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角子宫妊娠B超检查与临床探讨.doc_第1页
残角子宫妊娠B超检查与临床探讨.doc_第2页
残角子宫妊娠B超检查与临床探讨.doc_第3页
残角子宫妊娠B超检查与临床探讨.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残角子宫妊娠B超检查与临床探讨【关键词】B超【摘要】 目的 探讨B超检查对残角子宫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200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例残角子宫妊娠临床资料。结果 8例均经手术证实,全部例均与正常子宫不相通。停经天数最短45天,最长5个月,3例因休克行急诊手术,残角子宫妊娠破裂,出血量最多达2200ml;5例为人工流产后或药物流产后未见绒毛组织,伴早孕反应及下腹痛,术前经B超检查确诊。结论 残角子宫妊娠虽然较罕见,但妊娠早期的B超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有临床实用价值。关键词 残角子宫 妊娠 B超残角子宫妊娠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临床易忽略,误诊率较高,其破裂可致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尽量提高诊断率,减少对患者生命的威胁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回顾分析了1992年6月200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例残角子宫妊娠临床资料,旨在探讨B超检查对诊断该病的临床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2年6月200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残角子宫妊娠8例,年龄2336岁,初孕5例,孕 2 产 1 3例,其中1例有剖宫产史。停经时间最短45天,最长5个月。3例因休克行急诊手术;3例为外院药物流产未见组织排出,仍伴早孕反应及下腹痛入院;2例行人工流产,术中未见绒毛组织。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日本阿洛卡SSD-620型和德国小狮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除3例急诊手术病人外,其余患者适当充盈膀胱,经腹探查子宫及双侧附件情况。2 结果8例患者中,3例因休克行急诊手术,其中1例为残角子宫妊娠5个月破裂,腹腔内出血达2200ml。5例术前经B超检查,诊断为残角子宫妊娠。其中1例有剖宫产史,而致诊断更为困难,因而结合B超下宫腔探查进一步确诊。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均与正常子宫不相通。术中作残角子宫切除和同侧输卵管切除。3 讨论3.1 残角子宫妊娠的诊断 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残角子宫内,随之生长发育。是一种少见的异位妊娠 1 。由于残角子宫肌层往往发育不全,残角子宫妊娠后常在妊娠中期破裂,病人多在破裂后才就诊,故误诊率较高。本组资料中就有3例是在破裂后才就诊的,其中1例为残角子宫妊娠5个月破裂,腹腔内出血达2200ml,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必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警惕性。遇下列情况时应考虑残角子宫妊娠的可能:(1)育龄妇女被诊断为早期妊娠,但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未见绒毛或胚胎组织,或在“人工流产”或“药物流产”后,患者仍有早孕反应及下腹痛。(2)有停经史,而妇科检查子宫无明显增大,而在子宫的一侧触及一囊实性包块,此包块多小于停经月份,与子宫间有一切迹或有一定距离。根据条件,作进一步检查。残角子宫妊娠虽然罕见,误诊率高,但本组资料中有5例在术前经B超检查得到诊断,提示了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残角子宫妊娠未破裂前的早期诊断,很有临床价值。郭益逊提出B超对孕期筛查有决定性意义,可以取代其它诊断方法,应在15孕周前例行检查 2 。B超检查时应适当充盈膀胱,显示与子宫相连的子宫颈。在正常子宫腔内无妊娠囊声像,而在子宫一侧可见一圆形或椭圆形包块,包块周围为均匀的肌样回声包绕,包块内可见妊娠囊或胚胎,妊娠包块与子宫颈不相连接。B超检查时,应与间质部妊娠及双子宫、纵膈子宫等鉴别。有学者提出,在B超监视下由宫颈内置入金属探针则更有助于诊断3 。本组资料中,有1例有剖宫产史,而致诊断更为困难,因而采用了B超监视下宫腔探查,可见探针的强光带位于正常子宫腔内,探针不能进入妊娠囊的肌样回声包块内,使诊断进一步明确。3.2 处理原则 残角子宫妊娠一旦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以作残角子宫切除并同时切除同侧输卵管为宜,以防以后发生同侧输卵管妊娠的可能。对于残角子宫已破裂者,往往病情较危重,合并严重休克,应在抗休克同时尽快进行手术。若在作剖宫产手术时发现残角子宫,应将其切除,若粘连较严重难以切除时,应将患侧输卵管结扎。本组资料中有1例曾行剖宫产术,术中没有把残角子宫切除,而导致患此病。应引以为戒。参考文献1 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04-205.2 郭益逊.残角子宫妊娠诊治体会.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1):32.3 房瑜,张子云,施绍红,等.残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