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晚期子宫内膜运动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研究.doc_第1页
卵泡晚期子宫内膜运动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研究.doc_第2页
卵泡晚期子宫内膜运动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研究.doc_第3页
卵泡晚期子宫内膜运动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研究.doc_第4页
卵泡晚期子宫内膜运动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研究.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卵泡晚期子宫内膜运动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研究作者:叶旭萍,杨岳州单位:浙江湖州,湖州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关键词】 卵泡晚期 子宫内膜运动 临床妊娠率子宫内膜的运动是子宫平滑肌运动的外在表现,子宫内膜运动功能对不孕症患者的影响研究较少。为探讨不孕症患者促排卵自然受孕周期中,卵泡晚期子宫内膜运动类型与临床妊娠关系。本次研究对214例行促排卵自然受孕治疗的不孕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7月就诊于湖州市妇幼保健院,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卵泡并做子宫内膜运动功能检测的促排卵自然受孕周期患者489例,选择其中超声或宫腔造影检查无宫腔畸形,排除男方不孕、输卵管及宫颈因素不孕,有排卵征象1的214例作为研究对象。214例患者中子宫内膜正向规律运动组(A组)139例,年龄2436岁,平均(29.37±4.02)岁;子宫内膜其它运动类型或无运动组(B组)75例,年龄2536岁,平均(29.61±3.61)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2 用药方案 月经第3天或第5天开始用药:克罗米芬(clomiphene citrate,CC)、人类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CC+HMG。超声监测卵泡发育,当最大卵泡直径大于18 mm时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1.3 仪器与方法1.3.1 使用仪器 采用ALOKA SSD-1400和GE Voluson-730 EXPERT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为49MHz。1.3.2 子宫内膜运动类型检测 应用经阴道超声监测214例患者的卵泡发育,当最大卵泡直径≥16 mm时,超声扫查至子宫长轴正中矢状面,固定探头,以子宫内膜为聚焦区并作局部放大,连续动态检测子宫内膜运动3 min,同时应用超声工作站同步录制动态图像。再应用媒体播放软件2倍速度播放录像,观测子宫内膜运动的起始点、运动类型及节律性,并做好记录。按照子宫内膜运动类型分为A、B两组2,3。A组为正向规律运动组,即子宫内膜周期性、节律性的运动,运动起始于宫颈内口,逐步向宫底方向传播,传至宫底部以后运动消失;B组为其它类型的运动或无运动。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设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4例患者中189例(88.32%)有子宫内膜运动,25例(11.68%)无明显内膜运动,有子宫内膜运动的患者中A组患者(139例)较多见。A组内膜厚度(10.82±2.03)mm,B组内膜厚度(10.85±1.94)mm,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2,P>0.05);A组妊娠率12.23%(17/139),B组妊娠率2.67%(2/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P<0.05)。3 讨论子宫平滑肌的收缩运动最早通过子宫宫腔压力测定发现,根据宫腔压力的变化判断子宫平滑肌收缩的频率及强度,但它不能测定子宫平滑肌收缩运动的形式、传播方向等4。经阴道超声能检测到子宫内膜的运动类型、频率、节律等27。由于子宫内膜运动幅度低、速度慢,所以超声对子宫内膜运动功能的观测仍欠直观、简便。应用计算机媒体播放软件能对超声检测到的子宫内膜运动作更直观、有效的检测和分析3,5。本次研究中,患者子宫内膜有、无运动以及运动类型都能清晰显示。本次研究A组临床妊娠率较B组高(P<0.05),即卵泡晚期子宫内膜正向规律运动的不孕症患者临床妊娠率较高,其原因可能为:卵泡晚期子宫内膜的正向规律运动可能有助于提高自然受孕治疗患者的受精率。A组患者由于卵泡晚期子宫内膜运动起始于宫颈内口处并向宫腔底部传播的周期性、节律性运动,可能有助于精子在子宫、输卵管腔内的定向运动,有助于精子进入输卵管并与卵子实现受精,因此其临床妊娠率较高。而B组患者的子宫内膜运动为起始于宫底部的负向规律运动、正负双向运动、正向规律运动伴反转运动、负向规律运动伴局灶性运动、多发或单发局灶性运动等,由于内膜运动不能协助甚至阻碍精子由宫颈经宫腔到输卵管的定向游走,进入输卵管内的精子数量可能较少,进入输卵管内的精子耗能较多,影响精子与卵子受精,因此其临床妊娠率低。周力学等6报道负性子宫内膜运动是导致人工授精失败的原因之一。Oki等7也报道,卵泡期子宫内膜运动开始出现,运动沿子宫长轴方向由宫颈内口向宫底部传播,排卵前运动到达高峰,排卵后逐步减弱直至消失,子宫内膜运动对精子的运送具有重要作用。 卵泡晚期子宫内膜正向规律运动患者(A组)血清甾体激素水平可能更理想,胚胎着床环境更好,所以其临床妊娠率较高。子宫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运动具有自律性,同时也受神经、体液等因素调节。雌激素促进子宫平滑肌及输卵管的收缩运动,调节配子及胚胎在生殖道内的运行,而孕激素通过抑制磷酸酶C活性,阻断部分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子宫及输卵管的收缩1。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治疗患者的子宫内膜的运动与卵巢激素水平相关,血清雌激素水平高子宫内膜正向规律运动较活跃,血清孕激素水平升高内膜运动减弱直至消失2。甾体激素水平调节子宫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运动,子宫内膜运动类型应该是血清雌、孕激素水平的外在表现之一。因此,卵泡晚期子宫内膜正向规律运动的患者血清雌、孕激素水平可能更理想,内膜对胚胎的容受性可能更好。但促排卵自然受孕治疗患者,子宫内膜的运动类型与血清甾体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参考文献】 1 庄广伦. 现代辅助生育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0-66.2 Oike K, Ishihara K, Kikuchi S. A study on the endometrial movement and serum hormonal level in connection with uterine contractionJ. Nippon Sanka Fujinka Gakkai Zasshi, 1990, 42(1): 86-92.3 叶旭萍,杨岳州,张甦,等. 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运动功能的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8,19(3): 186-188.4 Bulletti C, Ziegler D, Polli V, et al. Uterine contractility during the menstrual cycleJ. Hum Reprod, 2000, 15(Suppl 1): 81-89.5 Lesny P, Killick SR, Tetlow RL, et al. Uterine junctional zone contractions during assisted reproduction cyclesJ. Hum Reprod Update, 1998, 4(4): 440-445.6 周力学,谢梅青,黎淑芬. 山莨菪碱对接受人工授精者子宫内膜波状运动与妊娠率的影响J.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10(8): 489-490.7 Oki T, Douchi T, Maruta K, et al. Changes in endometrial wav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