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福建省东山县第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B)新人教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b)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 ( ) a. 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 b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c人们划分的目的不同 d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2、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 ( ) 行政区 政治文化区 热量带 干湿区 三江平原 山东和青岛市 a. b. c. d.小明一家计划到某大型风景区旅游,为方便选择旅游地点,小明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将区内观光资源分层显示如图所示。据此回答35题:3、 小明发现湖泊、森林区和住宿区等一系列图片都是最新动态监测的结果, 获取上述图片最便捷的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4.森林区内的住宿区是 () a. b. c. d.5. 为了走最便捷的道路去该风景游览区,小明的父亲在驾驶轿车行驶过程中,应充分运用 () a.旅游交通图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全球定位系统 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67题。6、导致西北荒漠化扩大的因素中比重最大的是( )a过度樵采 b过度放牧 c过度开垦 d水资源利用不当7、关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 )气候干旱 黑土广布 植被稀疏 水源充足 a. b c d下图是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读图完成89题。8.图中反映出 ( ) a. 同一植被覆盖率,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 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度呈 负相关 c. 在植被覆盖度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 率的影响较小 d. 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9.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 a. 合理利用水资源 b. 设置沙障固沙 c. 小流域综合治理 d.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10-11题。10. 图中的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的粗细表示物流量的大小,由此可以判断雨林系统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位是 ( ) a土壤部分 b地上植物部分 c岩石风化部分 d枯枝落叶部分11热带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c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 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全省国土面积15.7万平方千米,含煤面积5.7万平方千米,占近40%。截止1996年末,全省煤炭累计探明储量2662亿t,占全国27%。山西煤炭品种齐全,煤质优良,开发条件优良。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16题。12. 山西为了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大力发展铁路交通。修建了三条以运输煤炭为主的铁路干线,它们由北向南依次是 ( ) a大秦线、焦日线、神黄线 b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 c神黄线、焦日线,大秦线 d神黄线、大秦线、焦日线13围绕能源的综合开发,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 ) 煤一电一铝 煤一焦一化 煤一气一液 煤一铁一钢 煤一电一钢 a b c d14、该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后,明显的成效是( ) 改善了环境质量 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 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减轻了交通运输的负担 a b c d15. 读“山西省原煤生产图”,图中表示的是我国在加强能源基地建设方面采取的哪项措施 () a.扩大煤炭开采量 b.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c.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d.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16.关于缓解交通运输压力的措施,叙述正确的是() 加强铁路运输建设辅以公路建设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发展炼焦业 a.b. c. d.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完成1719题。17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18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的河段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19在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a防风固沙 b调节气候 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d美化环境读“田纳西河流域位置示意图”和流域内“甲地降水量与气温变化图”,回答2021题.20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美国中部地区 b. 地形以平原为主 c气候类型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d降水季节变化大,12月至次年4 月降水较多21 田纳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的组合,不正确的是 ( )a长期高强度地棉花种植土地退化b火力发电排放大量氯氟氢化合物 臭氧层空洞c炼铜企业大量排放含硫废物酸雨d. 矿产开采冶炼、扩大耕地面积植 被破坏、水土流失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下图),回答2223题。22 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 a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 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华中、华东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23 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 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引发旱涝灾害 a b c d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2425题。24 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 a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耕地 d草地、耕地、林地25. 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 ( )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热条件好 d人均耕地多东山二中2015届高二年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卷(b)1、 单项选择题:(50分)班级: 姓名: 座号: 二、综合题:(50分) 1、喀斯特与黄土、沙漠、高寒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由于喀斯特环境本 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 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 是其最直接的标志。下列是贵州清镇 王家寨小流域石漠化材料。分析后完 成下列问题。(9分) 图甲:不同坡度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图乙:不同坡向石漠化景观分布统计图 图丙:石漠化地区恶性循环示意图 (1)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主要分布在 (主要地形区)。(1分) (2)潜在石漠化一般出现在地形坡度 以上地区。然而,实际上无石漠化现象最可 能出现在坡度 以下地区;严重石漠化出现的坡度范围是 。(3分) (3)最为严重的石漠化出现在什么方向的山坡上,为什么? (3分) (4)根据丙图所示的材料分析,写出该小流域石漠化的主要治理措施。 (2分)2、下图为“我国两大商品农业生产基地”。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9分)(1) 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试分析这一差异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2) 制约图中c、d平原农业发展主要自然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3分)(3)图中a、b平原农业发展与c、d平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2分) 3、流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系统,它以水系为纽带,将系统内各自然地 理要素联结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流域已成为区域人地 关系十分敏感而复杂的地理单元。图1是某时期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2是10年 后该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图,图3是该地区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说明a支流的水文特征。 (4分) (2)说出b、c两支流在开发利用方向上的不同。 (2分) (3)指出图2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并说明这些现象对下游河流的水文造成 什么影响? (4分) (4)如果在该地区选址建水库,你认为除上述方面的资料外,还需要收集哪些方 面的必要资料? (2分) 5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设立的第九个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也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图一:我国化石燃料产生相等能量情况下排放的污染物统计图。 图二:山西煤矸石及粉煤灰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图一中a、b、c分别代表石油、煤炭和天然气中的一种。据图判断a、b、 c各代表的能源名称:a ,b ,c 。(3分) (2)简要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开发的市场条件。(2分)(3) 山西加强对煤炭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变输煤为输电。简述电力输出 给当地环境带来哪些不良影响。(2分)(4)根据图二材料分析煤矸石和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生的综合效益有哪些? 5读下面三幅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 据图中信息,探究田纳西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 填写下列内容。(3分) (2) 从图中归纳出田纳西河与黄河水能资源开发的共同特点。(1分)(3)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我国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你认为阿斯旺水坝的修建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3分)(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埃及尼罗河发展航运的不利条件。(3分)东山二中2015届高二年上学期期中考地理试卷(b)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50分)二、综合题:(50分)1、【答案】 (1)云贵高原 (2 )35 10 1030 (3)南坡 南坡是迎风坡、多雨, 一旦森林遭受破坏,石灰岩容易受到雨水的冲刷, 地表水土流失严重, 岩石裸露, 形成石漠化现象。 (4)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