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99南方地区PDF版_部分2.doc_第1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99南方地区PDF版_部分2.doc_第2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99南方地区PDF版_部分2.doc_第3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99南方地区PDF版_部分2.doc_第4页
高考地理母题1956-2012汇编考点99南方地区PDF版_部分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图中 G市属于 省,铁路名称是 铁路。(4分)(2)指出 G市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6分)【答案】(1)江西( 2分)京九( 2分)(2)临近广东省,交通方便(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连)(2分),劳动力和地价便宜(较低)(4分)。(答政府优惠政策、能源丰富等条件,如合理,每项可得 1分。)【解析】通过省界线和铁路线走向确定省区和铁路线名称。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地区转入地选择主要考虑产业自身的发展条件及转入地与产业转出区的关系来分析。【考点定位】地理空间定位,产业转移的主要区位条件。 7(2009年高考山东卷,26) (25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图 6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图,右上方小图是图 6中 C地实测高程点分布图(单位:m)。读图25 回答(l)(2)题。 (l)指出图 6中主要的陆地地形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分析 B地年降水最少于 A地的原因。(4分)(2)在制作地形图时,我们可以根据相邻实测点的高程确定它们之间待定高程点的位置来绘制等高线。请用此方法绘出 C地的 400m等高线。(2分)图 7为该地区某地生态农业模式图。读图回答第(3)题。 收入产品图 7 (3)分析在当地农村推广使用沼气对农业生产、生活及生态的意义。(8分)图 8为 A地所在省、浙江、广东及全国20012008年第二产业占各自 CDP比重的变化图。60 55 50 45 40 2001 2003 2005 2007 年份 图 8 读图回答第(4)题。 (4)比较分析 A地所在省第二产业比重变化的特征。 (4分)对该省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3分) 410 460 【答案】(1)低山丘陵 流水侵蚀 原因:处于沿海平原,地势低,不易形成地形雨, 受台湾山脉阻挡,水汽较少。 (2)如图所示(等高线位置基本正确,平滑完整)。 (3)对农业生产:提供能源、沼肥、沼液、沼渣,有利于农 林牧渔业的发展; 对生活提供燃料,充分利用废弃物,净化居住环境, 对生态: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4)2001-2006年持续增长,2007、2008年略有下降, 低于浙江和广东,但高于全国。 答案一:赞同。理由:农副产品种类丰富,劳动力充足,靠近港澳台位置优越;与台湾 合作前景好,著名的侨乡。 答案二:不赞同。理由:技术水平较低,资金较缺乏,山地丘陵区交通不便。明确对该省即福建工业的发展,有人提出今后应大力发展外向型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应明确你的观点赞同还是不赞同,然后再具体分析原因,赞同应该从福建的优势说明,不赞同从劣势说明。【考点定位】区域空间定位;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与绘制等高线;不同地形成因分析;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生态农业 ;工业及发展趋势。8 (2009年高考四川卷,36)(36分)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 3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2分) (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 ;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属 雨,这种类型的降水在图示区域的时间分布规律是 。(6分) (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 ;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4分) (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12分)材料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 32千米,南北宽 8.5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1981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一步发展,2003年 9月,“东汽”总部迁至图 9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5)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12分) 【答案】(1)(2分)箭头指向左,在图内大致呈水平状( 2分)。 (2)(6分)庐山( 2分)对流( 2分)多发生在夏秋午后( 2分) (3)(4分)流水( 2分)岩浆岩(或花岗岩、或变质岩、或金属矿产)( 2分)(4)(12分)成因不同: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 2分)。 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 2分)。 治理措施差异: 长江“地上河”:裁弯取直工程( 2分);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2分)。 黄河“地上河”: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 2分)黄河中游地区种草植树( 2分)。 (5)(12分)十堰位于秦巴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远离市场( 2分);位于山谷地区,工业集聚、协作条件欠缺( 2分)。因而,工业区位条件差。武汉(乙地)位于长江与京广铁路交会处,水陆交通发达,联系市场方便( 2分);武汉(乙地)地处江汉平原,工业用地、用水充足,农产富饶,劳动力资源丰富( 2分);武汉(乙地)位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近钢铁产地,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 2分);武汉(乙地)葛洲坝、三峡电站,能源供应充足( 2分)。因而,武汉(乙地)工业区位条件优越。 【解析】试题以中国区域框图为背景,涉及到的内容有气候、河流、山地及工业区位等考点,设问(1)加强对地理学科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求考生运用图形语言描述地理事象,这是试卷的一道亮点,要求考生掌握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变化规律(年降水量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设问(2)对山脉名称的判断应紧扣区域范围与“作文材料”,据材料(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及图中呈现的洞庭湖与都阳湖,可知是庐山,降水在午后强对流天气下形成,为对流雨;设问(3)考查山脉形成的内力与外力作用,南方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设问(4)是对长江荆江河段、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和措施的比较分析,答题应抓住两条河流的特征,黄河地上河根源是河流含沙大,流速减缓后沉积,而荆江根源在于河道弯曲引起的水流不畅,泥沙沉积,第(5)问是对工业区位的考查,通过东风汽车公司搬迁的事实,考查区位理论的相关知识,考生必须明确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如交通、市场、科技、资源及社会协作条件等。 【考点定位】我国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气候、地貌、河流的治理、工业区位 9 (2009年高考浙江卷,37)(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某区域内 A、B、C三座城市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三座城市都有纺织、装备制造和文化等产业,各城市主要产业的年产值见表 1。表1 某城市群内A、B、C三座城各产业的年产值(亿元) A B C产业 J年产值合计(j)纺织业 70 40 60 170 装备制造业 150 150 50 350 文化产业 100 50 30 180 其他 280 260 260 800 城市年产值合计 600 500 400 1500 注:为了方便计算,表中产业结构情况及数据作了简化处理。 判断不同产业在不同城市的集中程度,可以通过计算区位商来确定。某城市的某个产业区位商越大,表示该产业越集中于该城市,理论上,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该产业应尽量向该城市集聚,以实现合理分工,形成产业集群。 某城市 i的某个产业 j的区位商计算公式为 式中,Qi为城市 i不同产业的年产值; i为城市 i全部产业的年总产值; j为城市群内 j产业的年总产值; ij为城市群全部产业的年总产值。 (1)已知 A城的纺织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区位商分别为 103、107和 139, B城的纺织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区位商分别为 071、129和 083。据表 1计算 C城三大产业的区位商,利用计算结果确定上述三大产业在理论上应分别向哪座城市集聚?(9分)(2)如果该城市群为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其以北的洞庭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实施了退耕还湖等措施,面积又开始扩大,请说明其生态意义。近年来,沿湖芦苇种植有所增加,请分析这将对洞庭湖产生什么影响 ?(8分)(3)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和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内,在接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区位优势明显。试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承接珠江三角洲玩具制造业和长江三角洲飞机制造业的可行性,并说明理由。(9分)【解析】本题是浙江文综卷地理部分的最大亮点,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的要求和课程改改的方向。表现在一考查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二侧面考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性;三是正面考查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等热点内容;四引入新情境,考查探究能力。本题综合性强,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要求较高,难度较大。 【答案】 C城集聚;装配制造业应向 B城集聚;文化制造业应向 A城集聚。 调蓄湖水,增加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湖泊面积缩小,水体富营养化 玩具制造业可行。理由:是珠江三角洲急需转出的项目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够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长株潭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株潭地区房租、低价较为低廉,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投资少、耗能低。交通方便出口便捷 飞机制造业不可行。理由: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转出的项目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争取国家投资或吸引资金的难度大技术密集型产业,长株潭地区科技人才条件尚不具备与飞机制造业配套的其他产业基础较差 【考点定位】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湿地的功能;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特别是劳10该流域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 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答案】A 【解析】在图 7中,该河径流的季节变化与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基本一致 (但不是同步增减 ),说明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雨水。河流的输沙量大体上与流量一致,枯水期输沙量小。 11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答案】B 【解析】4、5、6三个月降水虽较多,但流量增加不多,说明该地春季蒸发旺盛,有春旱现象;加之河水含沙量大,可以判断出该流域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 12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 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答案】C 【解析】中游河流含沙量大,位于其下游的水库易淤积。在该河下游,由于流速较慢,泥沙沉积,航道淤塞,排水不畅,可能形成地上河,易决堤泛滥,甚至河流改道。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卷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新建了一系列大桥,加快了各地人员、物资的交流。 13连接上海南汇和洋山深水港的东海大桥主要通行: A旅游大客车 B公交大客车 C集装箱卡车 D水产冷藏车【答案】C 【解析】大桥连接到深水港,通行的车辆应为轮船运送货物,集装箱卡车应为最佳选择。 14杭州湾跨海大桥采用 S型设计,使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这一设计思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海啸 B赤潮 C潮汐 D寒潮【答案】C 【解析】桥梁与航道水流保持基本垂直,减小了潮汐对桥墩的冲击作用,故选 C项。 15苏通大桥是目前已建成的最接近人海口的长江大桥,它创造了“最深桥梁桩基础”、“最高索塔”、“最大跨径”和“最长斜拉索”四项世界纪录。这样设计有利于: A提高南北陆路运量 B确保“黄金水道 ”的通航能力C稳定河口水文特征 D抵御台风侵袭【答案】D 【解析】最接近海口的长江大桥,坚固的桥梁桩,最高索塔和最长斜拉索设计,抵御台风、海水侵袭的效果最佳。 16(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 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抹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材料二:图 16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 地区 主要城市 储量占全省百分比( ) 锑 钨 锡 铅 锌 铜 汞 铋 湘东 长沙、株洲、湘潭 0 620 72 O102 92 1O 12 32 44 湘南 衡阳、郴州、永州 3 3094 1499 7172 6l55 6854 90 114100 00 (1)湖南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 |点有、。(2分) (2)湖南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影响其分布的主导因素是。(2分) (3)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 (4分) (4)酸雨是 PH值小于 56的大气降水。湖南省酸雨最严重的城市有等。分析该地区多酸雨的主要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6分)【解析】湖南有色金属储量大,分布广、品种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命题者力图通过所给出的三大材料,考查学生分析湖南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优越区位条件和在发展过程出现的环境问题。本题虽然所给出的材料是区域地理材料,但考查的却不是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而是要求考生根据三材料,归纳出湖南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分析水电站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湘东与湘南地区的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条件上存在的区域差异。这对考生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这是江苏今年对区域地理考查的又一种形式,应引起 09届考生应该高度重视。影响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原料 (有色金属矿 )、动力 (大水电站或火电站)、交通和科技水平等方面。其中动力因素是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一般有色金属工业多布置在大的水电站或火电站附近,以降低电能在远距离输送过程中带来的能源损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水电站一般分布在气候湿润,河流水量丰富、落差比较大的山区,这是湘南地区除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这一优势条件外的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另一优势条件。有色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易形成酸雨危害。酸雨的形成除了与酸性气体排放有关外,还与气候的湿润程度有关。气候越湿润,酸性气体排放量越大,发生酸雨的可能性也越大。对酸性的治理应着重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耗;达标排放;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答案】(1)种类多;储量大;分布不均 (2)西部和南部的山区地形 (3)湘东: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交通便利湘南: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 (4)长沙(株洲、湘潭、娄底、益阳 )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排放的酸性气体多。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耗;达标排放;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17(200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江苏卷)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 10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叙述中,属于其人选条件的有: 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 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了粮食产量 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 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A B c D(1)分析造成大桥施工困难的自然原因。(12分) (2)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据图估算缩短的里程约为 千米。(4分)(3)试评价大桥建成后产生的主要经济与环境效益。(12分)【答案】D 【解析】该题目主要是分析杭州湾的自然环境,杭州湾自然条件有以下特点: )海域宽阔,台风多、潮差大、流速急,具有典型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有效工作日少;软土层厚、持力层深,给海上基础设计和施工带来一系列问题;南岸滩涂长,施工条件复杂,采用常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法很难满足工期要求;环境的腐蚀作用严重;南滩涂多个区域浅层气富集,危及施工安全。第 2问从宁波到上海,经该桥将比走原有公路路程短,可以根据慈溪、嘉兴和杭州大体是一个等边三角形,缩短的里程为一个边长,用比例尺量算一下,大约 3厘米即 96KM。【答案】(1)海域宽阔台风多潮差大流速急水深、风浪大海洋腐蚀作用严重桥墩地基(2)(在 85105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