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执笔的随想-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之读后感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所著,以一般人为对象,从实际生活出发来介绍一些学术思想。我作为普通大众中的一员,在看到这十二封信后,心中还是有自己的一些体会。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一看便是爱不释手,先生平易而又意味深长的教诲溢于笔端,仿佛解开了我心中的很多困惑,若用“迷糊灌顶”“豁然开朗”这些词,也绝不会有夸张之嫌。王安忆说过,读书,更像是寻找一种共鸣,尤其是当作者道出了你想说却一直无法表达的感受,我十分赞同这种说法,而读先生的这本书,就会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这种感受。 虽说这本书当时主要是为中学生而写,而且年代也已久远,很多社会现象多已陈旧,然而当我将它再一次细细品读时,发现里面提到的困惑,即便是现在的大学生,也还是会面对,一些过去的社会现象也已经在现代社会找到了新的载体作为表现形式。在阅读过程中,我摘录了一些经典的语段,也作了自己的一些评注,现摘录部分如下:凡人越老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那样好奇、那样兴味淋漓了。你长大一岁,你感觉兴味的锐敏力便须迟钝一分。书是读不尽的,就读尽也是无用,许多书没有一读的价值。你多读一本没有价值的书,便丧失可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你须慎加选择。谈读书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麻木”这个词,竟觉得有些刺眼,或者就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在体味着敏锐力退化这个痛苦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本身已足够让原本麻木不仁的我们更加不堪,就仿佛青蛙待在渐渐煮沸的水中,没有切肤的痛楚,也就不曾试图去改变,等待着的只是其他知觉一起的慢慢消退。曾几何时,我们再不能像孩子那般对周遭的一切充满好奇,也再不会执着地不达目的不罢休。在这个绚烂斑斓的大学校园以及将来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总有太多的事等着我们去做,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暂时抛开我们内心想做的一些事,然后,还会为自己找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太忙了。其实我们在忙什么呢?如若不是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怕是忙什么都只是无事忙而已。所以,无论当我们想做什么,如果可以,就不该迟疑。 先生在第一封信里就提到了读书,可见读书对于我们青年人的重要性。如今,无论我们想要看什么书几乎都能通过各种渠道找到,就这一点,不知要羡煞多少前人。怪就怪在,选择多了,我们反倒不知道怎么选了。诚如先生所说,读了一本没价值的书就等于丧失了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时间,正因为如此,对于选书,我们更是应该慎之又慎,就我看来,真正有价值的书应该是能够引起我们的思考而非只是看过就忘,消遣娱乐的工具。十字街头的空气中究竟含有许多腐败剂,学术思想出了象牙塔到了十字街头以后,一般化的结果常不免流为俗化(vulgarized)。昨日的殉道者,今日或成为市场偶像,而真纯面目便不免于因之污损了。到了市场而不成为偶像,成为偶像而不至于破落,都是很难的事。 谈十字街头 看到这段话,我下意识地联想到了现下炒得很热的“于丹热”“易中天热”等。五一前几位名校的教授来我校讲座,无一不谈及此现象。百家讲坛的教授们无疑是将象牙塔中的学术思想带到了十字街头,他们想让学识普及的本意并没有错,而且一定程度上他们也做得很成功,他们把艰深的学问变得浅显,连15岁的孩子也能听懂,然而这样做的弊病也是显而易见的,十字街头的腐败剂总免不了使原本高高在上的学识流俗化,而这是非常可怕的,如果说饮料兑水发生的只是物理变化,那么学术被流俗化发生的就该是化学变化了。一些观点,尤其是一些错误观点,若被大多数人接受并流传下去,那无疑将会是文化传承上的一大败笔。这也就是于丹、易中天这些教授广受抨击的很大一个原因。 记得王岳川教授在讲座时说了一句和别人很不同的话,他说:我很可惜他们。作为朋友、同事,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让我也深深感受到了那份沉重。一夜成名,不知是多少人的梦想,而本该一辈子默默从事学术工作的易中天他们却意外做到了,于是乎,售书、代言、新闻,一切接踵而至。或许在别人看来,他们是戴上了名利双收的光环,然而实际上似乎并不是这样,至少如果他们是真正热爱学术事业的话。学术的研究,原本就是需要一块静谧的土壤,而他们的成名,无疑会让他们不得“安宁”,又谈何做学问呢?由此,朱光潜先生的那几句话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我时常想,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事业在人生中便失其真正意义与价值。因此,我们不应该把自己看作社会的机械。一味迎合社会需要而不顾自己兴趣的人,就没有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谈升学与选课 升学和选课,即使到了现在,也还是一个广受关注的话题,经历过高考的我们则更是有着亲身的经历。孔老夫子时就提出因材施教的观点,一个人,只有因着自己的兴趣去学,才更有希望学出些成就,而朱光潜先生提出的在工作中享受生活的境界更是令人神往。 不过,一个时代还是会有一个时代的局限性,那时候我们可能就会模糊兴趣与迎合的界限,而是学着将就。就像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朱光潜先生后来要把自己原本的思想批得如此体无完肤?是这些思想当真唯心,当真不对吗?这,又算不算是迎合社会呢?这也许也是我喜欢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更甚于谈美书简的原因吧。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最为深刻的道理往往蕴含于质朴无华的话语中,作为美学家的朱光潜先生在他这十二封真挚而又深刻的信件中,无一不透露着他的美学思想,而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受到过几乎各个方面的教育,唯独欠缺但又十分重要的就是美学。而这本书多少可以减少些我们的遗憾,相信它一定能引起我们的共鸣,也一定能滋润我们的心田。在谈“人生与我”中,朱先生讲了他看待人生的两种方法,即将自己摆在前台和摆在后台。摆在前台即是和大家一起玩把戏。而摆在后台即是袖手看旁人在那里装腔作势。摆在前台这是“动”,将自己融入社会中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质量检验与验收方案
- 河道整治项目环境保护与安全管理方案
- 城市绿化植被选择与生态恢复方案
- 高蛋白生物饲料生产加工项目施工方案
- 高效施工团队协作管理方案
- 重庆市开州区德阳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含答案)
- 农村教育试题及答案
- (正式版)DB5404∕T 0020-2024 《察隅僜人手抓饭》
- 2025年脑血管疾病护理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第七版护理学题库及答案
- 社会学导论(第五版)孙立平课件
- 2023年高考英语总复习高中英语常用一百组固定搭配
- 诗词大会题库及答案选择题范文
- GB/T 23711.3-2009氟塑料衬里压力容器耐高温试验方法
- CB/T 3686-1995电汽热水柜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 狗猫鼠》课件-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教师粉笔字训练课件
- 园林绿化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2年版)
- 组织供应能力说明word
-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统编)第四单元-神话故事
- YYT 1244-2014 体外诊断试剂用纯化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