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英语翻译.doc_第1页
本科毕业英语翻译.doc_第2页
本科毕业英语翻译.doc_第3页
本科毕业英语翻译.doc_第4页
本科毕业英语翻译.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B章设计要求钢结构分析及设计时的一般要求适用于本规范的所有章节,并且在本章中予以规定。本章的组织结构如下:B1. 一般规定B2. 载荷及其组合B3. 设计基础B4. 局部压曲截面的分类B5. 制造、安装及质量控制B6. 现有结构的评估B1. 一般规定构件及其连接部分的设计,必须与框架系统的内在特性相一致,并且与结构分析中的假设相一致。如果不受适用建筑规范限制时,可以使用任何构件和连接构件的组合形式提供侧面载荷强度和稳定性。B2. 载荷及其组合载荷及其组合必须符合适用的建筑规范中的规定。在没有相关规定时,必须符合SEI/ASCE 7中的相关规定。为了便于设计工作,标称载荷必须符合可以适用的建筑规范中的相关规定。用户注意事项:对于LRFD设计,适用于SEI/ASCE7,章节2.3;对于ASD设计,适用于SEI/ASCE 7, 章节2.4。B3. 设计基础在进行相关设计时,必须符合载荷和抗力系数(LRFD)、或者符合容许应力设计法(ASD)中的相关规定。.1. 所要求的强度结构构件及其相关连接部位所要求的强度,必须按照章节B2有关适当的载荷组合的结构分析来予以确定。在进行设计时,可以容许采用弹性、非弹性或塑性分析。对于非弹性及塑性分析,必须符合附录1,非弹性分析及设计中的相关规定。对于连续梁上的力矩重新分布的相关规定,必须符合附录1,章节1.3中的相关规定,并且只容许进行弹性分析。2. 极限状态设计必须基于这种原则:在结构承受所有适当的载荷组合时,不得超过结构中可以适用的强度或工作性能极限状态。3. 适用于使用载荷和抗力系数的设计 (LRFD)按照载荷和抗力系数设计(LRFD)的相关规定的设计,在每个结构构件的设计强度等于或大于由LRFD载荷组合所确定的强度要求时,必须符合本规范的相关要求。除章节B3.4中的相关规定外,必须适用于本规范中的所有相关规定。在进行相关设计时,必须符合公式B3-1中的规定:Ru Rn (B3-1)其中:Ru =所要求的强度(LRFD)Rn =标称强度,按照章节B到K中的规定; =阻力因数,按照章节B到K中的规定;Rn =设计强度4. 适用于使用容许应力设计法 (ASD)按照容许应力设计法 (ASD)的相关规定的设计,在每个结构构件的可容许的应力等于或大于由ASD载荷组合所确定的强度要求时,必须符合本规范的相关要求。除章节B3.3中的相关规定外,必须适用于本规范中的所有相关规定。在进行相关设计时,必须符合公式B3-2中的规定:Ra Rn/ (B3-2)其中:Ra =所要求的强度(ASD)Rn =标称强度,按照章节B到K中的规定; =安全因数,按照章节B到K中的规定;Rn/=可容许的应力5. 稳定性的设计结构及其构件的稳定性必须按照章节C的规定予以确定。6. 连接构件的设计连接构件的设计必须符合章节J和K 中的相关规定。在设计中所使用的应力和变形必须与连接构件的内在性能和结构分析中所采用的假设保持一致。用户注意事项:可以参照实用标准规范章节3.1.2中的相关信息以便于连接构件的设计。6a. 简单的连接构件简单的连接构件,可以对横跨连接构件的力矩予以忽略。在进行结构分析时,简单连接构件,可以假设容许位于连接框架构件之间的自由地相对转动。简单连接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转动容量,以便于提供结构分析时所确定的必要的转动惯量。可以容许连接构件的非弹性转动惯量。6b. 力矩连接构件力矩连接构件可以传输横跨连接构件的力矩。按照下面的规定,可以容许存在两种类型的力矩连接构件,FR和 PR。 (a)完全限制的(FR)力矩连接构件完全限制的(FR)力矩连接构件在连接构件之间转移可以忽略的转动力矩。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可以假设这种连接构件没有相对转动惯量。FR连接构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以便维持在强度极限状态时连接构件之间的角度。 (b) 部分限制的(PR)力矩连接构件完全限制的(PR)力矩连接构件能够传输力矩,但是不能忽略连接构件之间的转动惯量。在进行结构分析时,必须包括连接构件的应力变形响应特性。PR连接构件的响应特性必须记录在技术文件中,或者通过分析或实验手段予以建立。PR连接构件的组成部分,在处于强度极限状态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硬度和变形容量。7. 工作性能的设计整个结构、单个构件、连接构件和连接器件必须检查其工作性能。有关工作性能方面的设计要求将在章节L中予以规定。8. 积水的设计屋顶系统必须通过结构分析进行研究以便确保在积水条件下具有适当的强度和稳定性,如果说屋顶表面没有提供一定的坡度1/4 in. per ft (20 毫米/每米)或者说具有更大的坡度以便于自由排水,或者说以便于提供适当的排水来预防积水。参照附录2,积水设计,检查积水的方法等相关内容。9. 疲劳设计疲劳必须符合附录3,疲劳设计,构件及其连接构件受到重复载荷作用时的规定要求。疲劳无需涉及到地震效应或风力载荷作用于建筑物侧面载荷阻力系统及建筑物的围墙构件上的相关影响。10. 防火条件的设计防火设计的两种方法将在附录4,防火条件的结构设计中予以规定:合格试验工程分析必须符合可适用的建筑规范中有关防火方面的相关要求,并且必须符合附录4及本章节中的相关要求。本章节并没有打算或暗示一种合同要求:记录工程师或设计团队中的任何其它成员来负责结构设计。用户注意事项:合格试验设计,在多数建筑规范中,规定为说明性的方法。从传统来说,对于多数工程项目,需要专业建筑师负责规定和协调防火设计要求。工程项目分析研究设计,是一种新的防火工程方法。指派人员负责防火条件设计,是一种每个工程项目必须涉及到的合同事宜。11. 腐蚀效应设计腐蚀可能会损伤结构的强度或工作性能,结构构件必须设计腐蚀容量或者说必须设计防止腐蚀。12. 管截面(HSS)壁厚设计设计的壁厚,t, 必须适用于涉及到空心结构截面(管截面(HSS)的计算。设计壁厚,t,对于电阻焊接(ERW)管截面(HSS)而言,必须等于0.93乘以标称壁厚,对于埋入电弧焊接(SAW) 管截面(HSS)而言,必须等于标称厚度。13. 毛截面积以及净面积的确定a.毛截面积构件的毛截面积,Ag,为构件的总横截面积。b.净面积构件的净面积,An等于每个构件的厚度及净宽度乘积总和,并且计算如下:在计算张力及剪切构件的净面积时,螺栓孔的宽度必须为比孔的标称尺寸大1/16英寸 (2mm)。对于某部分沿对角线或之字线方向有系列孔洞横贯排列时,该部分的净宽度是从总宽度里减掉所有孔洞的直径或如J3.2中的规定的槽的尺寸之和,对于一排中的每个线距,再加上数值S2/4g。其中:s =任何两个连续孔洞纵向中对中间距(栓距)in.(mm)g = 在紧固件规线之间横向中对中间距(线距)in.(mm)对于角钢来说,相对的邻接支的螺栓孔的线距应为从角钢背面起除去肢厚的线距的总和。对于焊接到三角钢板的槽形管截面(HSS),净面积An为毛截面积减去厚度与用以形成焊槽的材料总宽度的乘积。在确定横截面有塞焊或槽焊缝的净面积时,焊接金属不应考虑加到这种净面积中。用户注意事项:对于带孔的接合钢板来说,章节J4.1(b)限定An最大为0.85Ag。B4. 局部压曲时的截面分类截面分成紧凑的、非紧凑的,或细长型截面。对于一个可称为紧凑的截面,其翼缘必须连续地连接到腹板上,并且其中的受压构件的宽度比,不应超过表格B4.1所示的极限宽度厚度比p。如果一个或多个受压构件的宽度厚度比超过p,但不超过r(如表格B4.1所示),这种截面为非紧凑的截面。如果任何构件的宽厚比超过r时,这个截面为细长截面。1. 未设加劲肋的杆件对于未设加劲肋且只在平行于压力的方向仅沿一边设支撑的截面,宽度应按如下规定采用:(a)对于工字形和T字形截面的翼缘,宽度b为整个翼缘宽度bf的一半。.(b)对于角钢、槽钢及Z字形截面的肢脚,宽度b为整个标称尺寸。(c)对于板件,宽度b为从自由边缘到第一排紧固件或焊接线的距离。(d)对于T字形截面的故腹板,d为截面的整个标称深度(高度)。用户注意事项: 参考表格B4.1中有关杆件尺寸的图解示意图。2. 加劲肋杆件对于设加劲肋且在沿平行于压力方向沿两边皆有支撑的构件,宽度应按如下规定采用:(a)对于轧制或成型的截面的腹板, h为翼缘之间的距离减去每个翼缘的圆角半径后的净距;hc为从重心到受压翼缘的内表面减去圆角半径后的距离的两倍;(b)对于拼接截面的腹板, h为相邻两排紧固件的距离,或者说,在焊接连接时,就是翼缘之间的净距离;hc是从重心到最近一排紧固件的距离的两倍,在焊接时,为到受压翼缘内表面的距离的两倍; hp从塑性中心轴线到受压翼缘的最近的紧固件的距离的两倍,或者说,在焊接时,为到受压翼缘的内部表面的距离的两倍;(c)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