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刀耕火种”时代主要的生产工具是 ()。a石器 b铜器 c铁器 d牛解析首先要明确 “刀耕火种”是在七八千年前原始社会时期出现,使用的工具有石刀、石斧、石犁,青铜农具是指在商周时出现,铁农具和牛耕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答案a2晋书傅玄列传中记载“耕夫务多种,而耕蟆不熟,徒丧功力而无收不务多其顷亩,但务修其功力。”这反映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特点是()。a自给自足 b精耕细作c适时收割 d因地制宜解析材料强调种田不在种多少,而在单位面积上的“功力”,因此它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b3国语晋语载:“宗庙之牲为畎亩之勤”这反映了 ()。a牛耕的出现 b牛耕的推广c铁农具的使用 d周王室的日益衰微解析国语晋语是反映春秋时期的事,“宗庙之牲”指的是用作祭祀的牲畜,“畎亩之勤”是指在农田里耕作,说明了牛耕的出现。答案a4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导致 ()。a自然经济的产生 b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c商品经济的活跃 d集体耕作方式的出现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按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使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成为可能,伴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逐渐形成。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的一种经济形态,它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是一种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故a项不如b项准确。答案b5史书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a由西域传入 b属水力灌溉工具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d最早出现于江东地区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种耕犁。“箭”的作用主要是调节耕犁的深浅,这就是曲辕犁,最早出现在江东地区。答案d6右边这幅木刻画的内容形象地反映了古代中国 ()。a领先世界的艺术水平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先进的纺织技术解析通过图片观察既有曲辕犁又有纺车,此题应该理解为考查的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男耕女织。所以应该选择c项。答案cb组(能力题)7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图1图2a铁犁牛耕的出现 b犁耕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解析从直辕犁到曲辕犁,很明显是犁耕技术的进步,选b。答案b8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男耕女织 b自给自足c连续性 d脆弱性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农业。从材料看,农民辛辛苦苦,仍不能应对繁重的赋税,不得以变卖家产,甚至卖儿卖女以偿债。这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答案d9秦民歌:“七月流火,过我山陵。女儿耕织,男儿做兵。有功无赏,有田无耕。有荒无救,有年无成。悠悠上天,忘我苍生。”这首民歌可以反映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极其稳定的特征 b小农经济的不稳定性c小农经济完全依赖自然 d小农经济受火灾的危害解析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耕织”“做兵”“无耕”“无救”“无成”等可知,小农经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破产;a项不符合史实;c项太绝对;d项与材料无关。答案b10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解析a项中的“富裕安逸”与题干“丑妻薄地破棉袄”不符,b、d两项在题干中都没有体现;“人生有三宝,丑妻薄地破棉袄”反映了以家庭为单位、拥有土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答案c11(10分)根据下列材料,分析小农经济对我国社会的影响。材料一在我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的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黄仁宇中国大历史材料二在传统社会中,家庭是基本的经济单位,农村养老的路径就只能是倾向家庭供养。家庭供养是农村养老的主体。从农民自身的角度来看,要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就必须要有“所依、所养”的基础,生儿养老,这就是为何传统社会“生男生女不一样”、“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思想根源。传统社会以“孔孟仁政”治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家庭子女如不孝将受到舆论压力,而孝顺有加者可受到乡亲称赞和社会肯定,汉朝就有“举孝廉”官职。但是家庭作为基本经济单位,普遍存在生产规模小、生产力低下的情况,在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面前没有足够的应付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家族邻里的互助。2008年6月中国乡村发现网(1)据材料一,说明小农经济与中央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4分)(2)材料二体现了小农经济条件下我国家庭的哪些特点?(6分)解析本题全面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第(1)问,注意小农经济的典型特点:一家一户的分散性与治理黄河需要集中全国人力、物力之间的矛盾;第(2)问考查小农经济对家庭的影响,可以从生产、生活、思想观念等角度解答。答案(1)一家一户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治理黄河、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