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用)高中历史 1.3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课后作业 人民版选修2.doc_第1页
(福建专用)高中历史 1.3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课后作业 人民版选修2.doc_第2页
(福建专用)高中历史 1.3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课后作业 人民版选修2.doc_第3页
(福建专用)高中历史 1.3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课后作业 人民版选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一、选择题1明清时期,促使黄宗羲、顾炎武等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反思的主要原因是()a.商品经济的发展b.科技的进步c.封建制度的衰落d.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任何思想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获得了缓慢的发展。这种经济上的变化反映在上层建筑领域,就是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现。答案:a2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这一思想就是著名的()a.重“法治”的思想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c.“废君权,倡民权”的思想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解析:从题干中“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等信息判断,d项正确。答案:d3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b.科学c.西学d.民权解析:梁启超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兴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所以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民权。答案:d4提出“废君权,倡民权,变不平等为平等”主张的维新派思想家是()a.康有为b.梁启超c.谭嗣同d.严复答案:c5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进行了完善。下列关于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基本内容b.凝聚着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精华c.建立民主共和制的基本前提d.旨在确保权力的制约与平衡解析:孙中山认为,推翻帝制是国民革命的首要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基本前提。答案:c6就孙中山的民权思想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权思想而言,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是()a.完全一致b.相互否定c.互相矛盾d.继承发展解析:孙中山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实现民主、自由和平等权利,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核心,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7张岂之在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宣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不够充分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c.三民主义思想存在严重缺陷d.中国传统文化压抑扼杀人性解析: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的特点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答案:b8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两大派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a.对民众运动的态度b.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态度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d.是否变革封建土地制度解析:同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并且都主张在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文明的同时反对列强的侵略。他们对待民众运动的态度大同小异,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明显不同的是他们理想的具体目标和实现方式。答案:c二、非选择题9(2011福建文综,41b)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自无不变者其用人议政,仍操之自上,则两得之矣吾今开国会,尚非其时也。康有为日本变政考材料二谭嗣同认为:“中国所以不可为者,由上权太重,民权尽失”;主张“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他称赞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学说,认为“法人之学问,冠绝地球,故能倡民主之义”。白寿彝中国通史请完成:(1)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在君权与宪政方面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有为提出这一主张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中国宪政改革方面观点的异同。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和谭嗣同在民主宪政方面主张的异同。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康有为主张提高君权,以此强力推进改革,这与19世纪末严重的民族危机和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有关;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康有为和谭嗣同都主张宪政改革,但在具体实施上存在分歧,一个主张渐进实施,一个主张激进实行。参考答案:(1)主要思想:民智未开;宣保君权;自上而下变法;强调开国会时机不成熟。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受西方近代政治学说影响,产生变法救国的思想。(2)同:倡导西方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异:康有为主张渐进改革;谭嗣同提出废君权、倡民权的激进主张。10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之生人,一视无私,而有富贵贫贱、愚智寿夭、安乐患难、诸夏夷狄之万殊迥别,惟有因之而已。譬如草木,美种而壮良者,天则繁殖之;恶种而微弱者,天则剪覆之也。然太平之法、大事之道,固预为灿陈,但生非其时,有志未逮耳。进化之理,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自当变通。康有为中庸注(1901年)材料二吾侪(同辈)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同一流血,何不为直截了当之共和,而为此不完不备之立宪乎?语曰:“取法于上,仅得其中。”择其中而取法之,是岂智者所为耶?鄙人愿诸君于是等谬想淘汰洁尽,从最上之改革着手,则同胞幸甚!孙中山在东京留学生欢迎会上的演说(1905年)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出康有为设想的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式是什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说要从“最上之改革着手”的原因并简述其手段。(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两位思想家政治主张中共同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对近代中国产生了什么深远影响?解析:第(1)问要注意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和材料中的关键句,如“有一定之轨道。不能超度。既至其时,自当变通”。第(2)问要从孙中山的思想主张入手,注意他的革命手段和对共和制的追求。回答第(3)问第一小问要注意材料一的最后两句和材料二的第一句;回答第二小问要注意设问中的限定词“对近代中国”。参考答案:(1)主张循序渐进的发展;通过改革,建立资产阶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