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含解析).doc_第1页
高中历史 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含解析).doc_第2页
高中历史 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含解析).doc_第3页
高中历史 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含解析).doc_第4页
高中历史 第18课《罗斯福新政》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大国之谜,当然还有另外的答案,那就是体制创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所进行的体制创新最突出的特点是()。a实行市场经济 b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知识经济 d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解析罗斯福新政,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政策,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对战后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答案b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期间,美国修建了著名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使该地区变成富庶地区,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美国政府修建这一工程的目的是()。a该地区水患严重,根治水患迫在眉睫b通过兴办公共工程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c国家在危机期间也不能放弃大型工程的修建d制造繁荣景象以增加美国人民反危机的信心解析通过兴办公共工程主要是为了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答案b3说罗斯福新政缓和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矛盾。是指()。社会福利政策保障了百姓最低经济安全缓解了经济危机激化社会矛盾的程度遏制了美国国内的法西斯势力a b c d解析经济危机往往引发社会危机,罗斯福新政有效地缓和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矛盾,以上三方面都是其表现。答案a4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特点的措施是()。a实行社会救济 b兴办公共工程c调整农业政策 d强化社会保障制度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新政体现的应该是增加就业机会,故选b。答案b5罗斯福新政对当时的美国经济最深刻的影响是()。a减轻了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b遏制了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c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解析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不仅对美国,而且对整个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答案d6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新华日报在1945年4月14日的社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中评价说:“罗斯福用大无畏的精神推行新政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材料中社论把罗斯福誉为“民主巨星”的依据是()。a罗斯福进行了民主改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b罗斯福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c罗斯福采取了干预经济的政策,向社会主义靠拢d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评价的能力。“民主巨星”中“民主”应与“专政”相对,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的危险,保留了民主传统。a、c两项错误,新政只是调整了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未改变;d项本身正确,与题干要求无关。答案bb组(能力题)7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a罗斯福始终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解析罗斯福上台于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可以说上台之前美国就已出现了严重经济衰退。罗斯福的批注把书本提倡的观点说成是“哪有此等好事”,明显是不赞成国家干预经济,说明在当时他还没有新政的理念。提议政府增加开支,实际上是号召政府干预经济,说明虽然罗斯福在此之前不赞成经济干预,但是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就已经萌生。答案c8小明同学收集到一张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与农民交谈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交谈双方涉及的主要话题应该是()。a提高农业产量途径 b扩大农业种植面积c压缩农业种植面积 d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关于农业措施的理解。根据农业调整法的规定,国家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据此可以判断其谈话的内容。答案c9下列图片中,能反映罗斯福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的措施有()。a b c d解析注意题干中的限定语:增加就业、扩大内需,结合了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分析,符合这两个限定条件的是。答案b10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解析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这两项措施是关于失业救济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并没有提到如何促进就业,因此排除b项;也没有提到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排除c项;综合判断,再排除d项。紧急救济法令是一种临时救济,而社会保障法则是一种制度保障。答案a11(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美国名利场杂志的漫画(右图)材料二经济不景气的问题绝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经济的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这两方面的合作可以加速复原的过程并且减少不利的副作用每一个人都应该设法帮助比他不幸的邻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帮助它的雇员;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州都应该负起责任来组织就业和救济活动。胡佛的第二个年度国情咨文,选自美国总统咨文汇编(英文版)材料三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家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贵金属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需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造成“山姆大叔” 如此窘境的原因是什么?并指出这一因素的实质。(3分)(2)有人认为,材料二中的经济思想在现实中遭遇困境,出现了“异化”。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从金融措施的角度分析罗斯福新政为什么会取得成效?(3分)(4)综上所述,罗斯福新政给我们怎样的启示?(2分)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作用。第(1)问,要注意仔细观察漫画,体会经济危机的背景;第(2)问,要注意分析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第(3)问,结合物价、生产和销售几个环节的关系来分析。答案(1)原因: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实质:生产相对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