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高中地理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1 湘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高中地理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1 湘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高中地理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1 湘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高中地理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案1 湘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教学目标l 能说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l 通过剖析土壤的形成与气候、生物、地形、人类活动等地理要素的关系,学会从整体角度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学会分析、评价自然资源综合利用及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学重点l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l 以土壤形成为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预习案使用说明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所有的题目书面完成,注意扩展记忆。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在“我的疑问”处。4.限时20分钟,独立完成。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现、1.自然地理环境是 、大气圈、 、 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2.每一个自然地理要素都作 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 、 。3.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的 改变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土壤既是自然环境的一个 ,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 的一面“镜子”。2.成土母质与土壤概念:岩石的风化物成土母质是土壤的 是土壤形成的 养分元素(氮除外)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 关系密切 。 3.气候与土壤:气候通过土壤和大气通过水热交换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发育岩石风化过程、 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发育。4.生物与土壤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土壤形成中 的因素。5.地形与土壤: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 ,间接地作用于土壤。6.人类活动与土壤: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的过程。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认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人们利用自然资源、修复生态系统和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 的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与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1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某一要素变化,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都会变化b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特征是不变的c地质作用和气候可以相互影响d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2我国南方平原地区由于长期耕作形成的土壤是 ( )a水稻土b黑垆土c红黄壤d砖红壤3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c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多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现碱性4.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 ( )a生物b地形c岩石 d气候5. 人们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探究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材料】虫草主要产在青藏地区,收购价格高达每公斤10万元。于是,大量挖掘人员来到这片脆弱的土地上,“丛草经济”应运而生。然而,挖一棵虫草要破坏30平方厘米草皮,因践踏和汽车碾压而破坏的面积更大。退化的土地寸草不生,河流开始枯竭,最终大片的草地变成了裸露的荒地,不能再满足牧民畜牧生产的需要,他们被迫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家园。回答下列问题。(1) 青藏地区的地理环境由哪些要素组成?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2) 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考虑,当地大量挖掘虫草会造成什么样的问题?(3) 牧民为什么会失去自己的家园?(4) 挖掘虫草会对附近周边地区造成影响吗?探究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生成】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后导致该地区出现怎样的变化?探究二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 什么是土壤?2.3. 成土母质对土壤的形成有什么影响?3. 气候对土壤的形成有什么影响?4. 为什么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5. 地形对土壤的形成有哪些影响?6. 人类活动如何对土壤的形成产生影响?【问题生成】黄河三角洲冲积土、青藏高原寒漠土、江南丘陵红壤,这三类土壤哪一类发育程度较好?探究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读教材第76页材料、第77页案例,回答下列问题。(1) 人们利用资源的时候首要考虑的问题是什么?(2) 南方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这与当地对生物资源的利用有什么关系?(3) 利用不可更新资源是不是就不需要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进行考虑?【问题生成】过度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使其他资源及环境要素如河流、动物、地下水、土壤将会发生哪些变化?选择题材料二:“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材料回答23题。1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d森林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2土壤有机质含量 ( )a.热带地区高于温带地区 b湿润地区高于干旱地区c江南丘陵红壤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青藏高原寒漠土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3农民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化肥来增加土壤的肥力,化肥过多对土壤结构影响表现在( ) a.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的含量b土壤矿物质含量增加,土壤团粒增大而使土壤板结c破坏土壤团粒,减少土壤中空气或水分的含量d使土壤团粒更好,土壤中各成分比例接近理想土壤4读“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字母表示的土壤形成阶段的名称:a._;b_;c_。(2)在土壤四个组成部分中,a.缺少的是_。(3)成土过程的标志是_,它出现在_阶段(填字母)。(4)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是_,它多集中在土壤的_,是土壤中的最重要成份,直接影响_的形成和发展。(5)土壤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起主导作用的是_。它对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为_的积累过程和_的富集过程两个方面。请在下图方框中填上恰当的内容。并用字母a.将微生物作用的箭头表示出来。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导学案答案)岩石圈 水圈 生物圈 人类圈 整体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整体 要素 整体性 初始状态 物质 矿物 质地 外力地貌形态 最活跃 再分配 相互影响1.b 2.a 3.b 4.a 5.a探究一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1. 地貌 生物 大气 水温 土壤。每一个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2. 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导致整体的变化。大量挖掘虫草势必会导致整个环境的变化。3. 由于大量的挖掘虫草,导致环境的破坏,退化的土地寸草不生,河流开始枯竭,最终大片的草地变成了裸露的荒地。这里体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特征。4. 会。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结合材料中的“退化的土地寸草不生,河流开始枯竭,最终大片的草地变成了裸露的荒地,不能再满足牧民畜牧生产的需要,他们被迫离开了赖以生存的家园”等信息分析。人们破坏了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最终导致整个环境的破坏。探究二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1. 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2. 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3. 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分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在常年温暖shi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还凉趋于减少。而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非常缓慢。4. 土壤有机物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微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5. 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在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快,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6. 人类生产活动主要通过改变成土因素作用于土壤的形成和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人类活动对土壤的积极影响:培育出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如水稻土。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消极影响:造成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问题生成)答案:黄河三角洲的冲积土是由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堆积,并在比较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下发育而成,发育程度好。江南丘陵红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土壤,化学与生物化学作用较强,因而红壤发育程度较好,但在坡度较大的丘陵地区,因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因而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因而这里的寒漠土发育程度较差。探究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1.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其实就是利用自然自然地理系统中的某些要素,从而对地理环境产生影响。某种单项资源,甚至单项资源的某一部分,都与其他自然资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2. 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是相互影响的。南方低山丘陵区不合理利用生物资源,如砍伐树木,导致了水土流失。3. 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要其他资源的配合,也影响其他环境要素。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出发,需综合开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