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1).doc_第1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1).doc_第2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1).doc_第3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1).doc_第4页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二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期中试题 理(无答案)新人教版(1).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宁二中2013-2014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科)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2、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3、“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这种观点属于( ) a怀疑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唯心主义4、我们要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从而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这体现了(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d独自自主,自力更生5、一个民族的进步,不能没有哲学社会科学;一个民族的兴盛,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我们要促进哲学的繁荣发展,是因为( )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 b c d6、哲学家康德曾说:“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这一观点是:( ) a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可以认识并改造世界b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现规律等同于制造规律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d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7、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哲学派别。其根本区别在于 ( )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可知性 b是否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是否承认物质决定意识 d是否承认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质8、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9、之所以说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因为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可以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a b c d 10、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有一句名言:“世界是包括一切的整体,它不是由任何神或被任何人创造的,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永恒的活火。” 赫拉克利特的这一思想被列宁评价为“对辩证唯物主义原则”的绝妙说明。这一评价说明,赫拉克利特 ()a把唯物主义根本观点与朴素辩证法思想结合在一起b把唯物论和认识论科学地统一起来 c是现代唯物主义的创始人d对世界的看法既唯物又辩证,因而是科学的11、任何哲学都是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社会变革的先导a. b. c. d. 12、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奥运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宪章称,奥运会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奥运会是一种“生活的哲学”说明( )a、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b、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d、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13、下列说法是世界观的是( )a、闻鸡起舞 b、张三早上5点起床 c、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d、太阳东升西落14、“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这一说法( )a、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它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b、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它认为有一个主宰万物的天c、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人与规律的统一d、是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它割裂了人和自然的关系15、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从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出发,尊重当地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选择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这说明( )a、存在决定着思维 b、思维影响着存在c、思维与存在不能分离 d、思维与存在同为本原16.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后,很快就离开地面。但是在高速运行的机舱内,航天员的身体相对于机舱来说,其位置是保持不变的。这说明( ).事物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运动.在特殊情况下,静止不一定是有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运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17.图7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题决定的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18.下列说法与“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所蕴含的哲学寓意一致的是( ).心外无物.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对症下药,因地制宜19内蒙古包头市号称“稀土之都”。然而,多年来,包头市的稀土产业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包头市许多稀土中小企业无环保设施,随意排放“三废”,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当地生态遭到破坏。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自然界是客观的,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界和谐相处规律是客观的,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否则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a. b. c. d. 20.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也难以一帆风顺,只要双方把握两岸关系的现状、特点及规律,妥善谋划,双赢的目标一定会实现。这体现了(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规律,造福人类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 . .21.“望梅不能止渴”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来看,这是因为(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于事物自身在一定条件下,意识也可能决定物质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人脑并非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 . . .22.“谈虎色变”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知道虎的厉害。比喻一旦提到可怕的事情就会情绪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但对动物“谈虎”却不能使其“色变”。这体现的哲理是( ) 实践决定认识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动物的意识水平比人类差动物没有第一信号系统. . . .23. 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这说明( )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对同一个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a b c d24.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是没有写到手枪;封神榜写尽了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意识无法反映未来 b.意识活动没有主动创造性c.人的意识无法把握事物的本质 d.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存在25.“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 )a.真理是绝对的 b.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c.真理和谬误都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分开的2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蕴含的道理是( )a.运动时无条件的、绝对的 b.世界万物是永恒发展的c.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d.运动是离不开物质的27.不论人的感觉或人的思维,不论正确的认识或错误的认识,不论人们对现实的感受或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测,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角度考察,其共同点是:( )a. 都是人的意识b.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反映c. 都是根源于物质的 d. 都是意识的表现形式28.古人常以明月来寄托思乡之情,例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是杜甫的名句。诗人感到“月是故乡明”,这表明( ) a. 诗人反映的是认识主体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情况 b.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c.审美活动不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 d.并不是所有的认识都是由客观存在决定的29. 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0.“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林以作屋,采草以和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造成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不懂得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不懂得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二、非选择题(共3题,40分)31.简答(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它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来源分别是什么?(9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6分)32.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茵茨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有大门。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10分)33.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