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 60 流域开发建设 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II卷)图2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2,完成45题。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1960 1955 195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0 200 100 300 400 500 700 6002005 1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图 2径流量图2 输沙量2比较 1984年以来径流量和输出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流域内 A气候变暖、变干的速度日益加快 B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效益显著 C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D水资源总量呈流动式下降【答案】 B【解析】通过图像可以明显看出 1984年以后输沙量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因为河流的含沙量变化与植被有关,故选 B。 5(2009年高考上海地理单科卷)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上游输沙量降低 风暴潮频发 长江径流量加大 海平面上升 A. B. C. D. 【答案】C 【解析】长江径流量减少,导致入海水量减少,海水对三角洲滩涂的侵蚀明显,海岸线后退。图4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78题。 变化面积(公顷)30000 20000 10000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图 46(2009年高考山东卷)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答案】D 【解析】耕地在图中表现为水田和旱地,水田前期减少 11000公顷,后期增长约 6000公顷;旱地前期增长约 26000公顷,后期减少 30000公顷,它们都是减少的大于增加的,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7(2009年高考山东卷)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而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林地灌丛草地建设用地裸岩地 A B. C D【答案】B 【解析】要求“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而能反映生态状况的是绿地(林地和草地)及裸岩地,体现“由退化趋于好转”,即绿地前期减少、后期增加,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考点定位】坐标图判读;区域生态环境变迁。 8(2009年高考广东地理单科卷,32)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8001600mm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5)题。(共15分)资料一:见图15。 图 15 长江上游流域概况示意图资料二:见图16。 资料三:见图17。 面积比例( %)高覆盖度草地(3.50%)40 有林地(2.54%)30 灌木林地(5.98%)其它(1.43%)20 10 0 558 815 1525 25 图16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构成 图17 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_、_、_等。(3分)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_;在地形坡度 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_。(2分)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3分)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3分)(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4分)【答案】 (1)水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森林资源) (2)旱地 增大 (3)B C D(4)自然因素:降水地形坡度土质条件 植被状况 (5)治理对策:保护植被 退耕还林还草建设水土保持工程实施生态移民调整产业结构。 【解析】 (1)结合图 15中的图例信息及其分布,可以得到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2)从图 16中可知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旱地 47.97%,从图17中可知,注意是在地形坡度 525范围内,不是全部坡度,随着坡度的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增大。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土壤肥力降低、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和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对植物种类会减少,不会增加,会引发滑坡、泥石流,降水量不会增加。(4)注意是回答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不能多答人为因素,该区域是我国西南地区,降水量大,地形坡度大,土质条件相对疏松,植被覆盖率较低,这些都容易导致水土流失。 (5)此问结合第(4)问的自然原因和该区域的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流域开发及综合治理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区域地理知识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判断、分析和综合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以长江上游地区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流域的自然资源优势、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解决措施。 9 (2009年高考上海综合卷,35-42)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万里奔流,途经 11个省区和直辖市,是我国的第一大河。约占全国面积 1/5的长沙流域养育了全国 1/3的人口,制造了全国 1/3的GDP。长江的开发与保护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今年 4月 20日以“长江河口城市”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江论坛在上海举行,共商健康长江、生态河口与美好城市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长江口 读“长江流域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 。 长江浩浩浩荡荡向东奔流入海,其间塑造了不同的地貌景观。看图完成下表。乙地(见图 I)所在的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该曲流现象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和堆图上代甲乙丙号景观图地貌名曲流(河曲)称积作用有关,右图反映的是()。 A.a为凹岸侵蚀,b为凸岸堆积 B.a为凸岸堆积,b为凹岸侵蚀 C.a为凹岸堆积,b为凸岸侵蚀 D.a为凸岸侵蚀,b为凹岸侵蚀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凭借其流域内不同区域的地理优势,发展了区域经济。“长江流域图”中甲地附近建造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是 ;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母亲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但是经济发展使流域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读右图可知,该时段内长江流量小、水位高;流量未达历史最高,而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其原因是 流量水位 (立方米/秒) 历史最高水位(米)61000 3752000 43000 34000 31 25000 28 16000 257000 6月7月8月 9月 长江某水站的水文资料 读图II,长江口段南北两侧的河道宽度明显不同,较宽的是 (填“南”或“北”)侧。形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目前在长江口相继建起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与长江口中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它以上海为中心带动周围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该城市群的发展与下列各项条件有关的是( )。 地势低平,河肉密布,土壤肥沃 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多雨 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技术力量强 沿江靠海,地处“黄金海岸” 依托本地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经济意识开放,市场机制比较成熟 自古以来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以航空、水运为城市间的主要运输方式 A. B. C. D. 【答案】湖北(鄂);重庆(渝) 峡谷(V型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平原) A 三峡水利枢纽(三峡);水田农业(水田 河床抬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或调蓄水流的能力减弱(占用河漫滩,围湖造田)南;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 D C 华鲟自然保护区等。其主要目的是( )。 A.发展第三产业 B.增加入洚径流 C.丰富旅游资源 D.保护河口生态 10(2008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四川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材料四 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山青水秀,森林繁茂。19世纪后期起,流域内人口激增,开发利用程度加大(图8),致使环境恶化,水旱灾害频发。生产成本不断攀升。到 20世纪 30年代初,该流域人均年收只及美国平均水平的45%。1933年形如,在田纳西河管理局的统一协调和严格管理下,实施了以治理田纳西河为核心的流域综合整治和开发(图 9),取得了全流域水电、火电、核电并网供电,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污染,改善水质,发展旅游业等一系列效益。到 20世纪 80年代,该流域人均年收入已达到全美国的平均水平。 (3)分析图 8,说明田纳西河流域早期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10分) (4)依据资料和图 9信息,指出对田纳西河治理采取了哪些措施,并说明其效益 (10分) 【解析】该题目可以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长江水能开发来考虑。 【答案】(3)扩大种植面积、开矿乱开滥采、用木炭炼铜导致森林砍伐、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加重);高强度利用耕地导致土地退化;大量排出含 S02的废气,不仅污染大气,还会形成酸雨污染土壤和水体,影响生物生长。(4)修筑了(多座)水坝、(多处)船闸和港口。取得了防洪、改善通航条件、提高运输能力的效益。实现了对全河的统一管理和梯级开发。 11(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21)图 6示意某中纬度半湿润地区,A是乙地从B河引水的中继水库。完成下列要求。(10分)(1)由 A水库至乙地修建引水明渠后,丙地作为水源保护地,产业发展方针应该 是 。(4分)(2)乙地现有水源(包括从 B河引水)不能满足其今后发展的需要,试列举可能的应对措施。(6分) 12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M江是珠江水系三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 90%在广东省境内。流域内拥有较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4)题。资料一:见图 17 图 17 M江流域(广东省境内)示意图资料二:见表 1 表 1 M江流域(广东省境内 )基本情况项目南部中部北部 2000年人口比重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读我要做个好孩子有感350字13篇
- 老师谢谢您250字10篇
- 纪念白求恩余映潮课件
- 小说人物塑造手法探究教学教案
- 2025年审计师考试审计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试卷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衍生品市场与交易试卷
- 公司股权转让详细协议签署事项
- 清丰县期中卷子数学试卷
- 全国一卷江西数学试卷
- 内蒙古三模数学试卷
- 人工动静脉瘘闭塞查房
- 2025年贵州省中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学堂在线 积极心理学(上)厚德载物篇 章节测试答案
- 地面工程基础知识概要课件
- 胖东来运营经理培训课件
- 村两委内部管理制度
- 供电公司信访管理制度
- 木工入场安全教育试卷(含答案)
- 工业管道的定期检查与维护措施
- 林业发展“十五五”发展规划
- 工厂厂规厂纪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