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奥赛生物化学专题.doc_第1页
生物奥赛生物化学专题.doc_第2页
生物奥赛生物化学专题.doc_第3页
生物奥赛生物化学专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物化学专题1、组蛋白(histones)真核生物体细胞染色质中的进化上非常保守的碱性蛋白质,含精氨酸和赖氨酸等碱性氨基酸特别多(组氨酸也是碱性氨基酸,但在组蛋白中含量比较少),二者加起来约为所有氨基酸残基的1/4。组蛋白与带负电荷的双螺旋DNA结合成DNA-组蛋白复合物。因氨基酸成分和分子量不同,主要分成5类。组蛋白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是一类小分子碱性蛋白质, 分为5种类型(H1,H2A,H2B,H3,H4),后4种各2个形成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核心,占核小体质量的一半。它们富含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酸,能够同DNA中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相互作用。2、脂肪酸根据碳氢链饱和与不饱和的不同可分为三类,即: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SFA),碳氢上没有不饱和键;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MUFA),其碳氢链有一个不饱和键;多不饱和脂肪(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其碳氢链有二个或二个以上不饱和键。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液态,大多为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豆油、坚果油(即阿甘油)、菜子油等。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固态,多为动物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等。但也有例外,如深海鱼油虽然是动物脂肪,但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如20碳5烯酸(EPA)和22碳6烯酸(DHA),因而在室温下呈液态。3、氨基酸种类芳香族氨基酸(aromatic amino acid):含有芳香环的氨基酸被分类为芳香族氨基酸,包括酪氨酸(Tyros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色氨酸(tryptophan)。中文名称英文名称符号与缩写分子量侧链结构类 型丙氨酸AlanineA 或 Ala 89.079CH3-脂肪族类精氨酸ArginineR 或 Arg 174.188HN=C(NH2)-NH-(CH2)3-碱性氨基酸类天冬酰胺AsparagineN 或 Asn 132.104H2N-CO-CH2-酰胺类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D 或 Asp 133.089HOOC-CH2-酸性氨基酸类半胱氨酸CysteineC 或 Cys 121.145HS-CH2-含硫类谷氨酰胺GlutamineQ 或 Gln 146.131H2N-CO-(CH2)2-酰胺类谷氨酸Glutamic acidE 或 Glu 147.116HOOC-(CH2)2-酸性氨基酸类甘氨酸GlycineG 或 Gly 75.052H-脂肪族类组氨酸HistidineH 或 His 155.141N=CH-NH-CH=C-CH2-|_|碱性氨基酸类异亮氨酸IsoleucineI 或 Ile 131.160CH3-CH2-CH(CH3)-脂肪族类亮氨酸LeucineL 或 Leu 131.160(CH3)2-CH-CH2-脂肪族类赖氨酸LysineK 或 Lys 146.17H2N-(CH2)4-碱性氨基酸类蛋氨酸MethionineM 或 Met149.199CH3-S-(CH2)2-含硫类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F 或 Phe 165.177Phenyl-CH2-芳香族类脯氨酸ProlineP 或 Pro 115.117-N-(CH2)3-CH-|_|亚氨基酸丝氨酸SerineS 或 Ser 105.078HO-CH2-羟基类苏氨酸ThreonineT 或 Thr 119.105CH3-CH(OH)-羟基类色氨酸TryptophanW 或 Trp 204.213Phenyl-NH-CH=C-CH2-|_|芳香族类酪氨酸TyrosineY 或 Tyr 181.1764-OH-Phenyl-CH2-芳香族类缬氨酸ValineV 或 Val 117.133CH3-CH(CH2)-脂肪族类根据氨基酸分子中所含氨基和羧基数目的不同,将氨基酸分为中性氨基酸、酸性氨基酸和碱性氨基酸:类别氨基酸特点中性氨基酸甘氨酸、丙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脯氨酸、蛋氨酸和羟脯氨酸这类氨基酸分子中只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酸性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这类氨基酸分子中含有一个氨基和二个羧基碱性氨基酸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这类氨基酸的分子中含二氨基一羧基;组氨酸具氮环,呈弱碱性,也属碱性氨基酸。天门谷酸,赖精组碱,酪苯色芳4、荚膜、芽孢和包含体荚膜是某些细菌在细胞壁外包绕的一层界限分明,且不易被洗脱的粘稠性物质,其厚度0.2m,为荚膜;厚度0.2m,为微荚膜。荚膜对碱性染料的亲和性低,不易着色,普通染色只能看到菌体周围有一圈未着色的透明带;如用墨汁作负染色,则荚膜显现更为清楚。其成分多为糖类,用荚膜染色法于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菌体外一层肥厚透明圈。其功能是:对细菌具有保护作用;致病作用;抗原性;鉴别细菌的依据之一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高温、紫外线、干燥、电离辐射和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抗性。同时,芽孢还有很强的折光性。高压蒸汽灭菌可杀灭包括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是灭菌效果最好、应用最广的灭菌方法。方法是将需灭菌的物品放在高压锅(autoclave)内,加热时蒸汽不外溢,高压锅内温度随着蒸汽压的增加而升高。在103.4kPa(1.05kg/cm2)蒸汽压下,温度达到121.3,维持1520分钟。包含体(inclusion body) 在显微镜下可以识别的病毒合成和积贮的部位,常是细胞内的病毒晶体。 包含体:它是致密的不溶性蛋白和RNA的凝聚体,包含大部分的表达蛋白。5、能量代谢中几个概念1)氧化磷酸化是指在线粒体中,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过程中释放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是体内生成ATP的主要方式。2)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lation):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lation):物质在生物氧化过程中,常生成一些含有高能键的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可直接偶联ATP或GTP的合成,这种产生ATP等高能分子的方式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指在分解代谢过程中,底物因脱氢、脱水等作用而使能量在分子内部重新分布,形成高能磷酸化合物,然后将高能磷酸基团转移到ADP形成ATP的过程。3)光合磷酸化(photophosphorylation)是植物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或光合细菌的载色体在光下催化腺二磷(ADP)与磷酸(Pi)形成腺三磷(ATP)的反应。有两种类型: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和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前者是在光反应的循环式电子传递过程中同时发生磷酸化,产生ATP。后者是在光反应的非循环式电子传递过程中同时发生磷酸化,产生ATP。在非循环式电子传递途径中,电子最终来自于水,最后传到氧化型辅酶(NADP+)。因此,在形成ATP的同时,还释放了氧并形成还原型辅酶(NADPH)。4)嘌呤为嘧啶环与咪唑环并合而成的杂环化合物。自然界以嘌呤碱的形式存在。含于DNA和RNA中,DNA和RNA中所含的嘌呤碱主要为腺嘌呤和鸟嘌呤,它们氧化后即成次黄嘌呤和黄嘌呤,再进一步氧化即成尿酸。嘌呤代谢的紊乱常表现在血、尿中尿酸水平的变化。嘌呤是细胞核中的一种成分,只要含有细胞的食物就含有嘌呤,动物性食品中嘌呤含量较多。患者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5)NADP: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缩写NADP,曾称为三磷酸吡啶核苷酸(TPN)或辅脱氢酶或辅酶。它是一种辅酶,是烟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与一个磷酸分子以酯键结合的物质,广泛存在生物界。另外在脂肪酸合成过程的还原阶段,NADPH被用于合成的还原,此外还被作为需要二个底物质的(加)氧酶(oxygenase)的一个底物。在细胞内的作用似乎与NADH不同。NADP可通过NAD+的ATP磷酸化进行酶的合成。6)FAD: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英语:FAD),又称活性型维生素B2、核黄素-5-腺苷二磷酸,是一种参与了重要的代谢反应的氧化还原辅酶。FAD是一种比NAD和NADP更强的氧化剂,能被1个电子或2个电子途径还原。7)FMN:英文全称为:flavin mononucleotide,是黄素蛋白(flavoprotein)的辅基。和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一样,对呼吸等生物氧化过程的电子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即作为黄素酶组的辅酶,以与酶蛋白(apoenzyme)的结合状态,参与电子从底物向电子接受体传递。它和核黄素完全显有同样的吸收光谱,在生物体内通过核黄素激酶的作用,而由核黄素和ATP合成。8)ADP:二磷酸腺苷adenosine diphosphate,ADP由一分子腺苷与两个相连的磷酸根组成的化合物,是一种核苷酸。在生物体内,通常为三磷酸腺苷(ATP)水解失去一个磷酸根,并释放能量后的产物。6、合成方向问题1)肽链的合成分3个步骤:起始、延伸、终止。合成方向从氨基端(N端)向羧基端(C端)进行。2)DNA的半保留复制和mRNA的翻译方向则是从5端3端。7、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也称为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TCA),Krebs循环。是用于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是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在三羧酸循环中,反应物葡萄糖或者脂肪酸会变成乙酰辅酶A(A cetyl-CoA)。这种活化醋酸(一分子辅酶和一个乙酰基相连),会在循环中分解生成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并脱氢,质子将传递给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和黄素腺嘌呤(FAD),使之成为NADH + H+和FADH2。 NADH + H+ 和 FADH2 会继续在呼吸链中被氧化成NAD+ 和FAD,并生成水。这种受调节的燃烧会生成ATP,提供能量。 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原核生物的细胞质是三羧酸循环的场所。它是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一步,但在需氧型生物中,它先于呼吸链发生。厌氧型生物则首先遵循同样的途径分解高能有机化合物,例如糖酵解,但之后并不进行三羧酸循环,而是进行不需要氧气参与的发酵过程。8、类脂类脂包括磷脂:卵磷脂、脑磷脂、肌醇磷脂。 糖脂:脑苷脂类、神经节昔脂。 脂蛋白: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类固醇:胆固醇、麦角因醇、皮质甾醇、维生素D、雄激素、雌激素、孕激素。9、核小体核小体由DNA和组蛋白(histone)构成,是染色质(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由4种组蛋白H2A、H2B、H3和H4, 每一种组蛋白各二个分子,形成一个组蛋白八聚体,约200 bp的DNA分子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构成的核心结构外面,形成了一个核小体。10、溶酶体溶酶体内含有50多种酶类,这些酶的最适pH值是5.0, 故均为酸性水解酶葡糖-6-磷酸酶,普遍存在于内质网,被认为是标志酶动物肝脏是人们常享用的食品,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胆固醇等营养物质,对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维持成人的身体健康都有一定的益处。此外,食用肝脏还具有防治某些疾病的作用,如角膜干燥症、夜盲症、角膜炎等因缺乏维生素A导致的眼病。11、几种重要激素:IAA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生物学名称为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在细胞水平上,生长素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枝的细胞伸长、抑制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插条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 GA赤霉素(Gibberellin):一类主要促进节间生长的植物激素促进麦芽糖的转化(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