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监测及控制.ppt_第1页
手术室感染监测及控制.ppt_第2页
手术室感染监测及控制.ppt_第3页
手术室感染监测及控制.ppt_第4页
手术室感染监测及控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手术室感染监测 南昌大学上饶医院余毅英 医院消毒 灭菌是预防医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消毒 灭菌效果的监测是评价其消毒 灭菌方法是否合理 消毒剂是否有效 消毒 灭菌效果是否达标的唯一手段 因而在医院消毒 灭菌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 监测项目 手术室空气微生物学监测物体表面微生物学监测医务人员手微生物学监测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低温等离子灭菌效果监测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 手术室空气微生物学监测监测频率 每月一次 每次各不同级别的手术间各做一个每季度时 不仅要做不同级别的手术间 还要做复苏室 无菌间 器械室 仪器间的空气培养 千级手术间 一室 二室或三室普通手术间 四室或五室 采样时间 消毒后操作前1 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洁净系统自净后 从事医疗活动前2 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消毒 通风换气后 操作前3 怀疑空气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 采样方法 沉降法浮游菌法1 浮游菌法 可选择六级撞击式空气采样器或其他经验证的空气采样器 日常监测很少使用 按采样器使用说明书操作 2 沉降法 常用方法使用普通营养琼脂平 90mm 进行采样 培养皿置37 温箱中培养24h 分别计数手术区 周边区的平均细菌菌落数 操作方法 将平皿放置在采样点处采样高度距离地面80 150cm 距墙1m 静态时 或放置在地面上 空态时 采样时将平皿盖打开 扣放于平板旁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暴露30min未采用洁净技术净化空气的房间 类环境暴露15min 类环境暴露5min 采样后盖好平皿盖子记录科室 房间 采样人 采样时间将平皿倒置放于托盘内 附化验单 采样平皿尽快送至实验室培养若怀疑与医院感染有关时进行目标微生物检测 平板暴露法采样注意事项 1 采样前关闭各门 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min后采样2 楼层平面 放置培养皿从总平面中最靠里的房间开始布置 依次向外布 最后人员撤出 3 每间房间 从房间的最里面开始布置 最后布置门附近的点 然后人员撤出 4 收取培养皿时顺序相反 从最外边的房间开始收 每间房间从最靠门的培养皿开始收 最先布置的皿最后收 沉降时间略有差别 5 另外再布置1点作为对照皿 对照皿 将皿盖拿开后 马上重新盖上 同样放置30分钟收起培养除30分钟沉降过程为带盖沉降外其余过程均一样 目的是模拟整个操作过程 看培养皿 培养基以及人员操作过程是否对结果有影响 培养皿放置位置 一般放置在地面上 空态时 注意乱流洁净室应尽量避开高效送风口正下方 若有固定设备 仪器 如手术床等 可放置在设备仪器上 静态时 百级手术间培养皿放置点 手术区为百级 周边区为千级共13个培养皿 手术区5个 周边区8个 千级手术间培养皿放置点 手术区为千级 周边区为万级共9个培养皿 手术区3个 周边区6个 万级手术间培养皿放置点 手术区万级 周边区十万级共7个培养皿 手术区3个 周边区4个 三十万级手术间培养皿放置点 面积 30m2布放4点 面积 30m2布放2点 培养皿正确放置法 动态监测 了解 动态监测 回风口动态平板采样法 方法 1 沉降法 在手术开始 手术2小时和结束前抽检3 4次 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直径为90mm平皿 暴露30min后 在37 下培养24 48 小时 计算菌落数 2 动态采样器法 浮游菌菌落检测应在切皮 缝合 连台手术之间 手术进行4小时等 选择不少于3次 测定细菌菌落总数 动态监测 了解 3 其它洁净用房在当日上午10时和下午4时各测1次 在每个回风口中部摆放3个直径为9cm的平皿 暴露30min后 在37 下培养24 48 小时 计算菌落数 记录 化验单 科室 手术间 采样人 采样时间培养皿 手术间 采样点位 需写明手术区及周边区 对采样人员的要求 着无菌的工作服 戴口罩帽子操作前洗手或手卫生所带物品清洁后方可带入手臂及头部不可越过打开的培养皿上方行动及放置动作要轻尽量减少对空气流动状态的影响每次采样人员不得超过2人 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的监测监测频率 每月一次 对应空气培养的手术间做物表监测 采样时间 消毒后1 在消毒处理后2 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进行采样 采样面积 被采物表表面 100cm2 取全部表面被采物表表面 100cm2 取100cm2 采样方法 用5cmx5cm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 用浸有无菌0 03mol L磷酸盐缓冲液 PBS 或生理盐水采样液的棉拭子1支 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各涂抹5次 并随之转动棉拭子 连续采样4个规格板面积 剪去手接触部分 将棉拭子放入装有10ml无菌检验用洗脱液的试管中及时送检 门把手等小型物体用棉拭子直接涂抹物体表面采样 采样门把手时 则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拭子直接抹擦门把手 记录 化验单 记录科室 手术间 何种物体表面 何种消毒剂 采样人 采样时间试管 标明科室 手术间采样结束后送到实验室 合格标准 结果报告形式 物体表面菌落总数 cfu cm2 小型物体表面用cfu 件表示规定标准 类区域 细菌菌落总数 5cfu cm2 类区域 细菌菌落总数 10cfu cm2注意 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怀疑与医院感染暴发有关时 进行目标微生物检测 医务人员手微生物的监测 外科手消毒效果监测 监测频率 每月一次 每次三双手 分别为不同手术科室医生的手一季度时则为六双手 均为手术室护士或麻醉师的手 采样时间及方法 采样时间医务人员洗手 手消毒处理自然晾干后采样方法被检人五指并拢 掌心向上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拭子在单手指曲面从指根到指端来回涂擦两次 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 一只手涂抹面积30cm2 将装有10ml物表采样液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消毒管口后 将拭子放入试管中 同时剪去被手污染的部位 手培养采样法 可采用不污染管口及棉拭子头端情况下折断棉拭子 还可用无菌剪剪去污染部分 记录 试管上标明科室 被采人化验单写明科室 采样地点 被采人 采样人 采样时间 结果判定 外科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5cfu cm2卫生手消毒 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 10cfu cm2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医疗器械消毒效果监测 腔镜 眼科器械 高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进入正常无菌组织 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 如血液 流过 若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的器材如手术器械 穿刺针 腹腔镜 活检钳 牙科器械 心导管 植入物等消毒水平 达到灭菌消毒效果 应无菌生长 中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直接 间接接触粘膜的器材如胃肠道内镜 气管镜 喉镜 体温表 呼吸机管道 麻醉剂管道 压舌板等消毒水平 高水平消毒或中水平消毒消毒效果 菌落数应 20cfu 件或100cm2氧气湿化瓶 吸引器 加温加湿罐等宜采用高水平消毒 低度危险性医疗器械 仅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粘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 血压计袖带 被褥 墙面等消毒水平 中水平消毒或低水平消毒或保持日常清洁消毒效果 菌落数应 20cfu 件或100cm2 内窥镜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采样时间消毒灭菌后使用前 采样方法 监测部位为内镜的内腔面方法一 用无菌注射器抽取10ml无菌生理盐水从待检内镜的活检口注入内镜 用无菌试管从活检出口收集注入的液体2h内送检方法二 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无菌棉拭子来回抹擦内窥镜的关节 齿缝处 将装有10ml物表采样液的试管放在酒精灯上消毒管口后 将拭子放入试管中 同时剪去被手污染的部位 合格标准 灭菌内镜无任何细菌检出消毒内镜细菌总数 20cfu 件 压力蒸汽灭菌监测 快速消毒监测频率 每周一次 每周一 生物监测 物理监测 化学监测 监测方法 快速消毒锅 指示胶带 B D试纸 单参数化学指示剂 爬行卡 化学指示卡 压力蒸汽灭菌 化学监测 生物监测综合了所有参数是反映灭菌效果最重要的监测方法 压力蒸汽灭菌 生物监测 快速消毒锅监测 目的 监测消毒锅的灭菌效果是否达标方法 将菌片放置在消毒锅内进行灭菌 结束后用无菌持物钳夹取菌片放入有培养液的试管内 记录 试管上注明科室 日期时间 消毒锅名称 采样人 化验单同上合格标准 无菌生长 记录及合格标准 记录试管 标明日期 锅次 消毒锅名称化验单 同上合格标准无菌生长 使用中消毒液的监测 消毒液染菌量监测 监测频率 每季度一次 采样方法 用无菌注射器吸取消毒液1ml 加入9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