三钱。文献中又有十稯布的记载,汉书王莽传卷九十九中云:“国用不足,民人骚乱,自公卿以下,一月之禄,十稯布二匹,或帛一匹。”据此可知,两匹十稯布的价钱与一匹帛的价值相当。当时一匹帛的价格在一千钱左右,十稯布一匹价为五百钱。新简EPT56:72A云:胡中文布计 孙赣二匹直六百 田子柳二匹直六百 口口一匹直三百张游卿二匹直六百 口口口二匹直六百 凡口口十四匹口口二匹直六百 口口口一匹直三百 七月余十一匹 此简所记有关胡中文布者甚多,其价格极清楚,一匹为三百钱。合校262.28A:“窦此丈五尺,直三百九十。” 窦此,即质地精良的麻布。依据本条记录,其价格每匹一千零四十钱。(2)帛、廿两帛、第廿六两帛汉简中所录当时戍边士卒各月俸禄常常有以帛供给者,并记录有所给帛之市值。合校509.15云:“帛千九十匹二尺五寸大半寸,直钱卅五万四千二百。”大约每匹帛价值三百二十四点九五钱。同书89.12云:“候史靳望正月奉帛二匹直九百”,是帛一匹价值四百五十钱。168.13云:“钱十一万三千五百八十六,其十一万四百卅四调钱,二百九十库所买直,二千八百六十二赵丹所买帛六匹直。”则此条所记帛之市价为四百七十七钱一匹,这正与新简EPT59:345所记相同,该简云“今余帛一匹直四百七十七”,或者系一时之价。合校187.22又云:“已得五月廿日奉一匹三丈三尺三寸,直七百。”是则每匹帛市价约三百八十二钱。156.34曰:“帛一丈六尺,直千九百。”则每匹价为四千七百五十钱。39.30云:“四月禄帛一匹直四口钱四百一十口”,此条记录已经残缺,但据此推测似应至少价四百钱以上,未知与前述所列每匹四百五十、四百七十七钱之价格有否关联,或者该简残文所录“四百一十”即是也。又210.27云:“右庶士士吏、候长十三人,禄用帛十八匹二尺少半寸,直万四千四百四十三。”即约八百钱帛一匹。新简EPF22:325A又记:“天子将兵在天水,闻羌胡欲击河以西,今张掖发兵屯诸山谷,麦熟,石千二百,帛万二千。” 帛一匹价值一万二千钱,此或系因战时之故。上述以帛为俸禄,新简还有一则关于帛价值记录, EPT65:330A记云:“临木隧卒程当,受阁帛一匹,甲渠尉取直,谷卅三石。”此处帛价不以钱数计,而以谷三十三石计。 合校303.5云:“出河内廿两帛八匹一丈三尺四寸大半寸,直二千九百七十八,给佐史一人元凤三年正月尽九月积八月少半日奉。”即河内廿两帛时价为每匹三百五十七点二二钱。509.8又云:“受六月余河内廿两帛卅六匹二丈二尺二寸半寸,直万三千五十八。”价格与前条所记相同。同书522.2又记有所谓第廿六两帛,云:“年四月尽六月积三月奉用钱第廿六两帛五匹二尺,直千口。”大约每匹价格为二百钱。(3)练、白练、皁练练,经过精练的熟丝织品。敦煌汉简838A云:“恿敢卒买练一匹,贾钱四百九十。”简文所记极其明白,练一匹价钱四百九十。合校185.15、217.10云:“十石以买练一匹,至十月中不予毋房练丈尺。”是练一匹价值谷物十石。284.36云:“练一匹,直千。”此条即以钱数计,匹值千钱。敦煌汉简2258A:“出钱百买练”,不知其数量几何,其价钱已难以知晓。又合校284.36记云:“白练二匹,直千四百。”则白练一匹价七百钱。35.6云:“灭虏戍卒梁国蒙东阳里公乘左咸,年卅六,自言责故乐哉隧长张中实皁练一匹,直千二百,今中实见为甲渠令史。”可知皁练一匹价一千二百钱。(4)缣缣,一种平纹丝织品。合校217.15,217.19记:“吞远隧卒夏收自言责代胡隧长张赦之,赦之买收缣一丈,直钱三百六十。”则缣一匹价值一千四百四十钱。江苏扬州胥浦一零一号汉墓竹简1095号云:“又取缣二匹直钱千一百于与”,即缣一匹价格为五百五十钱。 李均明、何双全编:散见简牍合辑,文物出版社,1990年。因引用简文多,文中不一一注明页码。合校163.3云:“卖缣一,直钱八百,约至”,此处记录未有售卖缣的单位,其价格也因之难以确定。221.19所记市价甚明,云:“一千一百六十,受缣五匹,卖雠匹三百。”即三百钱一匹。新简EPT59:163曰:“枚,缣素上贾一匹直小泉七百枚,其马牛各且倍平及诸万物可皆倍,牺和折威侯匡等所为平贾,夫贵者征贱物皆集聚于常安城中,亦自为极贱矣,县官市买于民,民”。则新莽时缣价高者一匹小泉七百。敦煌汉简1970A:“任城国亢父缣一匹,幅广二尺二寸,长四丈,重廿五两,直钱六百一十八。”另九章算术卷三云:“缣一丈,价直一百二十八。”可以参考。又汉书薛宣传卷八十三“补注”云:“临淮有一人,持一匹缣,到市卖之,道遇雨,披戴。后人求共荫,授与一头。雨霁,当别,因共争,各云我缣,诣府自言。丞相薛宣刻实,两人莫肯首服。宣日:缣直数百钱耳,何足纷纷,自致县官。呼骑吏中断缣,各与半。”此处未明白记载双方所争夺的这匹缣的价值,但大约之数,已然可知。(5)素、白素、代素素,未经过精练的丝织制品。新简EPT59:163曰:“枚,缣素上贾一匹直小泉七百枚,其马牛各且倍平及诸万物可皆倍,牺和折威侯匡等所为平贾,夫贵者征贱物皆集聚于常安城中,亦自为极贱矣,县官市买于民”。由此条记录可以推知新莽时素价格高时可达每匹小泉七百。至于白素的价格,合校214.26云:“买白素一丈,直二百五十。”是亦可知白素一匹价一千钱。新简EPT59:342也记有白素,云“白素三匹未入”。合校284.36又记代素,云:“代素丈六尺,直三百六十八。”即代素每匹九百二十钱。九章算术卷三云:“素一匹一丈,价直六百二十五。”则素一匹价五百钱。 (6)皁、鹑缕、缥、絣、绛合校84.5云:“皁四尺,钱七十七。”即皁七百七十钱一匹。又284.36记:“皁二丈五尺,直五百。马君卒”,则价格又有不同,八百钱一匹也。同书112.27记有所谓鹑缕,云:“戍卒魏郡内黄居里杜收贳卖鹑缕一匹,直千,广地万年隧长孙中前所,平六。”这里所记的是鹑缕平价买卖时的价格,即一千钱一匹。284.36又记:“缥一匹,直八百。”缥,白青色帛。是则缥一匹八百钱矣。敦煌汉简838A云:“察适隧卒王未央卖絣一匹,三百七十,当责察适隧长尽四月奉。” 絣,白青色帛。其价一匹三百七十钱。新简EPT65:330A又云:“出谷十六石五斗五升布买绛。”绛,大赤色帛。敦煌汉简776则有:“捐之道,丈人前所买宅耿孝所,买钱千六百,今取孝终一匹,六百卅。”后简所谓“终”或者即前述“绛”之讹。若此,则绛一匹六百三十钱。(7)丝、绡系、麻、羊韦、牛革合校507.12A记有买卖丝之事,文曰:“钱十二买丝”。惜其度量单位已不可考,其价格情况也因之难明。206.3又记:“自言贳卖系一斤,直三百五十。”是系一斤时价三百五十钱。九章算术卷三:“丝一斤,价直二百四十。”又同卷:“ 丝一斤,价直三百四十五。”这是设题所虚拟的丝的价格。可与简文所载相比较。合校262.28A又云:“绡系二斤,直四百卅四。”则绡系一斤二百一十七钱。同书37.37云:“出其卅六买麻。”因其无所买麻之数量记录,有关其价格情况亦不明晰。云梦秦简秦律十八种金布律记云:“大褐一,用枲十八斤,直六十钱;中褐一,用枲十四斤,直四十六钱;小褐一,用枲十一斤,直三十六钱。”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第41页。褐,即粗布或粗布衣,枲即枲麻。本条所记价格是粗布或粗布衣的价格,则每斤麻之价格当低于三点三钱,这大致是反映秦代的情形。新简EPT65:118云:“羊韦五件,中舍囊一传完封。直六百。”羊韦即羊皮,价约一件一百二十钱。 EPT51:321又记:“为买牛革一,贾钱三百,其。”敦煌汉简635云:“革一,直百五十。”合校326.6B云:“上火革二,直十。”合校317.24云:“白韦三利,贾六。”是白韦价二钱。二、衣物类(1)袍、官袍、布袍、布复袍、缥复袍、皁练复袍、阜袍、缣长袍衣物有质地、样式的差异,价格也纷繁各异。袍是一种宽大的长衣。敦煌汉简1614云:“李龙文袍一领,直二百八十七。”是袍一领价值二百八十七钱。新简EPT56:17:“第五隧卒马赦贳卖袍,县絮装,直千二百五十,第六隧长王常利所,今比平予赦钱六百。”依此条记录,该袍买卖之价仅仅一千二百五十钱,与市场上一般价格相比则价格偏地低,其差价约六百钱左右,可知时价当在一千八百五十钱上下。EPT56:152记:“口口袍二领,绔一两,钱千一百。”本简残缺,但袍二领与绔一两钱共一千一百,可知一领袍价值不应超过五百五十钱,同简“布袍钱四百五十”语或者可资参考。又EPT59:31云:“光交钱买卒冯自为袍一领,直千一百,光不买赐袍。”即一千一百钱一领。新简EPT52:91B记:“袍,直千三百。”较之EPT59:31所记价格略高。合校157.5A云:“阳朔元年五月丁未朔丙辰,殄北守候塞尉广移甲渠候官书曰:第廿五责殄北石隧长王子恩官袍一领,直千五百。鉼庭隧卒赵责殄北备寇”。是隧长所着官袍一领价值一千五百钱。又居延汉简补编“国家图书馆藏居延汉简释文”C22云:“元延三年四月丙戍朔庚戍 庭侯史敢言之:官移殄北书曰:隧卒子章自言责第卅八隧长官袍一领,直千四百五十,验问”。 简牍整理小组:居延汉简补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九十九),“国家图书馆藏居延汉简释文”,“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发行,1998年版。以下简称补编,因引用简文较多,文中不一一注明页码。价值一千四百五十钱,略低而已,与之大体相当。新简EPT16:11所记价钱不同,价值一千二百。简文云:“二李兀官袍一领直钱千二百,未”。同书EPT51:507也有有关记录,云:“官袍一领见 ”。但价格已不可考。更低廉者如合校257.17所记:“大人积居官袍直五百,卒张偃”。价才五百钱一领。敦煌汉简1708A曰:“神爵二年十月廿六日广汉县郑里男子节宽 ,卖布袍一陵(领?)胡隧长张仲孙所,贾钱千三百,约至正月口口,任者口口口口口口”。即布袍一领价为一千三百钱。又新简EPT56:152曰:“布袍钱四百五十。”后一条简文所记价钱极低,与之价格相同者见EPT59:374,云:“口口故官布袍,直四百五十,尊陷冰还口口。”价钱亦才四百五十钱。 合校49.10曰:“第卅四卒吕护买布复袍一领直四百,又从鄣卒李忠买皁布。”知布复袍一领时价四百钱。新简EPT51:122记:“察微隧戍卒陈留郡焉宝成里蔡子,七月中贳卖缥复袍一领,直钱千一百,故候史郑武所。”是则缥复袍一领价值钱一千一百。又有皁练复袍,合校69.1云:“贳买皁练复袍一领,贾钱二千五百,今子算”,价一领二千五百钱。206.28所记价格更为低廉,云“既自言五月中行道贳卖皁复袍一领,直千八百。”价才一领一千八百钱。又新简EPT51:314云:“自言五月中富昌隧卒高青为富卖阜袍一领,直千九百,甲渠令史单子巽所。”是阜袍一领价值一千九百钱。EPT56:208又记:“口卖雒皁袍县絮壮一领,直若干,千得口东西南北入,任者某县某里王丙,舍在某里口。”合校206.28云:“卖缣长袍一领,直二千。”则缣长袍一领时价可达二千钱。(2)襦、长襦、绉复襦、复襦、白袖襦、皁襦、练襦襦,短上衣,有单、复之分。单者近于衫,复者近于袄。合校326.22A、B云:“宪所以器物钱为登毕卒责。宪即以毋何奉钱一百一十五为登偿卒郭市人襦钱,令毋何自言府,毋何不。芾伏地拜言君足”。本简记偿还襦钱一百一十五钱,未可肯定为一领之价值。江苏扬州胥浦一零一号汉墓竹简1095云:“ 又取长襦一领,直钱千三百。”又合校116.40记:“成承禄偿居延卒李明长襦钱二千六百钱。”此条不记所偿还长襦钱领数,若指一领,则价二千六百钱,其价为前述两倍。合校326.20A云:“建始年正月十七日候官卖绉复襦一两,二月三日毕。”本简记录的是建始年间售卖绉复襦的情况,但似乎有关价钱的文字部分脱失,具体价格无从稽考。同书257.17云:“负卒傅胜复襦一,直。”其价钱亦残缺,价格情况不明。新简EPT51:302曰:“第廿五隧卒唐自言贳卖白袖襦一领,直千五百;交钱五百。凡并直二千。”即白袖襦一领时价一千五百钱。同书EPT52:387又记皁襦,简文云:“买隧卒庄护皁襦一领,直九万百。”这条记录所载皁襦一领价钱九万百,十分不合理,或者“万“字系衍文,时价作九百。EPT59:645记:“责广地次口隧长陶子赐练襦一领,直八百三十,今为居延市吏。责”。是练襦一领价八百三十钱。新简EPT52:189云:“複襦一领,直六百。”则複襦一领价值六百钱。EPT52:188又云:“绛单襦一领,直二百九十,收得。”即绛单襦一领价为二百九十钱。(3)青马衣、白单衣、单衣、皁布章单衣、皁布衣、盖衣(?)新简EPT5:86云:“隧长徐良青马衣一,直千五百。”是青马衣一领价值一千五百钱。同书EPT40:6A云:“终古隧卒王晏言:隧长房五月廿日贷晏钱百,七月十日籍白单衣领,积十五日归。七月五日籍晏胡鞍一,直二百五十。七月十日使晏我(伐?)茭七百束。又从卒利亲贷平二件,晏其夜从毋伤隧出见卒王音,音不告吏。” 本简有记白单衣,惜未见其有关价格之记载,从前后简文推测,当系疏忽所至。EPT59:413又云:“口口安君单衣钱二百卌八口”。由此知单衣一领价二百四十八钱。合校262.29曰:七月十日鄣卒张中功贳买皁布章单衣一领,直三百五十,三堠史张君长所,钱约至十二月尽毕已,旁人临桐史解子房知券。”可知皁布章单衣一领价仅三百五十钱。新简EPT52:91B又云:“皁布衣,直三百九十。”此亦当是一领之价钱。新简EPT52:323云:“盖衣,丈二尺,尺十七,直二百四钱,三堠吏张君长所,钱约至十二月尽毕已,旁人临桐吏解子”。据之,盖衣似以尺寸计,如简文,一尺值钱十七。(4)、袭、陈袭、皁袭新简EPT57:3A曰:“蔡良买袭一领,直九百。”可知袭一领时价九百。然敦煌汉简1614云:“袭一领,直四百五十。”价仅前条所记之半。 新简EPT59:555云:“口陈袭一领,直千二百五十,居延如里孙游君所,约至”。即陈袭一领价值一千二百五十钱。EPT52:91B又曰:“ 皁袭,直二千。”是皁袭一领价值三千钱。又同书EPT56:9云:“口侯长常富校计充即谓福负卒王广袍袭钱,便口口十二月奉钱六百。”此条似袍、袭钱合计约六百钱。(5)绔、皁复绔、皁绔、韦绔、皮绔、复库、官绔绔,一两价值四百钱。如新简EPT57:3A云:“绔一两,直四百。” 新简EPT57:56曰:“第卅卒邓耐卖皁复绔一两,直七百,第卅隧长淳于”。即皁复绔一两价值七百钱。同书EPS4T1:21并记:“自言贳买皁绔一两,直九百,临桐隧长解贺所,已收得臧治所,毕”。知皁绔一两市价九百钱。又合校257.17云:“负第二卒广布复绔一,直”,“绔直五百”。前一部分知绔之类型,价钱不可知;后一部分价钱可知,但具体属于何种绔则不可考。又有皮绔,新简EPT52:493A云:“皮绔,直三百。”EPT52:91B则记“韦绔,直三百。”韦绔亦即皮绔,价格正与前条所记相同。又见EPT52:493B,云:“二匹,直六百,韦绔钱少百,并直七百。” 新简EPT57:72曰:“元康二年十一月丙申朔壬寅,居延临仁里耐长卿贳买上党潞县直里常寿字长孙青复库一两,直五百五十,约至春钱毕已,姚子方口。”可知复库一两价为五百五十钱。前述均以钱买卖之,本条则以谷物买卖。EPT65:229云:“口次吞隧卒李业,甲渠尉取直谷卅四石,出谷十五石买口绔一。今毋余口。”其属于具体何种类型已不可知,价钱则可得,值谷十五石。同书EPT11:3则记:“阳又卖同隧卒莱意官袭绔遮虏季游君所,直千六百五。”袭、绔并值“千六百五”,如前述袭之价有为九百钱、四百五十钱者,则本处所载绔价钱约在七百五十或一千二百钱左右。汉简中亦见绔袭,于豪亮先生以为即绔褶。 于豪亮:居延汉简释丛,载于豪亮学术文存,117页。未知与此处袭绔有否关联。合校91.1云:“本始元年七月庚寅朔甲寅,楼里陈长子卖官绔柘里黄子公,贾八十。”则此处所售卖官绔价才八十钱。额济纳汉简2000ES7SF3:2云:“民武即从严立贾白布绔一量直三”。本简所载的是白布绔的价格,因文字残缺,具体价格已然难以知晓。(6)裘、皁襜褕、弋韦沓、絮巾、官袜合校26.1云:“建昭二年闰月丙戌,甲渠令史董子方买鄣卒殷威裘一领,直七百五十,约至春钱毕已,旁人杜君隽。”同书258.7云:“负止北卒赵忠袭裘一,直三百八十。”可知裘之价格相差较大,价高者可至七百五十钱,低者才三百八十钱。襜褕,一种宽大的长衣。新简EPT52:189云:“皁襜褕一领,直千四百七十。” 合校258. 28A云:“弋韦沓一两,直八百五十。”韦沓就是皮靴。其一两(双)价格为八百五十钱。又新简EPT65:330A云:“出谷三石五斗,买履一两。” 此以谷物计其价值,相当于三石五斗谷子。新简EPT51:301云:“第三隧卒威絮巾一,直廿。”是絮巾一只价值二十钱。EPT51:507又记有官袜,云:“官一两见 ,卖五百”,“官二两,愿见,钱六百。”一两价钱或为五百钱。(7)絮、阜绔橐絮、堵絮、络絮、絓絮、襄絮、系絮新简EPT51:414云:“卖絮三橐,直百五十。”可知絮一橐价值约为五十钱。同书EPT51:125云:第八隧卒魏郡内黄右部里王广贤卖莞阜绔橐絮装一两,直二百七十,已得二百,少七十,遮虏辟衣功所。”即阜绔橐絮一两价二百七十钱。EPT59:76云:“堵絮二斤,斤百五十,直三百。” 堵絮,装棉衣用的丝绵,一斤价一百五十钱。EPT59:12又记:“络絮二斤,直百卌口”。是络絮一斤价仅七十钱。合校308.7云:“絓絮二斤八两,直四百,凡直八百,给始元四年三月四月奉始元四”。即始元四年絓絮一斤价值约一百四十二点八五钱。新简EPT59:38云:“口丰责居延男子张君孙襄絮一枚,直百三十五,入三十五。”即襄絮一枚价一百三十五钱。同书EPT51:249记:“第卅二隧卒 邑聚里赵谊自言十月中贳卖系絮二枚,直三百,居延昌里徐子放所,巳入二”。又合校89.3云:“虞卒等二人系絮各一斤,直二百。”前者以枚计,价一百五十钱,后者以斤计,价一百钱。新简EPT51:257云:“絮二百卅二斤,直二干四百二钱。”本条所记一斤价仅十点三五钱,颇疑其记录有误。三、粮价(1)粟、粱粟、黍粟合校167.2曰:“粟一石,直百一十。”可知一石粟时价一百一十钱。”同书276.15又云:“出钱四千二百卅五,得粟五十一石,石八十五。”一石才八十五钱,较之前条简文所记价格更低。26.9A则云:“胜之已得粟二石,直三百九十。”即一石价值一百九十五钱。214.4记:“出粟二石四斗,直钱百九十。”因本简所记钱数已经残缺,推测其价格约在一石七十九钱以上。271.15A也记有粟之买卖情况,曰:“卒居署贳卖官物簿:卅井付粟直三千一百九十七,其六百卌三石未得。”敦煌汉简838A亦云:“出钱九十二糴粟。”惜简文已残。又新简 EPT5:134云:“出粟二石二斗,直钱百七十;出粟二石四斗,直钱百九十。”前者约七十七钱一石,后者约七十九钱一石。同书EPT5:87云:“直钱二百八十;一石五斗直钱百卅”,“王出粟二石七斗直钱二百八十”由后一则记录可以推测前两则记录也极可能是有关粟的记载。其第二、三两则简文中粟之价格分别为一石八十六点七钱、一百零三点七钱。EPT52:327记:“出钱百卌,糴栗一石。”是粟一石一百四十钱。敦煌汉简361云:“亭长王寿卿,入粟三石三斗,直泉二百六十四,偿奉长”。即新莽之际粟八十泉一石。同书362记:“王子取粟五升,直一斗。”其价格乃以某种谷物一斗之价格计算,其价相差一倍。额济纳汉简99ES16SF2:1记:“今糴粟小石六石,直三百六十。”即一小石粟价六十钱。同书99ES16SF2:3记:“入糴粟小石廿六石,直千五。”则一小石价不足五十七钱。 合校214.4曰:“出钱二百廿,糴粱粟二石石百一十。”知梁粟一石一百一十钱。 新简EPT56:104所记相同:“粱粟二石,直二百廿。”EPT51:105所记价格则稍低,“粱粟二石,直二百”,一百钱一石。补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简”479.15则记:“泉三百,糴粱粟五石。”价才六十泉一石。 黍粟,新简 EPT51:71,云:“出钱百一十,黍粟一石,第九吏孙卿糴。今五斗,直五十五。”是黍粟也有价作一百一十钱一石者。又合校214.4曰:“出钱二百一十,糴黍粟二石,石百五。”与前述价格相差不远。合校36.7曰:“黍米二斗直钱卅。”是黍米一石一百五十钱。九章算术卷八记:“黍一斗六钱。”(2)麦、大麦敦煌汉简362云:“侯史宋君长,入麦二石九斗,直泉二百卅,偿奉长”。知麦(小麦)价约七十九点三泉一石。合校332.11记:“麦五斗,凡直百九十二,入二百七,已毕。”价格为一石一百四十六钱。EPF22:325A记:“天子将兵在天水,闻羌胡欲击河以西,今张掖发兵屯诸山谷,麦熟,石千二百。”麦一石一千二百钱,价格畸高,是因为战时地处前线之故。九章算术卷八记:“麦一斗四钱。”大麦之价,合校214.4曰:“出钱百一十,大麦一石,石百一十。”即一石大麦一百一十钱。(3)穈、谷、粱米、米、豆、饭、干饭、膏饼合校26.9A云:“穈三石,直三百六十。”即穈一石价值一百二十钱。敦煌汉简也记:“出钱二百一十糴糜。”然无所买数量之记录,其价格情况难明。合校19.26,90.45,90.64,192.27,192.39云:“介千秋入谷六十石六斗六升大,直二千一百廿三。”其价约四十钱一石。同书303.3记:“董次入谷六十六石,直钱二千三百一十。”是三十五钱一石,比前条所记稍低。太平御览卷三五引桓谭新论,“汉文帝躬俭约,修道德,谷至石数十钱,上下饶羡。”可见此价格已处于较低水平。补编“敦煌小方盘城出土汉简释文”T17N14A云:“粱米五升,直百。”是梁米一石价值二百钱。新简EPT51:223曰:“ 出百六十八,糴米七斗。”即米二百四十钱一石。汉书食货志卷二十四下记:“汉兴,接秦之弊,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这是战乱之后米价高涨时的情形。张家山汉简算术书“米出钱”题则有“粝稗米二斗三钱,粝米三斗二钱”之假定。与前述诸条所载价格相去甚远。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文物出版社,2001年,第266页。合校43.17A记:“出钱三百,豆四石。”又312.10A云:“至觻得,出钱百廿一买豆三石,”。可以推知豆一石价格为四十钱。新简EPT5:54A:“饭六斗,直六千。阳朔四年”。则斯时饭一斗一千钱。又EPT57:69A:“凡干饭廿一石八斗,眉一石,为钱三千六百卅八。”依据同简所载“眉一石直百五十”,知干饭一石价值一百六十钱。敦煌汉简14:“膏饼一,人直六十。”简文“人”字或系衍文,即膏饼一只价六十。新简EPT57:69A又记:“眉一石,直百五十。”四、菜肴(1)肉、鸡、鱼合校173.8A,198.11A云:“肉十斤,直卅。”是肉三钱一斤。同书乙附29A又记:“肉百斤,直七百。”则价七钱一斤。286.19A云:“凡肉五百卌一斤,直二千一百六十四。”价格为四钱一斤。悬泉汉简“二五二” 0213:106简曰:“出钱六十,买肉十斤,斤六钱以食羌豪人。” 中国文物研究所胡平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德芳编撰:悬泉汉简,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01年版。以下简称悬泉,因引用简文较多,文中不一一注明页码。即肉一斤六钱。新简EPT51:235A云:“肉卅斤,直百廿,丁取。”是其价仅四钱一斤。同书EPS4T2:15记“母纫中君肉十五斤,钱百”,“徐长卿肉十五斤,钱百”,“张予游肉十五斤,钱百。”也即每斤肉大约六点七钱。新简EPT40:76A记有所谓“宜农辟取肉名”,除分别记录各人取肉“十斤,直二斛”之外,并云“凡肉百二十斤,直二十四斛。”则肉一斤价值二斗谷。相同情况见于EPT43:33A、B。EPF22:457A又记:“肉五十斤,直七石五斗。”则一斤肉价值一点五斗谷。敦煌汉简309曰:“肉十斤,直二石四斗八升。”则肉一斤值二点四八斗谷。310又云:“肉二十斤,直一石二斗四升。”才零点六二斗一斤。我们认为309、310简文中肉的斤数可能写反,颠倒之则肉价相同,均为一点二四斗一斤。新简EPT51:235A 记:“祭肉直六十八,丁取;”“祭肉直卅,丁取;肋肉直七十,丁取。”其无有关计量单位之记载,具体价格情况目前已经难以理清。悬泉“九八”之0111:2记:傅马一匹,“建昭二年十二月丙申病死,卖骨肉,受钱二百一十。” 知此马骨肉才共卖二百一十钱。类似情形见同书“一四七”之0114:468“乘齿十八岁,送渠犁军司马令史勋承明到遮要,病柳张,立死卖骨肉临乐里孙安所,贾千四百。”这匹马骨肉所卖价钱很高,共达一千四百钱。(小黑点是怎么回事?)悬泉“九五”之125简记:“十月尽十二月丁卯,所置自买鸡三双,直钱二百册,率双八十,唯廷给。”可知鸡一只价值四十钱。129简又云:“最凡鸡卌四双。正月尽十二月丁卯所受县鸡廿八双一枚,正月尽十二月丁卯置自买鸡十五双一枚,直钱千二百一十五,唯廷给。”则此条所载价约三十九钱。新简EPT51:223:“出百八十,买鸡五只。”知鸡一只价三十六钱。合校274.26A:云“出鱼卅枚,直百口。”是鱼平均约三十三钱一枚。274.26B所记大致相同,“出鱼卅枚,直口。”新简EPT65:33又记:“负掾鱼卅头,直谷三斗。”是鱼一头大约平均价值一升谷。(2)肉杂新简EPT40:76B云:“任头,直五斛;杨子仲取脾,直四斛;李子产取肠,直三斛五斗黍;陈伟君取脯;直三斛;韩幼光取宽,直二斛黍;陈子房取边将迹,直二斛清黍;唐子春取项,直一斛清黍;孙任君二取应胁于,直二斛清黍;陈伯取肝;直二斛。”同书EPT43:33B:“杨子任取豆脯,直五斛”,“杨子仲取胃,直四斛。”又EPT51:235A记:“胃、肾十二斤,直卌八,尊取;肝一,直卌二,蕈取;肠一,直廿七,尊取;”“午,直百,丁取;胃八斤,直廿四,丁取;”“牛头,直百八十,丁取。”EPT4: 28A云:“侯长肺三百。”同书EPT4: 28A记:“牛头五百。” 合校286.19B又云:“头六十,肺六十,胃百百钱,宽卅,肝五十,迹廿,颈十钱,心卅斤二百,黄将十,肠益卌,乳廿,舌廿,界十,十。” 258.13云:“出钱廿,买贤(肾?)二具给御史。” 敦煌汉简636B曰:“口口心脏直百”,“干口直九十”。散见简牍合辑“甘肃敦煌酥油土汉简”220云:“出钱八十买肠。”合校133.10云:“出钱百七十,买脂十斤。”同书286.19A云:“脂六十三斤,直三百七十八。“又237.46记:“二月壬寅,买脂五十斤,斤八十。”新简EPT40:163云:“出钱百八,买脂六斤,斤。”同书EPT51:381云:“脂七斤,出四斤八两付东官,余二斤八两直十五。”由此知脂之价格变动很大,价高者八十钱一斤,价低者三十六钱、十七钱、六钱一斤。最后一则记录明显数字有误,所余之斤数或为二斤二两,则约七钱一斤。合校267.12云:“出钱六十七,八月丁巳付尉史寿,寿以买胶三斤。”大约二十三钱一斤。同书326.6A云:“胶二斤,十五。”则为七点五钱一斤。 上述简文几乎对于各种肉杂之价格均有涉及,就其买卖情况,大体以现钱计价,或者以黍计。(3)酒、曲、姜、葱新简EPF22:457A云:“口酒二石三斗,直四石六斗。”是酒一石价值谷物二石。 同书EPT51:223云:“出百卅,沽酒一石三斗。”此即一百钱一石。合校45.29云:“口口酒二口直六十肉廿口。”此条酒的衡量单位缺失,或者当为“斗”,则一石大约三百钱。敦煌汉简776则曰:“酒一石八斗,直二百七十。”其价一百五十钱一石。合辑“江苏连云港市花果山竹木简牍”1057云:“卖酒三斤,予口也,口斤八。”似以斤计,一斤八钱。汉书昭帝纪卷七则云:“昭帝始元六年二月,议罢盐铁榷酤。秋七月,罢榷酤官,令民得以律占租,卖酒升四钱。”升四钱,一种看法即认为当时之酒价。九章算术卷七又记:“醇酒一斗,直钱五十,行酒一斗,直钱一十。”即一升价五钱,与前条所记价格颇为接近。合校206.3云:“又曲四斗,直卅八,惊虏隧长李故所。”是曲一斗九点五钱。同书214.4所记更明确,云:“出钱百一十五,曲五斗,斗廿三。”即一斗二十三钱。合校505.16云:“姜二升,直卌。”可知当时姜以升计,一升价约二十钱。同书214.4云:“出钱廿五,豉一斗。”则豉一斗价二十五钱。又32.16云:“买葱卌束,束四钱,给社。”则葱一束价四钱。五、田宅车马之属(1)田、宅、奴婢合校24.1B云:“田五十亩,直五千。”即田一亩价一百钱。同书37.35记:“田五顷,五万。”五顷,五百亩,则其每亩价钱也是一百钱,与前述相同。徐扬杰先生指出,“亩价都为一百钱,这在汉代应是非常贱的田价了。”“西汉中叶以后,一石粮食的平价都是百钱或百余钱,这种只相当于一石粮价的田价,大约是由于居延地处边塞,土地十分贫瘠的缘故。” 徐扬杰:汉简中所见物价考释,中华文史论丛第3辑,1981年8月。又557.4云:“置长乐里乐奴田卅五反,贾钱九百,钱毕已,丈田即不足,计数环钱,旁人淳于次孺、王充、郑少卿,古酒旁二斗,皆饮之。”九章算术卷七记:“善田一亩,价三百;恶田七亩,价五百。”即良田亩价三百钱,劣田价七十余钱一亩。与简文所记相差不太明显。四川郫县出土的东汉残碑也有关于当时田价的记录,分别云:“田八亩,质四千”; “张王田卅亩,质三万”; “元始田八,质八万”;(缺文疑为“十亩”二字)“故王汶田,顷九十亩,贾卅一万”; “田卅亩,质六万”;“田顷五十亩,直卅万。” 谢雁翔:四川郫县犀浦出土东汉残碑,文物1974年第4期。每亩田地的价格分别为五百、约一千、一千、一千六百、二千钱。汉书李广传卷五十四云:“广死明年,李蔡以丞相坐诏赐冢地阳陵当得二十亩,蔡盗取三顷,颇卖得四十余万。”其所多占田地价每亩在一千五百钱之上。罗振玉贞松堂集古遗文卷十五载汉王未卿买地铅券,有关地价的记载也极其明白,云“建宁二年八月庚午朔业五日甲午,河内怀男子王未卿从河南街邮部男子袁叔威买门亭部十三陌西袁田三亩,亩贾(价)钱三千一百,并直九千三百钱。即日(付)毕。”同卷汉樊利家买地铅券云:“田五亩,亩三千并直万五千。”可见,地亩价一千至三千左右当属于比较正常的价格。汉书东方朔传卷六十五云,“酆、镐之间号为土膏,其贾亩一金。”后汉书杜笃传卷一百一十云:“厥土之膏,亩价一金。”王符潜夫论也记:“中州内郡,规地扩境不能半边,而口户百万,田亩一全(金)。”则是价格相当高的丰腴之地了。这种亩值一金的土地价格,也见于传世碑券。汉堂邑令费凤碑云:“祖业良田,亩值一金。” 洪适:隶释卷九。东汉延光中李德买地券亦云:“买地一亩余,价值钱万二千。” 朱江:四件没有发表过的地券,文物1964年第12期。合校24.1B曰:“宅一区,直三千”是宅一区价值三千钱。合校37.35则云:“宅一区,万。”是此宅价格更高。敦煌汉简776记:“捐之道,丈人前所买宅耿孝所,买钱千六百。”这是一则房屋买卖的记录,此宅价格才一千六百钱。类似记录又见同书668:“买宅三万在里究贾明不私欲戴负阳口口口口口口”似所买房屋价格达三万钱。又新简EPT50:33A记:“田三顷庐舍直百五;长陵卖中溉田廿顷庐舍直四百;溉中田卅顷庐舍直二百万。”这里田产与庐舍价值总计,从第三则记录看前二则最末所缺字或系单位“万”字,具体分别价值多少目前还难以推测。当时社会中还存在着奴隶买卖,奴婢被当作商品一样看待,因此也有相应的交易价格。合校37.35记云:“小奴二人,直三万,大婢一人,二万。”是小奴一人价一万五千钱,大婢一人价二万钱。全汉文卷四二载汉王褒僮约说:“神爵三年正月十五日,资中男子王子渊,从成都安志里女子杨惠买亡夫时户下髯奴便了,决贾万五千。”其价格又与前述小奴价格相当,当系受地域、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又补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藏简”139。15云:“奴一人,直九万。”前引四川郫县东汉残碑有三处记录了五个奴隶的共值,“五人,直廿万”;“奴、生、婢小、奴生,并五人,直廿万”;“奴立、奴、鼠,并五人,直廿万。”具体各个奴婢的价格已不清楚。(2)轺车、牛车、牝胡马、马、牛、羊、狗车有大车、小车、人车、货车之别。合校37.35曰:“轺车二乘,直万。”即轺车一乘价格为五千钱,此当为载人之车。同书37.35又记牛车,云:“牛车二两,直四千。”是牛车一两价才二千钱,这应是载货之车。合校229.1,229.2记:“共平宗马,直七千。”据相关简文知这匹马为牝胡马,价格达七千钱。同书37.35记:“用马五匹,直二万。”则一匹价四千钱。又206.10云:“马钱五千三百,已入千二百,付隧卒丽定,少四千一百。”这里所记五千三百钱也应该是一匹马的价钱。九章算术卷八则记马价匹五千四百五十四钱余。前引汉书食货志卷二十四下更记有“马至匹百金”的惊人高价,如文中指出,这是由于一些“逐利之民”的投机行为所导致的。卷六武帝纪云:元狩五年春三月“天下马少,平牡马匹二十万。”卷十七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又记:“梁期侯任破胡,候当千嗣,太始四年坐卖马一匹贾钱十五万,过平,减五百以上,免。”此二条所载均是反映武帝时期因长期对匈奴的战争而导致马匹大量消耗后的价格,可见当时社会上马匹的缺乏。这些是一种非正常的情况,不能反映马匹的正常价格。牛的买卖价格与大小、肥瘦、齿数有直接联系。合校24.1B云:“用牛二,直五千。”可知其一头价为二千五百钱。37.35云:“服牛二,六千。”则价三千钱一头,较前条所记价钱稍高。新简EPT53:73:“口买肩水尉丞程卿牛一,直钱三千五百。”即牛一头价三千五百钱。而九章算术卷七记 “牛价三千七百五十”。卷八记“牛价一千二百” ,牛价一千八百一十八钱余。前一价格与边地牛价大致相当,后二者略低。合校413.6A记:“出羊一头,大母,子程从君巨买,贾泉九百;出羊一头,大母,子程从君巨买,贾泉九百桼十五;出羊一头,大母,勒君兄买,贾泉千;出羊一头,大母,君巨去时与巨相用伯通今子程买,贾泉千。”由此知一头大母羊价格有为九百泉者,又有价钱稍高如九百七十五泉、一千泉者,这应该与羊的大小有关。又新简EPT51:223云:“出二百五十,买羊一。”与前述所记相比价格很低,或者是只幼羊。敦煌汉简548A又记:“元寿二年十二月庚寅朔戊申,张掖居延都尉博库守丞贤兼行丞事谓:甲渠障候言:候长畅褒私使卒并积一日,卖羊部吏故贵卌五。”九章算术卷七也记“羊价一百五十”,卷八记“羊价五百”。合校163.6还记有狗的价钱,云:“狗一,直贾五百。”即一只狗价为五百钱。九章算术卷七记“犬价一百”。(3)金合校227.13云:“罚金二两,直千。”是金一斤价五千钱。新简EPT57:1云:“口期会,皆坐辨其官事不辨论,罚金各四两,直二干五百。”即六千二百五十钱一斤。九章算术卷六记金一斤价值六千二百五十钱,正好与前条记录所载金价吻合,由是知其比较可信。同书卷七又记金价九千八百钱。张家山汉简算术书“金”题记:“金贾两三百一十五钱”,是则金一斤价五千四十钱。 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第255页。六、器物(1)日用器物敦煌汉简1407云:“出钱二十买席。”合校267.7则记:“三尺五寸蒲复席,青布缘,二,直三百。六月戊戌,令史安世、充、延年共买杜君所。”是则青布缘蒲复席一价值一百五十钱。新简EPT50:144A又记所谓六尺席之价格,云:“六尺席一,直百卅五。“即其价一百三十五钱。席有长短、宽窄之分,故价格也有别合校56.39曰:“用罂十九,大罂十三,小罂六,九十五,凡直千八百五钱。”由此知本条所记罂之价格不因大小而异,俱为一只九十五钱。然123.22所记又不同,:云:“婴(罂?)一,直百卅安;婴一,直九十;口四枚。”新简EPT59:7云:“缇绩一,直廿五。”是缇绩时价二十五钱。又记:“铁斗一,直九十。”则铁斗一只价值九十钱。敦煌汉简2258A云:“口五十买釜。”即釜一只价格为五十钱。同书2258A云:口出钱四十八,笥十。” 838A云:“ 出钱百买臼。”则臼一只价为一百钱。合校505.8云:“赤卮五枚,直二百五十。”即赤卮一枚价五十钱。同书43.17A云:“出钱九,盆一。” 2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湖北襄阳市神农架林区审计局招聘投资审计专业技术人员2名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春季四川叙永县委组织部叙永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叙永县事业单位人才岗位需求7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春季内蒙古建投国电准格尔旗能源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甘肃省酒泉市市直事业单位选调工作人员部分岗位核销或核减选调计划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5年度上饶市广信区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制外聘用人员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门头沟医院(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引进高层次医疗卫生技术人才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河南新乡市碳汇计量检测中心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4月福建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所属事业单位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简化程序招聘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2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柳州市考试录用公务员(人民警察)体能测评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北部湾大学招聘高层次人才53人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曲霉病诊治和管理专家共识解读课件
- 2025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知识点
- 2025年水利资料员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1
- T-CAV 032-2025 T-CAS 1061-2025 生物制品临床研究术语
- 民办学校财务管理体系构建与制度汇编
- 2025年时事政治试题库及答案(共550题)
- 助理医师题库及答案
- 食品关键控制点知识培训
- DZ/T 0275.1-2015岩矿鉴定技术规范第1部分:总则及一般规定
- 纸箱委托加工合同协议书
- 竞选青协笔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