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xml的精品课程网站在线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pdf_第1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xml的精品课程网站在线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pdf_第2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xml的精品课程网站在线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pdf_第3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xml的精品课程网站在线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pdf_第4页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xml的精品课程网站在线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基于xml的精品课程网站在线制作系统的设计与开发.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努力抓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已越 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从 2003 年 4 月开始 精品课程建设作为 质量工程 的 先期启动项目在全国各高校展开 2007 年 教高 2007 1 号文件又明确提出 继续推 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但我国目前在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对精品课程网站制作方面 的研究相对薄弱 不利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传播 基于 xml 的精品课程网站在线制作系统力争解决现有精品课程网站制作方式 中存在的问题 本系统向精品课程网站制作者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制作途径 对一般 用户 本系统提供了一个界面友好 操作简单 所见即所得的在线可视化编辑工具 对于一些对精品课程网站个性化要求较高的用户 本系统还提供 xml 文件 swf 文件层次的制作途径 本系统制作出的精品课程网站采用 flash技术 区别于传统的 html页面 这类网站可以有效发挥 flash在动画制作和多媒体呈现方面的优势 促 进精品课程的传播效果 另外 使用 flash技术还可以方便地制作出符合 scorm 标 准的教学资源 有利于教学资源的重用和共享 本系统制作出的精品课程网站中的 内容采用 xml技术描述和存储 这种方式不仅可使课程内容更新便捷 提高信息检 索的效率 而且还可使精品课程网站的资源与其它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实现深层次的 整合 促进资源共享 本文介绍了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支持 建设现状 在对精品课程网站制作系统 需求分析的基础上 作者对系统进行了整体设计 并详细阐述了精品课程网站在线 可视化编辑和精品课程网站架构这两部分的技术开发要点 最后 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了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关键词 精品课程网站 flash asp net xml i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higher education by leaps and bounds trying to improve student s quali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drawing attention from all spheres of our society from april 2003 as the pre launch item of quality project high quality courses construction has been started by variou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n the 2007 no 1 document the secretary for higher education of the ministry education explicitly put forward that we should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high quality courses construction project but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on technology of the high quality course website s production is relatively weak in the national wide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sharing and dissemination of the excellent education resources in high quality course website we strive to re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by the high quality course website s online production system based on xml this system provides the users three kind of means for the general users it provides an online visual editor which has a friendly interface and is easy to use for the others who want to produce an especial high quality course website this system provides the xml documents based producing mean and the swf file based producing mean flash technology is adopted by the high quality course website which is made by this system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html pages flash site can effectively play the advantages in flash animation production and multimedia show accordingly it can promote the dissemination effects of the high quality course in addition we can also easily produce teaching resources with scorm standards by flash technology which is conducive to reusing and sharing xml based data storage and description mean can not only make the updates of the course content convenient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information retrieval but also can make the course content and other teaching management system s resources integrate deeply which is conducive to sharing in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this paper i ntroduced the policy and the construction status of the high quality courses construction proje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demand of the high quality course website s production system the author designed the system s functional structure descripted fully the core technology of developing the high quality course website s online visual editor and the high quality course website s structure finally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work of this research and made the further prospects keywords high quality course website flash asp net xm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 究成果 尽我所知 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 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 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 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即 学校有权 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华中科技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 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 在 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 本论文属于 1 1 绪论 1 1 问题的提出 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 新机遇和新挑战 党中央国 务院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 2006 年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 540 万人 是 1998 年招生 108 万的 5 倍 高等教 育在学总人数达到 2500 万人 是 1998 年的 4 倍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22 进 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发展阶段 1 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 使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 的机会大幅度增加 有力提升了我国人力资源的开发水平 增强了我国综合国力和 国际竞争力 使我国迈出了由人口大国转向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性一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努力抓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引起 了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2001 年 教育部下发了以要求教授上讲台 增加对教学工 作投入等为主要内容的 4 号文件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教育部在 2003 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中明确提出开展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工程 在持续 健康 协调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 把提高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从 2003 年 4 月开始 精品课程建设作为 质量工程 的先期启动项目在全国各高校 展开 教育部计划用五年时间 2003 2007 年 建设 1500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利用 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 以实现优质教 学资源共享 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 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 为了持续提 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2007 年伊始 教高 2007 1 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 高等学校本科 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即 质量工程 其中 在建设内容的第二条明确提出 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遴选 3000 门左右课程 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 由 此可见 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且持久的任务 是一项长期的 系统的 工程 这一建设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质量 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 全国各界应充分 重视 自 2003 年起 全国各高校掀起了精品课程建设的热潮 到目前 2007 年 为止 1 实施 质量工程 贯彻 2 号文件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周济部长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 革工程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教育部通报 第 3 期 2007 年 2 月 28 2 已经建设了 1678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和一大批省级 校级精品课程 这对保证和提高 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以及缓解因高校扩招而引起的教学资源不足起到了重要的作 用 本研究主要关注精品课程网站制作方面的问题 由于精品课程建设从提出到现 在只有短短 5 年 时间短 建设速度快 在建设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 关于精品课 程网站的制作 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精品课程建设速度不断加快的现实需求与精品 课程网站开发速度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 精品课程传播优质教育资源 服务广大师 生的宗旨与现有精品课程网站教学内容书本搬家 交互性差 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 方式落后 教学内容更新困难之间的矛盾 各教学信息系统之间资源共享的需求与 各系统数据描述方式各异 资源重复建设的矛盾 基于对精品课程建设政策和精品课程网站制作现状的认识 本研究提出开发基 于 xml的精品课程网站在线制作系统 以应对当前各级各类学校加速开发精品课程 网站的现实需求 并力争解决当前精品课程网站界面呆板 交互性差 多媒体教学 信息呈现方式落后 教学内容更新困难 难于与其它教学信息系统共享数据的问题 1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2 1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 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 一流教学内容 一流教学方法 一流教材 一 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 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高 2003 1 号 自 2003 年 教育部发布 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 建设工作的通知 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 全国已建设了 1678 门 全国高等 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站 2007 国家级精品课程和一大批省级精品课程 校级 精品课程 并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校级 省级 国家级三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 2007 年初 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的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中又明确提出 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遴选 3000 门 左右课程 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 力争在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梯队 教材建设 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 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 教学质量 教高 2007 1 号 这一政策无疑为精品课程的持续建设和健康发展提供 1 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db ol 3 了有力支持 自 2003 年开展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以来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学术界进行了很多研 究 以 精品课程 作为篇名的检索词 2003 年 2007 年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 共检索到论文 1098 篇 其中 大部分文章是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理论层次的探讨 其 次是介绍具体某门或某类课程建设的经验 而介绍精品课程网站制作方面的文章仅 占 5 5 1笔者浏览了多门精品课程的网站 发现很多精品课程网站都存在着这样的 共性 界面设计过于简单 不够友好 美观 电子资源多为纯文字罗列 没能充分 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师生交互工具欠缺或流于形式 教学录像无法在线观看或 浏览不连贯 我们在强调课程内容设计的同时 也应关注技术方面的内容 否则有 好的教学设计思想却不能用合适的技术表达出来 对于课程建设来说也是损失 2 1 2 2 关于精品课程网站制作的研究 精品课程网站是以网站的形式对与该门精品课程相关的所有信息和资源的呈 现 它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成果通过网络以在线形式向社会各界公开展示的一种方式 也是教育部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目的 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 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体现途径 以精品课程网站的形式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 上网并免费开放 利用网络传播跨时空的特点 能扩大精品课程的影响面和课程知 识的传播面 使更多的学习者受益 目前各高校精品课程网站制作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单门课程的网站独立 制作 各课程间相互独立 另一种是借助精品课程网站制作系统 申请精品课程立 项的老师利用该系统输入课程的相关信息或添加相关教学资源的链接 组成某门课 程的精品课程网站 采取单门课程网站独立制作模式 各门课程网站之间的风格 表现形式等方面 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没有统一的制作平台 在诸如精品课程网站的制作环境搭建 界面设计 数据库设计与创建 常用功能创建以及运行环境搭建等方面 开发人员 不得不进行大量的重复劳动 而且由于大部分制作人员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缺乏 又会导致整个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工作重心从精品课程本身偏离到了与计算机相关 的内容上 3 随着精品课程建设数量的不断增加 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不断提高 单门课程 1 许坦 石长征 精品课程发展现状综述 j 中国电化教育 2007 5 53 56 2 李银芳 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j 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 91 93 3 李志先 基于 j2ee 体系结构的精品课程开发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4 网站独立制作的模式已严重影响了精品课程网站制作的效率 目前 部分高校和教 育产品类公司已经开发出一些精品课程制作系统 如清华大学的 精品课程建设与 申报支撑平台系统 和南京易学教育软件有限公司开发的 天空教室精品课程开发 系统 等 这些制作系统提高了精品课程网站制作的速度 并且降低了精品课程网 站制作的技术门槛 把精品课程建设者从复杂的网站制作技术中解脱出来 从而有 更多的精力研究课程内容 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等的改进 但就现有的精品课程网 站制作系统而言 一般都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界面呆板 个性化程度不够 大部分制作系统都是通过让用户选择系统提 供的固有的模板来确定精品课程网站的界面和风格 而这些模板为了方便技术上的 实现 界面一般都比较简单 艺术性不强 不能满足不同学科的特色需求 2 呈现内容多为文字搬家 对多媒体信息支持不够 一些系统为了技术实现 上的简化 对于课程中涉及到的多媒体信息如视频 ppt 课件等只提供下载链接 无法实现在线浏览 即使能在线浏览 响应时间也较长 不利于用户使用 以课件 为例 黄宝玉 项国雄在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 一文中 对 2003 2006 年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网站中的 中国精品课程 国家精品课 程导航中收录的 能够点击浏览的 688 门国家精品课程统计的结果是 有 322 门精 品课程以在线形式呈现课件内容 占课程总数的 33 72 175 门精品课程以下载形 式呈现课件内容 占 25 44 同时 还有占 40 84 的 281 门精品课程中没有电子课 件 1 3 用户交互环节支持较弱 大部分制作系统在课程网站内都提供测试题栏目 但通常只是提供简单的测试题的浏览 并不支持在线答题 智能打分 答案提示等 功能 另外 一些系统缺乏必要的师生 生生在线交流工具 学生在利用精品课程 进行学习时 遇到的问题不能及时和老师或其他学习者交流 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 影响精品课程的使用效果 4 系统孤立 无法与其它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深层次集成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 原有的各信息管理系统和教学资源之间进行整合 有的学校还构建了统一的信息门 户 提供一站式服务 整合的前提是各系统共享最基础的数据库 但现有的精品课 程网站制作系统尚未考虑到这一现实需求 关于课程内容几乎全是以 html页面的 形式存储和显示 而现有的其它教学信息系统的数据大多用关系数据库存储 因此 不利于数据共享 1 黄宝玉 项国雄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及思考 j 中国高教研究 2007 9 72 76 5 1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 3 1 研究的目的 针对目前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中重理论研究和具体某门课程建设经验介绍 轻精品课程网站制作技术研究的现状和现有精品课程网站制作系统存在的问题 本 研究拟开发出一个基于 xml的精品课程网站在线制作系统 该系统向各个层次的有 精品课程网站制作需求的用户提供了支持方案 对于一般用户 本系统提供了一个 操作简单 界面友好 所见即所得的在线可视化文本编辑工具 用户只需掌握基本 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会编写 word 文档即可使用该编辑工具 对于对网站个性化要求 较高的用户 本系统另外提供了基于 xml文件和 swf 文件层次的制作途径 用户 通过浏览系统在线帮助的详细说明 可根据制作需要直接修改本课程网站各自栏目 对应的 xml文件或 swf 文件 从而可以不受文本编辑工具的限制 充分发挥自己 的创意 制作出符合本课程特色的精品课程网站 1 3 2 研究的意义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 1 提高了精品课程网站的制作效率并满足了不同层次用户的需求 本研究开 发的精品课程网站在线制作系统 能在短时间内满足不同规模的精品课程网站的制 作 并且支持多门课程网站的同步制作 降低了技术门槛 从而使课程建设者可以 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材等的建设上 并且本制作系统区别于 其他制作系统 对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了不同的支持方案 本系统提供了三种精品 课程网站制作途径 通过在线可视化编辑工具 通过直接修改 xml文件 通过修改 swf 文件 从而可以满足不同需求层次的用户 2 为精品课程网站的实现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方式 本制作系统制作出的精品 课程网站为纯 flash 网站 区别于以往精品课程网站的 thml 页面组织方式 本系 统制作出的精品课程网站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可以充分利用 flash在界面设计 动画制作 多媒体信息呈现 逻辑处理方面的优势 使制作出的精品课程网站界面 更具个性化 教学课件更加生动 直观 交互性更好 多种媒体信息呈现效果更好 而且基于客户端的逻辑处理方式能使课程网站响应速度更快 用 flash技术可以制 作出符合 aicc 规范和 scorm 标准的教学资源 这些符合标准的教学资源不做任 何修改就可以直接在符合该标准的学习管理系统 lms 中使用 本系统制作出 6 的精品课程网站上所有呈现的内容均来自外部 xml文件 网页架构与内容分离 内 容更新方便 高效 这也是传统的 html页面难以实现的 3 有利于与其它教学管理系统中资源的共享 本系统制作出的精品课程网站 中所有呈现的内容均来自外部 xml文件 基于 xml的数据描述和存储方式 能方 便的和其它关系数据库中存储的资源相互转换 从而有利于和各相关信息管理系统 数据共享 解决了以往精品课程网站制作中容易造成信息孤岛 资源重复建设的问 题 1 4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开发性研究方法 1 4 1 文献分析法 通过对国内外与 xml技术 flash技术 asp net技术和精品课程建设相关文 献的收集 阅读 整理 归纳和分析 确定本研究的研究目标为开发一个基于 xml 的精品课程网站在线制作系统 并且确定系统开发的技术路线 1 4 2 开发性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的开发性研究方法是指 通过创造性思维与创新实践活动 提出新 的教学 设计 思想 策略 制作新的教学资源以及集成化的教学系统 以解决教 育技术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过程中所形成与利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1本研究开发的 精品课程网站在线制作系统 区别于以往的制作系统 针对教育资源的特点 采用 全新的技术路线与数据存储形式 更能适应实际教学的需求并且有利于数据共享 1 黄荣怀 沙景荣 彭绍东 主编 教育技术学导论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7 42 7 2 系统关键技术概述 2 1 xml 技术 xml可扩展标记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是一种数据描述技术 是 w3c 于 1998 年提出的数据文件格式标准 是标准通用标记语言 sgml 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 language 的一个简化的子集 它略去了 sgml中使用频率低的 一些内容 重新定义了一些 sgml 的内部值和参数 并删去了大量繁杂的 不常用 的使编程复杂的特征 从而使得编程简化 易于在 web 上传输和交互 xml的元语 言特性及其本身良好的结构性使它已经成为互联网异构环境中各种不同类型和不同 领域数据互交换的开放标准 1 xml作为一种半结构化数据的表示模型 从提出到现在只不过几年的时间 但 它作为一种跨产品 跨界面 跨平台的互联网的标准语言 己经显现出其强大的应 用前景 并受到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越来越多的网上资源将以 xml 的格式表示 xml具有以下特点 1 内容的自描述性 xml 是面向数据的标识语言 允许开发者建立他们自 己的 用于存储信息的标记结构 xml中的语义标识 元素和属性 不仅限定了元 素的层次结构 而且说明了元素的含义 同时 由于 xml的自描述性 客户端获取 了 xml文档后 不但可以显示它 还可以通过 dom 编程接口获得数据和结构信息 从而作到对数据的二次分析 二次处理 无需服务器端的参与 2 内容的独立性 由于 xml 的自描述性 使得 xml 可脱离具体应用 以 一种统一的数据模型来描述保存在异构环境中的各种数据 屏蔽数据源中应用环境 和数据结构的异构性 3 平台的独立性 由于 xml 文档是纯文本的文档 因此完全独立于各种开 发平台 而且 xml建立在 unicode 基础上 使它更易创建国际化的文档 4 可扩展性 可扩展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xml 文件中名称空间的 使用 使 xml标记可以通过互联网被其他组织或个人使用 这样就可以使用统一的 数据查询和操作模式 而不必考虑数据所在的具体应用环境 另一方面 xml可以 在不破坏现有结构和系统的情况下增加新的数据字段 若改变数据模型 只需改变 1 jon bosak xml java and the future of the web db ol http sunsite unc edu pub sun info standards xml why xmlapps htm 8 数据模式定义 不需要重新编码现有的程序 5 显示的多样性 xml的一大特点是把数据的表示和数据的显示格式分离 在 xml中 可以用 css 或 xsl定义数据的显示格式 也可以利用 html作为 xml 文件的显示模板 把 xml数据以数据岛的形式内嵌到 html页面中 xml把数据 的表示和显示分离 使用户可以利用不同的格式和应用来显示和操作数据 这种分 离可以实现不同数据源的无缝连接 各种数据可以在中间件上转换为 xml格式 使 数据很容易地进行在线交换和传输 6 能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 目前 web 信息检索以 html 文档为主 html 仅显示内容 不表示内容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 也不表示内容的语义 因此 html 文档检索只能是面向整个文档的关键词匹配检索 而简单的关键词查询无法区分标 签名和文本内容 无法表达复杂的查询语义 这就导致检索的结果中有许多冗余信 息 而相当多的有用信息却检索不出来 而 xml因为具有自描述性 可扩展性 结 构和内容两重特性 正好可以弥补上述问题 1 7 便于异构系统间交换数据 目前计算机系统的各式数据库或档案都拥有不 同的档案格式 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交换一直都是程序设计师最大的挑战 xml可以 以一种统一的数据模式描述不同数据源的数据 屏蔽数据源中应用环境和数据结构 的异构性 这使得 xml在异构数据源联合使用中有广泛应用的前景 例如 可以将 多个数据源的数据用 xml统一进行结构化 送入中间层的服务器 并经处理后推向 客户端发布 目前 多数主流的数据库产品都提供了强大的功能支持 xml文档的存储 以关 系数据库中的主流产品 sql server 2005 为例 xml在 sql server 数据库中存储有 多种方法 作为 xml数据类型存储 sql server 2005 中新增了 xml数据类型 xml数据类型可以存储 xml文档 xml document 和 xml片段 xml fragment 该数据类型可用于列 变量 函数和存储过程的参数 使用 openxml 把 xml 数据映射成关系型数据来存储 在映射的过程中 xml数据被分解到一个或多个表 的列中 在关系级别上忠实的保留了数据的层次结构 但忽略了元素的顺序 2 鉴于 xml的以上特点 并且考虑到目前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对于教学信息一般 以单独 html文件保存或存入关系数据库 而现有技术已成功解决了 html xml 关系数据库之间的数据转换问题 通过制定转换规则 各异构的资源系统即可共享 1 廖述梅 万常选 徐升华 xml信息检索探究 j 情报学报 2007 2 229 234 2 李占波 李娜 xml数据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存储 j 微计算机信息 2007 9 192 194 9 基本信息 因此本研究开发的精品课程网站在线制作系统采用 xml传递数据 以便 与其它教学资源系统共享信息 从而避免基本信息的重复录入 另外 区别于以往教学内容固化到 html 或关系数据库中 内容修改必须依赖专 业的软件如 dreamweaver sql server等的开发方式 本系统制作出的精品课程网站 上所有呈现的内容由于都由外部 xml文件提供 而 xml文件用操作系统自带的记 事本就可以修改内容 从而使教学信息的更新更加便捷 2 2 flash 技术 flash的前身是 1995 年 future wave 公司开发的 future splash animator 是一个 基于矢量的动画制作软件 由于该软件市场反响良好 于是被 macromedia 公司 1996 年 11 月收归旗下 定名为 macromedia flash 2 0 凭借 macromedia 公司的大力宣 传和 flash 2 0 本身的独特魅力 flash很快成为网络的宠儿 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macromedia 公司于 1998 年 5 月推出了 flash 3 0 1999 年 6 月推出了 flash4 0 2000 年 8 月 macromedia 公司推出了 flash5 0 与 dreamweaver 和 fireworks 整合在一起 被称之为网页三剑客 2002 年 3 月发布 flash mx 2003 年 8 月 macromedia 推出 了 flash mx 2004 2005 年 macromedia 被 adobe 公司并购 并推出的 flash 8 0 flash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得到飞速发展 并一直在网络动画制作领域处于主导地位 与其本身的优势是密不可分的 首先 针对目前网络传输速度的问题 flash区别于已有的动画制作方式 使用 矢量图形和流式播放技术 与图像中的每个像素都需要一组单独数据来表示的位图 图形相比 矢量图形需要的内存和存储空间小很多 这是因为它们是以数学公式而 不是大型数据集来表示的 而且基于矢量图形的 flash动画尺寸可以随意调整缩放 而不会影响图形文件的大小和质量 流式播放技术使得动画可以边下载边播放 即 使一个较大的动画也可以在较短的缓冲时间后即可实现流畅的播放 从而把网页浏 览者从焦急等待的情绪中解脱出来 真正享受到网上冲浪的愉悦 其次 flash强大的动画编辑功能使得动画制作者可以便捷的制作出高品质的动 画 flash可以制作两种类型的动画 逐帧动画和补间动画 逐帧动画与传统的动画 制作方式相同 通过在每一帧中绘制对象的不同状态 借助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 从而使发布后的动画播放连贯 并且在 flash中通过使用 绘图纸外观 可以帮助用 户在编辑逐帧动画时定位 通常情况下 flash 在舞台中一次显示动画序列的一个帧 通过 绘图纸外观 用户可以在舞台中一次查看两个或多个帧 从而可以参考该帧 10 前后多帧上对象的形状和位置 方便编辑 补间动画是一种新的动画制作方式 补 间 tween 是补足区间 in between 的简称 补间动画这一名称源自这种动画涉及 动作的特点以及动作的创建方式 制作补间动画的方式比较简单 用户只需定义要 为其制作动画的对象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然后选择 创建补间动画 命令 flash 会自动计算并绘制出该对象的所有补足区间位置 通过这种类型的动画 大大降低 了 flash动画制作的门槛 这也是 flash动画短时间内就主导网络动画制作市场的原 因之一 flash还提供了功能丰富的脚本语言 actionscript 通过 flash的脚本语言可以实 现交互性并可以在动画运行时动态控制可视化对象的属性 实现复杂的动画逻辑 使 flash动画具有更大的设计自由度 而在 flash 之前的动画如 gif 是没有办法实现 交互的 而 java applet 虽然能实现交互但却要占用大量的 cpu 资源 并且 flash 的脚本语句是在客户端运行的 这样可以分担服务器的负担 提高对用户交户的响 应速度 另外 flash的以下两个特点使 flash的应用领域更加广阔 1 flash对视频在线播放提供了解决方案 目前 广大互联网用户对视频在线点播的需求逐渐增强 而 flash敏锐地抓住了 这个发展机遇 为在线视频播放提供了较好的方案 flash推出的视频格式 flv 是目 前在互联网上被各门户网站和视频在线点播类平台广泛采用的格式 它不但能在保 证视频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对文件进行有效的压缩 大大减小文件体积 而且还能适 应网络带宽 提供边下载边播放的流式播放方式 使用户在不提升网络带宽的情况 下 也能实现流畅的视频在线播放 2 flash为制作符合标准的可共享教学资源提供了解决方案 目前 教育领域内对教育资源开发中制作可重用 可共享的教育资源已引起广 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而 flash 从 mx 版本开始 已经开始为这一需求提供解决方 案 flash 中的学习交互组件和测验模板可以轻松地与兼容美国航空工业 cbt 委员 会 aicc 协议或美国国防部adl组织的可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 scorm 标准 的服务器端的学习管理系统 lms 进行通信 内置在 flash 文档和对应的 html javascript 文件中的代码会将具有正确格式的数据发送到 lms 学习交互组 件能向符合 aicc 和 scorm 标准的 lms 发送问题数据 而测验模板则会跟踪分 数和回答问题所用的总时间 制作符合 scorm 标准的教学资源 需要在发布选项 中的 html模板一栏选择 带有 scorm 2004 跟踪的 flash 选择该项后 在发布 11 的 html 页面中就会包含用于查找和初始化 scorm 2004 的 adl api 对象的 javascript 和用于支持从 flash 调用 lms 函数的 fscommand glue 从而使该 教学资源可以与符合 scorm 标准的 lms 通信 1制作符合 aicc 规范的教学资 源 则需要在发布选项中的 html模板一栏选择 带有 aicc 跟踪的 flash 项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而随着网络发展应运而生的 flash技术并没有让它的广 大拥护者失望 2007 年 flash 又推出其最新版本 flash cs3 在这一版中 不仅完 善了很多方面的功能 使 flash 的使用更方便 而且 最激动人心的是其脚本语言 actionscript更新至新的版本 actionscript 3 0 actionscript 3 0 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编 程模型 使用 actionscript 3 0 可以更容易地创建高度复杂的应用程序 可在应用程 序中包含大型数据集和面向对象的可重用代码集 actionscript 3 0 代码的执行速度 可以比旧 actionscript 代码快十倍 2 目前 业界逐渐达成这样的共识 flash应用已不再局限于其最初的网络动画制 作 由于其对多媒体信息的充分支持 actionscript功能的逐步强大 丰富的交互性 使越来越多的 web 应用程序开发者把注意力转向 flash 尤其是随着网络环境和软件 环境的发展 网络信息交流模式已变为一种体验 网络不只是文字信息的传播和漂 亮的界面了 而是设计一种体验和环境让观众沉浸其中 感受并回忆着 3随着越来 越多的网络用户对用户体验的重视与追求和 flash 在 web 应用程序开发上的优势越 来越明显 以 flash技术为核心的富媒体网络应用程序诞生了 它为广大网络用户带 来一种体验驱动的网络信息交流模式 更进一步满足人们的信息需求 富媒体网络应用程序 ria 即 r i c h i n t e r n e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是一种为了提高 用户体验而出现的新类型的 internet 应用程序 4这类应用程序结合了桌面应用程序 的反应快 交互性强的优点与 web 应用程序的传播范围广及容易传播的特性 是针 对目前传统 b s 结构形式的 web 应用程序有效改进方法之一 鉴于 flash技术的以上特点与优势 本研究开发出的精品课程网站在线制作系统 的精品课程网站架构部分采用 flash 的 ria 技术 用 flash 开发网站前端界面 用 xml传递数据 基于 r i a的精品课程网站架构 可以充分发挥 f l a s h在界面设计 强交互性方 1 flash professional 8 帮助文档 2 adobe flash cs3 帮助文档 3 kawash jalal a dynamic rich client for ubiquitous devices a iaste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ternet and multimedia system and applications euroimsa 2005 4 ramloll rameshsharma gaze data visualization tool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proceedings a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iv2004 2004 12 面的优势 开发出美观 生动的用户界面 flash强大的动画制作能力为教学过程中 重 难点的阐释提供了一种生动 直观的表现形式 可以有效改变以往课件制作中 书本搬家的现象 并且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掌握 同时 flash对多媒体的充 分支持 特别是 flash 提供的基于流媒体的 flv 视频 在有效压缩视频文件大小的 同时 提供了清晰 流畅的在线视频播放效果 这些迎合了教育领域对多媒体信息 呈现的需求 通过 flash技术还可以制作符合 scorm 标准的教学资源 使该类教学 资源不做任何修改就可以在符合 scorm 标准的各种 lms 中使用 并可以实现对学 习者学习状态的跟踪 a c t i o n s c r i p t的强大编程能力能够将部分业务逻辑和数据处 理逻辑放在前台的 f l a s h里处理 减少跟服务器沟通的负荷 并能更快的对用户的 操作做出响应 同时前端界面又可以通过 x m l与应用服务器连接 实现应用程序功 能的扩展 2 3 asp net 技术 2 3 1 net framework 概述 微软公司于 2002 年 2 月正式发布的 net framework 是一种新的计算平台 是 microsoft 面对互联网时代所做出的一个战略决策 利用 microsoft net的开发技术和 工具构建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被认为是下一代软件开发的主流技术 net 开发平台简 化了在高度分布式 internet 环境中的应用程序开发 能够更容易地创建 web 应用程 序 同时 net 开发平台也为创建稳定 可靠而又安全的 windows 桌面应用程序提 供了更多的支持1 net framework 旨在实现下列目标 1 提供一个一致的面向对象的编程环境 而无论对象代码是在本地存储和执 行 还是在本地执行但在 internet 上分布 或者是在远程执行的 2 提供一个将软件部署和版本控制冲突最小化的代码执行环境 3 提供一个保证代码 包括由未知的或不完全受信任的第三方创建的代码 安全执行的代码执行环境 4 提供一个可消除脚本环境或解释环境的性能问题的代码执行环境 5 使开发人员的经验在面对类型大不相同的应用程序 如基于 windows 的应 用程序和基于 web 的应用程序 时保持一致 6 按照工业标准生成所有通信 以确保基于 net framework 的代码可与任何 1 reilly douglas asp net forms authentication best practices j dr dobb s journal 2004 2 68 70 13 其他代码集成 net 开发平台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一是架构 即 clr 以及它所提供的一 组基础类库 二是在开发技术方面 nte 提供了全新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ad onet 以及网络应用开发技术 asp net和 windows编程技术 web forms 最后在开发语言 方面 net 提供了 visual basic c c j 等多种语言支持 net 开发平台的结构见下图所示 visual sutdio net 是一个贯穿于建立 web 服务器应用程序和 windows 桌面应用程序的开发工具 它提供了一个用于在该平台 上创建应用程序的 id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集成开发环境 图 2 1 net 开发平台的结构图 clr common language runtime 公共语言运行库 是 net framework 的基础 可以将运行库看作一个在执行时管理代码的代理 它提供内在管理 线程管理和远 程处理等核心服务 并且还强制实施严格的类型安全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事实 上 代码管理的概念是运行库的基本原则 以运行库为目标的代码称为托管代码 而不以运行库为目标的代码称为非托管代码 在执行代码托管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 把 clr 看作是一个直接与操作系统进行交互的底层软件引擎 首先该引擎加载应用 程序到内存 并确认公共执行过程中没有错误 进行相应的安全许可验证 执行应 14 用程序 然后 在运行完成后将它们从内存中清除 net framework 的类库创建于 clr 的上层 它是一个综合性的面向对象的可重 用类型的集合 使用它可以开发出从图形用户界面 gui 应用程序到基于 asp net 的应用程序 其范围覆盖了大量不同应用程序和组件开发方案 包括 应用程序可 以读写 xml数据 在 internet上通信 访问数据库的代码等 所有的类库都建立在 一个基础类库 base class library blc 之上 它提供管理使用最为频繁的数据类型 包括许多常用的命名空间 如 system system collections 等 通过提供共同的基础 和可以让所有组件及应用程序共享的 api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ere 应用编 程接口 类库真正实现了基于组件的编程 ado net为数据访问功能层 作为 system data 命名空间和其子命名空间的一 部分嵌入到 net 框架中 ado net 提供了对断开或离线缓冲的关系数据进行操作 的能力 特别是提供了对 microsoft sql server的高性能连接 xml为公共数据描 述格式的统一进行规范 在 ado net之上为应用开发技术 asp net web 表单 web 服务为基于 web 运行的应用程序提供了在浏览器上使用的用户界面 windows 表单为基于 windows 应用程序提供可视化图形操作界面 2 3 2 asp net 概述 asp net是微软整个 net framework 战略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具有开发效 率高 平台无关性 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 广泛用于创建动态 web 站点和基于 web 的分布式应用 作为 ne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