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慧萍 教育论文 用表扬点亮孩子的心灵修改.doc_第1页
范慧萍 教育论文 用表扬点亮孩子的心灵修改.doc_第2页
范慧萍 教育论文 用表扬点亮孩子的心灵修改.doc_第3页
范慧萍 教育论文 用表扬点亮孩子的心灵修改.doc_第4页
范慧萍 教育论文 用表扬点亮孩子的心灵修改.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表扬点亮孩子的心灵 针对小学生表扬艺术的策略研究【摘 要】今日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通过表扬,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从信任、尊重、激励、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高度发现并挖掘学生潜能。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必须重视表扬,学会表扬,走出表扬教育的误区,把表扬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一个巨大法宝。【关键词】小学生 表扬艺术 策略研究 1、 引言 伊索寓言中有则寓言叫两个口袋,大致的内容是:我们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两个口袋。一个装着自己的优点,挂在前面;另一个装着别人的优点,也挂在前面。此则寓言是说人们非常容易看到自己和别人的优点。其实,伊索还低估了我们人性的弱点。有时,人们确实是挂着两个口袋的,但前面的口袋里一个装的是自己的优点,另一个装的是别人的缺点。两相对比,优点显得更多,缺点也更为明显。而我们教师有时候对待学生,眼睛盯住的不是那只“装着自己优点的口袋”,而是那只“装着别人缺点的口袋”,因而对学生所犯的一点小错误大加批评。二、聚焦表扬艺术在运用中的误区 我们应该认识到,人的心理确实是非常复杂、敏感、脆弱的,成长中的孩子尤其如此。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极容易受到伤害。因此,他们幼小的心灵需要得到我们老师的精心呵护,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都应得到表扬。但是,在我们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有的教师在表扬学生上存在一种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扬的效果,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1忽视表扬 一些教师眼中看到的只是学生的缺点,因此批评多,表扬少。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无全人,金无足赤,人既有缺点也有优点,学生也不例外。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坚持人人熟知的“以表扬为主,以批评为辅”的教育原则。马卡连柯说:“你们应该善于发现学生比眼前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优点,这样做永远是正确的。”若我们不愿意表扬学生,缺乏欣赏学生的眼光,那么我们就会变得不会表扬、不善表扬,拜拜丢失教育学生的一种重要手段。2忽视集体 有的教师重视对学生个体的表扬,却忽视对集体的表扬。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有较强的集体归属感,学生为班级争得荣誉,是他们最大的自豪和光荣。马卡连柯认为:“再好的劝说也代替不了一个自豪的集体能做到的一切。”因此,教师表扬学生时,应该从学生对集体的作用入手进行表扬。同时,一定要说良好班集体对个人所起的作用,表扬整个班集体。3缺乏诚心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言不由衷,缺乏爱心和诚心,尤其是缺乏诚心。马卡连柯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教师教育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主要体现在爱心和诚心上。教师应该认识到表扬学生不是例行公事,而是对学生奉献爱心和诚心的表现。因此,无论是口头表扬、书面表扬、还是点头、微笑和默许,态度一定要真诚,做到“动之以情,深于父母。”4缺乏公正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即做到客观、公正、公平,激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果表扬脱离实际,缺乏公正,就会失去激励先进、激励“后进”的作用。一般而言,无论什么样的学生,在某件事情上做出同样的成绩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因其短而不见其长,也不应该因其长而护其短。当然,在实际操作中也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不同的学生。学生客观上存在优秀和“后进”的差别,对优秀生取得的一般成绩,就可以少表扬甚至不表扬;而后进生取得了一点小进步,则要大张旗鼓地表扬,表扬也很可能成为“后进生”进步的“加油站”。5没有方向 学生受到表扬,如果教师此时再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指出其努力的方向,则能更为有效地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促使其更加健康地成长。而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后不指出其努力的方向,因而丧失了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良机。因此,表扬完了教师仍需给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期望。教师良好的期望,是“一口光明的激励之钟”,是学生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重要外因。教师表扬学生的同时,应针对学生实际,为学生制定新的奋斗目标。学生会因此受到激励,出现教师所期望的进步。6不分对象 有的教师不分对象、不分时机和场合对学生进行表扬,使得表扬带来了许多副作用。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应符合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需求。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有的学生喜欢当众表扬,有的学生则不喜欢当“出头鸟”。所以,教师必须在表扬前应深入研究学生的实际,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别是学生的个性特征。对外向型学生多当众表扬,对内向型学生可单独表扬,对优秀生多私下表扬,对“后进生”多公开表扬。7表扬单一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表演出现“单一化”的倾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象单一。有的教师认为,表扬只是班主任的事,因此,对学生只问学生,不管品行。如果学生经常能得到班主任的表扬,表扬的效果必然降低。马卡连柯说:“一个人是由他所受过的一切影响的总和综合地形成起来的。”在表扬上也是如此,学校领导、班主任应引导科任教师也加入到表扬学生的行列里来,形成合力,效果会更好。此外,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不能集中在一个或几个优等生上,而应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2)内容单一。表扬是一种评价方式,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内容单一,评价标准侧重于学习结果,仅局限于对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学生给予表扬,而很少关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微小进步”。实施新课程,要求教师不但要传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还学注意学生 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更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不能集中在一个学生的一个或几个方面上,应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3)方式单一。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表扬方式单一,一般是在其中、期末总结时对学生学习或品行上的进步给予正式表扬,发奖品和奖状等。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应做到多样化。实际上,教师在平时和学生交往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上的进步、思想品德的提高、偶然的闪光行为,均可用“对”、“好”、“想得好”等口头表扬;也可以用目光、微笑、点头示意等表示赞许和 肯定;还可以把后进生的微小进步通过树心等方式告诉学生家长。二、探究表扬艺术在运用中的策略 要正确发挥表扬的教育作用,笔者认为教师必须从以下八个方面来掌握表扬的要求。1.实事求是 在教学生活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管对不对,都一律大加赞扬,好像学生说什么都是对的。学生本来讲错了,经过老师的一番加工,也变成了正确的答案。教学是科学,不能够搞半点虚假,不能把知识的错误、残缺不全的认识加以表扬和鼓励,失真的表扬和鼓励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会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既会妨碍他们全面、正确认识自己,也会造成学生故步自封、骄傲自满,从而危害学生的一生,同时会给教师自身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丘吉尔说过这样一句话:“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去赞美他。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赞美,会使对方的行为更增加一种规范。”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表扬一定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实。2.公平一致 学生最恨老师的不公平性。教师的表扬不能做到公平一致,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个人的心情,心情好时,教师乐观、敏感、行为主义,而心情不好时,则悲观、迟钝、行为木讷;二是个人的好恶,有的教师对不同的学生存在一种好恶感,即对具有相同的良好表现的不同学生采用“双重标准”、对优等生的良好表现热情赞美,甚至是刻意拔高,而对后进生的良好表现则轻描淡写,甚至是视而不见。要使表扬做到公平一致,并使这种表扬达到激励个体、教育全体之目的,教师必须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掌握公正而又科学的评价标准,对任何学生的良好表现都应该实事求是、一视同仁地进行表扬。3.着眼行为 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行为,应该认识到,我们表扬的是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良好表现,教师应该就事论事,使用“不错”、“正确”、“答对了”等这些没有附带对学生人格的评价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切莫把事和人品联系在起来,更不能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拔高性的赞美,因为这样的赞美往往使学生认为自身的价值必须依附在他人给予的赞同上。同样,面对一群学生时,老师不能对一些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说:“很棒!很聪明!”因为其他未能回答出问题的学生听后会感到自己“很差、很笨”。2006年9月,英国教育部做出决定,要求全国教师不能用“聪明”一词赞美学生。4.抓住重点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表扬过多过滥,这种廉价的表扬会使学生陷入“表扬疲劳”而习以为常,导致心理敏感度下降。因此,表扬应抓住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细微的进步。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康.詹姆斯教授曾经说过:“人性中最本质的愿望就是希望得到赞扬。”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成就,以增强自信感。于是,老师的表扬就成了对他们成就认可的最佳方式。因此,一个号教师就像是一个好猎手,他不但要时时刻刻捕捉学生的缺点,更重要的是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要注意表扬学生前进过程中的细微进步,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很多老师只表扬取得进步比较大的学生,而对差生的细微进步却不以为然,这种做法是不对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赞扬差生极其微小的进步,比嘲笑其显著的劣迹更文明。”教师赞扬学生每一次小的进步,可以满足其心理需求,提高其自信心,促使其取得更大的进步。“滴水可成大海”嘛! (2)学生潜在的优势。 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老师在表扬学生时,不仅要善于表扬他们已经表现出来的明显优点,还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潜在的优势,并能从新的视角,利用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表扬。比如,在与一位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交谈时,你可以表扬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但是,作为一名成绩很好的学生来说,这方面的表扬已经听到很多了,没有什么新意。倘若在交谈中你能对他的知识丰富、学习方法独特、效率很高表示欣赏并及时给予表扬,他可能会产生意外的满足感,他在学习中可能会更加注重效率与方法。及时发现学生身上潜在的优势,给予应有的肯定和表扬,可以使学生开发潜能,全面发展。(3)学生内心的渴望。 心理学研究发现,真正能够激发和调节人的行为的是人的自主性需要及其满足的程度。因此,能满足学生内心渴望的表扬能达到最大的教育效果。为此,教师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的学生成就心理需要也不同,对一个学习非常好的同学来说,老师表扬他的学习成绩也许不是他非常渴望得到的表扬,而他最渴望的可能是对他劳动或体育等方面成绩的认可;二是学生的成就心理需要在不同时期是有所变化的,有的老师不能把握一定时期内学生的最强烈的需要,于是表扬时,该着重表扬的往往一笔带过,而该一笔带过的则反复表扬,没有把握住表扬的时机和火候。要使表扬达到理想的效果,就需要教师必须为此全面深入地了解不同学生和学生不同时期里的最强烈的需求。5.富有个性 表扬的语言要富有个性,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表扬。如面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的考试结果,教师可以用以下表扬语: “你已经非常尽力,效果要慢慢才会显出来。”用于那种心里虽想改进、但能力、自信较差的学生。 “继续努力、加油干吧!相信你下学期一定会在班级里崭露头角的。“用语那些好胜心强、敏感度高的学生。”我以为你虽然是年级里的佼佼者,但还应到区里去比试比试,不知你会不会名列前茅?”用于哪些聪明但易自满的学生。6.一分为二 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方面,在优点的背后可能存在着缺点和不足。如果我们教师只盯住学生身上的优点,而不注意学生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则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所以教师在表扬学生的同时,还需指出他的不足,使他能一分为二地认识自己。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在表扬学生身上的优点的同时,委婉地指出学生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更容易使学生接受,这种做法远比单纯地批评学生好得多,因为学生在表扬所带来的良好心境下更能接受教师的教育影响。如:“你的手工课作业做得真好,我想你一定花了很多心思,老师真喜欢你的作品!如果做语文作业也像做手工课作业这样花很多心思的话,那你的语文作业也一定会做得很好。”7.避免单一 要避免表扬的单一化,教师应做到两个方面:一是公开与私下双管齐下,对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公开表扬效果较好,而对一些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在身旁低声的称赞可能比在全班面前表扬更令他感到愉快,因为这样做会避免他陷入被同学议论、讥讽的尴尬境地(但是,有些带有导向性、典型性的学生行为,教师应有意识地公开加以表扬);二是表扬与奖励相互结合,目前,许多学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已越来越不满足于教师的一些“空口”表扬,所以,只要有可能,教师就应该在表扬的同时辅之以奖励,针对不同年龄、特点和要求的学生,采用纪念章、星星、成果的公开展示、可以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