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中西方音乐文化异同.doc_第1页
试谈中西方音乐文化异同.doc_第2页
试谈中西方音乐文化异同.doc_第3页
试谈中西方音乐文化异同.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谈中西方音乐文化异同从古筝钢琴协奏曲临安遗恨角度摘要:都说音乐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它可以超越国度,超越种族。从非洲的打击乐,到西方的管弦乐,在到中国的丝竹乐,无论从音律还是节奏曲调上它们有着显著的差异。在这个背后是不同文化的差异,但是它们也有着惊人的共同性。当它们融合是又会给我们带了另一种享受。本文通过对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特征的简单论述,结合古筝钢琴协奏曲临安遗恨,阐明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共性。本文借鉴了前人的理论成果,以及本人学习弹奏器乐的感受,深刻体会了音乐的内涵,提高了自己的音乐修养。关键词:中西音乐文化,古筝,钢琴,差异,共性一、中国音乐特征中国的音乐发展一直受制约封建的传统文化,音乐一直停留在国主君王阶级,和一些高知识分子阶层。它的传播范围比较小,普通百姓很难接受到,而且没有一套完善的自己的体系,所以导致我们现在听到的音乐很多都是经过翻译和改变的乐曲。还有很多的音乐早已在漫长的历史中失传。在中国很多人开来,音乐是用来消遣的而不是一门艺术。古曲,是我们民族特有的音乐形式,比如我们熟悉的高山流水、汉宫秋月、梅花三弄等,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而且相对西方音乐来说比较短小。我国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特有的民族乐器,比如古琴、琵琶、二胡、古筝等。中国的民族音乐多以独奏为主,齐奏为主,乐器之间的配合比较少。在音律方面,中国音乐的变奏,和主旋律的重复不是很多。西方音乐的回旋,和主旋律的不断重复再中国音乐中出现的比较少。而中国音乐中常用到鱼咬尾的形式,和小段旋律的重复。中国音乐注重写意,多数作品以写意为主,在写意中写实。比如渔舟唱晚,前几节的慢板舒缓缠绵,如歌似唱,优美抒情,活画出一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渔翁捕鱼的动感十足的画面。中间是一段快板的高唱,别有洞天,含蓄轻柔的结尾,把人们带到深远的意境中。晚霞映照着万顷碧波,天水相连,波光粼粼,老渔翁满载而归的喜悦,与渔港的热闹繁华生动的表现在音乐之中,让听着和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二、西方音乐特征比起中国古典音乐,西方古典音乐比较讲究节奏,着重于美学及其功能性。所以我们看到的西方音乐以深刻严肃见长,突出主客对立,大都带有正剧或者悲剧色彩,体现出来的是一种艺术的精神的“壮美”。在乐器方面,西方的乐器和弦比较多,而且有些乐器也比较复杂,适用的范围比较广。西方在乐器演奏方面强调配合比较多,所以我们经常能看到西方一些著名的音乐倡议交响乐的形式出现,由一些交响乐团来演奏。比如像我们熟知的爱乐乐团等。西方音乐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特色,比如浪漫主义音乐,它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延续和发展,这一时期的音乐更注重感情的抒发和形象的表现,相对来说看轻形势结构和结构方面的考虑。这些作品往往强调自我的思想,像舒伯特就是浪漫主义早期的代表人物。三、当中国古典音乐遇上协奏曲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典音乐自成体系,有自己特有的演奏形式也演奏乐曲。而协奏曲,可以说是一种世界的音乐形式,它是产生于巴洛克时期完善于古典时期的一种音乐体裁,通常是一件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出的大型乐器套曲。由于具有强大的艺术表现力,因此可以说它将音乐创作发展到了近乎巅峰的地步,也是所有独奏乐器的最高表现形式,是许多作曲家和表演家追求的奋斗的目标。借用协奏曲这种形式可以将各国的音乐展现在世人的面前,很多优秀的世界音乐内容都是通过协奏曲让我们得到认识,优秀的协奏曲必然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如肖邦、柴可夫斯基、等伟大作曲家的协奏曲无一不是被深深烙上了民族的烙印。 就像我们熟知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就是古典音乐和协奏曲擦出来的火花。我国两位优秀的作曲家何占豪和陈刚巧妙的把古典音乐的委婉和传情结合上西方音乐的表现手法。用这种小提琴和钢琴对话的形式,书写古老越剧里那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再比如说吴祖强和刘德海的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等,在这种基于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全国很快流传开来,并以这种协奏曲的形式走向全世界,受到世人的喜爱。“古典”与“协奏曲”原本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经过近现代我国作曲家的努力,成功的将民族的“古曲”装进西洋“协奏曲”的盒子里。既有华丽的外衣,在音乐的表达手法和技巧上,我们用西方的模式加以丰富;又有丰富的内涵,我们保存了自己民族的特色以及音乐的文化。这点让我们现在的民族特色的协奏曲既有现代气息,又有古典的韵味,既具有强大的力量和丰富的色泽,有能展现民族器乐独特的演奏技巧。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梦就是期中的优秀曲目之一,虽然我自己没有演奏过,但是无数次在网上听著名古筝表演艺术家袁莎的精彩演奏,让我从音乐中读出了一代英雄岳飞的故事。四、临安遗恨创作背景古筝协奏曲临安遗恨是由何占豪先生编曲,曲长近15分钟,古筝与钢琴相互交融,描述了岳飞抗金遭奸臣算计,返回临安即被解除兵权并遭囚禁,留下千古遗恨的故事。曲子随着故事情节时而壮阔,时而而哀怨,称其为是一首史诗般的音乐作品。临安遗恨的成功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其主题音调取材于以南宋抗金将领岳飞的词作满江红填词的同名歌曲。原曲是元代萨都刺的满江红 金陵怀古一词所用的古曲。原曲既有朴实、深沉的内在情感,又有豪迈、大度的气派。岳飞的词气壮山河、光照日月,读来令人心潮澎湃,忠愤之气油然而生。何占豪先生在此基础上创作的临安遗恨不仅保持原词作的不朽风骨,而且使原曲的内涵与风格得到提炼和升华,并用协奏曲的形式进行创作,讲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完美到了极致。正是这种中西方音乐的完美结合,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震撼了听众。五、钢琴与古筝的表现乐曲的开头用钢琴开始,饱满的开始,几个八度的和声有力度并有停顿的从高音到低音的演奏。烘托了这种壮阔的历史气氛,在这里古筝的和声远不及钢琴来的饱满附有力度。接着既是古筝的演奏,刮奏也是古筝常用的开场引子。不过在这里是有力度的刮奏,也是左右手结合的大幅刮奏,再次渲染了悲情的气氛,右手的遥指配上左手刮奏,体现了英雄豪放的性格特征和男儿气概,又揭示了主人公当时复杂的内心。第二部分由古筝的遥指由弱到强的引入,这点事古筝的强项对音乐的强弱比较好控制。接着是与钢琴的一段对话,其中钢琴升了一个调表现的就比之前委婉些。古筝在钢琴的伴奏下演奏出缓缓流动的旋律,这是一种英雄的无奈与叹息。第三部分古筝演奏出疾风般的感觉,钢琴则采用大量快速和弦式附点节奏,制造出万马奔腾的效果,用音乐的语言塑造出一个古代的战场。凸显岳飞的民族英雄气概。当所有的情绪都达到高潮时,音乐突然停止了,钢琴以极弱的音响引出古筝接下来就是古筝主旋律的重复,那种英雄的柔情与叹息。突然速度变急,钢琴制造了一段悲怆的音乐后就是古筝的独奏,这段独奏采用了大量的滑音。体现了岳飞内心的情绪的波动,以及引起听众对佞臣的愤慨之情。之后的几小结,也是采用这种形式,钢琴古筝各自取长补短,用自己最擅长的一面来演奏这段经久不衰的英雄故事。六、中西音乐文化对比上一节我们仔细分析了临安遗恨中中西乐器的表现手法以及渲染气氛的差异,在音乐文化这个大的范围下,中西还存在着很多的差异。音乐语言就是其中很显著的一点。从我们所接触的到的声音这个表面看,西方音乐的语音是“乐音”,中国音乐的语音是包括“含有声调或噪音的乐音”;因此,在划分音乐与非音乐“音素”时,中西音乐的界限是不同的。从深层结构看,中西音乐文化之间突出的差异性表现为,如中国汉语的语法结构“偏重心理,略于形式”,形式松弛,富于弹性 ,具有开放性的特性。西方的音乐语法结构“形式严谨”,讲究构形,缺乏弹性,具有封闭性的特性;在音乐语言操作方面,中国传统音乐注重口传心授,音乐语言的操作方式较近于“口头语”,西方注重“书面的”,在音乐语言感知方面,中国音乐是“感性的”,具有开放性思维的特性。西方音乐是“理性的”,具有严密的不可更改性。七、音乐文化共荣现今世界是个多元化文化的世界,我们不可能关上房门只研究自己的东西而不接受新的事物。在音乐方面也是如此,以上的对比我们看见了中西音乐文化的差异,不过音乐文化之间没有先进和落后之分,每一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内容、规律和社会背景,它们皆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并且都应得到世人的尊重,而其本身所固有的差异性更需要我们去理解。在多元的音乐世界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多元音乐文化的理念,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互相融合,创作出更能反映时代背景人们所喜闻乐见的音乐作品。何占豪先生创作的临安遗恨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他巧妙的结合了中西方乐器,并用现代音乐的模式加上古典音乐文化的韵味创作出人们所喜爱的音乐,更在于这种音乐文化间的融合、继承与发展。他在民族音乐上的创新,与民族器乐演奏技巧的提高,都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索。除了广为人知的梁祝外,他还创作了二胡协奏曲乱世情,别亦难,笛子协奏曲长恨绵绵、柳琴协奏曲花等大批的优秀现代民乐作品。有人曾提出中国音乐“现代化”是对古典文化的不尊重,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并不是放弃了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而是我们要用世界共同的语言把中国的传统音乐发扬光大,推向世界的舞台。现今已经有很多艺术家致力于这方面的音乐创作了,比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现代京剧红灯记等,像著名钢琴家郎朗在他的专辑中就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