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中宫缩乏力的疗效观察.doc_第1页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中宫缩乏力的疗效观察.doc_第2页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中宫缩乏力的疗效观察.doc_第3页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中宫缩乏力的疗效观察.doc_第4页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中宫缩乏力的疗效观察.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改良Blynch缝合术在剖宫产中宫缩乏力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在治疗剖宫产中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中的疗效观察。方法将剖宫产中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的69例分为改良缝合组(38例)和未用改良缝合组(31例),比较两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效果。 结果未采用改良缝合组有13例行子宫切除,术中出血量1000 ml 15例;改良缝合组38例,有5例子宫切除,术中失血量1000 ml 6例。二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是处理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比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 改良Blynch缝合术;宫缩乏力;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不仅影响孕产妇的健康甚至威胁生命,当前仍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1,因此预防和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高产妇的健康水平,已成为产科重要的课题。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我院从2003年9月到2007年9月剖宫产共2696例,发生难治性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69例,初产妇41例,经产妇28例,年龄在2042周岁,孕周在3742周。术中采用改良缝合术38例为改良缝合组,子宫切除5例;未采用改良缝合术31例为未用改良缝合组,子宫切除13例。剖宫产指征为巨大儿,多胎妊娠、头位性难产等。剖宫产均采取连续硬膜外麻醉式剖宫产术。术中胎盘娩出后即发生大出血,继而子宫不收缩,呈软袋状,所有患者均给予宫缩素、钙剂,按摩子宫,温盐水敷子宫。 2.方法改良Blynch缝合术:将子宫托出腹腔,用两手托住并挤压子宫体,观察出血情况,若挤压后出血基本停止,则行改良缝合术成功的几率较大,以10可吸收线从子宫下段切口的左侧中、外1/3交界处的切缘下方2 cm处进针穿过子宫肌层,然后从切口上缘对应部位出针,依次穿过肌层、浆膜层,均不穿透蜕膜层,出针后于宫体中部向宫体方向垂直褥式缝合1针,深达肌层,不穿透蜕膜层,缝线绕向宫底,于宫底部再次垂直褥式缝合1针(距宫角3 cm),不穿透蜕膜层,出针后将缝线绕过宫体达子宫后壁,于宫体中部与前壁缝合相对应部位向宫颈方向缝合1针(同前壁缝合法),出针后在相当于子宫下段切口水平,自左向右水平缝合1针,不穿透蜕膜层,进、出针部位相当于中、外1/3交界处。同法,继续右半部自后壁向前壁的缝合,但缝合方向相反,最后于切口右侧中、外1/3交界处的切缘下方2 cm处出针,在助手挤压子宫的同时,小心缓慢的拉紧缝线的两端后打结,使子宫呈纵向压缩状,大致将子宫纵向分为3等份。观察子宫出血情况,无出血或出血基本停止,可常规缝合子宫切口后关腹。 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1.子宫切除及术中出血的比较治疗观察结果显示,两组子宫切除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术中失血≥1000 ml比较也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改良缝合止血效果较未用改良缝合优,见表1。表1 两组子宫切除及术中出血比较(略) 2.术后随访缝合术中无一例产褥感染,产后42天行妇科双合诊及腹部B超检查,均提示子宫复旧好,子宫切口愈合好。讨 论 产后出血是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 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位居我国产妇死亡的首位,其发病占分娩总数的211%1,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占7080%2,寻找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对降低产妇的死亡有重要意义。以往在剖宫产术中发生宫缩乏力性出血,一般给予子宫按摩、钙剂及缩宫素应用,严重时给予宫腔纱条堵塞,再无效则行子宫动脉结扎术,如遇顽固性宫缩乏力性出血,则需行子宫切除来挽救产妇的生命。而宫腔纱条填塞不紧则可引起隐性出血或宫内感染等,子宫切除使女性盆腔解剖结构受到破坏,对女性的精神创伤也大,且永久性失去生育功能。子宫切除对产科医生有较高的技术要求。Blynch外科缝合术3是英国Milton Keynes医院于1993年首次报道,应用于剖宫产或阴道分娩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安全易掌握,尤适用于剖宫产术中经一般处理无效的宫缩乏力性出血,有可能免除子宫切除,保留生育能力,是近年来使用的一种处理产后出血的新方法。至今已有应用此术成功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报道4,7,避免了子宫切除、输血以及发生DIC的可能,且术后随访未见并发症的发生。此术式使子宫呈纵向压缩状态,交织于肌纤维间的子宫壁间血管被有效挤压,血窦被动关闭,出血迅速停止。 我们在Blynch缝合术的基础上作了如下改进:将络制肠线改为进口可吸收线,线质更好,有韧性,结扎打结可靠。原手术缝线由子宫下段前壁绕过宫底直达子宫下段后壁,缝线游离于子宫表面;我们于子宫前、后壁,宫底各缝1针,避免了缝线从子宫上滑脱及子宫收缩后形成线圈套入其他器官引起梗阻的可能。并且缝合时均不穿透蜕膜层,避免了缝线所致宫腔感染及缝线吸收、蜕落引起出血的可能。 经临床实践,我们认为改良Blynch缝合术,操作更简单,止血迅速可靠,且安全易行,无需特殊器械和手术技巧,成功率高,无术后并发症发生。剖宫产术中若遇到宫缩乏力性出血,经常规处理无效时,应当机力断实施该术。首先挤压宫体,判断实施该术的成功率,然后再行此术。此术应用越早、止血效果越好,可避免失血性休克、输血DIC等不良结局的发生。是宫缩乏力及其他原因所致的子宫弥漫性出血首选且有效的外科止血方法。【参考文献】 1梁娟,李维敏,王艳萍,等.19962000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变化趋势分析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38:257-260.2曹泽毅. 中华妇产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02-803.3Wax JR,Chawnell JC,Nandersloot JA.Packing of the lower uterine segment-new approach to an old techniqueJ.lnt J Gyneccol Obstet,1993,43:197-198.4Pal M,Biswas AK,Bhattacharya SM.B-Lynch Brace Suturing in primary post-partum hemorrhage during cesarean, sectionJ.J Obstet Gynecol Res,2003, 29(5):317-320.5Wergeland H,Alagic E, Lokvik B.Use of the B-Lynch suture technique inpostpartum hemorrhageJ.Tidsskr Nor Laegforen,2002, 122(4):370-372.6Condous GS,Arulkumaran S.Medical andconservative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J.J Obstet Gynecol Can,2003,25(11):931-936.7Hayman RG,Arulkumaran S,Ste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