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2古代中国的经济.doc_第1页
福建省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2古代中国的经济.doc_第2页
福建省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2古代中国的经济.doc_第3页
福建省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2古代中国的经济.doc_第4页
福建省高考历史一模二模试题分解 中国古代史 2古代中国的经济.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1(2015福建漳州一模2)春秋时期的管子轻重乙记载:“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锥、一铚,然后成为农。”其中并未提到犁,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井田制已经瓦解 b铁器牛耕尚未普及c土地私有成为主流d青铜农具仍在大量使用【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精耕细作 【解析】推动井田制瓦解的是铁犁牛耕的使用,而材料未提到犁,故a项错误;铁犁牛耕在春秋时期出现,但材料所列农具中没有犁,说明铁器牛耕尚未普及,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确立是在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故c项错误;青铜农具是少量使用,不是大量使用,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福建漳州一模3)秦国以法律的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这表明国家的着眼点在于()a重视农业生产 b推行重农政策c发展小农经济 d保护农民利益【考点】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解析】“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指的是分户令,重视农业生产、推行重农政策不是着眼点,故a、b项错误;“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刺激小农户数量增加,发展了小农经济,故c项正确;秦国的措施主要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不是保护农民利益,故d项错误。【答案】c3(2015福建南平二模14)福建史志记载:南宋建安、瓯宁两县(今建瓯)共有进士994人,占全国进士总数的三十四分之一,为全国之冠。其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闽北书院教育兴盛c经济政治重心南移 d建安雕版印刷发达【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 【解析】北方人口大量南迁是福建两地进士高居全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原因,故a项错误;闽北书院教育兴盛传播文化,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民众受教育水平,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民众中举的概率,但不是最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两宋时期中国经济政治重心南移,文化中心随之转移到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才汇集,故c项正确;建安雕版印刷发达能为教育普及创造条件,是福建两地进士高居全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最重要原因,故d项错误。【答案】c4(2015福建厦门一模38)(3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中国封建社会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立法。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君主既是最高的立法者,又是最高的司法官和行政官。第二,礼与法合一,自汉代以来贯彻于历代法典中,礼以道德为依归,而法则以礼为中心。第三,立法和统治的基础是“家”和“家族”,对个人的地位和权利未给予应有的规定。第四,重视刑事立法,其残酷性十分突出。中华法系的这些特点取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曹海晶中外立法制度比较(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材料二中中华法系主要特点的“独特性”原因。(9分)【考点】(2)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解析】(2)根据材料二中中华法系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来分析其“独特性”的原因。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的需要;经济上,小农经济发展的需要;思想上,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答案】(2)原因: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古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3分)经济上,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3分)文化上,自汉代以来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3分,答“宗法观念强”等给2分)手工业的发展1(2015福建莆田一模3)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书法;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解析】秦朝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并且此时书法主要是自发阶段,故a项错误;汉武帝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唐朝时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故c项错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宋朝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宋朝时期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故d项正确。【答案】d商业的发展1(2015福建厦门一模15)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从材料“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信息可知,当地农业经济结构不合理,故a项错误;从材料“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信息可知当地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故b项正确;12世纪时,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故c项错误;古代历朝政府始终都坚持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答案】b2(2015福建南平二模15)1421年中国发现世界:整个群岛和东南亚的贸易集中在满剌加,且被中国人所控制。中国所消耗的香料是遥远的欧洲的一百多倍,中国商人控制着货物和通货市场。材料说明()明朝在东南亚拥有贸易优势 香料在中国有广泛市场需求世界市场推动中国对外贸易 中国尚未推行闭关锁国政策a bc d【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商业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 【解析】根据材料“整个群岛和东南亚的贸易集中在满剌加,且被中国人所控制”“中国商人控制着货物和通货市场”可知明朝在东南亚贸易关系上拥有绝对优势,故正确;材料“中国所消耗的香料是遥远的欧洲的一百多倍”可得出香料在中国有广泛的市场需求,故正确;1421年新航路并未开辟,世界市场尚未孕育出雏形,更不可能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故错误;材料“整个群岛和东南亚的贸易集中在满剌加,且被中国人所控制”“中国商人控制着货物和通货市场”可看出明朝前期封建政府尚未推行闭关锁关政策,故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3(2015福建龙岩一模38)(36分)以下是一组关于中国历史上外贸管理体制的相关论述材料,阅读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元统治者为了取得海外奇珍异宝并征收外贸税收以助国用,积极鼓励海外贸易。主要港口都设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负责管理商舶,征收舶税,收买舶货。宋代制定了市舶条法,元代制定了市舶则法,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先提出申请,经市舶司批准,始能成行。外国商人领取市舶司颁发的“验符”或其他官方凭证, 即受到官府保护。明洪武元年(为应对明初的海上敌对势力)颁布了第一个禁止民间海外贸易的法令,清朝在顺治十三年( 1656 年) 为镇压抗清力量, 首颁禁海令蓝鼎元在南洋事宜论里说“南洋未禁之先, 闽广家给人足,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弊。”马珺浅论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1)据材料一归纳宋元时期外贸管理体制的特点,(4分)并分析明清外贸政策转向的基本原因及其后果。(6分)【考点】(1)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元对外贸易;古代中国的经济“海禁”政策【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中的“主要港口都设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 市舶条法”、“市舶则法”、“外国商人领取市舶司颁发的验符或其他官方凭证”等信息可知在主要港口设置专职的外贸管理机构;制定法律规范商人行为;第二小问原因,“为应对明初的海上敌对势力”、“ 清朝在顺治十三年( 1656 年) 为镇压抗清力量”可分析出答案应为巩固政权,维护统治;第三小问后果,获取材料信息“南洋未禁之先, 闽广家给人足,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弊。”分析得出禁海令颁布前后中外贸易的状况和民生情况的对比可知严重限制了中外贸易;导致原本从事外贸的地区民生凋敝。【答案】(1)特点:在主要港口设置专职的外贸管理机构;制定法律规范商人行为。(4分)原因:巩固政权,维护统治。(2分)后果:严重限制了中外贸易;导致原本从事外贸的地区民生凋敝。(4分)4(2015福建福州一模38)(36分)海洋与陆地一样,是人类活动的重要 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从汉代起,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已相当大。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海港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媒介。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这一潜在的可能从未实现。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2)据材料二,指出宋朝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说明“这一潜在的可能”在中国古代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10分)【考点】(2)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对外贸易;古代中国的经济“海禁”政策【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从汉代起,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已相当大。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归纳为对外贸易规模空前;“海港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媒介”归纳为海路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第二小问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回答。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思想上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答案】(2)特点:对外贸易规模空前;海路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4分)原因: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政策;农耕社会相对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宋元更替打断其进程。(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1(2015福建泉州一模14)明代一些名门望族的家训中有以下内容:“男子要以治生为急,农工商贾之间务执一业”“民家常业,不出农商”。这一现象反映了明代社会()a宗法制度依然存在 b小农经济逐步瓦解c轻商观念已有变化 d男尊女卑思想严重【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宗法制度主要体现为敬重祖宗、传宗接代、男尊女卑,材料中未体现,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小农经济仍占主导,进入近代之后才开始瓦解,故b项错误;家训中认为男子可以在“工商贾之间”执业,寻常的家业离不开农商,说明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轻商观念已有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中未出现“男尊女卑”的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2(2015福建莆田一模1)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该法令出台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商贾发展,增加财政收入 b提倡粮食节约,严禁商品流通c稳定市场物价,增强军事力量 d调整商业布局,加强户籍管理【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解析】材料主要内容为向工商业者征收重税,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节约粮食和对于商品流通的控制,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稳定物价,也没有涉及到增强军事力量,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商业布局的调整,也没有涉及到户籍管理,故d项错误。【答案】a3(2015福建莆田一模4)隆庆年间(15671572年),因福建巡抚涂泽民之请,明廷“准贩东西二洋”。福建漳州月港兴起,“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或移居于吕宋(今菲律宾)者甚众。这反映了()a开禁政策促成海上贸易发展 b明朝全面推行对外开放政策c漳州月港成为福建经济中心 d明朝开始出现海外移民现象4(2015福建莆田一模3)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古代中国书画的发展书法;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四大发明 【解析】秦朝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并且此时书法主要是自发阶段,故a项错误;汉武帝实行严格的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唐朝时期火药开始用于战争,故c项错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宋朝时期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宋朝时期火药广泛用于军事,故d项正确。【答案】d5(2015福建福州一模38)(36分)海洋与陆地一样,是人类活动的重要 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从汉代起,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已相当大。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海港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媒介。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这一潜在的可能从未实现。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2)据材料二,指出宋朝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说明“这一潜在的可能”在中国古代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10分)【考点】(2)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对外贸易;古代中国的经济“海禁”政策【解析】(2)第一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二“从汉代起,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已相当大。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归纳为对外贸易规模空前;“海港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媒介”归纳为海路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第二小问原因,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回答。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经济上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思想上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答案】(2)特点:对外贸易规模空前;海路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4分)原因: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封建专制统治的强化;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政策;农耕社会相对封闭保守的思想观念;宋元更替打断其进程。(6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6(2015福建龙岩一模38)(36分)以下是一组关于中国历史上外贸管理体制的相关论述材料,阅读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元统治者为了取得海外奇珍异宝并征收外贸税收以助国用,积极鼓励海外贸易。主要港口都设有专职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负责管理商舶,征收舶税,收买舶货。宋代制定了市舶条法,元代制定了市舶则法,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先提出申请,经市舶司批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